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唇语惊魂 (2001)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Sur mes lèvres
8.0 (9 个评分)
导演:
雅克·欧迪亚
演员:
文森特·卡索
/
艾曼纽·德芙
…
其它标题:
Sur mes lèvres
/
我的唇上
…
相貌平平的卡拉(艾曼纽•德芙 Emmanuelle Devos 饰)害羞内向,听力不好所以总戴着助听器。卡拉是一家建筑公司的秘书,繁重的工作使她力不从心,在老板的建议下她为自己寻找一个助理。保罗(文森特•卡索 Vincent Cassel 饰)刑满两年释放出狱,经中介公司介绍,成了卡拉的助理。在接下来的相处中卡拉教他工作技巧,在发现保罗居无定所后又帮他找房子,保罗误以为卡拉做这一切是为了让他以身体回报……卡拉挣脱保罗怀抱跑出了房子。其后卡拉在工作中遭遇上司的龃龉,要保罗偷窃了公司文案报复。正在两人关系逐渐产生微妙的变化时,保罗的仇家马雄找到他索债,无钱的保罗只得去马雄的酒吧工作,也将卡拉卷入了一场惊险的犯罪中……
拾穗者 (2000) 豆瓣 维基数据 Eggplant.place TMDB IMDb
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9.2 (172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演员:
Bodan Litnanski
/
阿涅斯·瓦尔达
…
其它标题:
La vita è un raccolto
/
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
1998年12月至1999年4月,年过七旬的阿涅斯·瓦尔达带着数码摄像机在法国的城市和乡村“闲逛”的过程中,拍摄了一些关于当今时代法国拾荒者们的影像:流浪汉和生活贫困的人为维持生计拣拾各种生活必需品,艺术家们从废铜烂铁堆里寻找创造艺术作品的原料,喜欢拾荒的人的动机是出于反对浪费的品德。除了拾荒,影片还有一条游离于主线之外的副线,表现了一些表面看来与拾荒毫不相干、其实关系密切的人和事,比如采访一位兼做心理医生的葡萄园主,与发明电影的先驱者之一马莱的后代谈论电影问题。此外,本片还是一幅影片作者的自画像,瓦尔达不时从镜头后面走到镜头前面,即使当她在镜头后面时也有意地适度表现自己,而且有些镜头是她亲自拍摄的。
这部受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启发而拍摄的纪录片,描绘了法国当今时代的拾荒者形象。在瓦尔达看来,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大致分为三类:“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被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是艺术家,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喜欢拾荒。”本片的完整片名是“拾荒者们和女拾荒者”,其中“女拾荒者”是指瓦尔达本人。影片中的所有人都在拾荒,瓦尔达本人也是拾荒,她在拣拾被人遗忘的记忆。本片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瓦尔达创作了一部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实验性数码纪录片,而且表现在影片作者巧妙地把握了“唯我”与“主观”以及电影作者的“自我”与被拍摄的社会现实中的“别人”之间的细微界限。这部影片是用DV拍摄的,然后扩转成35毫米电影胶片发行,曾经在30个月的时间里获得过30个奖。(
这部受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启发而拍摄的纪录片,描绘了法国当今时代的拾荒者形象。在瓦尔达看来,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大致分为三类:“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被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是艺术家,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喜欢拾荒。”本片的完整片名是“拾荒者们和女拾荒者”,其中“女拾荒者”是指瓦尔达本人。影片中的所有人都在拾荒,瓦尔达本人也是拾荒,她在拣拾被人遗忘的记忆。本片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瓦尔达创作了一部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实验性数码纪录片,而且表现在影片作者巧妙地把握了“唯我”与“主观”以及电影作者的“自我”与被拍摄的社会现实中的“别人”之间的细微界限。这部影片是用DV拍摄的,然后扩转成35毫米电影胶片发行,曾经在30个月的时间里获得过30个奖。(
夏日纪事 (1961) 维基数据 TMDB 豆瓣 IMDb
Chronique d'un été (Paris 1960)
7.8 (54 个评分)
导演:
让·鲁什
/
埃德加·莫兰
演员:
玛索琳娜·罗尔丹·伊文思
/
Marilù Parolini
其它标题:
Chronique d'un été (Paris 1960)
/
Chronicle of a Summer
…
1960年的夏天,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和让·鲁什对巴黎年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幸福的理解。这部论述电影连续几个月跟踪调查的进行,也记录了主人公们的变化。调查中被采访的人最后在影片第一次放映的时候聚集在一起观看进行讨论,有人的赞同,有的人驳斥。两位导演通过这部真实电影,经历了既极具挑战又充满乐趣的体验。
"In the summer of 1960, Jean Rouch and Edgar Morin investigated the everyday life of people living in Paris. ""Are you happy? How do you live?"" These are some of questions they asked young people on the street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ir idea of happiness.
