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海子诗全集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9.1 (62 个评分)
作者:
海子
/
编者 西川
作家出版社
2009
- 3
《海子诗全集》收录迄今为止所有发现的海子文学作品。全书以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的《海子诗全编》为底本,依照时间与类别结合的方式,收入海子的抒情短诗、长诗诗剧、诗学提纲、日记小说等各种体裁作品。以“补遗”的方式增加了当时没有收入的海子早期油印诗集《小站》、《麦地之瓮》里面的作品,以及近年陆续发现的散佚作品。
其中最大的发现,在于颂体诗《生日颂》与散文小说《村庄》。《生日颂》是海子给友人孙理波及同时代人的献诗,长达一百二十余行,近两千字。围绕“生日”这一主题,海子阐述了其人生理念和诗歌理想。《村庄》则是四个诗体散文小说组成的主题小说,其中的《谷仓》一篇以近乎注解的方式,清晰化了海子后期诗作,尤其是长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意象的意思,堪称理解海子诗歌理想中“道家思想”的钥匙。
全集第一次披露了一些海子文字以外的作品,这就是海子自己为“太阳”系列诗作所做的插图。海子几乎没有画过画,但这些插图是个例外。目前发现的海子画作一共22幅,全部收入书中。对于这些极具海子个性与风格的画作,西川说:“这些插图的画面非常简洁,一条墨线、两条墨线、一个墨点。绝对的墨点,应该就是海子心中的大太阳;这太阳太绝对了,以致只有纯然的黑色才能表现。读者当能从这些插图更深入地认识海子和他的诗歌,甚至体验出海子与他的大太阳的那种搭上性命的关系。”
其中最大的发现,在于颂体诗《生日颂》与散文小说《村庄》。《生日颂》是海子给友人孙理波及同时代人的献诗,长达一百二十余行,近两千字。围绕“生日”这一主题,海子阐述了其人生理念和诗歌理想。《村庄》则是四个诗体散文小说组成的主题小说,其中的《谷仓》一篇以近乎注解的方式,清晰化了海子后期诗作,尤其是长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意象的意思,堪称理解海子诗歌理想中“道家思想”的钥匙。
全集第一次披露了一些海子文字以外的作品,这就是海子自己为“太阳”系列诗作所做的插图。海子几乎没有画过画,但这些插图是个例外。目前发现的海子画作一共22幅,全部收入书中。对于这些极具海子个性与风格的画作,西川说:“这些插图的画面非常简洁,一条墨线、两条墨线、一个墨点。绝对的墨点,应该就是海子心中的大太阳;这太阳太绝对了,以致只有纯然的黑色才能表现。读者当能从这些插图更深入地认识海子和他的诗歌,甚至体验出海子与他的大太阳的那种搭上性命的关系。”
摇摇晃晃的人间 (2016) 豆瓣 TMDB
摇摇晃晃的人间
8.0 (213 个评分)
导演:
范俭
演员:
余秀华
/
周金香
…
其它标题:
Still Tomorrow
余秀华,一个农村女性,从小患有脑瘫,在2015年成为中国最有名的诗人。她写出《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强烈的情感与欲望引人注目。20年前,余秀华的母亲将懵懂无知的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陌生男人,这段形同陌路的婚姻成为她一生的疼痛和遗憾。余秀华写诗,试图与自己的命运对话,写残缺的身体,写她对真爱的渴望。随着余秀华的成名和经济上的独立,她想通过离婚来重新掌控自己的命运,结束这段没有爱的婚姻。然而她的老公强烈反对离婚,她的父母和儿子也并不支持她。更糟糕的是她的母亲被检查出患有肺癌,余秀华面对的阻力越来越大,她能实现自己的心愿吗?
