文学
雾行者 豆瓣 Goodreads
7.8 (35 个评分) 作者: 路内 上海三联书店 2020 - 1
2004年冬,美仙建材公司仓库管理员周劭重返故地,调查一起部门同事的车祸死亡事件。与此同时,他的多年好友、南京仓管理员端木云不告而别。一个时代过去了,另一个时代正在到来。这是一本关于世纪交替的小说,从1998年的夏季,到奥运前夕的2008年,关于仓库管理员奇异的生活,关 于仿佛火车消失于隧道的二十岁时的恋人,直至中年的迷惘与自戮、告别与重逢,一群想要消灭过去之我的人,以及何之为我。
五个章节,五种迥异风格:梦境、寓言、当代现实、小说素材、文学批评拼织成复杂强悍的叙事体,充满内在回响。深情而狂暴,现实而迷乱,带领读者横穿修辞术的318国道,不绝如缕,直抵小说结尾的喜马拉雅山脉。
2021年5月15日 已读
好长啊…读之前没留意这么长,阅读过程甚至产生了一种小说会伴随着里面人物的人生一直继续下去的错觉。不知道为什么,周劭和辛未来,让我想起了路小路和白蓝。最喜欢第一部分,喜欢周劭的视角。读到后面端木他们常常聊起的文学和思辨,令人略感疲累。
文学 路内
少年巴比伦 豆瓣
8.6 (91 个评分) 作者: 路内 重庆出版社 2008 - 8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戴城,路小路在一家化工厂上班,他是个愣头青,不知道未来和生活目标在哪里。跟着一个叫“老牛逼”的师傅混,没学会半点技术。在机修班,除了拧螺丝之外什么都不会,在电工班,就只会换灯泡。除此之外,还喜欢打游戏、翻工厂的院墙,打架。当然还追女人,他与一个叫白蓝的厂医产生了爱情,最终因为白蓝考上了研究生而离开了他。
后来30岁的路小路坐在马路牙子上对这他的情人讲述了那些年发生的故事。
2021年4月20日 已读
是灰色的惆怅与悲伤。但你问我哪里悲伤,我也答不上来。“好像春天里绵密的细雨,用肉眼都分辨不出雨丝,不知道该不该打伞。”
文学 路内
秋水堂论金瓶梅 豆瓣
ON THE GOLDEN LOUTUS
9.1 (34 个评分) 作者: 田晓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3
1.高晓松作序推荐,体验“电影拉片”式阅读——高晓松序言说,本书读解《金瓶梅》之详尽,几乎与学电影时一个个镜头“拉片”相似,凡举结构、背景、隐喻、人物、故事、审美、哲学、食物、器具、服饰、音乐、绘画、诗歌、方言……高晓松用五期《晓说》讲述《金瓶梅》,其中不少想法受秋水堂 启发,若对照节目与本书,当能体会其中默契。
2.左手“秋水堂”,右手《金瓶梅》,一本适合入门的《金瓶梅》导读——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田晓菲(书斋名为“秋水堂”)细解《金瓶梅》全一百回,体察《金瓶梅》作者的曲笔深心。我们的生活中原不缺少西门庆或者潘金莲,《金瓶梅》里面的人物是存在于任何时代的,他们需要的不是泾渭分明的价值判断,而是强有力的理解与慈悲。
3.《金瓶梅》读到最后,竟觉得实在比《红楼梦》更好——熟读《金瓶梅》之后,会发现《红楼梦》全是由《金瓶梅》脱化而来。只是《红楼梦》自始至终写得“温柔敦厚”,从来都在丑恶的情景上遮一层轻纱;《金瓶梅》却锐利清晰,极为摹写人心的复杂之处,探入人性的深不可测。须得大智大勇,才能够真正欣赏与理解《金瓶梅》。
4.首次收入20幅清代《金瓶梅》精美插图,“中国最美的书”评委陆智昌封面设计——本书插图均出自美国艺术重镇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珍贵馆藏清代《金瓶梅》插图册,为呈现更好的彩色印刷效果,内文纸张特选用雅质纸。理想国版田晓菲作品封面由“中国最美的书”评委陆智昌设计,后将陆续推出《留白》《赭城》等。
【内容简介】
爱读《金瓶梅》,不是因为作者给我们看到人生的黑暗——要想看人生的黑暗,生活就是了,何必读小说呢——而是为了被包容进作者的慈悲。慈悲不是怜悯:怜悯来自优越感,慈悲是看到了书中人物的人性,由此产生的广大的同情。
——田晓菲
“云霞满纸”,袁宏道在写给董其昌的信里,这样称道《 金瓶梅》。《金瓶梅》问世四百余年来,得到无数作家、学者的宝爱和传抄,从李渔、曹雪芹,到胡适、张爱玲……无不从《金瓶梅》中汲取营养。《金瓶梅》不仅仅是一部闺房私情之书,更是一部深微体察人性的“罪与罚”之书:书中所有人物都沉沦于欲望的苦海,被贪欲、嗔怒、嫉妒、痴情的巨浪所抛掷。《金瓶梅》作者之如椽巨笔,直入人性深不可测的部分,揭示人心的复杂而又毫无伤感与滥情;一个读者必须有健壮的脾胃,健全的精神,成熟的头脑,才能够真正欣赏与理解《金瓶梅》,直面其中因为极端写实而格外惊心动魄的暴力。
词话本,绣像本,《金瓶梅》流传的两大版本,哈佛学者“秋水堂主人”田晓菲从文本本身入手,逐回比对两大版本,细解小说中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叙事结构、象征隐喻等创作手法。两个版本的意识形态和美学原则极为不同,词话本偏重儒家教化思想,绣像本则蕴含宗教精神,是一部更彻底的文人小说。可以说,不是有一部《金瓶梅》,而是有两部《金瓶梅》。