From manual labourers, students, to a couple of office workers, the different protagonists reveal themselves in conversation, unconcerned about the presence of the camera. With no script, and no professional actors, this film sets out to frame the limits of cinematographic truth."
1961 戛纳国际电影节 国际影评人奖
"In the summer of 1960, Jean Rouch and Edgar Morin investigated the everyday life of people living in Paris. ""Are you happy? How do you live?"" These are some of questions they asked young people on the street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ir idea of happiness.
From manual labourers, students, to a couple of office workers, the different protagonists reveal themselves in conversation, unconcerned about the presence of the camera. With no script, and no professional actors, this film sets out to frame the limits of cinematographic truth."
1961 戛纳国际电影节 国际影评人奖
风的故事 (1988) IMDb 维基数据 豆瓣 TMDB
Une histoire de vent
8.8 (22 个评分)
导演:
尤里斯·伊文思
演员:
尤里斯·伊文思
其它标题:
Une histoire de vent
/
A Tale of the Wind
…
于是风来了,风起于沙漠,终于我们的发际。亘古承载我们不安现状的风,来了,在多年前下过的那场雨之后。
于是风来了,从西方到遥远的东方,你牵着多年前用纸板造出一架飞机的小男孩的手。回去吧孩子,多年来天之涯海之角被风吹拂的岁月,我想用来跟你交换那些纸板。
你看见没有,我的在风中飞着的白发,那么苍老那么骄傲。跟我来,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你看我在沙漠里有一把椅子,我坐着在夕阳里看风经过。如同儿时花园。
还好吗,那些东方母亲苍老脸上神秘安详的皱纹与沟壑,在风里。还好吗,射日的英雄与千年帝国永远藏在地底的兵马。而我是被故土放逐的。因为我看见人们看不见的东西。我孤独,我不知道我看见的东西是否真实存在。
但风还在吹拂,我是被风带来的,古中国的松树林玉露凋伤,我希望自己能空静如一个东方老者,但我不能,我见过太多的事,我见过雨,桥,天空,蝎子和火焰,我见过真实,虚幻和冲突,我大笑桀骜,天空如镜映在眼底。
我知道那个造纸飞机的小男孩就藏在我身后。从十岁到九十岁有八十年飞翔的梦可以做,我一点没浪费时间。
盘根错节的强大生命与爱啊,有一天强大帝国的兵马俑会苏醒起来大步前进并发出惊人声音,而我会对你挤挤眼睛说道,这么好的世间,只有我看见了。
风带我们来过。风也会带我们走。风知道我一生的秘密。有一天,他也会说给别人听。
--青衿
----------------
尤里斯·伊文斯
一位被上帝永久放逐的“飞翔的荷兰人”,被自己的祖国宣布为叛徒,被美国联邦调查局列上黑名单的纪录电影大师——尤里斯·伊文思。从13岁就开始拍摄电影,有“先锋电影诗人”之美誉。直到90岁完成令人震惊的封镜之作《风的故事》。世界哪里燃烧,他就把摄影机投到哪里去,并始终把镜头对准普通的人。20世纪的世界风云变幻几乎都在他的摄影机镜头里定格,化为影像史诗。
1984-1988年伊文思与罗丽丹多次来中国,拍摄他酝酿已久的纪录片《风的故事》。年近90的伊文思继续进行艺术探索,影片拍摄的几乎是被认为无法拍摄的事物。这是伊文思对自己几十年艺术生涯总结式的归述,融合了他早期的抒情性的电影语言,“直接电影”的手法,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法。影片的表现手法细腻,内容虽然抽象而又晦涩,但是富有想象力和启发性,受到人们的热烈称赞。此片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于1989年初在巴黎举行了首映式。
