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best
运用你的幻想1 豆瓣 苹果音乐 Spotify Discogs
9.0 (183 个评分) Guns N' Roses 类型: 硬摇滚
发布日期 199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Geffen Records
几乎每首歌的风格都不一样是什么概念??凭借这套双张专集,枪炮与玫瑰达到了乐队的颠峰时期。同时开始的与专集同名的世界巡回演出历时三年,也是当时一项记录。制作时间将近三年,锻造出乐队最具代表性的巅峰之作,1991 年的《Use Your Illusion I》和《Use Your Illusion II》让世界重新认识 Guns N' Roses。鼓手 Steven Adler 的离队与新鼓手 Matt Sorum、键盘手 Dizzy Reed 的加入,乐队成员之间音乐理念的剧烈冲突,主创 Axl Rose 和 Slash 起伏不定的精神状况,种种合力之下,仿佛形成一枚华丽的三棱镜,折射出光怪陆离的乐思。Guns N' Roses 在成员的灵感碰撞中开拓乐风疆域,在这张专辑里用多变的曲风告诉我们摇滚不仅仅是愤世嫉俗的呐喊,也有嘶哑的柔情与内心深处的悲伤:颇具悲壮美《November Rain》宛如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慢版抒情经典《Don’t Cry》则收起激愤,用如泣如诉的歌声唱出温柔深情。聆听专辑,感受枪炮与玫瑰交织在一起的铁血柔情。
民歌蔡琴 豆瓣 豆瓣
9.3 (42 个评分) 蔡琴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1年12月8日 出版发行: EMI
这张「民歌蔡琴」专辑,收录了12首蔡琴於1996年所推出的,重新诠释自己於1979至1982年间灌录的民歌作品,经过重新的编曲与蔡琴更加成熟流畅的好歌,「恰似你的温柔」、「你的眼神」、「抉择」、「跟我说爱我」、「出塞曲」等当年清新旋律,都有了另一种隽永的味道。
好听、耐听是歌迷对蔡琴的歌声最直接简单的形容词。
而「民歌」更是广大歌迷们必备的典藏品,唱新歌质感温暖,唱老歌韵味十足,听蔡琴就能感受到音乐的能量,唤起心目中无限美好的回忆。
蔡琴挑选十二首她过往专辑里的民谣,重新配器编曲,在台湾点将唱片推出翻唱专辑《民歌蔡琴》,你肯定也和我一样有如下的感觉:步入中年的蔡琴多了一分成熟的风韵。她的演唱有种对人生沧桑有所感悟的精致,红尘俗世在她看似轻描淡写的吟唱下变得如轻烟般飘渺,不着痕迹。假如换个人像这样来唱,定会被人讥为破坏了民歌自然的精神要旨,但蔡琴就有本事把技术手段的修饰调和成另一层次的纯洁,让人感受她的诚挚,这比不加修饰表露源源本本的自然要难得多。
战友 豆瓣
9.0 (45 个评分) Dire Strait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Warner Bros / Wea
Digitally remastered edition of their 1985 multi-platinum album, their biggest ever. Nine tracks, featuring the #1 smash 'Money For Nothing', plus the top 10 'Walk Of Life' & the top 20 hit 'So Far Away'. 1996 Mercury Records release.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豆瓣 Discogs
9.6 (296 个评分) The Beatle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6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Before Sgt. Pepper, no one seriously thought of rock music as actual art. That all changed in 1967, though, when John, Paul, George and Ringo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their friend, producer George Martin) created an undeniable work of art which remains, after 30-plus year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lbums of all time. From Lennon's evocative word/sound pictures (the trippy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the carnival-like "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 Kite") and McCartney's music hall-styled "When I'm 64," to Harrison's Eastern-leaning "Within You Without You," and the avant-garde mini-suite, "A Day in the Life," Sgt. Pepper was a milestone for both '60s music and popular culture. --Billy Altman
Imagine 豆瓣
9.6 (255 个评分) John Lennon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0年2月14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Audio CD (April 11, 2000)
Original Release Date: 1971
One of the best all-time rock albums by any measure, Imagine is nearing its 30th birthday-and here's a marvelous tribute. You can get the original LP on CD or cassette with remixed, remastered sound and a 16-page booklet with lyrics and rare pix. Or go behind the scenes of a masterpiece-the documentary Gimme Some Truth-The Making of Imagine , featuring an unfinished film by John and Yoko, is available on VHS or DVD (DVD has surround sound, an eight-page booklet and discography). A treasured moment in rock history.
