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声
谭某某 豆瓣
7.4 (50 个评分) 谭维维
发布日期 2010年3月30日 出版发行: 天娱传媒
《谭维维:谭某某》由两大音乐诗人高晓松和汪峰联手打造,酝酿四年、开创“慢摇滚诗歌”风格,赤子心女人谭维维2010最新专辑《谭某某》!天娱唱片荣耀发行,跨国际合作,联手打造全新的谭维维!
创意打造“华丽的摇滚诗篇”时尚感;力求最完美的呈现 打造维式风格“慢摇滚诗歌”;不平凡的勇敢,唱出平凡的故事——谭维维,边哭边唱自己的故事;首波主打《如果有来生》:展现千变万化的唱功;发挥“柔中带力”的魅力,唱出未来生活的幸福蓝图。特别收录——高晓松,汪峰,谭维维合作版本之 “离去之前叫醒我”;崔健首次执导电影《成都,我爱你》剪辑版MV抢鲜亮相!
2009年是谭维维充实而忙碌的一年,第一次尝试拍摄电影《成都.我爱你》,并且为电影首次创作主题曲就入围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此外电影在世界各大影展获得好评,同时入选为威尼斯电影节,让维维的知名度延伸到国际之间。除此之外,10月抢先曝光的新歌《谭某某》由于歌词内容非常犀利而写实,听过的人都记忆深刻,一时间传媒争相报导话题不断,更造成许多歌迷网路疯狂下载试听,让歌迷对谭维维将在2010年发行的最新专辑有更大的注目跟期待!
2009年11月5日 听过
地址:http://music3.tianya.cn/upmusicfile/2009/11/4/93413_9796542.MP3

我脚着挺好听的。
china 女声
New York City 豆瓣
8.4 (38 个评分) Peter Malick / Norah Jones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Koch Records
2000年,钢琴手兼歌手Norah Jones还未获得那8个格莱美大奖,她只是在纽约东部贫民区的起居室里演奏,她应邀为吉他手Peter Malick和他的乐队演唱几首布鲁斯。这张唱片的灵感源于Ray Charles和Billie Holiday等名家的经典作品,也是一张典型的唱作人专辑,而Jones那同样经典的演唱风格更是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大部分Malick的曲目都是当代蓝调,让人想念起Bonnie Raitt和Eric Clapton的作品。“Strange Transmissions”,一首忧郁的爱的宣言,Jones醇美的嗓音奠定了她后来布鲁斯歌后的地位,而“Heart of Mine”则表明,这个钢琴家充满生气的风格与Bob Dylan是绝配。至于首席Malick,为大部分曲子贡献了他沉静切肤的吉他演奏。
葬心 阮玲玉电影原声带 豆瓣 Spotify
9.2 (53 个评分) 小蟲 / 黃鶯鶯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1年12月30日 出版发行: 滾石
《葬心》这套电影原声,由小虫创作,当年跳槽滚石的唱将黄莺莺以超高水准演绎了两个不同版本的《葬心》,一个是当代风格的版本,一个是细生细气的符合三十年代欣赏口味的怀旧版,本专辑正是这个版本的。在影片一开始以收音机里的背景音乐出现过,感兴趣者不妨留意。
为了要用心做好电影《阮玲玉》的配乐,制作人小虫从关锦鹏提供的电影片段、阮玲玉的相关报道,及正统二、三〇年代的音乐入手,一步步走进那个遥远的年代。据说为了要重现那个时代的音乐风貌,他还不惜将唱片母带扔到地上,踩一踩,以制造出时间的斑驳风貌。“感谢阮玲玉,因为她带领我重温一回生命的乐章,启发我音乐创作的另一风貌。”这是小虫在文案上写的一些感想。而对于演唱主题曲“葬心”的歌手黄莺莺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经验;同为女性,她对阮玲玉的生活、演艺生涯、及上一代女性艺人在保守社会所遭受的舆论和道德谴责下,那种含恨自尽的煎熬心情,感触颇深。“贪一点依赖,贪点爱”无非是阮玲玉的感情写照,而在黄莺莺仿古唱腔的绵密歌声中,阮玲玉的凄怆、辛酸,在相隔半世纪之后的今天,仍令人感慨不已。
乐评人翁嘉铭认为,《葬心》这张专辑让小虫真正发挥了他“歌乐剧”的创作才华。的确,由弦乐为衬底所交织成的绵密情感,加上如刺绣素手般婉约的音符,完成了阮玲玉一生命运的音乐网。而电影《阮玲玉》在配乐的烘托下,也更颇细腻、动人。
黑色香水 豆瓣
8.0 (83 个评分) 曹方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关于曹芳,一个来自云南的女孩,曾经在成都上大学,后来一个人去北京发展,签约于小柯
自资成立的唱片公司"钛友文化". <黑色香水>里的所有歌曲都是她自己创作的,当然也
有资深的音乐人作她的后盾, 负责专辑吉他部分的就是超载乐队的李延亮叔叔. 也许曹
芳的声音并不如王菲空灵, 也没有陈绮贞稚嫩,更不能用惊艳来形容, 然而却是独一无
二的干净,毫不矫揉的清澈.

