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遣悲怀 豆瓣
6.8 (25 个评分)
作者:
骆以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8
这是我的梦外之悲,是再难重临的、最悲伤的一部小说。
1995年女作家邱妙津在巴黎自杀身故,翌年遗著《蒙马特遗书》整理出版,令世人震颤;身在台北的文友骆以军,以槛内之身遣无尽悲怀,接力诉说那关于爱与死亡、时间、伤害的故事,正如山鲁佐德以故事拦阻死亡,直到一千零一夜……
骆以军是台湾1960年代出生的一代作家中的“一哥”,《遣悲怀》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书名“遣悲怀”典出纪德怀念亡妻的同名文集,表明作家的书写是一次“事过境迁的哀悼/自悼之举”(王德威)。悼亡的对象,自杀而死的作家邱妙津,曾是骆以军的文友。全书主线为与邱妙津对话的九封书信,贯穿“我”的生活描述。现实与梦境交错,文字与记忆纠缠,编织出一幅追问生命、延宕死亡的黑色图景。
这一部小说,作者与死者对话、不断岔开去讲故事的方式,就像《一千零一夜》山鲁佐德讲故事一样,力图使时间停止,延缓死亡的到来。而死亡终究会来,爱与死亡并存,活着就是伤害,而且是一遍一遍重复的伤害。
1995年女作家邱妙津在巴黎自杀身故,翌年遗著《蒙马特遗书》整理出版,令世人震颤;身在台北的文友骆以军,以槛内之身遣无尽悲怀,接力诉说那关于爱与死亡、时间、伤害的故事,正如山鲁佐德以故事拦阻死亡,直到一千零一夜……
骆以军是台湾1960年代出生的一代作家中的“一哥”,《遣悲怀》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书名“遣悲怀”典出纪德怀念亡妻的同名文集,表明作家的书写是一次“事过境迁的哀悼/自悼之举”(王德威)。悼亡的对象,自杀而死的作家邱妙津,曾是骆以军的文友。全书主线为与邱妙津对话的九封书信,贯穿“我”的生活描述。现实与梦境交错,文字与记忆纠缠,编织出一幅追问生命、延宕死亡的黑色图景。
这一部小说,作者与死者对话、不断岔开去讲故事的方式,就像《一千零一夜》山鲁佐德讲故事一样,力图使时间停止,延缓死亡的到来。而死亡终究会来,爱与死亡并存,活着就是伤害,而且是一遍一遍重复的伤害。
飞行少年 (2008) 豆瓣
飛行少年
导演:
黄嘉俊
演员:
30个孩子
其它标题:
飛行少年
得獎紀錄◎本片榮獲2008年「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
得獎理由:給孩子一次成功的機會,一個輪子也很好!鮮活的角色,詳盡的細節,讓觀眾參與整個歷程的完整度,自然順暢。稍嫌冗長,但不刻意的形式,給了觀眾思索角色背景的空間。我們閱讀到紀錄片工作者的盡力與態度、沒有偏見,真誠、令人感動。
--------------------------------------------------------------------------------
一段關於淚與汗水、愛與勇氣的故事。
「飛行」少年?何謂飛行?是學開飛機或滑翔翼的青少年嗎?不是!這個「飛行」其實是取其諧音,原本應該是「非行」少年,也就是「非常行為」意指行為偏差的意思!這群孩子有的是失親失養,有的是遭家庭或學校的儀器,傷痕累累的身心就像破碎的拼圖般,現在黃牧師、盧觀護人及信望愛的老師們,決定幫孩子們拼湊出完整的人生拼圖。
騎一輪車挑戰環島一千公里?是的,這個有點另類的活動,是由盧觀護人發起,他們相信唯有讓這些孩子找回自信,體驗成功的滋味,才能讓他們的人生產生正面的能量,帶來大的改變!然而環島挑戰計畫不是一開始就能成行,這群孩子從在學園裡試騎,到從五公里、十公里、一百公里,一步步克服挑戰。每摔一次,他們就從失敗中看清楚眼前的路,這是孩子們以往都沒有過的人生經驗,黃牧師也以高齡六十二歲,親身下場學習,甚至帶動其他老師們學習。孩子們開始肯定自己,相信只要堅持下去,永不放棄,自己也能做得到。
雖然環島過程中,孩子們歷經身體的疲累和內心的掙扎,但是大人們的愛心,漸漸柔化這群孩子的心,也改變了他們與家人的關係,30個孩子用一輪車環島一千公里計劃,在2006年這個有點熱的夏天裡實現了。