------------
于是风来了,从西方到遥远的东方,你牵着多年前用纸板造出一架飞机的小男孩的手。回去吧孩子,多年来天之涯海之角被风吹拂的岁月,我想用来跟你交换那些纸板。
你看见没有,我的在风中飞着的白发,那么苍老那么骄傲。跟我来,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你看我在沙漠里有一把椅子,我坐着在夕阳里看风经过。如同儿时花园。
还好吗,那些东方母亲苍老脸上神秘安详的皱纹与沟壑,在风里。还好吗,射日的英雄与千年帝国永远藏在地底的兵马。而我是被故土放逐的。因为我看见人们看不见的东西。我孤独,我不知道我看见的东西是否真实存在。
但风还在吹拂,我是被风带来的,古中国的松树林玉露凋伤,我希望自己能空静如一个东方老者,但我不能,我见过太多的事,我见过雨,桥,天空,蝎子和火焰,我见过真实,虚幻和冲突,我大笑桀骜,天空如镜映在眼底。
我知道那个造纸飞机的小男孩就藏在我身后。从十岁到九十岁有八十年飞翔的梦可以做,我一点没浪费时间。
盘根错节的强大生命与爱啊,有一天强大帝国的兵马俑会苏醒起来大步前进并发出惊人声音,而我会对你挤挤眼睛说道,这么好的世间,只有我看见了。
风带我们来过。风也会带我们走。风知道我一生的秘密。有一天,他也会说给别人听。
--青衿
----------------
尤里斯·伊文斯
一位被上帝永久放逐的“飞翔的荷兰人”,被自己的祖国宣布为叛徒,被美国联邦调查局列上黑名单的纪录电影大师——尤里斯·伊文思。从13岁就开始拍摄电影,有“先锋电影诗人”之美誉。直到90岁完成令人震惊的封镜之作《风的故事》。世界哪里燃烧,他就把摄影机投到哪里去,并始终把镜头对准普通的人。20世纪的世界风云变幻几乎都在他的摄影机镜头里定格,化为影像史诗。
1984-1988年伊文思与罗丽丹多次来中国,拍摄他酝酿已久的纪录片《风的故事》。年近90的伊文思继续进行艺术探索,影片拍摄的几乎是被认为无法拍摄的事物。这是伊文思对自己几十年艺术生涯总结式的归述,融合了他早期的抒情性的电影语言,“直接电影”的手法,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法。影片的表现手法细腻,内容虽然抽象而又晦涩,但是富有想象力和启发性,受到人们的热烈称赞。此片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于1989年初在巴黎举行了首映式。
------------
原始星球 (1973)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IMDb
La planète sauvage
8.6 (272 个评分)
导演:
阿内·拉鲁
演员:
Jennifer Drake
/
Eric Baugin
…
其它标题:
La planète sauvage
/
神奇星球
…
茫茫宇宙中一颗无名星球上,生活着体形悬殊的两种生物。占主导地位的是戴格斯人,他们身形巨大,拥有极高的文明和智慧,可以使精神摆脱肉体自在游弋;与之相对的是奥姆斯人,他们具有地球人的外表和身形,社会形态原始落后,在戴格斯人面前有如蝼蚁,于是当仁不让成为这些巨人的奴隶和玩物。奥姆斯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他们的数量与日俱增,造成了统治者的困扰。于是,一场针对奥姆斯人的剿灭战随即展开。这本是一场微不足道的如同剿灭害虫的行动,但一个不起眼的奥姆斯人改变了双方的格局。泰尔是被一个戴格斯女孩豢养的奥姆斯男性宠物,他通过主人的教学机器学到了戴格斯人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偶然机会,泰尔逃离戴格斯家庭,成为了领导奥姆斯人对抗统治者的领袖……
本片荣获1973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奖。
本片荣获1973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奖。
奥雷莉亚·史坦尼(墨尔本) (1979) 豆瓣
Aurélia Steiner (Melbourne)
导演:
Marguerite Duras
其它标题:
Aurélia Steiner (Melbourne)
歐黑莉亞──墨爾本中,一個聲音(莒哈絲自己的)讀著一個十八歲猶太女孩寫的、沒有特定收件者的信... 畫面純然地視覺化(purement visuelle),不直接提供可資詮釋的明顯意義。信件內容隱約提及猶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戰被屠殺,流亡海外的記憶...