曹芳的个性中似乎天性就存在着另类的成份,她安静甚至略带冷漠的外面下,隐含着份
热烈而激荡的心绪。曹芳的创作受各种音乐素质,特别是欧美优秀音乐作品及少数民族
音乐的影响,在创作中文歌曲的同时,她还尝试创作英文歌曲,没有受过正规音乐创作
训练,使曹芳的音乐中充满了自由、幻想,她无拘无事地表达着心中的音乐情思。这
些,使她的音乐更具个人特质,具有与目前内地歌手普遍受台港影响的曲风迥异的独特
音乐取向,清新中透出另类风味,其潜质和才气受到诸多业内人士的激赏。曹芳创作的
歌曲干净、简单、神秘而又精致,并结合了她在绘画方面的造诣,赋予歌曲更生动的表
现力及画面感,同时拥有了更鲜明的个人音乐风格。她的音乐象低声叙说的往事,在静
匿中追寻着对生活的感知,真正牵引听着的心灵。曹芳的演唱风格朴实细腻,没有太多
的炫技和华丽,却恰恰以朴实打着听众,用她的话讲,是以音乐诠释心声,让音乐以人
为本。

春花秋开-曹芳

春天秋天我住在这里
没有人来没有人会去
春天秋天独自在被里
你不在意谁来谁又去
啊..
你是春天的花开在秋天落叶缤纷的季节里
你是春天的话开在秋天落叶纷飞的世界里
不问明天 悠然自乐
黑夜白天交替出现
Faith & Courage 豆瓣
8.2 (11 个评分) Sinéad O'Connor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0年6月13日 出版发行: Atlantic / Wea
专辑简介:
在“Faith and Courage”中, Sinead O'Connor将爱尔兰的关于神秘主义的歌曲,成熟而又大气的O'Connor 式的一一展现于她的歌迷面前,就像当年她以一曲“ I Do Not Want What I Haven't Got”打动她的歌迷一样。
而 O'Connor 那柔中带钢的唱腔依然穿行于整张专辑。专辑第一首带点舞曲风格的单曲"No Man's Woman"光看歌名就知道是献给那些女权主义者们的。充满节奏感的 “ I Am Woman ” 是献给21世纪新女性的世纪之歌。“ Daddy I'm Fine ”一曲中Sinead O'Connor刻意用一种粗哑的声音表现,听上去就像是美国Hole乐队的作品,那样的自我,充满了敌对的态度。
你一定认识那个面貌姣好、却理了个大光头的辛妮欧康诺;那个因为扒窃被天主教寄宿学校开除的辛妮欧康诺;那个被传闻成女同性恋者、又忙着澄清的辛妮欧康诺;那个在公开场合撕毁教宗照片、并且穿着印有"F**K"字样T恤参加葛莱美颁奖典礼的辛妮欧康诺;那个总是发出惊人之语、惊世骇俗的辛妮欧康诺。
世界总是令人挫折,对吧? 辛妮一开始就告诉你,在你的心里,有着一间「疗伤室」("The Healing Room"),那里有着冰冷电子鼓般的现实,却也有童稚笑声的开怀纯真,丰美和声的抚慰效果果然绝佳无比。 "No Man's Woman"里,辛妮坚决地展现了脱离男性自主的独立意识,她高声歌唱着,歌唱着两性多变的互动,歌唱着心灵的独立;你,能不唱和吗?