得獎理由:給孩子一次成功的機會,一個輪子也很好!鮮活的角色,詳盡的細節,讓觀眾參與整個歷程的完整度,自然順暢。稍嫌冗長,但不刻意的形式,給了觀眾思索角色背景的空間。我們閱讀到紀錄片工作者的盡力與態度、沒有偏見,真誠、令人感動。
--------------------------------------------------------------------------------
一段關於淚與汗水、愛與勇氣的故事。
「飛行」少年?何謂飛行?是學開飛機或滑翔翼的青少年嗎?不是!這個「飛行」其實是取其諧音,原本應該是「非行」少年,也就是「非常行為」意指行為偏差的意思!這群孩子有的是失親失養,有的是遭家庭或學校的儀器,傷痕累累的身心就像破碎的拼圖般,現在黃牧師、盧觀護人及信望愛的老師們,決定幫孩子們拼湊出完整的人生拼圖。
騎一輪車挑戰環島一千公里?是的,這個有點另類的活動,是由盧觀護人發起,他們相信唯有讓這些孩子找回自信,體驗成功的滋味,才能讓他們的人生產生正面的能量,帶來大的改變!然而環島挑戰計畫不是一開始就能成行,這群孩子從在學園裡試騎,到從五公里、十公里、一百公里,一步步克服挑戰。每摔一次,他們就從失敗中看清楚眼前的路,這是孩子們以往都沒有過的人生經驗,黃牧師也以高齡六十二歲,親身下場學習,甚至帶動其他老師們學習。孩子們開始肯定自己,相信只要堅持下去,永不放棄,自己也能做得到。
雖然環島過程中,孩子們歷經身體的疲累和內心的掙扎,但是大人們的愛心,漸漸柔化這群孩子的心,也改變了他們與家人的關係,30個孩子用一輪車環島一千公里計劃,在2006年這個有點熱的夏天裡實現了。
他们在岛屿写作:朝向一首诗的完成 (2011) 豆瓣
他們在島嶼寫作: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7.6 (18 个评分)
导演:
温知仪
演员:
杨牧
其它标题:
他們在島嶼寫作: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
Towards the Completion of a Poem
和孤独同样不朽的是什么?从奇莱到柏克莱,乱石磊磊的心间正在上升完成的,是诗……
《朝向一首诗的完成》从杨牧朗诵的声音,展开对于一个庞大文学生命的追索。那个花莲中学里踟蹰的少年,大度山下论辩学习的身影,在爱荷华选读古英文的执着与好奇,乃至其穿梭于欧美、大陆与台湾的文化资源,融会知识进入文学写作的尝试,那对于音韵与想像的计较的决心,均使人重读杨牧诗文时,更深刻地重新被撼动一次。
《朝向一首诗的完成》从杨牧朗诵的声音,展开对于一个庞大文学生命的追索。那个花莲中学里踟蹰的少年,大度山下论辩学习的身影,在爱荷华选读古英文的执着与好奇,乃至其穿梭于欧美、大陆与台湾的文化资源,融会知识进入文学写作的尝试,那对于音韵与想像的计较的决心,均使人重读杨牧诗文时,更深刻地重新被撼动一次。
西夏旅馆 豆瓣
6.4 (21 个评分)
作者:
骆以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6
骆以军 台湾中生代最重要的小说家
耗时四年倾力书写一部关于异族人、变形者的疯癫、妖艳、镜中幻城的恶魔之书
王安忆 莫言 梁文道 戴立忍 桂纶镁 跨界鼎力推荐
《西夏旅馆》是台湾中生代小说家骆以军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作品,作者写作期间曾三度遭受忧郁症侵袭,最终耗时四年,倾力写就一部关于异族人、变形者的创伤与救赎、离散与追寻的疯癫、妖艳之书。
2010年,《西夏旅馆》荣获华文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红楼梦奖”首奖,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在颁奖词中如此陈述:《西夏旅馆》以十一世纪神秘消失的西夏王朝作为历史托喻,以一座颓废怪诞的旅馆作为空间符号,写出一部关于创伤与救赎、离散与追寻的传奇故事。骆以军糅合私密告白与国族叙事,魔幻现实与情欲臆想,黑色幽默与感伤格调,铺陈现代中国经验最复杂的面貌。全书试探文学想象的禁区、人间伦理关系的极限,尤其值得瞩目。《西夏旅馆》文字华丽,结构繁复,意象奇诡,寄托深远,为新世纪华文小说所仅见。