莒哈絲以電影書寫開創了另一種敘事的手法:破碎、拒絕完整,以聲音來片段呈現,而中性扁平的畫面則改變了觀眾依賴畫面來詮釋作品的習性。莒哈絲的電影訴諸於聽覺,藉由破壞電影畫面可能呈現的因襲意義,來開啟無限的閱讀。
莒哈絲以電影書寫開創了另一種敘事的手法:破碎、拒絕完整,以聲音來片段呈現,而中性扁平的畫面則改變了觀眾依賴畫面來詮釋作品的習性。莒哈絲的電影訴諸於聽覺,藉由破壞電影畫面可能呈現的因襲意義,來開啟無限的閱讀。
冷酷祭典 (1995)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La cérémonie
8.4 (154 个评分)
导演:
克洛德·夏布洛尔
演员:
伊莎贝尔·于佩尔
/
桑德里娜·博内尔
…
其它标题:
La cérémonie
/
A Judgement in Stone
…
苏菲(桑德里娜·伯奈尔 饰)在上流社会人士乐里夫家中做女佣,她千方百计隐藏着自己不识字的秘密。性格内向的苏菲内心非常敏感,事事留神不犯差错,并得到了主人家的认同。乐里夫一家虽然对苏菲彬彬有礼,但言谈举止间还是昭示出了主仆间不同的社会地位带来的隔阂。
在镇上的邮局,苏菲认识了同为社会底层的珍(伊莎贝尔·于佩尔 饰)。珍由于受到过社会的伤害而对有钱人充满了愤恨,成为苏菲的好友后,她深刻地影响了苏菲对乐里夫一家的看法。无意间,苏菲不识字的秘密在乐里夫家被曝光了,这让和谐的表象瞬间坍塌,矛盾终于走向无可调和的地步,珍和苏菲的反击如同狂风骤雨……
在镇上的邮局,苏菲认识了同为社会底层的珍(伊莎贝尔·于佩尔 饰)。珍由于受到过社会的伤害而对有钱人充满了愤恨,成为苏菲的好友后,她深刻地影响了苏菲对乐里夫一家的看法。无意间,苏菲不识字的秘密在乐里夫家被曝光了,这让和谐的表象瞬间坍塌,矛盾终于走向无可调和的地步,珍和苏菲的反击如同狂风骤雨……
沉睡的巴黎 (1925)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Paris qui dort
7.8 (26 个评分)
导演:
雷内·克莱尔
演员:
亨利·罗兰
/
Charles Martinelli
…
其它标题:
Paris qui dort
/
Paris schläft
…
本片又名[疯狂的射线]。雷内·克莱尔在先锋派的无情节炫技作品[幕间休息]之后的剧情片处女作,科幻短片。某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沉睡射线让整个巴黎所有的人都静止了,除了他自己及侄女,以及处在高空的埃菲尔铁塔看守人和飞机上的几位乘客。整个巴黎都属于他们了。于是这群资产阶级男女作为巴黎唯一能行动的人们开始了自己的冒险。影片的结尾很有趣。另外这部短片雄辩地证明,科幻片不一定非要数字技术……
家园 (2009) 豆瓣
Home
9.0 (160 个评分)
导演: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
演员: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
/
格伦·克洛斯
…
其它标题:
Home
/
地球很美有赖你
…
经过四十亿年的漫长演变,地球变成一个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奇特美丽的蓝色星球。然而自人类出现以来,我们只用了二十万年的时间,便将地球的宝贵资源消耗殆尽。珍稀物种灭绝,原始资源奇缺,污染日益严重,人类以及地球的明天将何去何从?
导演扬恩•亚瑟经过15年的筹备,历访50多个国家拍成此片。本片素材长达488小时,拍摄周期为21个月,共动用88,000名员工,从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从亚玛逊热带雨林到戈壁沙漠;从美国德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深圳的工业城镇。影片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现地球的绝美以及日趋危急的现状。明天并不遥远,但我们该选择怎样的未来?
导演扬恩•亚瑟经过15年的筹备,历访50多个国家拍成此片。本片素材长达488小时,拍摄周期为21个月,共动用88,000名员工,从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从亚玛逊热带雨林到戈壁沙漠;从美国德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深圳的工业城镇。影片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现地球的绝美以及日趋危急的现状。明天并不遥远,但我们该选择怎样的未来?
