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上帝掷骰子吗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9.1 (187 个评分) 作者: 曹天元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6 - 1
《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关于量子论的故事。量子论是一个极为奇妙的理论:从物理角度来说,它在科学家中间引起了最为激烈的争议和关注;从现实角度来说,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变化和进步;从科学史角度来说,也几乎没有哪段历史比量子论的创立得到了更为彻底的研究。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它的基本观点和假说至今没有渗透到大众的意识中去,这无疑又给它增添了一道神秘的光环。
这本书带读者做一次量子之旅,从神话时代出发,沿着量子发展的道路,亲身去经历科学史上的乌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辉光,穿越重重迷雾和险滩,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们并肩作战。除了回顾基本的历史背景,还将向着未来探险,去逐一摸索量子论面前的不同道路,闯入人迹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们一起开疆扩土。让人惊叹的,不仅仅是沿途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绚丽风景,更来自于人内心深处的思索和启示——那是科学深植在每个人心中不可抗拒的魅力。
这本书适合任何有中学基本物理概念的读者。
哥本哈根 (2002)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Copenhagen
8.9 (17 个评分) 导演: Howard Davies 演员: Francesca Annis / Daniel Craig
其它标题: Copenhagen / 哥本哈根 (2002年電影)
A television adaption of Michael Frayn's celebrated and award-winning stage play about the meeting between physicists Niels Bohr and Werner Heisenberg in 1941 Copenhagen. At this time the young Heisenberg was leading a faltering German reseach program into nuclear energy, while the middle-aged and apparently isolated Bohr was in contact with allied agents, and still held a position of great influence in the nuclear physics research community. After the meeting the two men put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impressions of why Heisenberg requested the meeting, and what he hoped to gain from it, a theme which mirrors the ambiguity of the "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 widely used in quantum physics. Did Heisenberg go to the avuncular Bohr to seeking his blessing for his role in nuclear research? Why did Heisenberg concentrat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nuclear reactor, and not perform the calculations that would show that a bomb could be made to work via a fast-neturon reaction in Uranium 235. These and other questions feature in the plot, although unsurprisingly there few certain answers.
2015年7月26日 看过
吵来吵去都没有意义
物理
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 豆瓣
クルマはなぜ走るのか
8.7 (10 个评分) 作者: [日] 御堀直嗣 译者: 卢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本书从汽车的内部结构开始讲起,精选了大量手绘图与各知名汽车公司提供的照片,以图配文的形式详细讲解了汽油动力车、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的工作原理,同时开辟了“汽车辟谣”专栏,通过生动有趣的人物对话,澄清对汽车的种种误解。
本书适合汽车爱好者、车主及汽车从业人员阅读。
隐藏的现实 豆瓣
The Hidden Reality: Parallel Universes and the Deep Laws of the Cosmos
9.5 (1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布赖恩·格林 译者: 李剑龙 / 权伟龙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 7
自古以来,“宇宙”就意味着“所有的东西”。但在本书中,超级畅销书作家格林将以他那招牌式的睿智和幽默告诉你,我们的宇宙可能并非唯一的宇宙,他会带你游历梦幻般的各种平行宇宙。他将告诉你,我们的宇宙不过是无数平行宇宙中的一个,这些平行宇宙的图景更是匪夷所思:百衲被多重宇宙、暴胀的多重宇宙、弦的多重宇宙、量子多重宇宙、全息多重宇宙、虚拟多重宇宙和终极多重宇宙。即使你对世界的认识不因本书而颠覆,你的视野也会因此极大地拓展。
宇宙之书 豆瓣
The book of universes
9.1 (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约翰·D·巴罗 译者: 李剑龙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 4
头上的星空,自古以来就激发着人类无尽的好奇和想象。为了解释我们所见的宇宙,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哥白尼、牛顿、康德到爱因斯坦,再到现代学者对爱因斯坦宇宙学方程组的艰难求解,人们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理论,描述了种种面貌不一的宇宙。有的以地球为中心,有的以太阳为中心;有的宇宙空空如也,有的则如瑞士奶酪般;有的反复膨胀又收缩,有的则永远在膨胀;有的其中的自然常数也会发生变化,而有的则允许时间旅行,回到过去……
而在最新的多重宇宙论中,可能的宇宙不只限于理论,而是真实的存在,数量更数不胜数,其中的自然法则可能各不相同。哥白尼告诉我们,我们的行星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现在,我们也许不得不承认,就连我们的宇宙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同时,对于宇宙的追问不只是个科学问题,也会涉及哲学问题。宇宙是随机的,还是设计的,怎么恰恰允许星系、恒星、行星、生命乃至你我的出现?我们会是生活在一个虚拟现实的宇宙中而浑然不觉吗?
身为知名的宇宙学家和科普作家,作者将在这本宇宙之书中带领我们回顾历史,追踪现代天文学的前沿进展,纵览“奇异得超乎我们想象”的万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