本书获奖记录:
2008 《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2008 《亚洲周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说
2009 台湾文学奖小说金典奖
2009 第33届“金鼎奖”图书类最佳著作人奖
2010 第3届“红楼梦奖”世界华人长篇小说奖
推荐语:
骆以军是最近台湾十多年来最了不起、最有创造力的一位作家,而且甚至是整个华文世界里面最有重量的作家之一。……《西夏旅馆》在骆以军怪异、绚丽、有点色情意味的笔下,透露了外省第二代的漂流经验。
——王德威
这不是一部易懂的小说,但它是骆以军语言技艺的大成,更有可能是华文小说的新路碑。若要我用一句话去总结,我只能勉强地说:“西夏”在骆以军笔下成了一切历史中曾经灿烂登场却又终归灰灭的记忆之象征,“旅馆”乃是容纳无穷故事但又不可一一说完的迷宫装置,其奇诡复杂让人叹为观止。如果这是台湾中生代作家对小说提出的疑问和挑战,大陆这边又有哪一个同代人愿意去接应回答?
——梁文道
骆以军是个蛮横的蠢孩子,他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把现有的时空砸个稀巴烂,再把齑粉般的碎片凑起来,搭一个莫须有的新时空,好歹拼成个四不像,却找不到进去的路径。正彷徨着,忽然蹈入一扇门,又陌生又熟悉,既不是砸烂的那一个,也不是新凑的这一个,而是第三个,叫做“西夏旅馆”。
——王安忆
这是一部庞杂的书,也是一部匠心独运的书。这是一部琐碎的写实之书,也是一部超越了现实生活的象征之书。这是一部让读者望之却步的书,也是一部让读者手不释卷的书。
——莫言
长辈不在的时候,我们都称骆以军为台湾文坛一哥,六〇以降第一人。
——戴立忍
作家翻箱倒柜将一幕幕荒谬乖离的末世景象以无比温柔的笔触结印。自脱稿那日, 便注定是一部跨世纪、 跨古今与两岸的文学巨著。
——桂纶镁
耗时四年倾力书写一部关于异族人、变形者的疯癫、妖艳、镜中幻城的恶魔之书
王安忆 莫言 梁文道 戴立忍 桂纶镁 跨界鼎力推荐
《西夏旅馆》是台湾中生代小说家骆以军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作品,作者写作期间曾三度遭受忧郁症侵袭,最终耗时四年,倾力写就一部关于异族人、变形者的创伤与救赎、离散与追寻的疯癫、妖艳之书。
2010年,《西夏旅馆》荣获华文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红楼梦奖”首奖,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在颁奖词中如此陈述:《西夏旅馆》以十一世纪神秘消失的西夏王朝作为历史托喻,以一座颓废怪诞的旅馆作为空间符号,写出一部关于创伤与救赎、离散与追寻的传奇故事。骆以军糅合私密告白与国族叙事,魔幻现实与情欲臆想,黑色幽默与感伤格调,铺陈现代中国经验最复杂的面貌。全书试探文学想象的禁区、人间伦理关系的极限,尤其值得瞩目。《西夏旅馆》文字华丽,结构繁复,意象奇诡,寄托深远,为新世纪华文小说所仅见。
本书获奖记录:
2008 《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2008 《亚洲周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说
2009 台湾文学奖小说金典奖
2009 第33届“金鼎奖”图书类最佳著作人奖
2010 第3届“红楼梦奖”世界华人长篇小说奖
推荐语:
骆以军是最近台湾十多年来最了不起、最有创造力的一位作家,而且甚至是整个华文世界里面最有重量的作家之一。……《西夏旅馆》在骆以军怪异、绚丽、有点色情意味的笔下,透露了外省第二代的漂流经验。
——王德威
这不是一部易懂的小说,但它是骆以军语言技艺的大成,更有可能是华文小说的新路碑。若要我用一句话去总结,我只能勉强地说:“西夏”在骆以军笔下成了一切历史中曾经灿烂登场却又终归灰灭的记忆之象征,“旅馆”乃是容纳无穷故事但又不可一一说完的迷宫装置,其奇诡复杂让人叹为观止。如果这是台湾中生代作家对小说提出的疑问和挑战,大陆这边又有哪一个同代人愿意去接应回答?