读到最后,“竟觉得《金瓶梅》实在比《红楼梦》更好”。其结构、细节上的苦心孤诣,为“秋水堂主人”一一辨析。“虽兰陵笑笑生复活,亦不能有此四百年眼光与刻度丈量自己之著作矣。”(高晓松语)
2020年11月1日 已读
看完金瓶梅再来看这本,感觉又不一样了。但书里很多处的评析我自己还没有体会到。过几年再把绣像本拿出来对照看看。
古典文学 文学 田晓菲 金瓶梅
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會校本·重訂版) 豆瓣
作者: 兰陵笑笑生 三聯書店(香港) 2011 - 10
《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簡稱崇禎本),共二十卷,一百回,每回均有眉批、夾批,並附二百幀插圖,是一部綜合的藝術文本。評改者是蘭陵笑笑生身後的一位大師。他以《金瓶梅詞話》為底本,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進行了完美的藝術加工,使《金瓶梅》成為一部便於閱讀的定型文本。它的出現,是中國小說史上的里程碑。 本書以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本為底本,合校其他十餘種版本而成,校勘精細,校記詳明,沒有刪節,完整地呈現了崇禎本的原貌。一九八九年齊魯書社首次出版,一九九〇年後又推出香港版,在海內外產生巨大影響。現經校勘者修訂,特推出重訂版,以饗讀者。
2020年9月8日 已读
第一次粗略地把《金瓶梅》故事情节完整顺了下来。到了结局只想叹气,当年禁《金瓶梅》真的是是因为其淫被禁吗?怕不只是因为其“黄”,更是因为里面的现实,把官商勾结的腐败和黑暗直白白摊在众人面前。《金瓶梅》里是令人只想哭没有笑的残酷现实,和血淋淋的人性。
古典文學 文学 金瓶梅
红楼梦 Goodreads 豆瓣
紅樓夢 [Hónglóu Mèng]
9.7 (647 个评分) 作者: [清] 曹雪芹 著 / 高鹗 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 10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 典。
由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以庚辰(1760)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底本,以甲戌(1754)本、已卯(1759)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舒元炜序本、郑振铎藏本、红楼梦稿本、列宁格勒藏本(俄藏本)、程甲本、程乙本等众多版本为参校本,是一个博采众长、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本子;同时,对底本的重要修改,皆出校记,读者可因以了解《红楼梦》的不同版本状况。
红学所的校注本已印行二十五年,其间1994年曾做过一次修订,又十几年过去,2008年推出修订第三版,体现了新的校注成果和科研成果。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原本就有多种说法及推想,“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高鹗续”的说法只是其中之一,这次修订中校注者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应当是一种更科学的表述,体现了校注者对这一问题的新的认识。
现在这个修订后的《红楼梦》是更加完善。
明朝那些事儿(陆) 豆瓣
8.7 (116 个评分) 作者: 当年明月 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8 - 11
主要讲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查妖书、打闷棍,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三十年不上朝。东林党却因此发展壮大,为把持朝政,与齐、楚、浙三党明争暗斗,借国本之争,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政权。魏忠贤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庸,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与东林党展开对决。在外,援朝抗日战争后,明防御线转至辽东。没落贵族之后李成梁打蒙古、灭女真,成为一代枭雄,却养虎为患,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为抗金、守城、夺失地,在帝师孙承宗的带领下,袁崇焕从一介文人成长为边疆大将,坚守孤城,最终击败努尔哈赤。
2020年4月6日 已读
气节不可小觑,佩服杨涟。但这本竟然完全没提到李贽。可以写战争热血,可以痛骂魏忠贤无耻,可以写皇帝废物,但思想哲学例外,它更加危险且敏感。另外作者对文科生,文官的嫌弃到这里也藏不住了。