带点R&B情调的Jealous听来像首耳语,是辛妮在悄悄倾诉些什么吗? 她说,嫉妒是不值得哭泣的,为什么? 因为有了信心与勇气。对辛妮有意见的人始终不少;在"Daddy I'm Fine"里,她热闹滚滚的用快节奏和丰富配器告诉你,她出生于都柏林,而那是一个多么保守、封闭的都市;不过,她并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用朦胧和弦烘托出的"Hold Back The Night",辛妮起先用温柔、如梦似幻的声音,告诉妳她的理想,接着高亢喊出自己奋斗的心路历程;优美、气势磅礡的旋律,是说不尽的光明世界。
悠扬如一首祷词的"What Doesn't Belong To Me"、还有情感激昂的"The State I'm In",都在诉说心灵的挣扎与压抑。还有,谁能忘记"The Lamb's Book Of Life"的张力十足的民谣风,诉说宗教与虔诚之间的角逐? 或是"If U Ever"的典型居尔特风与仿苏格兰风笛乐音?又或者,献给新生命的温柔倾诉" Emma's Song"、甜美灵动的" Kyrie Eleison"?……音乐,终究是辛妮想说的主题,一种非常阴性的情感言语,一种直入心底的感情悸动。
这张《 Faith and Courage 》本来早该在1998年问世,但由于她长久以来的老东家Chrysalis/EMI公司被并购,辛妮只得改与Atlantic公司合作,转而在华纳集团下发行这张专辑。专辑的制作人则是曾经担纲Annie Lennox、Eurythmics制作的Dave Stewart;他和辛妮在伦敦的The Church录音室完成这张作品,多轨混音的空间,以及大量电子乐器的运用,营造出淡蓝色的现代感,但辛妮情感丰沛的嗓音和大量的动听旋律,却足使整张专辑人性洋溢,一种不烫手的舒适温度。
听完整张《 Faith and Courage 》,我相信,妳一定更认识辛妮欧康诺了,一个对世界、对生命付出所有情感与思绪的Sinead O'Connor。(感谢jion)
Universal Mother 豆瓣
9.1 (44 个评分) Sinead O'Connor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Sinead O'Connor ,90年代最具个性并最富争议的流行音乐巨星之一,在整个十年里涌现的无数女歌手中,她无疑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孤傲直率的言辞、倔强的光头、愤怒的面容以及不修边幅的行头---矛头直指长久以来大众心目中女性柔弱性感的形象。Sinead彻头彻尾地改变了摇滚女乐手的形象,坚称自己决不是性感偶像而是严肃的艺术家。她所掀起的这场反叛为后来的The Cranberries 、Liz Phair 、Bjork和Alanis Morissete的涌现奏响了序曲。
Universal Mother这张94年的专辑呈现出崭新的风格——不再是轰炸式的宣泄,而是低声细语,婉转亲切,充满了母性的光辉。
夏天 豆瓣
7.7 (59 个评分) 周迅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3年4月15日 出版发行: 太合麦田
周迅首张专辑现已确定名称《夏天》,意外的是她的专辑中没有一首歌名叫《夏天》。之前的打榜歌曲《活的色彩》在未做宣传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主打歌《看海》一经面世更是以上口的旋律、轻松的节奏先声夺人,在雪碧榜停留6周后,刚刚拔得头筹,天津地区最权威中文原创单曲排行榜亦取得双周冠军的优绩。可为什么专辑的名称最终确定为《夏天》呢?据悉这张唱片是从2002年的夏天开始进棚录制的,所以周迅自己早早地起好了这个名字。但因为周迅的档期非常满,她的唱片全部录制完成已经是2003年春节前了,周迅和一班工作人员笑称“不如将名字改为《去年夏天》”。两个名字都不错,考虑再三,直到今天,才终于最后确定了《夏天》。这张唱片的音乐品质令人“出乎意料”,绝不同与一般“演而优则歌”的玩票性质,听后不由人不信服。
