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柏拉圖式性愛 豆瓣
5.8 (13 个评分) 作者: 飯島 愛 译者: 洪慶鐘 / 張佩偉 尖端出版 2000
曾經為AV女星及「T 字褲皇后」的性感偶像飯島愛,因為出了一本告白自己赤裸裸過去的自傳《柏拉圖式性愛》,飯島愛坦率地公開自己,直言不誨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及生活觀,讓日本女性更加憧憬她,希望自己能有一個轟轟烈烈的生活 (離家出走、吸毒、遭強暴、同居、墮胎、援助交際、整形、拍A片、不倫、自殺未遂...等) 。當然剛由「AV女優」竄紅的飯島愛,對於自己的過去、身世均一概不願多談,沒想到轉型成脫口秀藝人多年後,卻選在自己28歲生日的同時推出了這本告白書,將自己過去不可告人、曲折辛酸的經驗完全曝光。
小學時,飯島愛在學校個性內向,不敢表現自己;在家裡時,父親斯巴達式的教育總是嚴格的要求飯島愛的一舉一動,不管是拿筷子或姿勢,只要做錯了,就是一陣毒打。母親是傳統的女人,總是希望飯島愛成為一個成績好、禮儀端正的「理想小孩」,因而要求她補習,以「這都是為妳好」為理由要她用功。上國中後,母親總是把她和班上的才女山口相比,有一次,對飯島愛來說很棘手的數學考了90分,開心的回家等著被稱讚,然而,母親卻因為她沒比山口高分而說「妳的努力不夠」。她開始和暴走族約會、夜晚去歌舞伎廳到早上、偷東西、恐嚇。就這樣,一群缺乏家庭溫暖的人就這樣聚起來了。她不顧父母親的反對,以探望對她最好的爺爺為理由出門。直到爺爺去世,雙親忙於接手爺爺的公司,她的夜遊也就變本加厲。離家出走的愛被送去少年保護中心輔導,雖然有一名叫福島的老師和她談心事,然而她還是選擇一直離家出走。一次,她被福島背叛而從舞廳被抓回家毒打。
到了高中,她得到許可和男友同居,她過得更墮落,逃學去情侶旅館。她為了和男友安藤孝則兩人生活,偷家裡的錢。然而,因孝則的父親無法接受他們終日做愛不工作而翻臉,她逃離,投靠孝則的朋友剛,吸食強力膠的她被剛強暴。最後她為了生活到卡拉OK陪酒,以「愛」的名字再度展開她的人生。
16歲時,愛的道德觀淪喪,變成物質化與想要吸引男性目光的「女人」。她因搭訕認識了有錢的石川秀之,他提供了愛許多的物質享受,幫愛租房子,但卻不要求回報。其後愛到六本木俱樂部接客,展開了她的色情之路,且虛榮心越來越重。在那裡,她認識了倉地明美,一個19歲的「香奈兒女人」。在那糜爛又快樂的日子裡,她認為「只要今天過得快樂,就夠了」。後來愛到了銀座的俱樂部當公關小姐,越來越奢侈,但卻因工作時間太長而不去上班。就這樣,失去金錢來源的愛過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日子。愛和經由石川先生認識的信一在一起,也為了信一的借款而和老頭做愛,賺取龐大金額。然而,信一卻是石川先生所買下來的牛郎,和別的女人做愛而染上淋病。愛為了諷刺信一,她開始和很多男人上床,也為了填滿她寂寞的心。
18歲時,愛到了紐約,遇見了坦率的麻理子,見識了更多糜爛的生活,讓她嚮往紐約的生活。回國後,愛因為需要將近一千萬的錢(包括借款和去紐約的經費),而簽約成為一位AV女優(還因此整形)。漸漸地,她也參與「東京情色派」的電視演出。合約結束時,也是愛原預定去紐約留學之時,卻因為經不起鉅額的酬勞誘惑,而繼續了她的演藝生活。此時,男友離去的愛因和迪斯可舞廳DJ敏之情投意合,而同居。但是,久而久之,敏之無法抵擋愛常常不在的寂寞,離她而去,傷心欲絕的愛找尋朋友的慰藉,卻反而被以前的男友們強吻。之後有一天,愛的電話答錄機有一很熟悉的聲音留言,是很久沒有見到的母親。愛打電話回家,和母親斷斷續續的聊著近況,母親看到了電視上的她,也比較了解他,也不再生氣了。很久沒有聯絡的石川先生打給事務所,留了通留言給愛「急事,速回電」,因此約了愛出來,而石川先生忽然向愛要她欠的錢,愛無法還,就和石川上床了。還有,很久沒見的大小姐明美,毅然決定要生小孩結婚,婚禮那天,愛祝福她,卻也哭了。後來愛和明美的聯絡漸少,明美在電話中和愛說她想離婚,愛卻覺得明美變了,以往和他一起的明美變成一個滿口小孩話題的主婦。最後,在一通電話中,愛想起以前媽媽對她的所花費的心血、對她的關心,和自己一個人奮鬥的勞苦。她想起了曾在夜晚聽到了一句「我們離婚吧」和媽媽的尖叫聲,才了解媽媽一個人沒有朋友的孤寂,而她又如此表現一定讓媽媽又受了許多譴責,但媽媽仍然如此的關心她、原諒她。愛說聲「媽,對不起」,兩人在電話的兩端流出歡愉的眼淚。當父親聽到愛叫他一聲「爸爸」時,他一向嚴肅的臉露出了微笑。在以前的日子裡,就算爸爸工作再怎麼忙碌,在假日也絕對會載全家出去玩。原來,不善言語的爸爸,總是用行動來表示。
