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经济学通识 豆瓣
7.7 (20 个评分) 作者: 薛兆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8
给我一双慧眼吧
2015-07-31罗振宇罗辑思维
今天这个周五上新日,我们推荐给大家的是——《经济学通识》,薛兆丰教授的作品。
推荐理由
1. 它是我所见最好的塑造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读本。
2. 它是最贴近中国现实的经济学入门读物。浅白,又深刻。
3. 它对我个人影响至深。
除此之外,容我多说几句——
我们每天都在发表各色观点。
但即使抛开对错,观点还是有高下之分的。
如何高明地吐槽一切?
捷径是——把你对具体事物的观点扎根在一个深厚的思想传统里。
有无数古圣先贤的生命体验、逻辑推导和暗夜长思为你的观点提供支持,你才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在所有的思想传统里,我的选择是——西方现代自由主义。
为什么?
因为它是现实的赢家、国际的主流,但更重要的是——它无时无刻不在破除我们的直觉,让我们从蒙昧中醒来。
我们的大脑形成于漫长的进化过程。在初民时代,物资匮乏、协作稀少,靠直觉做判断就足以应付简单的生存需求。
但今天,人类正在卷入越来越广泛的协作中,复杂的社会系统远远超过了直觉能够驾驭的范围,我们需要用更为超越的理性去把握世界。
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经济学的很多结论,我们觉得反直觉、毁三观的原因。
读一本好的经济学书,也许不会让你挣到更多地钱,但是会为你打下坚实的价值观基础。
从此,你的思想有了一个家。
《经济学通识》的作者薛兆丰教授,是中国大陆最纯粹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在一次旅行中,我问薛教授:“为什么要学一点经济学?”
他答:“如果不懂经济学,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自由主义是不牢靠的。”
与一般的大学者不同,薛兆丰从来不喜欢写艰深难读的大部头专著,他更擅长撰写的是短小有趣的时评。
但与一般的报刊时评又不同,薛兆丰的文章一定从当下的事件引申到经济学的基本原则、规律和思维方式,所以这些文章的价值并不会随着热点切换而耗散掉,反而是历久弥新。
《经济学通识》就是薛兆丰教授的一部自选集,他从自己10多年写作的文章中,精选出98篇。就像他对我说的:“想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支持者,或真正的自由主义支持者,你绕不开这本书所讨论的每一个议题。”
读这本书,你会产生一种随时烧脑毁三观的冲击感。
● 你将逐渐学会,把“愿望”和“结果”分开来衡量;
● 你知道不仅要看“局部”,而且还要看“全部”;
● 你不仅能看见“别人看得见的”,还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
● 你会发现“事实是什么”比“别人怎么形容”更重要;
● 你还会觉得不少过去看来理所当然的因果关系原来颠倒过来才对。
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但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阅读本书的后果,就是“世界观”的转变。
小测验
薛兆丰教授特别强调,这本书并不适合所有人。他出了一套测试题,看看你是否需要这本《经济学通识》。
你认同吗?
01. 高峰期打车难的根本原因是出租车不够
02. 要减少失业,就必须创造更多的职位
03. 掌握价格规律有助于预测价格波动
04. 商人实行“价格歧视”,会损害消费者利益
05. 政府拍卖土地推高了房屋价格
06. 实施“同工同酬”法有利于保护弱者的权益
07. 基尼系数越高说明收入分配越不公
08. 商人乱提价会引起通货膨胀
09. 冗长的销售链条和贪婪的中间商抬高了药价
10. 遏制投机需求有助于降低房价
11. 反垄断法是维护市场经济的根本大法
12. 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回报社会
13. 罢工能抵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14. 没有民主就没有自由
15. 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里是正确的
如果你从没有认可过这些说法,那恭喜你,你不必读这本书了。
如果你认同过其中一些,那么还是推荐你读一下这本《经济学通识》吧。
《经济学通识》,罗辑思维联手北京大学出版社升级复活,独家首发。
世界并不复杂,只是你需要重塑一双慧眼。
☞ 戳此购买《经济学通识》http://t.cn/RLpUZFD
2019年4月5日 已读
经济学看起来就是如此这般无人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规律却是最高效的。市场和民意两码事,自由和民主更是两码事,这两个词总是被摆放在一起,看似联系紧密却常常互为矛盾。
2019 经济学 薛兆丰
Macroeconomics 豆瓣
作者: Charles I Jones W. W. Norton & Co. 2010 - 3
2018年12月26日 已读 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啃完的书,拿来当资料书
经济学
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 豆瓣
作者: 曾航 凤凰出版社 2011 - 10
《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讲述了iPhone幕后的故事。苹果的iPhone手机在美国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零部件,由韩国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由台湾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零部件,最后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里组装,然后空运到美国,再被苹果商店门口排队的华人买走,走私回中国,然后卖到中国各地,然后又被深圳的手机作坊回收翻新再出售,最后被当作电子垃圾拆解回收……
本书作者曾航遍访了全球二十多家苹果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实地到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深圳、苏州、长沙等地的苹果供应链走访,跟踪了一只iPhone的一生,还原出iPhone从设计、零部件制造、组装、运输、销售、走私、再销售、回收翻新直到被分解处理的全球之旅。
在iPhone背后,是世界上最让人惊叹的产业分工,上百家幕后厂商、数百万参与者共同的心血付出,让iPhone成为最成功的智能手机。
这本书讲述了大量乔布斯背后的幕后英雄的故事,包括主管苹果供应链的COO库克、苹果的设计高手伊夫、一手建立苹果零售体系的约翰逊,以及富士康、TPK、三星、LG、ARM等幕后厂商的故事。
iPhone的全球之旅极大地改变了全球IT产业的版图。它让富士康、ARM、三星、LG、宸鸿等苹果幕后企业迅速崛起壮大,而另一些企业则因此而逐渐暗淡。
《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揭示了苹果在乔布斯之外的强大竞争力,读完《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这本书,你会发现乔布斯并不是神,他背后的幕僚和众多合作伙伴,同样是苹果成功的关键。
一课经济学 豆瓣
Economics in One Lesson
8.5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亨利·黑兹利特 译者: 蒲定东 中信出版社 2008 - 10
《一课经济学》是美国著名经济专栏作家亨利•黑兹利特专为社会大众撰写的经济学入门读物。全书包括三大部分26章,以一堂课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讨论了涉及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问题,例如公共建设工程、税收、政府信贷、就业与失业、关税、最低工资、进出口、价格体系、房租管制、工会、最低工资、利润、储蓄、通货膨胀等,以最简单的阐述方式,向读者逐次解读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背后的真相、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同时,针对那些广为流传的经济理论或学说中存在的谬误,黑兹利特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批驳,从而帮助社会大众更了解经济世界运作的法则。
2013年4月19日 已读
书如其名,这是一课代表奥地利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一堂经济学课。从很多角度通过逻辑说理说明公共政策干预经济的谬论。语言还算生动,例子浅显易懂,并不难读。
kindle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