2012年10月26日 听过
大爱无疆
thebest
东邪西毒终极版 豆瓣
9.3 (43 个评分) 马友友 / 吴彤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09年3月3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1999年的一次意外的胶片被淹,让导演王家卫有了重新剪辑电影《东邪西毒》的计划,导演王家卫曾经对记者表示,电影《东邪西毒》对于他有着非同许寻常的意义,没有当年的《东邪西毒》也就没有现在的王家卫。因此,在重新剪辑《东邪西毒终极版》时,导演王家卫也是对画面和音乐有了新的要求,在保持原片画面的意境感之外,在这次中终极版的电影音乐上更是请来了内地著名的音乐人吴彤担纲,同时也邀请了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为影片演奏音乐。而对于此次和导演王家卫的合作,担任终极版音乐创作的吴彤也是感到很兴奋,在采访中他向记者透露,吴彤个人对于电影《东邪西毒》也是非常的膜拜,因为《东邪西毒》把武侠的侠气拍的最真实,而最重要的是我们中国的这个侠气是来自骨子里的,这也和我从小学习演奏的中国传统乐器有异曲同工的道理,再加上老朋友马友友为影片演奏配乐,这些都让他对这个终极版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因此,在此次的配乐中,吴彤并没有完全颠覆上一版的音乐,而是在保留主要音乐主题,框架和旋律的同时,重新加入一些民族乐器来表现人物性格。比如说在片中林青霞扮演的本身是一个精神分裂的人,一方面她觉得自己是男人,一方面觉得自己是女人,那个时候音乐可以大胆一些,吴彤就用古筝的来表现,而到了张学友扮演的北丐杀马贼的时候,则加入了勋 管子 呼麦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以及强化剧中人物的性格。相信这些改动影迷在看电影时也都会感觉到的。
大提琴家马友友携手内地音乐人吴彤,打造终极版电影音乐,《洛杉矶时报》称赞影片为“无与伦比的史诗武侠影片”。王家卫亲自操刀剪辑,创造08年嘎纳、釡山及上海电影节票房奇迹,纪念张国荣逝世6周年,影坛八大天王天后汇集,堪称华语电影传奇经典。
大提琴家马友友在录制完备受好评的电影原声《艺伎回忆录》与《卧虎藏龙》之后,又一次在由Sony Pictures Classics 出品、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东邪西毒终极版》中。担纲电影原声音乐的演出与制作,这部影片被《洛杉矾时报》誉为“无与伦比”的史诗武侠影片。
旧版的《东邪西毒》摄制于1994年。由于当时电影发行量不大,现存的照片与胶片多年来损毁不一。王家卫表示:“为了修补这个现况,我们决定追本溯源,打造一个终极的版本。”于是他与工作伙伴们便搜集所有现存资料,以上世纪90年代早期所不法达成的先进技术进行修复。此外他更亲自邀请大提琴家马友友共同合作,打造全新的原声大碟,对原创者陈勋奇的一些原曲,重新改编、配器,也添加了一些新的元素。
大提琴家马友友、吹管演奏家吴彤,以及两位年轻的作曲家Li Xun和Eli Marshall一同加入到由年轻中国音乐家组成的录音团队中,重新打造《东邪西毒》中的配乐。在这款录音中,与人声的音调最为接近的大提琴在马友友的演奏下,成为主要“叙事者”,将爱情、生命与痛失娓娓道来。
为了表现电影原声东西结合的元素,陈勋奇选择了中国传统乐器诸如洞箫与高胡,并辅以吉他模仿琵琶音。陈勋奇认为,如果说洞箫完美刻画了孤独剑客的浪迹江湖,那高音调的高胡则展现了人类命运和野性的不可预知。
这张电影原声带是这些拥有卓越成就之艺术家们,跨越了传统与古典、民欲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巨大鸿沟,所共同完成的一份经典之作。
马友友是Sony Classical独签艺人,世界闻名的大提琴家,教育家和艺术的使者。在这份原声带中,乐迷有幸能够再次亲炙这位不断带给听众无数惊喜与惊叹的大提琴巨星所呈现给我们的动人乐音。
2012年1月30日 听过
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老版的配乐,因为听的次数多了,音乐一起就出画面。
china ost thebest
Moment Of Glory 豆瓣
9.5 (27 个评分) Scorpions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0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Japanese reissue featuring a bonus track: Hurrican 2000 (Radio Edit)
Acoustica 豆瓣 豆瓣
9.3 (32 个评分) Scorpion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Wea Int'l
International pressing of the German metal act's live unplugged album. 15 tracks including, 'The Zoo', 'Always Somewhere', 'Life Is Too Short', 'Holiday', 'You & I', 'When Love Kills Love', 'Dust In The Wind', 'Send Me An Angel', 'Catch Your Train', ' I Want To Cry', 'Wind Of Change', 'Love Of My Life', 'Drive', 'Still Loving You' & 'Hurricane 2001'. The Recording for this album took place in Lisbon, Portugal at the Convento do Beato in February 2001. No domestic release is currently scheduled. 2001 release.
