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
艽野尘梦 豆瓣
作者: 陈渠珍 / 陈继光 校注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6 - 3
《艽野尘梦》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湘西王”陈渠珍1936年赋闲长沙时回忆其1909年至1912年进出西藏生死经历的文言笔记体纪实作品。书中所描述的藏区险峻优美的自然风景,古老淳朴的民俗风情,复杂险恶的官场环境,身陷绝境的人性异化,绝地逃生的生存智慧,藏汉人民的深厚情谊,感人至深的爱情绝唱,堪称奇绝。陈渠珍谱写的,不仅是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个人传奇,更是一曲反映历史更迭的时代交响。
为便于当下读者阅读这一旷世奇书,校注者以1938年9月繁体无句读版为底本,参阅《陈渠珍遗著》及其他版本和相关资料,遵循传统校勘学工作规范进行校释,重新对原著做了标点断句,对其他版本的脱、讹、衍、错作了校正,并对书中的难懂字词、异体字、生僻字作了注释,为此全新校注本。
宁静的地平线 豆瓣
作者: 张郎郎 中华书局 2013 - 10
在这部最新结集的作品中,张郎郎以他特有的风格鲜明的文字,书写了一代中国人的残酷青春。我们会看到,《大雅宝旧事》里作为伏线的“大人”们的命运,如今成了他们自己的命运。因为他曾感受过最深刻的绝望,也因为他曾感受过人性最真挚的温暖,所以,不仅张郎郎的故事与众不同,他讲述故事的语调也是耐人寻味。
当年张郎郎和他的朋友们对于一种“新”的文学的可能性的探索,几乎从整个当代文学史中消失,甚至有人曾失去生命。这是《“太阳纵队”传说及其他》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有个后来大放光彩的名字——诗人食指(郭路生)。因为“太阳纵队”,也就有了《宁静的地平线》和《迷人的流亡》,作者以黑色幽默的笔触亲述坎坷人生,从一九六〇年代的文学传奇到死牢挣扎,从死里逃生到远走天涯,让人读来不胜唏嘘。
而《月洞门》、《金豆儿》诸篇,或描写美好事物被践踏,无辜者殒命,或写不可测的命运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其批判性与审美价值均远胜当年的伤痕文学。孙维世与关露,两位真诚的革命者,是张郎郎父母的同辈或朋友,她们和张郎郎的父母一样,在新中国的政治运动中经受命运的播弄……
大雅宝旧事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张郎郎 中华书局 2011 - 11
本书作者张郎郎,他根据自己的“文革”经历写成的《宁静的地平线》一文曾收入《七十年代》(香港牛津、北京三联版)一书中,反响极大。本书叙述的则是发生在《宁静的地平线》之前的故事——记叙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作者随父母居住于东城区大雅宝胡同甲二号中央美院宿舍时期的生活片段和见闻,文字鲜活生动,洋溢着温暖的人情味,也感染着特定年代的气氛。
2015年2月17日 想读 在北京市公法军管会的《通知》里,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张郎郎被指「对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极为仇视……出卖了我国大量重要军事、政治、经济情报。」自然应予处决。但他的父亲张仃是中共老干部,张郎郎就是在延安出生的。总理周恩来与张仃熟识,以「缓刑,继续调查」为名替张郎郎保了一条命。
历史 回忆录 社会 随笔
豆瓣
作者: 李爽 / 阿城 台湾联合文学 1999 - 6
一九七九年,李爽認識了法國駐北京大使館官員白天祥,遂後兩人陷入熱戀並在外交官居住的地方共同生活。由於李爽的作為被中共當局所不容,因此在兩人準備結婚前夕,李爽以有損「國家尊嚴」等罪名被逮捕、並被判「勞動教養」二年,白天祥也因被控支助「反政府」分子而被迫離開中國大陸。
白氏回國後,透過各種途徑,奔走營救,終於使得李爽於一九八三年抵達巴黎,並於一九八四年正式結為夫婦,其過程之曲折與傳奇性,成為轟動世界的注目焦點,本書所敘述的即為兩人為愛爭取自由之經過,以及李爽獨特的女性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