当年明月 文学 明史
蒋勋说红楼梦(第八辑)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蒋勋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5
《蒋勋说红楼梦(第8辑)》作者蒋勋先生以其对中国文化美学的精深研究,从青春的、人性的、悲悯的角度挖掘《红楼梦》独特的人文内涵,还原《红楼梦》真正的文学内蕴,让读者不再陷入诸如考据、论证、红学派别的迷阵,“回到文本”,真正感受到《红楼梦》非凡的魅力。
蒋勋说红楼梦(第七辑)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蒋勋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3
蒋勋先生以其对中国文化美学的精深研究,从青春的、人性的、悲悯的角度挖掘《红楼梦》独特的人文内涵,还原《红楼梦》真正的文学内蕴,让读者不再陷入诸如考据、论证、红学派别的迷阵,“回到文本”,真正感受到《红楼梦》非凡的魅力。蒋勋老师说:“《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我们不只是在阅读《红楼梦》,我们在阅读自己的一生:一本书,可以不断让你看到“自己”,这本书才是可以阅读一生的书。”
蒋勋说红楼梦(第三辑) 豆瓣
9.3 (9 个评分) 作者: 蒋勋 上海三联书店 2011 - 3
《蒋勋说红楼梦(第3辑)》内容简介:蒋勋跟很多人说过,《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他自己的读红历史对这话是绝好的印证:三四岁听妈妈讲,十一二岁自己读,成年以后给不同的群体讲《红楼梦》。最近,他在上海泰安路的“春申读书会”里,给大陆企业家的太太们开课,正讲到悲欣交集、正剧谐剧轮番上演的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2020年1月1日 已读
蒋勋老师似乎不怎么喜欢宝钗啊。宝黛之间“毁灭性”的情感交融,确实动人。
2020 文学 红楼梦 蒋勋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豆瓣
6.6 (31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2
当八十岁的白先勇,遇见三百岁的曹雪芹,听华文世界小说大家如何解“天下第一书”,看两个时代文学赤子跨越时空的心灵相印。
1、叶嘉莹撰序推荐,白先勇一生研读红楼心得大陆首次完整呈现。从“台北人”到“纽约客”,《红楼梦》是他永远的文化乡愁。在美国教授二十余年,他是加州大学学生心中的“Rock Star(摇滚明星)”;近耄耋之年回台湾大学重拾教席,引无数华人学子慕名听讲红楼,共襄两岸文化界盛事。从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到细说《红楼梦》,他用现代感的全新诠释令古老经典焕发美的极致,只为中国传统文化至美的传承。“当我们的文化不完全时,我们的灵魂会一直流浪。”
2、在中西经典中解读小说艺术的“现代性”:《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小说家的艺术功力,正本清源,把这部文学经典完全当作小说来解读,检视曹雪芹如何将各种构成小说的元素发挥到极致,甚至比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更早、更前卫:神话架构、人物塑造、叙事技巧、象征隐喻、千里伏笔……更从一本伟大的小说延展开去,漫谈文学、美学、哲学、昆曲的枝枝蔓蔓,织构一座如梦如幻的红楼琼宇。
3、昆曲就像他的一个青春梦,跟着白先勇“游园惊梦”,解读中国人的“情”与“美”。情是宇宙的一种原动力,汤显祖《牡丹亭》对于情的解释与设计影响了曹雪芹,《红楼梦》更往前走了一步,对情的解释更广、更宽、更博。浪漫文学讲“情”字,对于情的解释,集大成之书是《红楼梦》。
4、文学史的新观点,推允“程乙本”为《红楼梦》最佳读本。首次将“庚辰本”与“程乙本”对比讲解,从小说艺术、美学观点比较两个版本的得失,指出两岸大行其道的“庚辰本”诸多混杂夹缠之处;为后四十回平反,认为其文字风采、艺术价值绝不输前八十回,也不可能是另一位作者的续作,假如真是高鹗续书,续书者的才情也绝不在曹雪芹之下。
5、全彩内文插图,选用清代画家改琦《红楼梦图咏》人物设色图,清丽婉约,唯美古典。著名书法家董阳孜封面题字,飘逸灵动,如梦如幻。
2019年12月24日 已读
白先勇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对《红楼梦》做解读,人物形象的分析,行文的结构和方式,还有关于昆曲戏剧的引申,讲得很好。白老师从蛇草灰线伏笔千里,盛衰对比,虚实结合的文学角度细说,学到很多以前从未留意过的内容。现在想来白老师自己的小说写得这么好,他是真的懂曹雪芹。白老师说,贾宝玉的心是无比怜悯的,曹雪芹的笔下是无比包容的。其实白老师本人又何尝不是?很少见到如此坚韧又饱含深情大爱的生命。
