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age
I will not use the body’s eyes today. 豆瓣
Fire-Toolz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1日
出版发行:
Angel Marcloid Music
On an independently released 30-minute EP, Angel Marcloid slightly recalibrates her uber-maximalist sound to be both lighter and heavier at its extreme poles.
Break the Chains 豆瓣
Jake Hottell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1985年2月9日
出版发行:
Horizon Records & Tapes (2) – BC-7777
Spacetalk reissue this privately-pressed album from 1985.
Jake Hottell's 'Break The Chains' is suitably cosmic and emotive, with Hottell cannily fusing gentle drum machine rhythms and dreamy synthesizer motifs; influenced, he says, by "a love of the contemporaneous new age output of former jazz label, Windham Hill Records."
Re-mastered from the original master tapes, while extensive new liner notes shed light on the remarkable musical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that inspired Hottell to create an obscure, overlooked classic.
Jake Hottell's 'Break The Chains' is suitably cosmic and emotive, with Hottell cannily fusing gentle drum machine rhythms and dreamy synthesizer motifs; influenced, he says, by "a love of the contemporaneous new age output of former jazz label, Windham Hill Records."
Re-mastered from the original master tapes, while extensive new liner notes shed light on the remarkable musical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that inspired Hottell to create an obscure, overlooked classic.
Chariots Of Fire 豆瓣
8.4 (5 个评分)
Varirous Artists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8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Polydor / Pgd
清凉 豆瓣
8.0 (5 个评分)
Earl Klugh
/
Bob James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1992年8月11日
出版发行:
Warner Bros / Wea
这就是那张著名的发烧片《清凉》(又被形象地戏称作:青瓜)。
Bob James系一代爵士键盘宗师,而Earl Klugh也在吉他界鼎鼎大名,两位重量级人物组成当代Jazz与Fusion乐坛最具号召力的黄金拍档。此唱片以其怡人的音乐、技艺精湛的演奏,更以出奇的靓声录音在当代唱片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高频通透无匹,低频丰满极富弹性,即使用最普通的音响系统播放,听者也能领略到其传奇性的录音效果。各项乐器的音色还原得无比真实,援引《CD圣经》的评价就是:"…结像力靓到惊人,有如音符一件件一粒粒吊在空间"。