纯粹 豆瓣
7.7 (28 个评分) 姜昕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4年3月1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姜昕是中国最早的女子唱作人代表,这一张是她的第三张个人专辑。从1996年《花开不败》到2001年《五月》再到2003年的全新大碟,姜昕一直坚持自己独特的音乐品位,这也使得她的音乐始终散发着一种高贵的气质,尽显卓尔不群。
这张唱片是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唱片,制作人由著名音乐人许巍及沈黎晖担任,创作阵容既包括许巍、何勇、高晓松、陈劲等“老一辈”音乐人,也有“便利商店”及前“果味VC”乐队成员孙凌生和刘韬等乐坛新锐加盟;录音乐手更邀请到鼓仨儿、刘文泰、栾树、梁剑峰、岳浩昆等国内超一流乐手。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就制作品质而言,这张唱片都堪称2003年度音乐出品中的重中之重。
姜昕《纯粹》是姜昕的第三张创作专辑,动用了许巍、何勇、虞洋、陈劲、高晓松等国内最顶级制作人及李延亮、梁剑峰、虞洋、岳浩昆、陈劲、刘文泰、鼓仨儿、单晓帆等国内最顶级伴奏乐手,辗转三个录音棚(声音、摩登天空及列侬录音棚),并历时6个月的录音工作。第一主打歌曲“潘多拉”自今年10月在各地推荐以来,一直备受业界、传媒及乐迷的共同瞩目,在全国各地电台均以数周冠军的成绩占据了各大排行榜,不但获得了中央电台音乐之声“中国流行歌曲榜”冠军,更在《音乐生活报》的“中国原创歌曲总评榜”的总榜单上蝉联3周总冠军,在“亚太音乐榜”上也已蝉联2周总冠军。姜昕无疑是本年度内地最纯粹的歌坛才女,这张《纯粹》也无疑将是本年度最值得瞩目的豪华唱片。
天空 豆瓣
9.2 (216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艺宝/福茂唱片
《天空》是香港歌手王靖雯的第九张大碟、第二张国语大碟,于1994年11月10日在台湾发行,由福茂(Decca)制作。一共10首歌曲,1首“挣脱”是之前6月粤语专辑《胡思乱想》中的“梦中人”重新填国语词而成。这张专辑摒弃了香港歌手拿粤语歌重填国语词发行的做法,几乎全是台湾音乐人的原创。特别的是10首歌的曲名都是双字。
《天空》作为王菲开拓国语市场的第二张专辑,延用了第一张国语专辑《迷》中的名字“王靖雯”发行。许多歌迷认为《天空》是王菲最经典的专辑。唱片业界也将《天空》视为国语唱片市场的一张典范。《天空》是王菲迄今为止销量最高的一张专辑,单单台湾销量便突破80万张[1]。“天空”、“棋子”、“矜持”等经典名曲也使王菲的知名度大增,是她登上天后宝座的一大里程碑。《天空》大卖后,王菲开始了更多音乐上的尝试,此后无论国语或是粤语市场,都更走向了自己喜欢的音乐道路。
这张专辑特别值得一提,即它的制作品质。由于是福茂唱片制作的,而福茂是在台湾代理迪卡唱片公司(Decca)。迪卡是全世界有名的古典乐制作公司,因此在音乐录制、处理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天空》因此也成为华语流行乐唱片中为数不多的发烧碟之一,尤其是提升音质后的日本版更是发烧友收藏的珍品。
只爱陌生人 豆瓣 豆瓣 豆瓣 苹果音乐 豆瓣 豆瓣 Spotify 豆瓣
9.4 (376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国语流行
发布日期 1999年10月14日 出版发行: 1999 A Production House Ltd.
