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重审风月鉴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康正果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康正果的《重审风月鉴——性与中国古典文学》能够以相当坦率而又十分严谨的态度来考察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性现象,在论述演进的过程中始终秉有文本细读所要求的中立态度和常识理性,即如她自承的,“角度是中性的,视野是开放的”。-----刘铮《中华读书报》
奥兰多 豆瓣
Orlando
8.8 (74 个评分) 作者: [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任一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4
故事始于十六世纪伊丽莎白时代,终于一九二八年伍尔夫搁笔的“现时”,历时四百年。奥兰多先是一位天真无邪的贵族美少年,因深受伊丽莎白女王宠幸而入宫廷。詹姆斯王登基后,大霜冻降临,奥兰多偶遇一位俄罗斯公主,坠入情网,结果失恋亦失宠,隐居乡间大宅。奥兰多从小迷恋文学和诗歌,莎士比亚的身影令他难以忘怀,设法与小有名气的诗人格林相识,不料又受戏弄,加之不堪忍受罗马尼亚女大公的纠缠,遂请缨出使土耳其。在君士坦丁堡的一场大火之后,奥兰多变为女子,离开官场,混迹于吉普赛人之间。再后返回英国,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结识一批当时著名文人。进入维多利亚时代,为了继续写作,奥兰多只能与时代精神妥协,并嫁给了一位海船长。到故事结尾,奥兰多已是二十世纪的获奖诗人,回到那贯穿全书、象征传统的大宅,来到大橡树下,回顾她对文学和诗歌的永恒的追求。
地平线 豆瓣
L'horizon
7.9 (36 个评分) 作者: [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译者: 徐和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6
年已古稀的博斯曼斯开始回忆过往的生活,他习惯在笔记本上记下偶然想起的一些记忆碎片、一个人名、一个电话号码。偶然的一天,他想到了在40年前曾经交往过的一个女孩,她叫玛格丽特•勒科兹。那段时间,两人经常出双入对,因为两人有共同的经历,都被人跟踪。玛格丽特是被一个名叫布亚瓦尔的男人,而博斯曼斯是被他的母亲和继父。玛格丽特是在一家咖啡馆内认识布亚瓦尔的,后者开始对她死缠烂打。为了摆脱这个人,玛格丽特去过瑞士,又辗转来到巴黎,就是在那里她认识了博斯曼斯。玛格丽特的工作是当保姆,她的雇主是个有点神秘的男医生,他过去似乎和一些邪教团体有关联。后来,男医生被捕,玛格丽特再次选择逃亡,渺无音讯。
40年后的现在,博斯曼斯决定重新找到玛格丽特,于是他前往柏林,再次找寻这个神秘的女人……
萨哈林旅行记 豆瓣
作者: (俄罗斯)契诃夫 译者: 刁绍华 / 姜长斌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 - 4
萨哈林岛是北太平洋上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之间的一个长条形岛屿,四面环水,俄罗斯帝国把它当作是罪犯无法逃脱的天然监狱,从19世纪60年代起,将成千上万的政治犯和刑事犯流放到这里,从事苦役劳动。
1890年,契诃夫决定前往萨哈林考察,虽然此时他已出现疑似肺结核症状,多次咯血,身体十分虚弱;但是他坚持说“有必要”到这个“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去研究苦役犯的生存状态。
他参观监狱、和苦役犯谈话,用卡片记录了近一万个囚徒和移民的简况,甚至目睹了死刑和种种酷刑,深受震动,“以致后来多次在噩梦中看见这些场景”。三个月后,他回到莫斯科,花了三年的时间,写出《萨哈林旅行记》。
遣悲怀 豆瓣
6.8 (25 个评分) 作者: 骆以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8
这是我的梦外之悲,是再难重临的、最悲伤的一部小说。
1995年女作家邱妙津在巴黎自杀身故,翌年遗著《蒙马特遗书》整理出版,令世人震颤;身在台北的文友骆以军,以槛内之身遣无尽悲怀,接力诉说那关于爱与死亡、时间、伤害的故事,正如山鲁佐德以故事拦阻死亡,直到一千零一夜……
骆以军是台湾1960年代出生的一代作家中的“一哥”,《遣悲怀》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书名“遣悲怀”典出纪德怀念亡妻的同名文集,表明作家的书写是一次“事过境迁的哀悼/自悼之举”(王德威)。悼亡的对象,自杀而死的作家邱妙津,曾是骆以军的文友。全书主线为与邱妙津对话的九封书信,贯穿“我”的生活描述。现实与梦境交错,文字与记忆纠缠,编织出一幅追问生命、延宕死亡的黑色图景。
这一部小说,作者与死者对话、不断岔开去讲故事的方式,就像《一千零一夜》山鲁佐德讲故事一样,力图使时间停止,延缓死亡的到来。而死亡终究会来,爱与死亡并存,活着就是伤害,而且是一遍一遍重复的伤害。
A Game of Thrones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乔治·R·R·马丁 Spectra 1996 - 8
First volume of a brilliant new fantasy trilogy: the most powerful, original and absorbing new epic since Stephen Donaldson's Chronicles of Thomas Covenant. The first volume of George R R Martin's glorious high fantasy tells the tragic story of treachery, greed and war that threatens the unity of the Seven Kingdoms south of the Wall. Martin unfolds with astonishing skill a tale of truly epic dimensions, thronged with memorable characters, a story of treachery and ambition, love and magic. Set in a fabulous world scarred by battle and catastrophe over 8000 years of recorded history, it tells of the deeds of men and women locked in the deadliest of conflicts and the terrible legacy they will leave their children. In the game of thrones, you win or you die. And in the bitter-cold, unliving lands beyond the Wall, a terrible winter gathers and the others -- the undead, the neverborn, wildlings to whom the threat of the sword is nothing -- make ready to descend on the realms of men. A Game of Thrones begins the most imaginative, ambitious and compelling fantasy epic since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ronged with memorable characters, it unfolds with astonishing skill a tale of truly epic dimensions. There have been many pretenders to the throne of Tolkien: now at last he has a true heir.