《COOL》收录了鲍勃.詹姆斯和埃尔.克拉夫合作的现代爵士乐曲。曲子节奏舒适,旋律清新,有着无比的磁力。音效上,此碟亦可称百分之百的精彩,尤其是量感和层次感更有特色,听起来,吉他、鼓、贝司和键盘,一件件稳如泰山地在跟前演奏,没有可以的张扬,却充满内力。
鼓与吉他的表现在此碟中最为抢镜,质感和立体感几乎无懈可击。鼓手手起棍落,力道充沛,有擂人心口震撼力;而吉他,细致的中高音频音色,极具空气感 。
这张碟对放音系统的要求也颇高,在平庸的系统中播放,乐器的比例会显得失调,尤其是那套鼓,会有偏大的体积。另外,如器材的能量有限,或功率储备不足,亦会暴露出瞬间态反应上的缺陷,其中的乐曲听起来会有些迟钝、呆板的感觉。(我做了比较,确实如此,鼓声显得比较沉闷)此碟目前是香港所有Hi-End经营店中必备的试音软件。喜欢并研究音响器材的朋友可一定要感受一下此碟的效果。
《CD圣经》:BOB JAMES的KEYBOARD与EARL KLUGH的吉他系当代爵士与FUSION乐坛最具号召力的拍档,此张两碌青瓜,开声一听TRACK1,靓声到令人跳起,高频通透无匹,低频份量丰满而具分析力,EARL的吉他音色则甜润到令人口沫生津,再听其他各首,全部皆有水准,还有不能不提的是,本碟的乐器结像力靓到惊人,有如音符一件件一粒粒吊在空间。
白金水准发烧碟--COOL 清凉(又名"青瓜")
白金水准的爵士宗师举鼎之作,就是那张慕名的发烧片《清凉》(Cool,又被形象地戏称作:青瓜),此碟在“发烧”界享有盛誉多年。Bob James系一 代爵士键盘宗师,而Earl Klugh也在吉他界鼎鼎大名,两位重量级人物组成当你我Jazz与Fussion乐坛最具号召力的黄金拍挡。此唱片以其怡人的音乐、技艺精湛的演奏,更以出奇的靓声录音在当代唱片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高频 通透无匹,低频丰满极富弹性,即使用最普通的音响系统播放,听者也能领略到其传奇性的录音效果。各项乐器的音色还原得无比真实。《CD圣经》年年更新,可是这张专辑却从未下架。援引《CD圣经》的评价就是:“……结像力靓到惊人,有如音符一件件一粒粒吊在空间”。 自此张专辑以后,才有了沙发音乐这一称谓。这张大碟运用了最佳的技术和音乐思维,透过既兴演奏,表达出白人爵士乐的轻巧、闲逸和浓烈的都市气息。
这就是那张著名的发烧片《清凉》(又被形象地戏称作:青瓜)。此碟在"发烧"界享有盛誉多年。Bob James系一代爵士键盘宗师,而Earl Klugh 也在吉他界鼎鼎大名,两位重量级人物组成当代Jazz与Fusion乐坛最具号召力的黄金拍档。此唱片以其怡人的音乐、技艺精湛的演奏,更以出奇的靓声录音在当代唱片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高频通透无匹,低频丰满极富贵弹性,即使用最普通的音响系统播放,听者也能领备到其传奇性的录音效果。各项乐器的音色还原得无比真实,援引《CD圣经》的评价就是:"...结像力靓到惊人,有如音符一件件一粒粒吊在空间。自此张专辑以后,才有了沙发音乐这一称谓。
《Cool》——青瓜的滋味
在这里我想推荐一张唱片,是Bob james和Earl klugh两位Jazz大师1992年出的。大概是象征着两位大师的联手合作,封套很有趣,两根脆生生的顶花带刺青瓜立于蓝天白云之中,让人满眼生出绿意,与唱片名字倒也合拍——《Cool》。
这已经不是Bob与Earl的首次合作了,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们合作的《One on One》就已经拿下了一座格莱美奖。这次二人依然延续了他们最擅长的以Cool派为主的流行爵士风格。
也许是配器和编制的原因,没有了Big bound里大量的管乐咆哮,也没有精炼的3人编制的简约,整张专辑才显得温暖和潮湿。为了凸现一个吉他大师和一个钢琴大师的合作,两件乐器的对话一直贯穿整张专辑,在其他乐器的背景下,吉他和钢琴如两位边晒太阳边聊天的老人。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第三首《So much in common》,这也是专辑中唯一一首两人共同作曲的曲子,钢琴一开始演奏了几小节主歌就交给了吉他,吉他接过钢琴的话题继续往下说,直到副歌部分。在吉他演奏时,钢琴并没有完全停止,仍有音符跃出,仿佛是应和吉他的说话,反之亦然。
两位大师已成名数十年,演奏出神入化自然无须多言。这里要说的是他们的音乐风格Fusion,意思是融合,即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风格的融合。对他们而言就是爵士与摇滚的融合。他们的演奏无论是钢琴还是吉他都不是奔放热情的Be—bop一派,而都源于委婉含蓄的Cool派,融合了摇滚之后便有了与传统Cool 派不同的特质,或许可以称之为流行性,因而使Jazz更加通俗易懂,毕竟Jazz是另一种古典乐。在专辑的第10首《Terpsichore》里,还是不难发现两位大师深厚的古典Jazz功底,从一段听似熟悉的乐曲为动机进行即兴演奏,接着突然进入非常传统的Swing 的Timekeeping,低音提琴和鼓大量的切分音带来了强烈的跳跃感,让人不由自主地摇摆起来。正当摇摆得迷醉之时,又峰回路转回到了开头的动机。感觉犹如坐过山车,强烈的刺激一浪接着一浪。但这和重型摇滚音量及失真度上的刺激截然不同,它完全是依靠多变的节奏和音乐感觉的巨大反差在刺激着你,听完这一首你才知道什么叫做Cool。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是这张专辑的录音,极佳的录音效果使吉他弦每一次的轻微振动你都能感觉得到,还有鼓的良好动态甚至能让你看清鼓手Harvey Mason的每一次鼓击。