该条目为纪录长片,有别于纪录短片《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标记前请知悉!- 豆瓣电影团队
该条目为纪录长片,有别于纪录短片《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标记前请知悉!- 豆瓣电影团队
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 豆瓣 谷歌图书
8.3 (16 个评分)
作者:
包慧怡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
- 8
本书收录了青年学者、诗人包慧怡2005—2015年间的代表诗作,是作者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诗歌集。
包慧怡的诗具有一种罕见的女性气质,它不同于诗歌角色中的女性意识;某种意义上,它更近乎法国人德鲁兹指认的——在写作中成为女人的那种深刻而自觉的生命冲动。她的诗写得很大气,感受绵 密,体察细致,但又呈现了一种得体的心智之美。她的诗歌语调也很迷人,并且更可贵的,它几乎从不步于感性和装饰,而是总能借助语言自身的力量,将诗人的洞察推进到生命意识的深处。她的平衡能力也极其出色,不论多么细小的感受,她总能找到一种语言的方法,将它们像变魔术一般展现为一出小小的戏剧。
——臧棣
包慧怡的诗里有一种完美的融汇之力:神秘主义的思想源泉,以情人私语的方式流淌;异域文化的花式,编织进了旅途中的星空;繁复奇特的华彩背后,隐现古老的神话原型。在我和很多读者眼中,她早就是当代最杰出,最有活力的汉语诗人之一。
——王敖
复旦毕业、又从海外留学归来在复旦任教的青年女诗人包慧怡,学问渊博,才情卓异,而勤奋多产;学术研究与文学写作兼备,诗、文、译,三体俱佳,实属凤毛麟角。她的诗歌情态摇曳多姿,意识曲叠幽暗,既有知识女性优雅的审视,又含当代生活疼痛的感触。她的诗歌语言辨识度很高,修辞丰富,色彩斑斓;她诗歌中的声音尤其迷人,她每首诗的第一句几乎都是一种特别的声音破空而来,无中生有,她的诗歌就诞生在此音调上。她诗歌的发展也是在此音调的变幻中展开,它既有照各种复杂对位法构成的复调繁响,也有主调之下多声部的戏剧性冲突,也有纯粹单声的寂静抒情。她的诗可谓飘向远方又萦绕心间的音乐。
——雷武铃
包慧怡的诗具有一种罕见的女性气质,它不同于诗歌角色中的女性意识;某种意义上,它更近乎法国人德鲁兹指认的——在写作中成为女人的那种深刻而自觉的生命冲动。她的诗写得很大气,感受绵 密,体察细致,但又呈现了一种得体的心智之美。她的诗歌语调也很迷人,并且更可贵的,它几乎从不步于感性和装饰,而是总能借助语言自身的力量,将诗人的洞察推进到生命意识的深处。她的平衡能力也极其出色,不论多么细小的感受,她总能找到一种语言的方法,将它们像变魔术一般展现为一出小小的戏剧。
——臧棣
包慧怡的诗里有一种完美的融汇之力:神秘主义的思想源泉,以情人私语的方式流淌;异域文化的花式,编织进了旅途中的星空;繁复奇特的华彩背后,隐现古老的神话原型。在我和很多读者眼中,她早就是当代最杰出,最有活力的汉语诗人之一。
——王敖
复旦毕业、又从海外留学归来在复旦任教的青年女诗人包慧怡,学问渊博,才情卓异,而勤奋多产;学术研究与文学写作兼备,诗、文、译,三体俱佳,实属凤毛麟角。她的诗歌情态摇曳多姿,意识曲叠幽暗,既有知识女性优雅的审视,又含当代生活疼痛的感触。她的诗歌语言辨识度很高,修辞丰富,色彩斑斓;她诗歌中的声音尤其迷人,她每首诗的第一句几乎都是一种特别的声音破空而来,无中生有,她的诗歌就诞生在此音调上。她诗歌的发展也是在此音调的变幻中展开,它既有照各种复杂对位法构成的复调繁响,也有主调之下多声部的戏剧性冲突,也有纯粹单声的寂静抒情。她的诗可谓飘向远方又萦绕心间的音乐。
——雷武铃
艷詩 谷歌图书 豆瓣
作者:
楊煉
傾向出版社
2009
【本书特色】
……一个世界文学的老问题,由中国文学提供了最新版本:怎样靠独立的而非群体的灵感,继续把新异的经验带入自己的创作?……我推荐杨炼请你们关注。
-------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
(杨炼)继续以他的作品建造著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之间的桥樑。他令人震惊的想像力,结合以简捷文字捕获意像和情绪的才华,显示出杨炼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英国《爱丁堡书评》(Klaus Rifberg, Edinburgh Review)
既有帝王的荒淫,又有帝王的气魄,最后,那性的美学、那衰老──还有著无人的失落。《艷诗》堪称现代诗史上空前的色情,并让那已中断的传统与现代发生了时空的连结。