Animals 豆瓣
8.9 (115 个评分) Pink Floy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美國《搖滾名人殿堂》和英國《音樂名人堂》的至尊榮耀 搖滾傳奇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1977年第十張錄音室專輯
★英國流行專輯榜No.2,全美流行專輯榜No.3,一張呈現1970年代後期英國政治與社會現象的概念專輯
「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整合迷幻和太空搖滾,將實驗、敘事性豐富的前衛搖滾,以及運用哲學性的詞藻,摸索出前衛搖滾的未來,進而造就了流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傳奇,每一個世代的樂迷不斷地從他們的音樂作品中,體驗到跨越時空的聽覺驚喜;每一個世代的樂團持續在他們的音樂作品中,思考著搖滾樂所能創造的想像空間與情感共鳴。自1967年組隊以來至2014年底的最後一張專輯《The Endless River》,47年以來,平克佛洛伊德歷年專輯的全球累積銷售量超過二億張,其中加總停留美國告示牌881週的傳世經典《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史上最偉大的概念專輯《The Wall》,都是影響後輩的膜拜聖碟。分別入籍美國《搖滾名人殿堂》和英國《音樂名人堂》的至尊榮耀、滾石雜誌和VH1頻道的《史上百組經典藝人》、Q雜誌《史上最偉大的樂團》名單,留給後世無數搖滾樂迷,一篇跨越半世紀,定義完美經典的搖滾史記。
平克佛洛伊德第10張專輯《Animals》,深受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反烏托邦的政治寓言小說【動物農莊Animal Farm】的啟發,Roger Waters在歌曲中以不同的動物性格,代表人類社會中的不同階層,透過歌曲中描述動物社會的統治與對抗情形、來抨擊當時英國的社會問題與政治局勢。除了政治意涵,專輯中也向當時的龐克搖滾運動嗆聲: 專輯中除了〈Dogs〉是Roger Waters與David Gilmour所合寫,其它歌曲都是Roger Waters獨自創作。以兩部曲方式呈現的〈Pigs On The Wing〉是一首散發民謠氣息的搖滾曲,Roger在這首歌曲中表達了對當時愛人的深情,相對於專輯中其它歌曲較為黑暗的主題氛圍,這首歌在表達私情之餘,也帶來一絲希望。
红旗下的蛋 豆瓣
9.3 (118 个评分) 崔健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北影錄音錄影公司
1994年8月出版发行的《红旗下的蛋》是当年最富争议的一张唱片,作为崔健最具先锋性和叛逆性的作品。收集了1991年以后所写的歌,它们更有力度,更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更加成熟。这张专辑的编曲更加趋向于将旋律节奏化的特点,并且着重突出了多声部打击乐的编配和音色变化。音乐更趋于Jazz和Funk风格,大量的民乐和打击乐的运用,也体现出崔健对Jazz的热衷和他长期与伴奏乐队的酒吧表演的背景。标题曲《红旗下的蛋》和《飞了》是崔健的演唱风格像说唱风格衍变的明显体现。《北京故事》中崔健开始了对拼贴音效的尝试。这里面有种此时此地独一无二的时代感。无论是歌迷还是评论界对崔健的这一变化始料不及。由于某种原因,这张专辑刚刚上市就被停止销售了,使得这次再版尤为珍贵。再版专辑将在封面设计和曲目收录上与首版保持一致。这张专辑的再版或许是我们现今不少人的精神再版或状态再版,这一套珍藏再版完整地记录了崔健早年的音乐历程,使再版后的崔健作品极具收藏价值。
TNT 豆瓣
8.7 (14 个评分) AC/DC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4年4月13日 出版发行: Alberts
Aussie edition of 1975 release featuring original vocalist Bon Scott. Nine tracks including, 'High Voltage', 'It's A Long Way To The Top (If You Wanna Rock N Roll' and 'T.N.T.'. 1995 reissue. Standard jewel case.