援引《CD圣经》的话:“这是一张音乐发烧友和音响发烧友都值得收藏的唱片。”
Bob James系一代爵士键盘宗师,而Earl Klugh也在吉他界鼎鼎大名,两位重量级人物组成当代Jazz与Fusion乐坛最具号召力的黄金拍档。此唱片以其怡人的音乐、技艺精湛的演奏,更以出奇的靓声录音在当代唱片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高频通透无匹,低频丰满极富弹性,即使用最普通的音响系统播放,听者也能领略到其传奇性的录音效果。各项乐器的音色还原得无比真实,援引《CD圣经》的评价就是:"…结像力靓到惊人,有如音符一件件一粒粒吊在空间"。
《COOL》收录了鲍勃.詹姆斯和埃尔.克拉夫合作的现代爵士乐曲。曲子节奏舒适,旋律清新,有着无比的磁力。音效上,此碟亦可称百分之百的精彩,尤其是量感和层次感更有特色,听起来,吉他、鼓、贝司和键盘,一件件稳如泰山地在跟前演奏,没有可以的张扬,却充满内力。
鼓与吉他的表现在此碟中最为抢镜,质感和立体感几乎无懈可击。鼓手手起棍落,力道充沛,有擂人心口震撼力;而吉他,细致的中高音频音色,极具空气感 。
这张碟对放音系统的要求也颇高,在平庸的系统中播放,乐器的比例会显得失调,尤其是那套鼓,会有偏大的体积。另外,如器材的能量有限,或功率储备不足,亦会暴露出瞬间态反应上的缺陷,其中的乐曲听起来会有些迟钝、呆板的感觉。(我做了比较,确实如此,鼓声显得比较沉闷)此碟目前是香港所有Hi-End经营店中必备的试音软件。喜欢并研究音响器材的朋友可一定要感受一下此碟的效果。
《CD圣经》:BOB JAMES的KEYBOARD与EARL KLUGH的吉他系当代爵士与FUSION乐坛最具号召力的拍档,此张两碌青瓜,开声一听TRACK1,靓声到令人跳起,高频通透无匹,低频份量丰满而具分析力,EARL的吉他音色则甜润到令人口沫生津,再听其他各首,全部皆有水准,还有不能不提的是,本碟的乐器结像力靓到惊人,有如音符一件件一粒粒吊在空间。
白金水准发烧碟--COOL 清凉(又名"青瓜")
白金水准的爵士宗师举鼎之作,就是那张慕名的发烧片《清凉》(Cool,又被形象地戏称作:青瓜),此碟在“发烧”界享有盛誉多年。Bob James系一 代爵士键盘宗师,而Earl Klugh也在吉他界鼎鼎大名,两位重量级人物组成当你我Jazz与Fussion乐坛最具号召力的黄金拍挡。此唱片以其怡人的音乐、技艺精湛的演奏,更以出奇的靓声录音在当代唱片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高频 通透无匹,低频丰满极富弹性,即使用最普通的音响系统播放,听者也能领略到其传奇性的录音效果。各项乐器的音色还原得无比真实。《CD圣经》年年更新,可是这张专辑却从未下架。援引《CD圣经》的评价就是:“……结像力靓到惊人,有如音符一件件一粒粒吊在空间”。 自此张专辑以后,才有了沙发音乐这一称谓。这张大碟运用了最佳的技术和音乐思维,透过既兴演奏,表达出白人爵士乐的轻巧、闲逸和浓烈的都市气息。
这就是那张著名的发烧片《清凉》(又被形象地戏称作:青瓜)。此碟在"发烧"界享有盛誉多年。Bob James系一代爵士键盘宗师,而Earl Klugh 也在吉他界鼎鼎大名,两位重量级人物组成当代Jazz与Fusion乐坛最具号召力的黄金拍档。此唱片以其怡人的音乐、技艺精湛的演奏,更以出奇的靓声录音在当代唱片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高频通透无匹,低频丰满极富贵弹性,即使用最普通的音响系统播放,听者也能领备到其传奇性的录音效果。各项乐器的音色还原得无比真实,援引《CD圣经》的评价就是:"...结像力靓到惊人,有如音符一件件一粒粒吊在空间。自此张专辑以后,才有了沙发音乐这一称谓。
《Cool》——青瓜的滋味
在这里我想推荐一张唱片,是Bob james和Earl klugh两位Jazz大师1992年出的。大概是象征着两位大师的联手合作,封套很有趣,两根脆生生的顶花带刺青瓜立于蓝天白云之中,让人满眼生出绿意,与唱片名字倒也合拍——《Cool》。
这已经不是Bob与Earl的首次合作了,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们合作的《One on One》就已经拿下了一座格莱美奖。这次二人依然延续了他们最擅长的以Cool派为主的流行爵士风格。
