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oque
巴洛克名曲集锦 / 帕赫贝尔 阿尔比诺尼 巴赫 普赛尔 科雷利 亨德尔 维瓦尔第 豆瓣 Spotify
10.0 (6 个评分) Edward Brewer / Orpheus Chamber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1年1月18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2021年12月31日 听过
挖到Concerto grosso in B minor, Op.3/10 , RV 580:1. Allegro。。大头马:所有的一开始是那一首天气造就的坦荡交织的乐曲推选出两位身材纤细头脑灵敏的年轻人,瞧着这个干净圣洁的人间,小心翼翼而勇气十足,紧握双手然后踏出一步。雨滴在此时玲珑作响,欢快的天人跳舞陪唱。哦,既能让人狂喜那又能让人安详的,不断致敬而永不抵达的,教人谦卑也令孩儿忧愁的,那轻盈的爱和你。
bach baroque classical vivaldi
J.S. Bach: Sonatas & Partitas for baroque lute BWV1001-1006 豆瓣
Hopkinson Smith
发布日期 2000年4月11日 出版发行: Astrée
作曲:J.S.Bach
演奏:Hopkinson Smith(baroque lute)
录音日期:1980
发行公司:Astree
资源出处:brookbach
专辑介绍:
J. S. 巴赫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奏鸣曲与组曲一共6首,BWV1001—1006,大约作于1720年,克滕。这6首奏鸣曲与组曲,巴赫设计了小提琴表达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它们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最高峰巅。在巴赫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这座峰巅。这6首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第一、三、五为奏鸣曲,二、四、六为组曲,据推测,乃为当时克滕宫廷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家约瑟夫·史比斯(Joseph Spiess)所作。(林逸聪)
鲁特琴是欧洲音乐故乡之一的南欧古国意大利的传统乐器,是吉他的前身,长颈鲁特琴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而一般认为鲁特琴于15世纪末开始独立发展(因为之前鲁特琴和它的阿拉伯祖先乌德琴无论从外形还是演奏技巧上都很像)。与其他乐器相比,鲁特琴的地位极不一般,他是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乐器中的ozymandias(王者之王),不仅广泛用于宫廷演奏,也在民间占据一定的地位,Bach、Vivaldi等古典音乐大师都有鲁特琴独奏曲传世。16世纪的鲁特琴由6个弦组11条弦构成,而之后不断发展,弦和弦组的数目不断改变,慢慢向曼多拉、曼陀林、安杰列卡等乐器转变,而曼陀林和维奥尔琴正是当时的世俗音乐即游吟诗人的音乐中运用最广的乐器。
鲁特琴极为修长轻巧,一般称梨形,琴身厚度不到1/16英寸,面板中间是一个雕刻的音孔和装饰圈,背板呈圆弧形,琴头则与琴身有一定角度。古典鲁特琴的琴弦一般是用羊肠制成,是其音色格外轻柔,16世纪由于弹拨方式由拨片改用手指,故于鲁特琴的轻巧“脆弱”注重细微差异的特点相适应。由于背撑(背板由木条固定其上)只有1/32英寸的厚度,故无法承受高拉力,因而演奏者只用手指厚实的部位去“碰触”,并且控制2手的活动范围。
另外,鲁特琴极易走音,故需要高频率的调弦,致使有演奏者戏说,调弦的时间比演奏的时间还要多的多。 (Nyx)
这套专辑是Hopkinson Smith用一把13弦巴洛克鲁特琴演奏的巴赫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