真情伙伴 豆瓣
9.5 (17 个评分) Ray Charles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oncord Records
甫于六月去世的灵魂乐传奇大老雷查尔斯(Ray Charles)的最后遗作“真情伙伴(Genius Loves Company)”,一进榜就获得亚军的专辑收录了这位影响超过半世纪的伟大歌手与其他艺人像是诺拉琼丝(Norah Jones)、艾尔顿强(Elton John)、威利尼尔森(Willie Nelson)、娜塔莉高(Natalie Cole)....等等不同畛域知名歌手合唱的作品,这些与雷查尔斯合唱的歌手总计赢得过79座葛莱美奖,再加上这是雷查尔斯生前最后一张作品,因此一推出就让乐迷争相购买收藏。
好的音乐是没有类型限制,没有所谓的主流或是跨界之类的区隔,只要是传达歌者灵魂深处的情感的歌声就是好的音乐,能做到此一境界的艺人并不多见,Ray Charles肯定是其中之一,传奇巨星法兰克辛纳屈尊称他为“天才The Genius”,乐坛给予他“开创灵魂乐的先锋”的定位,乐迷推崇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流行艺人”、“最真实的美国音乐原味”,听过他那综合了节奏蓝调与福音感觉的灵魂乐嗓音,你会发现,最虔诚的灵魂乐莫过于此。
2004年6月10号,Ray Charles因肝病的并发症病逝于加州,享年73岁。灵魂乐教母Aretha Franklin闻讯后,感慨的表示,‘一个伟大的灵魂将受到永远的爱戴…他有一副让人终身难忘的歌声。’出生于乔治亚州的Ray Charles,6岁时因发生青光眼症状导致终身失明,童年在一个乡村、蓝调、灵魂、爵士、Big Band音乐五味杂陈的音乐环境下长大,1954年,他所灌唱的歌曲“I Got A Woman”无疑就是他接受音乐环境薰陶的最佳写照,而这首歌后来就被乐界视为首支灵魂乐作品,1979年,他所灌唱的老歌“Georgia On My Mind”被选为乔治亚州的州歌,1986年入选摇滚名人堂,1988年获颁葛莱美奖的终身成就奖,表彰这位灵魂之父在他的演唱中将灵魂乐的真实本质全然的个人化,2004年,洛杉矶宣布将Ray Charles的录音室规划为历史地标。无论是百事可乐广告片中那位坐在钢琴边说出“you've got the right one baby, uh-huh!”的老顽童,还是在援非饥荒义唱曲“We Are The World”中与工人皇帝Bruce Springsteen神情专注的对唱,或是他赢得个人第12座葛莱美奖时的得奖作品“A Song For You”,Ray Charles歌声中的灵魂本质永远是那么触动人心,他的歌声启发了披头四、史提夫汪达、乔库克以及无数的灵魂乐手,简单的说,听Ray Charles的音乐,就像是听一个心无杂念的灵魂在唱歌一样,世上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样的感觉更动人的了!