也许是配器和编制的原因,没有了Big bound里大量的管乐咆哮,也没有精炼的3人编制的简约,整张专辑才显得温暖和潮湿。为了凸现一个吉他大师和一个钢琴大师的合作,两件乐器的对话一直贯穿整张专辑,在其他乐器的背景下,吉他和钢琴如两位边晒太阳边聊天的老人。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第三首《So much in common》,这也是专辑中唯一一首两人共同作曲的曲子,钢琴一开始演奏了几小节主歌就交给了吉他,吉他接过钢琴的话题继续往下说,直到副歌部分。在吉他演奏时,钢琴并没有完全停止,仍有音符跃出,仿佛是应和吉他的说话,反之亦然。
两位大师已成名数十年,演奏出神入化自然无须多言。这里要说的是他们的音乐风格Fusion,意思是融合,即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风格的融合。对他们而言就是爵士与摇滚的融合。他们的演奏无论是钢琴还是吉他都不是奔放热情的Be—bop一派,而都源于委婉含蓄的Cool派,融合了摇滚之后便有了与传统Cool 派不同的特质,或许可以称之为流行性,因而使Jazz更加通俗易懂,毕竟Jazz是另一种古典乐。在专辑的第10首《Terpsichore》里,还是不难发现两位大师深厚的古典Jazz功底,从一段听似熟悉的乐曲为动机进行即兴演奏,接着突然进入非常传统的Swing 的Timekeeping,低音提琴和鼓大量的切分音带来了强烈的跳跃感,让人不由自主地摇摆起来。正当摇摆得迷醉之时,又峰回路转回到了开头的动机。感觉犹如坐过山车,强烈的刺激一浪接着一浪。但这和重型摇滚音量及失真度上的刺激截然不同,它完全是依靠多变的节奏和音乐感觉的巨大反差在刺激着你,听完这一首你才知道什么叫做Cool。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是这张专辑的录音,极佳的录音效果使吉他弦每一次的轻微振动你都能感觉得到,还有鼓的良好动态甚至能让你看清鼓手Harvey Mason的每一次鼓击。
援引《CD圣经》的话:“这是一张音乐发烧友和音响发烧友都值得收藏的唱片。”
音のアロマテラピー 森からの贈り物 豆瓣
神山純一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8年6月4日
出版发行:
Victor
May It Be 豆瓣
9.7 (29 个评分)
Enya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Wea International
恩雅的音乐是天地间最美的心灵对话,她透过「The Celts」幽静的民族情怀,「Watermark」 清澄的水样音质,「Shepherd Moons」皎洁如明月的情感,「The Memory Of Trees」伫立的树林回忆, 从大地、星空、水影、明月、树丛之间投射出不朽的古老传奇,映照着爱与梦想满溢的人生,全球4400万张专辑销售,恩雅诗情美感的旋律激发了无数急需翱翔的思绪。以民谣的旋律为主,电子合成器的意境营造为辅,衬以古典音乐的思维,恩雅形容自己的音乐说︰「我的音乐融汇了爱尔兰歌谣与电子乐器的音质,鼓舞了人们的性灵。」在恩雅的创作里,居尔特背景让他以爱尔兰与苏格兰一地的古老方言Gaelic为主,不过也辅用英文、拉丁文、威尔斯文与西班牙文等各国语言。
Implosions 豆瓣
9.2 (16 个评分)
Stephan Micus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200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cm Records
Stephan Micus1953年生于德国,16岁时第一次出游东方,其后遍游亚非欧美各国,在我国新疆地区也留下过他的足迹。每到一处他都追随当地的音乐大师学习许许多多的传统乐器,但Micus并非只是以传统的方式去演奏这些乐器,而是充分发掘出这些乐器音色和表现力上更大的可能性。他在许多作品中使用的乐器组合是前所未有的,而所有乐器都由他一个人演奏。
这张唱片用了日本的尺八(shakuhachi)和笙(sho),阿富汗Rabab,泰国笛(Thai Flute),巴伐利亚的齐特琴(zither),印度的西塔琴(sitar),但事实上Stephan Micus的声音就已经足够让人诧异了。
这张唱片用了日本的尺八(shakuhachi)和笙(sho),阿富汗Rabab,泰国笛(Thai Flute),巴伐利亚的齐特琴(zither),印度的西塔琴(sitar),但事实上Stephan Micus的声音就已经足够让人诧异了。
FRKWYS Vol. 15: serenitatem 豆瓣
8.0 (8 个评分)
Visible Cloaks
/
Yoshio Ojima
…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2019年4月5日
出版发行:
RVNG Intl.