——梁文道
骆以军是个蛮横的蠢孩子,他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把现有的时空砸个稀巴烂,再把齑粉般的碎片凑起来,搭一个莫须有的新时空,好歹拼成个四不像,却找不到进去的路径。正彷徨着,忽然蹈入一扇门,又陌生又熟悉,既不是砸烂的那一个,也不是新凑的这一个,而是第三个,叫做“西夏旅馆”。
——王安忆
这是一部庞杂的书,也是一部匠心独运的书。这是一部琐碎的写实之书,也是一部超越了现实生活的象征之书。这是一部让读者望之却步的书,也是一部让读者手不释卷的书。
——莫言
长辈不在的时候,我们都称骆以军为台湾文坛一哥,六〇以降第一人。
——戴立忍
作家翻箱倒柜将一幕幕荒谬乖离的末世景象以无比温柔的笔触结印。自脱稿那日, 便注定是一部跨世纪、 跨古今与两岸的文学巨著。
——桂纶镁
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 豆瓣
8.6 (16 个评分)
作者:
朱天心
INK印刻出版公司
2010
- 1
睽違十載,終於等到 朱天心 最新長篇小說!
悠緩的喟嘆聲頓時讓人鬆了口氣--這是我們熟悉的朱天心!
褪去雄辯滔滔的知識符碼,擺開焦慮躁鬱的政治議題,恍若靜水之中躍出的一枝荷花,以素樸清澈的文字,看年少歲月私密的情緒幽思,呼應時光流逝終究無可逃避的熱情轉涼,這回記憶的橋梁不再是地圖而是日記,本來是年輕而顯世故的老靈魂,現在是立在橋上的中年女子,寂寞而絕望。她將走向何方?記憶和時間,欲抗拒的是遺忘和衰老嗎?
貌似矜持的「老靈魂」,心底其實是碰不得的敏感
這是個中年婦女版的此情可待成追憶的故事。
中產背景的女性敘述者,看來什麼都不少,但又好像什麼都沒有。更年期後的她,身材走樣,魅力流失,除了「沒打算離婚,只因彼此互為習慣……感情薄淡如隔夜冷茶如冰塊化了的溫吞好酒」的夫妻生活,和一群物以類聚的半老女人,簡直沒有談話交心的對象;眼看老之將至,她陷在要命的寂寞裡。 故事由此分為雙線:一個計畫旅程,敘事者尋找著那座有良人在黃昏裡並肩站立的橋;一本日記,是失蹤丈夫的少年歲月歇斯底里愛之呢喃。敘事者心動了,拿著日記按圖索驥,企圖找回時間旅程裡不該消失的座標,但怎麼樣也回不去,找不到了。 藉著少年的日記,朱天心又重寫了一次「去聖已遠,寶變為石」的寓言,重新檢視男女情愫,並向永恆的少年招魂。不肯老去的少女,旁敲側擊,逆向寫著她的戀人絮語:失落,感傷,怨懟,絕望,悼亡。如是輾轉,進退失據。那女性敘事者幾乎遊走憂鬱的黑洞邊緣:沒有了愛,要死--不論自殺還是他殺--也不那麼容易吧。朱天心訕訕的喟嘆著這愛的詮釋循環,其中或許還大有學問:愛是青春期的荷爾蒙問題,還是老靈魂的一廂情願?是文藝青年的本能,還是熟男熟女的鄉愁……
悠緩的喟嘆聲頓時讓人鬆了口氣--這是我們熟悉的朱天心!