王菲于 1999 年发表了专辑《只爱陌生人》,其中的不少歌曲都带着世纪末的冰冷情绪。开篇的《开到荼蘼》传达打破完美的信念,王菲的唱法在经过演绎和处理后变得富有张力,与之相似的还有《百年孤寂》。在这张专辑中,摇滚的比重相当微妙,《催眠》以摇滚为基本架构,加入电子元素,精致又令人回味;而流行歌曲也回避了常规的抒情唱法,如《过眼云烟》加入了新古典成分,《只爱陌生人》中混合了爵士乐。此外,弦乐的存在使整张专辑更加多元,同时也将专辑中的歌曲都串联起来。
胭脂北投 豆瓣
7.5 (14 个评分) 潘越云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8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滚石
「胭脂北投」作为潘越云第三张专辑的标题,代表了滚石的某些想法。这个风尘味甚浓的字眼,或多或少指出了一些现存的社会景象,这是滚石一直希望藉着流行歌曲表现或探讨的主题。专辑里采用了林边的词、陈志远曲的「胭脂北投」序,只是这个主题的开场白。具体的陈述和讨论,滚石计划在即将推出的「胭脂北投组合」专辑中展现。闽南语的「心情」是民风乐府徵选的佳作,也是林边的词,大家都爱的不得了。对潘越云而言是一个新的尝试,就闽南语歌曲的词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拓展。「心情」和「胭脂北投序」的结合使用了颇为粗糙的「走唱」音乐,是希望表现较为丰富的意象,这是站在制作的立场应该说明的最后一点。(文:李寿全)
王菲 豆瓣
9.2 (205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7年9月30日 出版发行: EMI
在百代的首张唱片是《王菲》(1997),由于上年的国语唱片《浮躁》非常另类,十足商业化的新专辑让乐评人大跌眼镜。大碟整体风格慵懒放松,呈现出一种顺其自然无所谓的态度。王菲的声线剔除了大部分花样修饰和拖音技巧,大多曲目中都仿佛是在不经意吟唱。林夕依然负责大部分歌词,张亚东也负责王菲的音乐制作,这张专辑他负责录制三首歌,有《你快乐(所以我快乐)》、《闷》和《怀念》。《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曲风较特别,不是传统的情歌模式,但很快便流行起来,连歌名都成为流行用语;《闷》是首乐队化的作品;《怀念》又是翻唱�#092;生卡度的作品《Rilkean Heart》,是一首不插电式的小品,碟中另一首非主流的《娱乐场》也是此乐队为王菲而作,在伦敦录制。
《人间》、《我也不想这样》和《扑火》都是很抒情的作品:《人间》是翻唱日本歌后中岛美雪的《清流》,是此张唱片中最知名的作品;《我也不想这样》虽然旋律优美,但MV却另类得在北京一所不太卫生的公共厕所中拍摄。王菲的造型和自然慵懒的音乐风格大相径庭:淡绿背景、黑色皮装、黑色眼圈和红色眼影延续了她原来的另类造型风格。《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MV中,她化妆成非常浓重的黑色熊猫眼,但《闷》的MV中她采用了蝴蝶发饰,显得复古一些。由于当时正逢亚洲金融危机,也因为没有收录粤语歌,所以此唱片香港销量不尽如人意。但在台湾卖出了好成绩,台湾销量卖出50万以上。港台日的初版都是3D封面。
我想深情款款地爱上你 豆瓣
7.2 (19 个评分) 钟童茜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7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
乔小刀总裁率领的微薄之盐组织推出的第一位音乐人。
燃视文化与微薄之盐组织的第一次合作。
独立音乐人钟童茜呕心沥血的第一张专辑。
钟童茜,音乐人,女,年轻,短发,眼睛大,南方口音。她公元2006开始写歌,2007的一个月里录完了一张专辑。马上,你就有可能会遇到这张专辑,听钟童茜唱歌。
你要问,是怎样的歌,可能我就会一时语塞。音乐风格在这个时代已然不存在,于是只好说,那些音乐人,比方说比约克,托利阿莫斯,钟童茜,等等。她必然是这些女巫中的一个。
