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五讲 豆瓣
作者: 康永久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 - 6
这不是一本大纲式的、罗列知识点和结论的教材,然而,却是一本融合反思、思辨与对话、激励的思考型教科书。书中集合了作者所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原理专业课堂上所关心并涉猎的课题,从普通教育学(general pedagogy)的层面谈到了教育的概念与理想、教育的历史发展、人的发展与教育、教育与社会发展及历史情境与教育学几个大的主题,及其下具有逻辑演进的拓展子题;当中融合了对教育的纲领性的理解及课堂师生对话而来的经验,实现了作者自身倡导的让课堂始终充满着“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对话”,“进一步洞悉身边教育的隐秘机制,让学生真正获得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一种思考的习惯,与一套真知灼见”。
教育人类学通论 豆瓣
作者: 滕星 商务印书馆 2017 - 6
作为教科书,本书全面而简洁概括了教育人类学学科。全书分为五篇:第一篇的主题为学科本体论与学科发展史,阐释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基础性概念和认知;第二篇为理论和方法,阐述学科基础理论、学科流派、学科研究方法和学科研究成果;第三篇为文化和教育,涉及人的发展与教育、社会文化变迁与教育、多民族学校中的文化适应问题、地方性知识与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问题;第四篇为族群与教育,涉及社会分层、族群流动、族群差异、认同、学业成就、原住民教育和流动人口教育等主题;第五篇为教育人类学的实践,主要涉及教育领域中的人类学知识普及。
种籽学苑教育手记 豆瓣
作者: 李雅卿 2009 - 2
《种籽学苑教育手记》记录了在一所台湾教育改革实验小学中,一群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真实历程。种籽是一所很小、很普通的学校,但又有很多很独特的设置和管理,它是台湾本土教育实验的成功尝试。在作者文情并茂的行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种籽是尊重、信赖孩子的,它认真倾听、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试图从其中找出适合每个孩子的学习方法,并且在各种不同的学习课程中,除了知识教育,还注重生活的实用性与培养独立思考的必需性,培养孩子基本的谋生能力,让他们习惯于主动追寻与探索世界。阅读《种籽学苑教育手记》之余,我们会思索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最适合孩子。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豆瓣
Teach Like Your Hair's on Fire: The Methods and Madness Inside Room 56
8.2 (8 个评分) 作者: 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puith) 译者: 卞娜娜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9
这是一个普通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也是一本值得每一位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和教育同行用心品读的教育书。 雷夫·艾斯奎斯,一位美国的传奇教师,他三省其身,教学更育人,他结合理论创新了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他设立的“终身阅读”,“生活中的数学”、“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立刻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实用。 此外,与铁腕管理相反,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优质的教学成绩,谦逊有礼、诚实善良的学生,这样的成就,追溯其根源是雷夫老师运用了“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近25年的教育实践,雷夫老师深信:着力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雷夫老师的这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也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这间不断创造奇迹的第56号教室。
吾国教育病理 豆瓣
8.8 (22 个评分) 作者: 郑也夫 中信出版社 2013 - 9
素质教育是逻辑不通的昏话
高校扩招是通吃社会各阶层的障眼法
独子政策是高考热无法降温的根源
令全社会马首是瞻的官员高学历
过度复习是摧毁创造力的利器
情商对常人重于智商
意志力的缺乏是当代社会的精神癌变
科技史是打通文理的金桥
行政化与单一化是孪生兄弟
《吾国教育病理》一反时下不涉病灶、不究病理,治标不治本的教育论述,从诸多视角,说出惊世骇俗的道理,直指中国教育的病因,直陈其解决之道,言辞犀利,一针见血,穷根问底,论据详实。既呈现了对教育病理的追问,也体现了对当下国情的关怀。
其姊妹篇《科场现形记》则从教育领域中你能想到的方方面面,呈现出你想象不到的事实。
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 豆瓣
作者: 约瑟夫·托宾 / 薛烨 译者: 朱家雄 / 薛烨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6
《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是在美国著名学者托宾1987年发表的《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一书基础上所做的新研究。《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是国际上有关学前教育的一本名著,被学术界广泛推崇,深刻地揭示了文化与学前教育之间的关系。《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研究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美国和日本三种文化下学前教育的异同,提出了学前教育对文化关注的诉求。这是一本会引起学术界和教育实践界强烈反响的新作。
孩子们,你们好! 豆瓣
作者: [苏] Ш. А. 阿莫纳什维利(Ш. А. Амонашьили) 译者: 朱佩荣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孩子们,你们好!》是苏联著名教育家Ⅲ.A.阿莫纳什维利根据他长期进行没有分数的教育实验的成果写成的描述小学教育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者以一个教学班为实例,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现了他和他的学生在小学四年里的教学和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所有方面。这三部书均被苏联教育部列为推荐给广大教师阅读的教学法参考书。
《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孩子们,你们好!》主要描述小学一年级(书中为6岁儿童预备班,按新学制为一年级)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作者以一个教师在9月1日前夜的思考开始,最后以他对一年级学生的明天的畅想告终。作者选择了5个学日(如开学第一天、学完识字课本、第122个学日,最后一个学日等)展开他的叙述,在叙述解决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的任务时,论证了基于从儿童个性的观点和对儿童人道态度的立场解决这些任务的原则和方法,阐述了组织儿童学校生活的总方针和在解决对最年幼的学生进行教学和教育的任务中,教师内在的创造活动.此外,作者还叙述了种种与众不同的把儿童吸引到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来的方式方法。
静悄悄的革命 豆瓣
作者: [日] 佐藤学 译者: 李季湄 2003 - 1
实践新课程教学参考。本书是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