serenitatem, the fifteenth installment of RVNG’s intergenerational FRKWYS series, joins Visible Cloaks with Yoshio Ojima and Satsuki Shibano, trailblazers of the Japanese ambient music scene in the 1980s and 90s. While the music excels on an environmental level familiar in the collective’s individual works, serenitatem reaches unseen stratums — a pure synthesis of artistic vision, technological sophistication, futurist ambition, and, occasionally, ancient polyphony.
The Best of Jon & Vangelis 豆瓣
Jon & Vangelis
发布日期 1988年7月31日
出版发行:
Polygram UK
1492 - Conquest of Paradise 豆瓣
8.7 (15 个评分)
Vangelis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Atlantic / Wea
AMG的评论:
气势宏大又用意深远,这是Vangelis自1990年的The City以来的第一张电影原声作品。这张作品的地位仅次于Vangelis的经典之作Chariots of Fire,主要是因为有他与生俱来的对作品内涵的独到见解,和对作品宏观的把握游刃有余。将大量人声与现代的元素相混合,成功营造出了一种十五世纪感觉。用大范围的,动态音效描绘出的效果更胜哥伦布角色本身所要表达的意图。 - Backroads Music/Heartbeats
Elsew网站的评论:
这张专辑是大导演Ridley Scott拍摄的一部关于哥伦布生活的电影原声。电影讲述的是哥伦布在发现新大陆过程中的探人所未探,做人所不能的动机。所有这些都通过令人目眩的视觉效果和非凡的细节表现呈现出来。这样的史诗巨篇无疑需要一部与之相称的配乐,而Vangelis近乎完美的完成了所交给他的重任。
CD中的曲目与电影中的音乐有很多的不同。一些章节的名称是相同的,但是CD上更多的音乐却无法在电影中听到,或是电影中的音乐在此CD中以一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出现。这就使得这张专辑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电影原声。而许多富于个性的为呼应片中情节转折而做的的主题音乐(比如,出现在片尾处的暴风雨)没被此CD收录。
除去上面的这些精彩绝伦之处,这张专辑还有美妙的旋律,婉转的合声,合成器的恰切使用,还有民族乐器的演奏,使得此专辑在使您放松的同时,又有使您感到相当刺激。因为大多数Vangelis的爱好者都认为这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同时这张盘在商业上也获得了巨大成功。专辑首发的三年之后,还被德国拳击冠军Henry Maske当作个人主题曲,并又发行了一张单曲CD。这给此张专辑做了不小的广告,很快这张专辑就占据了德国、奥地利、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等国音乐榜的首位,创下了诸多的销售纪录(包括单曲和专辑)。
由于该张专辑频获白金销售大奖,East West公司决定为Vangelis办一个庆功会,他希望在希腊接受奖励。1995年2月,庆功会在雅典最奢华的Hotel Grande Bretagne举行。包括Irene Papas, Milva和Mikroutsikos在内的诸多大腕一一登场。
这张原声获当年的金球奖提名,遗憾的是没有最终胜出。这对集球成癖的Vangelis来说无疑是个遗憾。
雅燃会员Chic对这篇评论的再评论:
就这篇评论而言,虽然作者可能没有看过这部失败的电影,虽然对音乐的评论有些单薄,虽然有些判断句不尽准确,但是都无法否认这是一篇既有想象力,又有文采的一篇评论。
这是一张经常被人评论的专辑,既有从听后感受做评的,也有从CD试音效果上评论的,所以我就不准备再绞尽脑汁思索辞藻,对这部作品做更多的评论了。大家还是亲自聆听吧!