那些歌词总体的平淡和细节的离奇,那些不着调的曼妙旋律,又或者是没有旋律的散漫小调,都在CD里窃喜着等你到来。由于对情绪的依赖,很难相信这些高亢低回的细致处全都事先一一编排好了:那些歌不太像是钟童茜在唱,倒像它们自己在唱自己。若对她的歌进行客观分析,她倒像是个坏女巫。要是剥离乐器和音效,人声的节奏和音调,你可能都找不到。只听到有个女巫,唱得自己很高兴。
有些CD不难听也不好听,不痛不痒的听完了,喝完一杯咖啡,或者开过一段路程,什么都没有留下。这张肯定不会。我想深情款款地爱上你,用情之深,不爱上,多少也会受个伤什么的。不让你空耳而归。专辑里这首同名主歌做了两个版本,一个外向一个内向,内向的张力大,外向的胆子大。说到外向的,打破了常规的女声界限,声音走向了自己的想象力。
‘老张的花样年华’是专辑里一个异样的歌曲,你以为一张女性专辑里应该有的暧昧少女情怀终于来到了,但错了那只是个老男人碰上个风骚妇人的俗事儿。 ‘家门口的爱情’,才是和你认为的一样,的歌,对,女性专辑,少女情怀,粘腻,羞涩,倔强,都带着钟童茜的女巫诠释。
我在这写着,身边有人第很多次哼着‘那天晚上的月亮……’,所以这首歌还是该被特别提起的,叫做‘无题’,你要是听了,肯定也想唱出来这奇异的旋律。
用习惯了王菲习惯了陈绮贞的文艺或小资的耳朵去听,这张CD的姿态很亲切,音乐却很新鲜。一共11首歌,没有特定的规律,不能说这张专辑适合晴天。雨天。夜里。清晨。不能形容她的位置是新人。大师。明星。歌手。甚至无法断言它动听。难听。一般。在你们相遇之前,一切都是未定义。但它的歌词魔幻而写实,在国内独立女乐人中,是难得一见的。
天天天蓝 豆瓣
8.5 (26 个评分) 潘越云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8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滚石
在台湾歌者虽然众多,但一听就能瓣认的声音并不多,潘越云就是其中之一。1982年,她凭借《天天天蓝》专辑,迅速成为乐坛上备受瞩目的一员。其实,早在1981年,她的首张专辑《再见离别》就有着相当不错的成绩,而《天天天蓝》专辑更是创造了十几万张的惊人销量。作品中的古典韵味,加之她清亮、宽广的嗓音,充分表现出当时那种琼瑶、三毛式的浪漫情怀,并一举获得了当年金马奖最佳制作(李寿全)最佳演唱(潘越云)最佳编曲(陈志远)三顶大奖,被誉为民歌后期的隽永之作。
这是潘越云的第二张个人专辑,由李寿全制作,曾获当年度金 鼎奖(台湾歌坛专业评选)的三项大奖:制作人、演唱及编曲(陈 志远)。罗大佑对潘越云演唱的评价是:“她的音域很平均,嗓音 认同感强,歌中传达出来的情绪张力极高。”本专辑也许并不是阿 潘作品中最好的一张,但绝对是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
这张专辑由李寿全担任制作人,在此之前他已经制作过几张成绩斐然的唱片,如“龙的传人”、“柴拉可汗”等。当时潘越云的歌唱事业正值起步,李寿全心想:“再见别离”里的潘越云被认为和蔡琴一样,声音是低沉的,但她在高音部份应该也会有很不错的表现。于是整个制作过程朝向让阿潘尝试较清亮、较宽广的音色。为此,李寿全严谨选歌,甚至在好旋律难求的情况下,自己作了“守着阳光守着你”这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而在编曲上,虽受当时风行的“梁祝协奏曲”影响,陈志远仍然掌握住“天天天蓝”苦思苦念的哀怨意境,从一开始小提琴的独奏就紧紧抓住听者的耳朵。
当然,我们的女主角—潘越云的声喉也是无话可说。“台湾的演唱者虽多,但一听就能辨认的声音不多……潘越云是其中之一,证明她的嗓音有可认同性。在可认同的声音中,潘越云又有她的特殊性:第一、她的音域最平均,在其他女歌手中,齐豫、苏芮、郑怡的音域都偏高,而蔡琴又偏低;因为潘越云的音域平均,她表现的可能幅面也最大。第二、潘越云声音本身张力不高,但传达出来的情绪张力极高。”这是在“天天天蓝”之后,罗大佑担任潘越云的制作人时所下的评语,中肯地评论了阿潘的歌声特色。