遥望 豆瓣
Divisadero
7.2 (12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迈克尔·翁达杰 译者: 张芸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10
有时,我躺在你的臂弯,你问我,希望自己身处哪个历史时刻。我会说,巴黎,科莱特去世的那个星期……巴黎,一九五四年八月三日。几天后,在为她举行的国葬上,一千枝百合将摆在她墓前,我愿置身其中,走过那条林荫道,两边是湿漉漉的柠檬树,然后驻足在巴黎皇宫她住的二楼公寓楼下。如科莱特这样的故人,他们的故事充盈我心。她是一位作家,曾评价自己唯一的优点是自我怀疑。
尼采说,“我们拥有艺术,所以不会被真相击垮。”一个事件的原貌,永无终结。库珀的故事和我妹妹的人生版图,永远令我魂萦梦牵。午夜过后,每当电话铃声响起,我提起话筒,幻想他们可能突然出现。我期待听到库珀的声音,或是克莱尔自报姓名前的深呼吸。
因为我已把自己和过去的那个“我”剥离开来,不再是那个和他们在一起的我。那时,我的名字叫安娜。
中央公园西路 豆瓣
Three One-Act Plays
7.9 (61 个评分) 作者: [美] 伍迪·艾伦 译者: 宁一中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本书是伍迪·艾伦二○○三年出版的戏剧作品集,收入《滨河大道》、《老塞布鲁克镇》和《中央公园西路》三部作品。这三个围绕婚姻出轨现象而展开的故事,笔法轻松幽默,极富洞察力,有极强的可读性。剧中人物是典型的纽约人,他们开始看上去单纯无辜,随后却会遇上出乎意料的麻烦,或因卷入丑闻而陷入窘境。作品延续了伍迪·艾伦恒久的创作主题:主人公不断为自己找理由,掩盖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后不可避免地陷入不忠和骗局。所有戏剧元素,都借助伍迪·艾伦式即兴而精炼的对话巧妙表现出来,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陷入深思。
强盗新娘 豆瓣
The Robber Bride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刘国香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5
“单单泽尼亚的名字本身就足以激起以前愤怒、羞辱、莫名痛苦的感觉,或者至少是那些感觉的回声。事实上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清早,午夜——她觉得很难相信泽尼亚已经死了。”
泽尼亚漂亮,聪明而且贪婪;性格中交替着世故和脆弱,贫穷和无情;是男人的梦想和女人的噩梦。而且,她也已经死了。为了绝对地确认,托尼,洛兹和查丽丝还参加了她的葬礼。但是五年过去了,当这三个女人共享姐妹情谊的午餐时,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
“恶意之波像宇宙射线一样从身体里流淌出来,”泽尼亚回来了……
“这是她所有既成方法和关怀的精彩聚集……也许是她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书”
独立报(INDEPENDENT)
字里行间透着刺激、睿智和洞察力。是阿德伍德对激荡着想象,创造性和才智的痛苦生活的冲动的检视
泰晤士报(THE TIMES)
东京奇谭集 豆瓣
東京奇譚集
8.1 (170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7
《东京奇谭集》收有五部短篇小说,分别为《偶然的旅人》、《哈纳莱伊湾》、《在可能找见的地方,无论哪里》、《天天移动的肾脏石块》和《品川猴》。五篇奇谭中最奇的是最后一篇《品川猴》。一个叫安藤瑞纪的年轻女子得了一种“忘名症”,每星期有一两次想不起自己的名字,几经周折,查明“忘名症”起因于一只猴……虽说是“奇谭”,但村上春树在小说中讨论的仍然是形而上的人生问题。
谭通谈,奇谭即奇谈、奇闻之意。众所周知,村上小说的篇名大多声东击西,避实就虚,而这部短篇集却表里如一,果然是发生在东京的奇谭。小说通过偶然性突出了人生命运的神秘感。
在这部短篇集里,村上春树一如既往,依然在不动声色地拆除着现实与非现实或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之间的篱笆,依然像鹰一样在潜意识王国上空盘旋着,寻找更深更暗的底层,依然力图从庸常的世俗生活中剥离出灵魂信息和人性机微。
恶之花 巴黎的忧郁 豆瓣
8.9 (9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夏尔·波德莱尔 译者: 钱春绮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 10
这个集子从各个角度来讲,都是面目一新,独树一帜,出乎人们的意料,顿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倾注。某些人认为这个怪物般的诗集是伤风败俗和亵读神明的。波德莱尔因此吃了一场官司,诗集不仅被禁,而且诗人和出版商都被罚了款。可是当时正流放在英法海峡间盖尔勒赛岛上的雨果却对此书大加赞扬,说它犹如“光辉夺目的星星”,给法国诗坛带来了“新的颤栗”。雨果的这一论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得正确和公允了。正是这部《恶之花》开创
了法国近代诗歌的新时代,在西方诗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部艺术技巧十分高超而思想内容又极其丰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