褪去雄辯滔滔的知識符碼,擺開焦慮躁鬱的政治議題,恍若靜水之中躍出的一枝荷花,以素樸清澈的文字,看年少歲月私密的情緒幽思,呼應時光流逝終究無可逃避的熱情轉涼,這回記憶的橋梁不再是地圖而是日記,本來是年輕而顯世故的老靈魂,現在是立在橋上的中年女子,寂寞而絕望。她將走向何方?記憶和時間,欲抗拒的是遺忘和衰老嗎?
貌似矜持的「老靈魂」,心底其實是碰不得的敏感
這是個中年婦女版的此情可待成追憶的故事。
中產背景的女性敘述者,看來什麼都不少,但又好像什麼都沒有。更年期後的她,身材走樣,魅力流失,除了「沒打算離婚,只因彼此互為習慣……感情薄淡如隔夜冷茶如冰塊化了的溫吞好酒」的夫妻生活,和一群物以類聚的半老女人,簡直沒有談話交心的對象;眼看老之將至,她陷在要命的寂寞裡。 故事由此分為雙線:一個計畫旅程,敘事者尋找著那座有良人在黃昏裡並肩站立的橋;一本日記,是失蹤丈夫的少年歲月歇斯底里愛之呢喃。敘事者心動了,拿著日記按圖索驥,企圖找回時間旅程裡不該消失的座標,但怎麼樣也回不去,找不到了。 藉著少年的日記,朱天心又重寫了一次「去聖已遠,寶變為石」的寓言,重新檢視男女情愫,並向永恆的少年招魂。不肯老去的少女,旁敲側擊,逆向寫著她的戀人絮語:失落,感傷,怨懟,絕望,悼亡。如是輾轉,進退失據。那女性敘事者幾乎遊走憂鬱的黑洞邊緣:沒有了愛,要死--不論自殺還是他殺--也不那麼容易吧。朱天心訕訕的喟嘆著這愛的詮釋循環,其中或許還大有學問:愛是青春期的荷爾蒙問題,還是老靈魂的一廂情願?是文藝青年的本能,還是熟男熟女的鄉愁……
听说 (2009)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聽說
7.7 (601 个评分)
导演:
郑芬芬
演员:
彭于晏
/
陈意涵
…
其它标题:
聽說
/
Hear Me
…
阳光男孩黄天阔(彭于晏 饰)的父母经营着一家便当店,某天,他在为听障游泳队送便当时邂逅了清纯美丽的姐妹花——小朋(陈妍希 饰)和秧秧(陈意涵 饰)。姐妹俩的父亲是一名传教士,常年在非洲工作。为了保障姐姐顺利参加听障奥运会,秧秧担负起赚取家用的重任。她每日来去匆匆,辛苦打着几份工。本身即掌握手语的天阔自然而然融入了姐妹俩的生活当中,为了接近心仪的秧秧,他时常在体育馆门口做生意,还费尽心思为秧秧制作爱心便当。相识时间虽短,却让两个年轻人的心越走越近。然而某次约会中,一个小小的误会阻断了他们的交往,与此同时,小朋也遭遇了一场灾难……
不能没有你 (2009) 豆瓣
8.0 (96 个评分)
导演:
戴立忍
演员:
陈文彬
/
赵祐萱
…
其它标题:
No Puedo Vivir Sin Ti
/
Cannot Live Without You
台北市中心,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李武雄(陈文斌 饰)怀抱着不满10岁的女童(赵祐萱),准备跳天桥自杀,这引起了警方和媒体的围追堵截。在电视机前,很多民众关注着事态的发展。面对警方,武雄口中疾呼“社会不公”,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原来,武雄与前女友同居时育有一女,即他怀抱中的女童,孩子名叫妹仔。后来,前女友改嫁,音讯全无。武雄独立抚养女童,两人相依为命,生活悲惨。为了讨生活,武雄从事了多项高危工作,潜水排污就是其中之一。妹仔到了适学年龄,但是依照法律,法定监护人——即生母和继父才有资格办理手续。武雄虽为生父,却因无法律依据,无法行使监护人的权利,为了妹仔可以如愿入学,武雄踏上了一条艰辛的维权之路……
本片取材于2003年一则社会新闻,获得第46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年度台湾杰出电影4项大奖。
本片取材于2003年一则社会新闻,获得第46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年度台湾杰出电影4项大奖。