如此的评语,可于“天天天蓝”专辑中得到印证,如“天天天蓝”,短短几句歌词,就把思念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不知情的孩子/他还要问/你的眼睛/为什么出汗”——从不知世事的孩子的眼睛,看出自己心中的哀愁,更添几分凄怨。如此的好歌并不好唱,而潘越云却将歌词的意境、歌曲的韵律表达得恰到好处。相对地,专辑中如“她是谁”这般较明亮轻快的曲子,阿潘仍表现得相当称职;又如“守着阳光守着你”,为当年同一名称连续剧的主题曲,红遍大街小巷,至今仍被许多歌手重新翻唱,但阿潘那带有特殊磁性的音色,娓娓道出对情感的执着与希望,仍旧是歌迷的最爱。
平心而论,这张唱片未必是潘越云作品中最好的,她在后来的演唱生涯中不断进步,有些专辑的整体表现更超过“天天天蓝”。可是“天天天蓝”这首歌实在太强了,强到所有的评审都重拾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感,在这次“台湾百佳唱片”票选中将这张专辑推上了第四名。只不过,众人的肯寂并未能在“平均分数”上支持潘越云进入“演唱排行榜”的前十名。
这样的结果或许正如它的催生一样曲折:“天天天蓝”原是作家亮轩于国外念书时,向作曲者卓以玉学会的。由于词意甚美,它在一次陶晓清家的聚会后流传开来,日后并由民歌手范广慧于演唱会中发表。识货的吴楚楚一听随即将它拿去,预备制作给潘越云唱。可是在“再见别离”出版时,吴楚楚却因“好歌太多”而将它“留待下次再用”,使这首歌直到李寿全担任制作后,才得以大放异彩。无论如何,“天天天蓝”和潘越云紧紧连在一起了,即使流行乐坛更替一如沧海桑田,人们却永远难以忘怀阿潘赤足凝首背后的那片蓝。
专辑中潘越云的嗓音非常的唯美。在此之前,潘越云一直在象蔡琴那样的低音方向做发展,这张专辑让她的声音变得更清亮、更高亢。于是,我们有了以后出了很多优秀专辑的潘越云。
1981年,阿潘正式出道并发行第一张国语专辑,隔年以‘天天天蓝’专辑奠定阿潘在歌坛的地位。阿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国语经典歌曲,包括“天天天蓝”、“守着阳光守着你”、“野百合也有春天”、“爱的箴言”、“几度夕阳红”、“谢谢你曾经爱我”、“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等;1988年,阿潘首度发行台语专缉,同样也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包括“桂花巷”、“情字这条路”、“心情”、“纯情青春梦”等。总计阿潘于海内外发行的国台语专辑超过60张,亦为歌坛中少数国台语作品成绩皆斐然的歌手,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天天天蓝』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民歌,听潘越云将那愁苦的心情表达的适切,不至于太过。这张专辑是由滚石在1982年所发行的,天天天蓝最初时是卓以玉与陈立鹤在某次聚会里教唱的自创曲,听过的人都非常的喜爱。滚石在制作潘越云的唱片里,便将天天天蓝放入专辑中,恰巧大陆的梁祝正在上演,陈致远便将具有古典国乐的编曲编入里面,而有了现在我们听到的潘越云版本。
一起来听听潘越云演唱的『天天天蓝 教我不想他也难 不知情的孩子 他还要问你的眼睛 为甚么出汗 情是深 意是浓 难是苦 想是空』。
有人告诉我 豆瓣
8.3 (28 个评分) Carla Bruni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3年4月29日 出版发行: Naive
Carla Bruni
从模特到音乐人
Carla Bruni 于1968年出生在意大利的都灵市。七岁那年,Carla随父母移居至巴黎。Carla的父亲是古典音乐的作曲人,母亲则是现场演出伴奏的职业钢琴师。受父母的熏陶,Carla九岁的时候就开始学弹吉他, 父母原想要她学弹钢琴,但她总是不成器。Carla是在萧邦, 舒伯特和马勒的音乐声中长大的,后来又爱上了法国香颂大师Serge Gainsbourg, Léo Ferré和Barbara的音乐, 还有英国摇滚乐队Beatles, the Rolling Stones, the Clash和the Velvet Underground, 美国的爵士乐如Muddy Waters 和Ella Fitzgerald等。