艾伦·图灵传 豆瓣
Alan Turing: The Enigma
8.4 (27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德鲁·霍奇斯 译者: 孙天齐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3
本书是公认的图灵最权威传记。艾伦·图灵是现代计算机科学之父,在24岁时奠定了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二战期间,他为盟军破译密码,为结束战争做出巨大贡献。战后,他开创性地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因同性恋问题事发,被迫注射激素,后来吃毒苹果而死。他吃毒苹果的原因 至今不明,一代科学大师,是自杀、他杀还是不小心,成为20世纪的谜。
莫迪里阿尼传 豆瓣
Modigliani : A Life
作者: [美] 乔弗里•梅耶斯(Jeffrey Meyers) 译者: 吴晓雷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1
莫迪里阿尼被誉为意大利自泰波罗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他1884年出生在意大利的里窝那,1906年定居巴黎直至35岁去世。
本书分为13个部分,描绘了莫迪里阿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的犹太—意大利人的身份背景和性情;影响他的知识分子;他的艺术传承;与他息息相关的女性;他自我毁灭的原因;他笔下诗歌的含义;独具匠心的雕像、画像和裸体画的重要价值;他死后的传奇,等等。作者努力将莫迪里阿尼及其朋友们尽可能逼真地呈现出来,他们的背景、外貌、性格和各自引人入胜的作品都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这部传记旨在通过捕捉这位艺术家的变幻无常,让读者看到那些瑰丽迷人而又出奇的沉静的艺术作品是如何诞生在莫迪里阿尼那放荡不羁、骚动不安的一生里的。
黛安·阿勃丝传 豆瓣
Diane Arbus : A Biography
作者: (美)帕特丽希娅·博斯沃思 译者: 孙京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8
黛安•阿勃丝那些有关侏儒、变性人和畸形人的令人震惊的图像重新定义了正常与非正常,而且成为阿勃丝在1971年自杀那个年代的示意插图。在这本翔实客观的传记出版之前,阿勃丝本人一直是个谜。帕特丽希娅•博斯沃思缜密考察了摄影家隐藏在这些照片背后的生活:黛安娇生惯养的童年,与阿伦•阿勃丝炽热的恋爱,以及黛安照片中所摄取的关于整个60年代的极端黑暗、充分自由和极端悲剧性的变故。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是对隐藏在这些有关我们时代的强有力的照片背后的一位女性充满悲悯的描述。
2011年9月26日 想读 晚上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犹豫了半天还是没买,转而买了一本较轻松的梁文道的《我读》2,改天再去买回来吧。
人物传记 传记 摄影 艺术
荣格自传 豆瓣
8.0 (11 个评分) 作者: [瑞士] 卡尔·荣格 译者: 刘国彬 / 杨德友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5 - 6
荣格说:我的一生是一个潜意识充分发挥的故事……这种罕有旅程的诚挚传记,记录他终生无止尽的困惑、疑沮与不快乐,完成了一本深具思想史意义的独特自传。生命就像以根茎来延续生命的植物,真正的生命是看不见、深藏于根茎的;露出地面的部分生命,只能延续一个夏季,然后凋谢。然而,我从未失去的是埋藏于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它持续地在永恒的流动中生存;我的梦境、各种幻觉犹如火红的岩浆,于是,我欲加工的生命在其中被赋予了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