荒人手记 豆瓣
7.7 (78 个评分)
作者:
朱天文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9
- 5
《荒人手记》为台湾著名女作家朱天文的长篇小说代表作。1994年,朱天文创作了长篇小说《荒人手记》,并一举夺得台湾首届时报文学百万小说大奖首奖。朱天文对这部作品也最为自负,称有了这部作品,“终于可以和张爱玲平了”。
这本书采用同性恋的视角,以一个中年同志的手记形式来写作。实际上作家与第一人称是分离的,身份特征被作家借用。全书遣词造语极端风格化,精炼而浓稠度甚高,句句箴言,故事性方面则涵盖许多面向,形式独特,近似意识流手法,将生活事件拆散成充满生命力的碎片加以知觉化的重组,传达对生命与生活的思考,一度曾被质疑其是否可归类为小说样式,引发讨论。
这本书采用同性恋的视角,以一个中年同志的手记形式来写作。实际上作家与第一人称是分离的,身份特征被作家借用。全书遣词造语极端风格化,精炼而浓稠度甚高,句句箴言,故事性方面则涵盖许多面向,形式独特,近似意识流手法,将生活事件拆散成充满生命力的碎片加以知觉化的重组,传达对生命与生活的思考,一度曾被质疑其是否可归类为小说样式,引发讨论。
多桑 (1994)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多桑
8.4 (52 个评分)
导演:
吴念真
演员:
蔡振南
/
蔡秋凤
…
其它标题:
A Borrowed Life
/
Father
…
故事发生在1929年的台湾,那一年,多桑(蔡振南 饰)来到了这个世界。成年之后,多桑结婚成家,并有了三个可爱的孩子。然而,生活对于多桑来说是贫困而艰苦的,他在金矿场工作所得根本无法承担起家中巨大的开支,为此,多桑的妻子不得不外出做木工,以补贴家用。
屋漏偏逢连夜雨,金矿场倒闭了,家中失去了最大的经济来源。五年过去,多桑重回职场,当上了一名煤矿工人,并渐渐向上发展,最终成为了山中矿场的村长。人到中年,多桑终于患上了几乎所有煤矿工人都会患上的气喘病,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多桑只能退休,没过多久,他便被送入了医院,只能依靠器械维生。
屋漏偏逢连夜雨,金矿场倒闭了,家中失去了最大的经济来源。五年过去,多桑重回职场,当上了一名煤矿工人,并渐渐向上发展,最终成为了山中矿场的村长。人到中年,多桑终于患上了几乎所有煤矿工人都会患上的气喘病,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多桑只能退休,没过多久,他便被送入了医院,只能依靠器械维生。
海角七号 (2008)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海角七號
7.4 (599 个评分)
导演:
魏德圣
演员:
范逸臣
/
田中千绘
…
其它标题:
海角七號
/
Cape No. 7
…
依傍大海的美丽小镇恒春上,音乐梦想在台北遭受打击的年轻人阿嘉(范逸臣 饰)冷眼旁观着一切。虽在民代主席后父的帮忙下成了代班邮差,信件和邮包却被他乱堆在房间,而对一个寄自日本的无法送至的邮包,他也没按老邮差茂伯(林宗仁 饰)的吩咐将之退回,而是私自拆阅查看:里面除一张泛黄的少女照片,是几封写于60年前的信件。其时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在台日籍教师(中孝介 饰)随日军撤退时遗弃了相约私奔的女友,归日途中,他将爱意和悔意化为文字,但信件直到去世才被其女儿代为寄出。