2019 文学 白先勇 红楼梦
冬泳 豆瓣 Goodreads
7.7 (305 个评分) 作者: 班宇 上海三联书店 2018 - 9
班宇(@坦克手贝吉塔)短篇力作首度成集 阿乙•蒋方舟•李诞•谈波 齐声推荐
《冬泳》收录了班宇的七篇小说。在铁轨、工事与大雪的边缘,游走着一些昔日的身影:印厂工人、吊车司机、生疏的赌徒与失业者……他们生活被动,面临威胁、窘迫,惯于沉默,像一道峰或风,遥远而孤绝 地存在。
北方极寒,在他们体内却隐蕴有光热。有人“腾空跃起,从裂开的风里出世”,有人“跪在地上,发出雷鸣般的号啕”。这些个体的光热终将划破冰面,点亮黑暗,为今日之北方刻写一份有温度的备忘。
【编辑推荐】
颇具潜力的青年作家、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首奖得主班宇的处女作——他曾开设《东北疯食录》专栏,浪游工业之城,展示出恣意独特的语言风格。他曾连载 “工人村”故事集,从细微之处出发,描绘出一幕蓬勃鲜明的悲喜剧。他已在文坛初露锋芒,《收获》《当代》《上海文学》《作家》《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皆可觅得他的身影。
从无名之中捕捞个体,在消逝中追寻永恒——《冬泳》是班宇创造的“昨日世界”,遍布萧索的工厂、失落的赌徒。惯于沉默的北方人在这里显得生机、蓬勃。《冬泳》是写给北方的情书,写给你我的(关于旧时代的)备忘录。
细密诗意的语言;轰鸣里深潜宁静,幽默中怀藏温柔——在声音日渐稀少的世界,班宇仿佛浪漫时代的行吟诗人,以准确、克制、优美之笔,书写强力广阔的歌谣。班宇迷恋写作里的“浮生感”,笔下人物在现实的挤压里普遍带有一种苦中作乐的生存智慧;在他们身上,除了表演出来的“幽默”,还有深藏不露的玄妙和真实。
【推荐语】
文坛新来的高手,有一股雨水冲扫过的、带有野兽气味的生猛劲儿。
——阿乙
班宇有毋庸置疑的小说家天赋。可是,他抵抗住了天赋的诱惑——没有随心所欲地把作品当做情绪的宣泄,或是横冲直撞地滥用富有才情的语言;他又抵抗住了时代的诱惑——没有把光怪陆离的社会新闻当做题材的富矿,也没有因平庸的文学时代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他以最严格的标准自我训练,使每一个短篇都纯熟得惊人。天才和有天赋的人的区别,是前者能够独立发展自己,班宇无疑是前者。
——蒋方舟
班宇是聪明的,刻薄的,但不是轻浮的。他显然知道这世界哪儿出了问题,并且没什么希望好转,但他没有选择放弃或轻巧的态度,文字上,他还在苦熬。
——李诞
班宇用他干净、硬朗的笔触,冷静、耐心地为我们描摹出一幅幅端庄肃穆、具有经典品相的短篇佳作。那字里行间的东北寒风,凌厉又温柔。
——谈波
2019年10月27日 已读
虽然生活在南方,这些东北故事听来仍然熟悉得很。与小时候从长辈嘴里听到的和自己看到的甚至经历的,如出一辙。听班宇说故事,有一种在水里做梦的感觉,仿佛回到小时候,听到真实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但留在我脑子里的是错乱的细节和永远理不清的逻辑。
2019 文学 班宇 短篇小说
孩子们的诗 豆瓣
8.6 (79 个评分) 作者: 果麦 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10
书中有灵气的诗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时遇到心事/就连两行泪/也装不下——陈科全, 八岁
*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姜二嫚,七岁
*春天来了/我去小溪边砸冰/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直淌眼泪——铁头,八岁
*要是笑过了头/你就会飞到天上去/要想回到地面/你必须做一件伤心事——朵朵,五岁
*纸币在飘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算钱。——王子乔,六岁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朱尔,八岁
*母亲提水桶/父亲提电脑/我想起/往日他们提着我在街上乱跑——王芗远,十二岁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但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它透出天外的光亮,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顾城,十二岁
《孩子们的诗》,精选了七十多首等3-13岁小朋友写的诗。小诗人们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广西、福建、内蒙古、新疆等全国各个地方。
从上万首诗作中脱颖而出,它们首先是好诗,其次才是孩子的诗。