我你他她 (1974)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Je, tu, il, elle
7.7 (60 个评分)
导演:
香特尔·阿克曼
演员:
香特尔·阿克曼
/
尼尔斯·阿贺斯图普
…
其它标题:
Je, tu, il, elle
/
I, You, He, She
…
影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在空空的公寓中,一个女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把房子粉刷了两遍,不停地移动着家具,一遍遍地给她的情人写信,并把信的内容像日记一样读了出来;
第二部分,女人拦了一辆卡车,她和卡车司机在一个酒吧前停了下来,俩人进去,司机边喝啤酒边和她谈论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自己的私生活;
第三部分,女人来到她情人的公寓,屋里的女人不让她在哪儿逗留。女人说她饿了,她的情人让她进屋,并给她饭吃,让她在这住一夜。饭后,两个女人做了爱。第二天早晨,女人离开了公寓。
第一部分,在空空的公寓中,一个女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把房子粉刷了两遍,不停地移动着家具,一遍遍地给她的情人写信,并把信的内容像日记一样读了出来;
第二部分,女人拦了一辆卡车,她和卡车司机在一个酒吧前停了下来,俩人进去,司机边喝啤酒边和她谈论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自己的私生活;
第三部分,女人来到她情人的公寓,屋里的女人不让她在哪儿逗留。女人说她饿了,她的情人让她进屋,并给她饭吃,让她在这住一夜。饭后,两个女人做了爱。第二天早晨,女人离开了公寓。
Neither Eve Nor Adam (1996) 豆瓣
导演:
Jean-Paul Civeyrac
演员:
Guillaume Verdier
/
Morgane Hainaux
其它标题:
没有亚当也没有夏娃 Ni d'Ève, ni d'Adam
14岁的加布丽艾喜欢上了男同学吉尔,可不懂事的吉尔却一直闯祸,给别人的生活带来麻烦。他偷加布丽艾的钱,不时羞辱他,甚至还殴打老师。
暴怒的吉尔爸爸把吉尔赶出了家门。加布丽艾不愿收留他,其他同学也都拒绝了他。于是吉尔流浪街头,最终还是加布丽艾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一起出走,躲进乡间,他们开始真正地恋爱了。
但是,为了去更远的地方,他们入室盗窃,结果却杀了人……
暴怒的吉尔爸爸把吉尔赶出了家门。加布丽艾不愿收留他,其他同学也都拒绝了他。于是吉尔流浪街头,最终还是加布丽艾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一起出走,躲进乡间,他们开始真正地恋爱了。
但是,为了去更远的地方,他们入室盗窃,结果却杀了人……
美学珍玩 豆瓣
作者:
[法国] 夏尔·波德莱尔
译者:
郭宏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5
波德莱尔的文学生涯是从绘画评论开始的,《一八四五年的沙龙》一炮打响,《一八四六年的沙龙》则确立了他权威艺术评论家的地位。这期间,他已经开始诗歌创作,但成名作《恶之花》的出版,却是在十二年之后。
《美学珍玩》收集了波德莱尔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评论。他极力推崇色彩和想象力,浪漫派大师德拉克洛瓦令他迷狂,漫画家伽瓦尔尼令他心醉神迷。他涉猎广泛,油画、素描、漫画、雕塑,无不娓娓道来,精辟又不乏热情,为读者展开了一副美妙的法国十九世纪艺术画卷。他认为:“对一幅画的评述不妨是一首十四行诗。”诗可以说画,画也可以说诗,“现代诗歌总是明显地带有取之于各种艺术的微妙之处。”
《美学珍玩》收集了波德莱尔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评论。他极力推崇色彩和想象力,浪漫派大师德拉克洛瓦令他迷狂,漫画家伽瓦尔尼令他心醉神迷。他涉猎广泛,油画、素描、漫画、雕塑,无不娓娓道来,精辟又不乏热情,为读者展开了一副美妙的法国十九世纪艺术画卷。他认为:“对一幅画的评述不妨是一首十四行诗。”诗可以说画,画也可以说诗,“现代诗歌总是明显地带有取之于各种艺术的微妙之处。”
斯万的爱情 (1984) 豆瓣
Un amour de Swann
7.0 (16 个评分)
导演:
沃尔克·施隆多夫
演员:
杰瑞米·艾恩斯
/
奥内拉·穆蒂
…
其它标题:
Un amour de Swann
/
Swann in Love
…
英俊而忧郁的上流社会绅士查理•斯万(Jeremy Irons 杰里米•艾恩斯 饰)迷上了性感美丽宛如精灵般的犹太女人奥黛特(Ornella Muti 欧尼拉•梅蒂 饰)。在贵族们的眼里,奥黛特如此轻薄与放荡,关于她不贞的流言也从未停止。但这一切从未熄灭斯万的爱火,他是如此渴望成为奥黛特胸前的那朵小花,以时时刻刻品味她摄人的芳香。他嫉妒,固执地打听着关于奥黛特的一切,在她面前时而像个孩子,时而又扮作尊严不可侵犯的高傲绅士。
觥筹交错、轻歌曼舞,斯万与奥黛特在奢华的旋律中相互试探,进行着一场恼人的爱恋……
根据法国普鲁斯特著名的长篇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之中的章节“斯万之恋”改编。
觥筹交错、轻歌曼舞,斯万与奥黛特在奢华的旋律中相互试探,进行着一场恼人的爱恋……
根据法国普鲁斯特著名的长篇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之中的章节“斯万之恋”改编。
丹东 (1983)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Danton
8.1 (29 个评分)
导演:
安杰伊·瓦伊达
演员:
热拉尔·德帕迪约
/
沃捷希奇·帕斯佐尼亚克
…
其它标题:
Danton
/
丹顿
…
◎ 简 介:
波兰导演瓦依达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两个英雄人物搬上银幕,他们是丹东与罗伯斯庇尔,他们本来是一起分享革命胜利的革命派,却无奈因为理想的不同而分道扬镳,后来更成为夙敌。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为了镇压反革命暴乱和打击投机分子,实行恐怖政策,因打击面过宽造 成人人自危。在那种环境下,...