在台湾留学、工作的日本女孩友子(田中千绘 饰)有心成为模特,却被认为形象过时只能做负责日本超级“疗伤歌手”中孝介(中孝介 饰)在恒春的演出事宜的公关。按惯例,中孝介演出之前会有乐团暖场,友子原本联络了日本某乐团,但民代坚持用本地乐团,友子无奈与包括阿嘉在内的几个年龄、工作、个性都有较大差异的当地音乐爱好者——因意外事件失掉幸福生活的交警(民雄 饰)、暗恋老板娘的小店伙计水蛙(夹子小应 饰)、早熟的小女生大大(麦子 饰)等——成了工作搭档。由于阿嘉之外的几人全无舞台表演经验,临时组建的乐团时有矛盾发生,友子常被气得火冒三丈,最有经验的阿嘉气她最甚。
屡有调整的乐团成员——茂伯、兜售客家小米酒的马拉桑(马念先 饰)先后取代贝斯手加入乐团,一直不顺的排练,中孝介来台的日子越来越近,对阿嘉彻底失望的友子决定放弃在台的工作回日本,但两人已在摩擦中生出感情。不久友子在阿嘉房间看到那些60年前的信件,完全被美丽的爱情故事打动,叮嘱阿嘉一定要将信件送至当事人手中。双方虽没开口表白,但爱情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阿嘉因为友子重新拥有了追求音乐梦想的勇气。中孝介演出即将开始之时,信件主人的地址被找到,阿嘉也被友子告知她已接到日本唱片公司的工作邀约。
在台湾留学、工作的日本女孩友子(田中千绘 饰)有心成为模特,却被认为形象过时只能做负责日本超级“疗伤歌手”中孝介(中孝介 饰)在恒春的演出事宜的公关。按惯例,中孝介演出之前会有乐团暖场,友子原本联络了日本某乐团,但民代坚持用本地乐团,友子无奈与包括阿嘉在内的几个年龄、工作、个性都有较大差异的当地音乐爱好者——因意外事件失掉幸福生活的交警(民雄 饰)、暗恋老板娘的小店伙计水蛙(夹子小应 饰)、早熟的小女生大大(麦子 饰)等——成了工作搭档。由于阿嘉之外的几人全无舞台表演经验,临时组建的乐团时有矛盾发生,友子常被气得火冒三丈,最有经验的阿嘉气她最甚。
屡有调整的乐团成员——茂伯、兜售客家小米酒的马拉桑(马念先 饰)先后取代贝斯手加入乐团,一直不顺的排练,中孝介来台的日子越来越近,对阿嘉彻底失望的友子决定放弃在台的工作回日本,但两人已在摩擦中生出感情。不久友子在阿嘉房间看到那些60年前的信件,完全被美丽的爱情故事打动,叮嘱阿嘉一定要将信件送至当事人手中。双方虽没开口表白,但爱情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阿嘉因为友子重新拥有了追求音乐梦想的勇气。中孝介演出即将开始之时,信件主人的地址被找到,阿嘉也被友子告知她已接到日本唱片公司的工作邀约。
风柜来的人 (1983)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風櫃來的人
8.3 (345 个评分)
导演:
侯孝贤
演员:
钮承泽
/
张世
…
其它标题:
The Boys From Fengkuei
/
風櫃の少年
…
阿清(钮承泽 饰)、阿荣(张世 饰)等男孩生于风柜长于风柜,他们在高中毕业后等待征兵的日子里百无聊赖,每日通过赌博、打架、看白戏来发泄过量的精力。因为一次严重的打架事件,也因对周遭环境的厌倦,他们怀揣忐忑的心离开风柜来到高雄。
开始,他们如迷途羔羊般在大都市的五光十色中乱撞,后来在阿荣姐姐的帮助下有了暂时的栖身之处。安稳下之后,阿清和阿荣因渐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产生分歧。一封家书勾起阿清有关父亲的复杂回忆,加上眼见爱慕对象小杏(林秀玲 饰)与男友(庹宗华 饰)的情感变故,阿清沉默了……
开始,他们如迷途羔羊般在大都市的五光十色中乱撞,后来在阿荣姐姐的帮助下有了暂时的栖身之处。安稳下之后,阿清和阿荣因渐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产生分歧。一封家书勾起阿清有关父亲的复杂回忆,加上眼见爱慕对象小杏(林秀玲 饰)与男友(庹宗华 饰)的情感变故,阿清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