1986年, Carla开始了她的模特生涯。 同年,她被选为GUESS品牌的一名代言模特, 之后,Carla开始频繁出现在时装杂志的封面上,并为Christian Dior,Chanel, Givenchy, Yves Saint Laurent等多个名牌拍过广告和行过时装秀。 1988年,Carla已经年收入750万,成为世界上年收入最高的20名模特之一。
音乐是Carla一生的梦想, 故在演出之余, 她常在酒店房间或后台自弹自唱。 1998年起,Carla淡出T型台。 2000年,著名歌星Julien Clerc邀请Carla为他的新专集《Si j'étais elle》写歌,Carla为专集里的六首歌填了词, 其中,主打歌曲《Si j'étais elle》成为流行榜上的热门作品。这成为Carla进军歌坛的一个成功的开端,藉着这张专集的成功,Carla得以有机会与Lynda Lemay,Bénabar, Vincent Delerm, Benjamin Biolay 和Keren Ann 等优秀的词作者交流。 到这时, 出个人专集对Carla而言,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厨房制作”
专集《Quelqu'un m'a dit》的词曲创作和音乐编排主要是由Carla与相识了20年的好友,前Téléphone乐队的吉它手Louis Bertignac两个人共同完成的。 Carla 先把一些录好的歌曲样板寄给Louis Bertignac征求意见, Louis Bertignac二话不说就跑来找Carla, 一边把改编过的音乐编排写下来,一边拿过Carla的吉它, 开始自弹自唱作演示,而Carla也发现, 这正是她要寻找的效果并邀请Louis任其唱片的制作人。 于是,两人就在Carla的家里琢磨歌词和乐曲,Carla 作曲填词, Louis则主要为歌曲作编排和演示,整张专集的词曲和音乐编排在一个半月之内完成, 故Carla戏称该专集为“厨房制作”。
这张专集的音乐介于Jeanne Moreau, Serge Gainsbourg(传统的法国香颂)与Joni Mitchell, Emmylou Harris(美国民摇)之间。 而歌词方面, 则尽显左岸时代的chanson à texte风格。一般歌词与诗歌的区别主要在于韵律格式与副歌的区别, 一般歌词多不遵循传统诗歌的韵律格式写的, Carla的歌词则是尽量遵循传统的风格去写。
Carla Bruni 《Quelqu'un m'a dit》
这张专集12首歌里面的10首曲和词由Carla独自或参与创作, 一首《La noyée》是翻唱Serge Gainsbourg 未正式出版的作品, 另一首翻唱作品为意大利传奇歌手Gino Paoli于1960年首唱的成名作品《Il cielo in una stanza》, 该曲经许多歌手翻唱而成为意大利的不朽名曲, 在这张专集里, Carla用法语和意大利语演唱该曲。 Carla 解释这张专集的歌词主要是写自己的, 她习惯把平常一些突如其来的想法用简短而精炼的句子写下来,然后把它雕琢成近似诗歌的一种歌词风格。但Carla 却不希望把歌词写得深奥难懂, 她希望带给人一种简单真诚, 如清晨里从睡梦醒过来的女子,睡眼朦胧, 肌肤敞露的感觉。
Carla的歌曲唱的是人生, 爱和欲, 歌词既性感, 亦感性, 朦胧之中又那么细腻,坦诚当中不带一点假装,乐曲和Carla的声音与歌词那么合衬, 融为一体。 歌词多讲述女性感情的脆弱, 爱的亲密,由Carla用半吟半唱的方式唱出,正如轻声细语的讲述一个个故事。 对这张专集, 连向来挑剔的乐评都一边倒的给予好评,惊呼已经久违的法国香颂重现。
--from
2008年12月18日 听过
陪我们度过的夜晚。
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