本书还邀请了Starry阿星、飞行猴CF、九个妖、木可子、黄雷蕾Linali、苏寒、Lett Yice等二十多位国内知名插画家,为书中每一首诗歌创作了兼具美感与奇趣的插画。
2019年10月24日 已读
读这些诗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想,这真的是小朋友写的吗?于是,我明白我再也回不去了,我再也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了。
2019 文学
棋王 豆瓣 Goodreads
8.8 (130 个评分) 作者: 阿城 上海三联书店 2019 - 4
This book collects the classic three kings series, precious documents, illustrations and the author's interview with Today magazine, showing Mr. A Cheng as a word craftsman.
2019年10月23日 已读
写作和阅读的开放与自由,取决于我们内心的能力。
2019 小说 文学 阿城
儿童法案 豆瓣
The Children Act
7.7 (3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伊恩·麦克尤恩 译者: 郭国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3
《儿童法案》中的菲奥娜•迈耶是一位高等法院的女法官,向来以严苛的睿智、精确和理性闻名。可她成功的职业生涯却无法掩盖家庭的不睦。多年的不育以及丈夫的出轨令她长达三十年的婚姻陷入了危机。
十七岁的男孩亚当由于宗教信仰拒绝输血治疗,命悬一线。时间在流逝,控辩双方都给出了理由,为了做出公正合理的裁决,菲奥娜决定亲自前往医院探望男孩。一番恳谈触动了菲奥娜内心深藏已久的情感,最终,她的裁决将给两人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后果……
麦克尤恩在《儿童法案》中向读者展现了一个道德与法律的困境:到底是尊重宗教信仰、个人意志,还是应该坚持生命至上的原则?背负着文明社会的沉重枷锁,人性的天平最终将向哪一边倾斜?
“这是自《在切瑟尔海滩上》后,麦克尤恩写得最好的小说。”——《卫报》
黄金时代 豆瓣
9.6 (10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 - 7
《王小波小说全集:黄金时代》内容简介:《王小波小说全集》收录王小波的所有小说,包括早期作品、唐人故事、似水柔情;黄金时代;白银时代、2010、黑铁时代;青铜时代。小说出入于历史、现实、未来,在不同时空中反思了权力和乌托邦带给人的伤害,小说奇特的想象和反讽的使用带有作者独特的印记。
2019年7月31日 已读
【分开标记,书名即读过的篇目】当时没有人为死了人而伤心。这时候我们背上一段毛主席语录:“这种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种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然后就一点也不伤心,因为伤心被这种程式消化了。这种种程式就是高级智能。因为有了这种种程式,好多东西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连死都不真了。
2019 文学 王小波
生活片 豆瓣
作者: 曹寇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2013 - 1
●他被誉为最具才华和潜力的当代青年小说家。
●被评为《时尚先生》、《收获》最受欢迎青年小说家。
●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1年度新人提名。
●有人说过,如果曹寇不做屌丝协会主席,那么无人能担当此任。
●他用文字留下证据:态度决定一切。
●他坚硬的文字背后,是真实、真诚和真相在打动我们。
●本书收录作者 “披肝沥胆”“挖心掏肺”的生活记忆。篇篇皆珍爱。
●本书通过描写那些无聊的、杂乱的、鸡零狗碎的事儿,为我们还原生活本来面貌,让人 真切体会,生活原来是如此深不可测。
●曹寇很有腔调,但不作,不傻,不装酷,却很牛逼,让人舒服,也很崇拜。
这是当代青年作家曹寇的一部随笔集。全书大致分如下几辑:乡村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教师生活、个人生活和友情生活,以写人记事为主,故曰“生活片”。 作者把日常事物写得奇特且寓意深远。几个场景转换,或是一段对白,就可直抵人心。
霍乱时期的爱情 Goodreads 豆瓣
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
9.0 (729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杨玲 南海出版公司 2012 - 9
★马尔克斯唯一正式授权,首次完整翻译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加西亚•马尔克斯