雅燃站长卓然的评论:
记得当我在乱哄哄的CD中找到他,然后交给老板时,老板竟然叫了起来:我怎么没有发现他!我不卖了!
碟起云涌,乌山音啸!一张绝佳的音乐和音效的作品,庞大的音势,呼啸的和声,震动的音域!无以伦比的小提琴,尤其是那首 [CONQUEST OF PARADISE],每次听到他,都让我迷茫而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的微小,然而恢弘的音乐激发出内心的雄壮,我热血沸腾,我一往无前,古典的韵味在现代音乐的诠释下是如此的突显!这是激沸的音乐,这是振奋的音乐,这是人类对于音乐极限的挑战!
气势宏大又用意深远,这是Vangelis自1990年的The City以来的第一张电影原声作品。这张作品的地位仅次于Vangelis的经典之作Chariots of Fire,主要是因为有他与生俱来的对作品内涵的独到见解,和对作品宏观的把握游刃有余。将大量人声与现代的元素相混合,成功营造出了一种十五世纪感觉。用大范围的,动态音效描绘出的效果更胜哥伦布角色本身所要表达的意图。 - Backroads Music/Heartbeats
Elsew网站的评论:
这张专辑是大导演Ridley Scott拍摄的一部关于哥伦布生活的电影原声。电影讲述的是哥伦布在发现新大陆过程中的探人所未探,做人所不能的动机。所有这些都通过令人目眩的视觉效果和非凡的细节表现呈现出来。这样的史诗巨篇无疑需要一部与之相称的配乐,而Vangelis近乎完美的完成了所交给他的重任。
CD中的曲目与电影中的音乐有很多的不同。一些章节的名称是相同的,但是CD上更多的音乐却无法在电影中听到,或是电影中的音乐在此CD中以一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出现。这就使得这张专辑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电影原声。而许多富于个性的为呼应片中情节转折而做的的主题音乐(比如,出现在片尾处的暴风雨)没被此CD收录。
除去上面的这些精彩绝伦之处,这张专辑还有美妙的旋律,婉转的合声,合成器的恰切使用,还有民族乐器的演奏,使得此专辑在使您放松的同时,又有使您感到相当刺激。因为大多数Vangelis的爱好者都认为这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同时这张盘在商业上也获得了巨大成功。专辑首发的三年之后,还被德国拳击冠军Henry Maske当作个人主题曲,并又发行了一张单曲CD。这给此张专辑做了不小的广告,很快这张专辑就占据了德国、奥地利、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等国音乐榜的首位,创下了诸多的销售纪录(包括单曲和专辑)。
由于该张专辑频获白金销售大奖,East West公司决定为Vangelis办一个庆功会,他希望在希腊接受奖励。1995年2月,庆功会在雅典最奢华的Hotel Grande Bretagne举行。包括Irene Papas, Milva和Mikroutsikos在内的诸多大腕一一登场。
这张原声获当年的金球奖提名,遗憾的是没有最终胜出。这对集球成癖的Vangelis来说无疑是个遗憾。
雅燃会员Chic对这篇评论的再评论:
就这篇评论而言,虽然作者可能没有看过这部失败的电影,虽然对音乐的评论有些单薄,虽然有些判断句不尽准确,但是都无法否认这是一篇既有想象力,又有文采的一篇评论。
这是一张经常被人评论的专辑,既有从听后感受做评的,也有从CD试音效果上评论的,所以我就不准备再绞尽脑汁思索辞藻,对这部作品做更多的评论了。大家还是亲自聆听吧!
雅燃站长卓然的评论:
记得当我在乱哄哄的CD中找到他,然后交给老板时,老板竟然叫了起来:我怎么没有发现他!我不卖了!
碟起云涌,乌山音啸!一张绝佳的音乐和音效的作品,庞大的音势,呼啸的和声,震动的音域!无以伦比的小提琴,尤其是那首 [CONQUEST OF PARADISE],每次听到他,都让我迷茫而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的微小,然而恢弘的音乐激发出内心的雄壮,我热血沸腾,我一往无前,古典的韵味在现代音乐的诠释下是如此的突显!这是激沸的音乐,这是振奋的音乐,这是人类对于音乐极限的挑战!