-------贝岭
……一个世界文学的老问题,由中国文学提供了最新版本:怎样靠独立的而非群体的灵感,继续把新异的经验带入自己的创作?……我推荐杨炼请你们关注。
-------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
(杨炼)继续以他的作品建造著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之间的桥樑。他令人震惊的想像力,结合以简捷文字捕获意像和情绪的才华,显示出杨炼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英国《爱丁堡书评》(Klaus Rifberg, Edinburgh Review)
既有帝王的荒淫,又有帝王的气魄,最后,那性的美学、那衰老──还有著无人的失落。《艷诗》堪称现代诗史上空前的色情,并让那已中断的传统与现代发生了时空的连结。
-------贝岭
读诗的艺术 豆瓣
The Art of Reading Poetry
9.5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罗德·布鲁姆
译者:
王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3
读诗的最佳方法,是把它当诗来读。诗歌批评家们经常这样告诫读者,他们略带尴尬和气愤地重复这句老生常谈,并竭力维护这句话朴素到简陋的庄严,让它在真理和废话之间不断地经受考验。这是因为,诗歌在太多的时候被比喻成其他东西:时代的声音,文化的触须,政治的鼓点,民族的心跳,性别的面具,道德的盾牌。这并不是诗的损失,而是它拥有强大影响力的表现,是诗让类似的比喻成为可能。然而,赫尔墨斯的飞行总有其变幻莫测的一面,最终让只相信上述比喻的人无法把捉。这是因为,诗的高强度语言会轻易跃过理论诠释的视野,并让各种批评理论自身内置的基本逻辑显得机械,容易磨损,缺乏跨时代作战的能力。感染人类千百年的诗篇很多,仍坚持把几个诗歌手法看作所谓后现代现象的人已经不多了。
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豆瓣
8.1 (37 个评分)
作者:
海桑
新星出版社
2012
- 8
海桑的诗集曾由央视主持人张越印制一千本,黄集伟老师亦曾得到诗人寄的一箱书,并让他随便送朋友。读库老六认为“书只有卖出去,才能成其为书。诗只有更多的人读出来,才能成其为诗。”后经读库代售诗集很快脱销。
此书即诗集绝版后由读库进行全新编排和设计的版本。这个版本小巧、轻便。全书内文用轻型纸,看起来很厚,拿起来很轻。开本设计得很小,一只手可以拿下。封面和封底用了西方绘画的设计素材,让这本诗集有些典雅味道。
书中共收录海桑的二百一十五首诗歌,书末附有张越与他的访谈,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位诗人。
本书由读库出品,购买链接:http://t.cn/RGkQPLl
此书即诗集绝版后由读库进行全新编排和设计的版本。这个版本小巧、轻便。全书内文用轻型纸,看起来很厚,拿起来很轻。开本设计得很小,一只手可以拿下。封面和封底用了西方绘画的设计素材,让这本诗集有些典雅味道。
书中共收录海桑的二百一十五首诗歌,书末附有张越与他的访谈,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位诗人。
本书由读库出品,购买链接:http://t.cn/RGkQPLl
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诗传 豆瓣
作者:
吕明光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1
- 6
《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诗传》是一部品读、鉴赏陶渊明的诗文全集的作品。 《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诗传》按照诗文创作年代的顺序,全面囊括了他一生中的所有诗文,大体上勾勒出了他的诗酒人生。但这并不是一部学术作品,以适当的想象,以一些场景的细节描写来替代说教,笔者吕明光是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来写陶渊明这个诗歌鉴赏系列的。
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曹明纲 (1949.11~) 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 6