◎ 花 絮:
这是一部用新的视角探索和评价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片,揭示了革命阵营内部的国民公会与救国委员会、公安委员会之间的矛盾与斗争。瓦依达对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性格做了改动,将丹东描绘成一个充满理想和热忱、敢于斗争而不惜牺牲自我的英雄人物,目的在于借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来呼应其时正如火如荼的波兰团结...
◎ 获 奖:
1984年 英国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
1983年 法国恺撒奖最佳导演奖
1984年 伦敦评论协会年度最佳导演奖
1982年 法国电影路易斯·德吕克奖
1984年 波兰电影节评论奖
波兰导演瓦依达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两个英雄人物搬上银幕,他们是丹东与罗伯斯庇尔,他们本来是一起分享革命胜利的革命派,却无奈因为理想的不同而分道扬镳,后来更成为夙敌。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为了镇压反革命暴乱和打击投机分子,实行恐怖政策,因打击面过宽造 成人人自危。在那种环境下,...
◎ 花 絮:
这是一部用新的视角探索和评价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片,揭示了革命阵营内部的国民公会与救国委员会、公安委员会之间的矛盾与斗争。瓦依达对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性格做了改动,将丹东描绘成一个充满理想和热忱、敢于斗争而不惜牺牲自我的英雄人物,目的在于借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来呼应其时正如火如荼的波兰团结...
◎ 获 奖:
1984年 英国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
1983年 法国恺撒奖最佳导演奖
1984年 伦敦评论协会年度最佳导演奖
1982年 法国电影路易斯·德吕克奖
1984年 波兰电影节评论奖
弗朗德勒 (2006)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Flandres
6.5 (11 个评分)
导演:
布鲁诺·杜蒙
演员:
Adélaïde Leroux
/
Samuel Boidin
…
其它标题:
Flandres
/
佛兰德斯
…
故事发生在风景如画的弗朗德勒,蒂斯特曼(塞缪尔·鲍伊丁 Samuel Boidin 饰)在此地经营着一间农场,过着形单影只的孤单生活。闲暇时,蒂斯特曼会找到名叫芭比(阿德莱德·勒胡 Adélaïde Leroux 饰)的女子,两人来一场激情四射的约会。芭比是当地有名的妓女,亦是男人们心目中的大众情人,然而,蒂斯特曼是发自内心的爱着芭比,只是他选择将这份感情深深埋藏在心底。
战争爆发了,蒂斯特曼和许多同他一样的年轻人们一起走上了前线,那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在刷新着蒂斯特曼三观的下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蒂斯特曼渐渐迷失在了杀戮之中,泯灭了人性。那一边,芭比因为一场意外而被送入了精神病院,当她和蒂斯特曼再度相遇之时,他们都已经成为了和过去完全截然不同的人。
战争爆发了,蒂斯特曼和许多同他一样的年轻人们一起走上了前线,那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在刷新着蒂斯特曼三观的下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蒂斯特曼渐渐迷失在了杀戮之中,泯灭了人性。那一边,芭比因为一场意外而被送入了精神病院,当她和蒂斯特曼再度相遇之时,他们都已经成为了和过去完全截然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