Odyssey: The Definitive Collection 豆瓣
Vangelis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03年11月4日
出版发行:
Hip-O Records
范吉利斯,本名埃萬蓋洛斯·奧德修斯·帕帕薩納西奧斯,希臘音樂家,他的音樂風格集電子、新世紀、古典於一體。他曾因為電影《火戰車》、《銀翼殺手》、《1492:征服天堂》、《南極物語》等製作電影配樂而成名。《火戰車》配樂贏得了第54屆奧斯卡「最佳電影音樂」獎
L'Apocalypse Des Animaux (1972 TV Documentary) 豆瓣
9.1 (7 个评分)
Vangelis
发布日期 1990年10月25日
出版发行:
Polygram Records
何训田:如来如去 豆瓣
朱哲琴
类型:
轻音乐
出版发行: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何训田:如来如去》入围第52届美国葛莱美奖(Grammy Awards)最佳封面设计奖(Best Recording Package)。音乐与时空的优美共舞,世界音乐大师何训田再造音响美学新极致,朱哲琴、萨顶顶、尼泊尔着名saragi演奏家……上百位国际知名歌手乐手鼎力打造!气势磅礡的沉远乐音,空灵优美的天籁女声;纯净悠扬的童声合唱,曼妙欢畅的东方舞乐;诗意酣然的民俗器乐,再攀世界音乐新高峰!2008英国独立音乐大奖最佳民办音乐奖朱哲琴空灵歌吟!这是一趟从此岸走到彼岸、从晦暗走到澄明、从荒原走到净土的旅程;从最不简单的第一步,回到最简单的最后一步;从人性的混沌,返回灵性的最初;这是悉达多的觉悟之路,也是每个人的那条路。
《如来如去》专辑封面醒目的菩提叶,不是计算机抓图,也不是数字合成,而是设计夫妻档郑司维和黄慧甄根据真实菩提叶,一笔一画勾勒出菩提叶的叶脉!当初,接到《如来如去》专辑的设计案,直觉就想要用菩提叶来呈现这张意义非凡的跨界音乐专辑,“可是,佛教题材使用菩提叶已经是旧梗了,该怎么创造新意,也让我们伤透脑筋!”慧甄如是说。
偶然,郑司维灵机一动想到,“不如用叶脉来呈现菩提叶吧!”然而这个想法,却让他们夫妻俩吃足苦头,一开始科学实验的方式,使用苏打水将叶肉腐蚀,留下完整叶脉,实验多日却不见效果,叶片完整如新,在迫于唱片公司的发片进度,郑司维和黄慧甄决定手绘DIY,整整一星期,一笔一画将叶脉刻画出来!慧甄笑说:“描绘的过程当中,就像修行一样!在修练的过程中,也让我慢慢体会到更深层的意义!”
01 天外天 5:00
02 达塔伽达 4:27
03 冥想 4:01
04 虚空之心 6:27
05 色界 6:01
06 树有风 4:04
07 四方之舞 5:07
08 如来如去10:45
《如来如去》专辑封面醒目的菩提叶,不是计算机抓图,也不是数字合成,而是设计夫妻档郑司维和黄慧甄根据真实菩提叶,一笔一画勾勒出菩提叶的叶脉!当初,接到《如来如去》专辑的设计案,直觉就想要用菩提叶来呈现这张意义非凡的跨界音乐专辑,“可是,佛教题材使用菩提叶已经是旧梗了,该怎么创造新意,也让我们伤透脑筋!”慧甄如是说。
偶然,郑司维灵机一动想到,“不如用叶脉来呈现菩提叶吧!”然而这个想法,却让他们夫妻俩吃足苦头,一开始科学实验的方式,使用苏打水将叶肉腐蚀,留下完整叶脉,实验多日却不见效果,叶片完整如新,在迫于唱片公司的发片进度,郑司维和黄慧甄决定手绘DIY,整整一星期,一笔一画将叶脉刻画出来!慧甄笑说:“描绘的过程当中,就像修行一样!在修练的过程中,也让我慢慢体会到更深层的意义!”
01 天外天 5:00
02 达塔伽达 4:27
03 冥想 4:01
04 虚空之心 6:27
05 色界 6:01
06 树有风 4:04
07 四方之舞 5:07
08 如来如去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