★这部光芒闪耀、令人心碎的作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纽约时报》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2017年11月10日 已读
爱情如霍乱,终身不愈。
2017 文学
撒哈拉的故事 Goodreads 豆瓣
9.0 (197 个评分) 作者: 三毛 哈尔滨出版社 2003 - 8
三毛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撒哈拉的故事》,由12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饭店》,是三毛适应荒凉单调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笔的第一篇文字,自此之后,三毛便写出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倾倒了全世界的中文读者。
24个比利 豆瓣
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7.9 (121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凯斯 译者: 邢世阳 湖岸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 6
1977年,美国俄亥俄州连续强暴案嫌犯比利‧米利根被警方逮捕,但是他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居然毫无记忆。事实上,在他体内总共有24个人格存在,这些人格不仅在性格上,甚至连智商、年龄、国籍、语言、性别等方面也都不尽相同。这些不可思议的人格,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他到底是个欺骗公众的骗子,或只是个不幸的受害者?
父亲自杀,继父百般虐待,这让比利一方面迫切地渴望逃避这个世界──多次自杀,另一方面求生的本能又来安慰、保护自己,这两种力量纽结在一起,将比利撕成碎片……
当比利闭上眼睛,会有守护者里根出来击退施虐者,会有8岁的承受者戴维哭泣,女同性恋阿达拉娜、流氓菲利普、职业骗子凯文、小丑利伊、工作狂马克……像是一个队伍,每个人承担不同任务
一个人格来承受我的痛苦
一个人格来表现我的快乐
一个人格来保护我的身体
一个人格来享受他人的关爱
一个人格来学习逃脱
……
【推荐】
◎多重人格分裂纪实小说!心理纪实的巅峰!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为之等待20年的“故事”,改编电影《拥挤的房间》(The Crowded Room)正在制作。启发了《搏击俱乐部》《致命ID》《禁闭岛》等烧脑电影!
◎比利是世界上第一位在四名精神病医生和一名心理学家共同见证下接受彻底检查的多重人格症患者!
◎小S×阿信×吴奇隆×赵又廷×王心凌×陈乔恩×郑秀文×范玮琪×彭浩翔×钮承泽……港台众明星都在追看的一本心理纪实小说。潘玮柏更发行同名专辑!
◎日本五年狂销六百万册、中国台湾累计销售过百万册。
◎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别来接受。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作者最负盛名作品。
2015年8月14日 已读
人类心智的潜力到底有多大,比利的存在又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感谢作者成书展示了这样一个特别的案例。对比利来说他一生大多时候都处在痛苦之中,为他治疗的医生和相信他的人都在承受巨大的压力,对被比利伤害过的受害者来说同样也是痛苦的。期待小李子的电影。
多重人格 文学 纪实
給烏鴉的歌 豆瓣
作者: 何曼莊 聯合文學 2012 - 1
少了這本小說,我們很可能就少了新世代文學裡最好的部分。
楊照、陳義芝、伊格言、張鐵志、譚光磊 一致推薦
人對於遠方的戰爭,都是不痛不癢的。
不管是人類上學的日間學校,或是夜間上課的烏鴉學校,在學校的裡面或者外面,在我們看得見的城市或看不見的地方,戰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這世界有太多事情令人困惑。
《給烏鴉的歌》反映了作者過去十年的生活經驗,故事始於二○○一年九月十一日充斥恐怖攻擊後詭譎氣氛的紐約市,終於十年後某日水淹幾層樓高的東京汐留區。
何曼莊藉由帕洛瑪(在西班牙語裡是象徵和平的「鴿子」)來說故事,人類帕洛瑪的故事沒辦法明白表述的,就用鴿子帕洛瑪的故事來訴說。
十四個短篇故事,關於戰爭、關於遷徙、關於生存、關於失去、關於文學、關於學校給我們的,和不能給我們的……作者以精確生動的語言、節奏,一一為我們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