一个是风姿潇洒而又时露峥嵘的隐逸诗人,一个是心高气傲、才情脱俗的山水诗人,在中国诗坛上,陶渊明与谢灵运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继起的鲍照虽出身寒族,却凭着超拔于流俗的自信和才华,成为晋宋之时又一位令人瞩目的作家。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全三册) 豆瓣
Марина Цветаева. Жизнь и творчество
作者:
[俄] 安娜·萨基扬茨
译者:
谷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6
茨维塔耶娃(1892—1941)是20世纪俄罗斯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一生大开大合,亢奋悲凉,忽而天马行空,雷鸣电闪,忽而惶恐交加,如坠深渊,才华横溢,秉性孤傲,心比天高,命运多舛,风风雨雨,曲曲折折,一部生命交响乐,琴弦迸断,戛然而止。
安娜·萨基扬茨(1932—2002)是俄罗斯研究茨维塔耶娃的资深编辑和传记作家,她不仅负责编辑了茨维塔耶娃去世后第一本抒情诗选、主持编辑了茨维塔耶娃的两卷集和七卷集,还披沥十载,数易其稿,撰写了带有总结性的传记著作《茨维塔耶娃:生活与创作》。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安娜·萨基扬茨以生动的语言讲述诗人年轻时期的创作,初登莫斯科文坛的神采飞扬,青春时期的展翅腾飞,漂泊国外的一度辉煌与痛苦、坎坷,一次次感情风暴的刮起与消逝,返回俄罗斯的煎熬与绝望;她阅读了大量的书信、笔记、评论、回忆录等历史文献资料,深入分析诗人的作品、诗人的日常生活与生存意识、创作心理及人生感悟,揭示其作品与岁月之间的联系,真实地展现诗人非凡的一生及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她还获得了茨维塔耶娃女儿阿里阿德娜、妹妹阿娜斯塔西娅的信任,从她们那里获得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资料,增加了传记的可信度。这部平实丰赡的传记其广度与深度与茨维塔耶娃的声名是相称的。
安娜·萨基扬茨(1932—2002)是俄罗斯研究茨维塔耶娃的资深编辑和传记作家,她不仅负责编辑了茨维塔耶娃去世后第一本抒情诗选、主持编辑了茨维塔耶娃的两卷集和七卷集,还披沥十载,数易其稿,撰写了带有总结性的传记著作《茨维塔耶娃:生活与创作》。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安娜·萨基扬茨以生动的语言讲述诗人年轻时期的创作,初登莫斯科文坛的神采飞扬,青春时期的展翅腾飞,漂泊国外的一度辉煌与痛苦、坎坷,一次次感情风暴的刮起与消逝,返回俄罗斯的煎熬与绝望;她阅读了大量的书信、笔记、评论、回忆录等历史文献资料,深入分析诗人的作品、诗人的日常生活与生存意识、创作心理及人生感悟,揭示其作品与岁月之间的联系,真实地展现诗人非凡的一生及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她还获得了茨维塔耶娃女儿阿里阿德娜、妹妹阿娜斯塔西娅的信任,从她们那里获得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资料,增加了传记的可信度。这部平实丰赡的传记其广度与深度与茨维塔耶娃的声名是相称的。
李商隐诗选 豆瓣
作者:
黄世中
中华书局
2005
- 8
《李商隐诗选》作者李商隐诗的隐秀特征,在感情表达上细腻而又深沉,在脉络节奏上婉曲而又缓慢,在语言色彩上哀艳而又清丽,在吐字音响上又往往表现为低抑而又沉郁。故其言景物则如笼晓雾,抒感怀则如在梦境;以喻声音,常似有似无,不绝如缕,以比色相,则有如镜中之花,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商隐诗选》“题解”对诗作之背景及所涉人名、地名、年号等均尽可能详尽、准确地加以说明,对诗中深蕴之旨义,诗法、诗艺等则视实际情况,短点长评,不拘一格,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对于难解的句子,或诗句之间跳跃性过大、意蕴过于深曲如“无题”诸作,则多采用串讲,疏通的方法,以使读者在阅读时首先能够“达意”,然后再进入到诗中的艺术境界。到于“注释”,凡有典故,尽量注明;难懂语辞,亦酌予讲解;生僻字加注汉语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