“打从我出生,音乐就在我的内在滋长,音乐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像是我的血液一样。”Ray Charles曾在自传中作出如此的表述,而这样的精神一直贯穿到他生前的最后一张遗作“Genius Love Company”,藉由这一张与多位不同世代、不同类型音乐领域歌手合作的作品,我们更可以听见Ray Charles非常个人化的灵魂乐神采的穿透力。面对此张专辑中合作的歌手总计赢得过79座葛莱美奖的惊人资历,Ray Charles的神奇唱功依然是那么生动、自然,根本难以界定所首歌的类型,譬如在与Norah Jones、Diana Krall分别合作重唱乡村经典作“Here We Go Again”、“You Don't Know Me”时,你会听到在乡村乐与灵魂乐之间流动的福音音乐感觉;而在与蓝调国宝B. B. King合作的“Sinner's Prayer”中,你可以听到Ray Charles的钢琴与B. B. King的吉他Lucille精采的乐器对话;跟著自己所尊敬的音乐人Nat King Cole的女儿Natalie Cole合唱“Fever”时,你可以听到灵魂乐与节奏蓝调之间的微妙关系;当Ray Charles分别与创作歌手Elton John、James Taylor灌录他们的创作曲“Sorry Seem To Be The Hardest Word”、“Sweet Potato Pie”时,你可以在舒服悦耳的歌声中,感受到Ray Charles的知音情怀。
“Genius Loves Company”让我们感受到--流行音乐没有所谓的跨界与否的问题,完全在乎于你有没有唱出你的灵魂罢了!    ---------------copy自verycd
我可笑的情人 豆瓣
9.3 (81 个评分) Chet Baker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195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Blue Note Records
听Chet Baker的音乐要把灯光调低,要有一瓶威士忌陪伴身边,要戴上耳筒;唱片在沙沙走动,你会听见他说,Let"s Get Lost。让我们一起迷失,迷失在幽幽的小喇叭声中,迷失在一个心碎浪漫主义者的浅吟低叹之中。 Chet Baker,一个俊朗迷人的美男子,一个爵士乐历史上的早熟天才。在Bruce Weber为他拍摄的传记电影《让我们一起迷失》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生。他最早从军队中学到音乐常识,退伍后在Be-bop鼻祖Charlie Parker的乐团中作过短暂的停留,23岁时,和低音色士风手Mulligan一起录下Cool Jazz着名的演奏《我可笑的情人》(My Funny Valentine),凭此曲一炮而红。这首老曲子在Chet Baker发挥之下重新焕发了生命,它简单而含蓄,几乎是不动声色地,但却深深渗入你的听觉之中。成名后的Chet Baker组成四人爵士乐团走遍美国各地;六十年代后,又只身前往欧洲,把Cool Jazz的精髓加入更多的欧洲和声,令爵士乐在欧洲获得更大的推广。Chet Baker就象是一颗燃烧着的流星,散发着令人不可思议的能量,带着一种致命的速度向神秘不可知的地方冲去。1988年5月13日,有人在阿姆斯特丹发现他堕楼身亡,一代爵士大师就这样撒手尘寰。 电影《让我们一起迷失》在Chet Baker死前三个星期拍完,Chet Baker曾说拍摄过程给他带来了一段难忘的欢乐时光,但他还未来得及看到这部电影就悄然而别了。1990年,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短片提名。 Chet Baker是一个自我主义者。他沉湎在自己的生命与音乐之中,对周遭世界置若罔闻。他的演奏和歌唱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就象是一个内敛式的磁场,听者只能被他的音乐吸进去,而他从不迁就听者。他的小喇叭就象一个街头失意的醉汉,在感觉的世界中到处游走,不时迸发出一些即兴的火花,幽暗低回,带着一种令人落泪的宿命感。就象那个失落的年代一样,Chet Baker的音乐迷失在岁月的隧道里,但至今我们仍听得见他醉人的回声。 无论如何,这是一张不能错过的Jazz经典。
Metallica 豆瓣
8.8 (94 个评分) Metallica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lektra / Wea
专辑介绍:
1991年,Metallica创作出Thrash Metal的最畅销专辑,黑色专辑(也有叫同名的)。这张专辑卖出了1500万张,超出了它早期作品的几十倍,这在Thrash Metal的历史上,不但是空前,恐怕也将是绝后的记录了。在这张专辑中,乐队放弃了上一张专辑在编曲上下功夫的路线,而采用一种新的方式来改造自己的风格。但是,可以说,这种改造是建立在商业化的基础上,尽管他们的改造很成功。专辑的封面采用全黑色,并没有标明专辑的名字,在不起眼处有一条小蛇,这不禁让人对封面设计的隐喻有些猜想。
第1曲Enter Sandman是非常著名的一首歌,也为Metallica带来了第2个Grammy奖。在保留了原有的速度以外,乐队在旋律性上下了大功夫,使得这首歌的旋律特别的流行。以至于在那个重金属流行的年代,连中国的电台都在反复播放它。
Sad But Ture是一首优秀的作品。无论是从歌词还是旋律上来讲足够成为一首经典名曲。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首歌已经不是最初的Metallica风格,变得沉稳、厚重。不过也难怪,这时乐队的成员大多已经在30岁左右,对事物自然有一些更成熟的看法。虽然不象年轻时那样冲劲十足,但歌曲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Nothing Else Matters是乐队8年5张专辑以来的第一首爱情歌曲。以往Metallica的歌曲更多的带有严肃的政治色彩。对此,Lars说:“这首歌实在是太美了,以至于我们无法不把它放在专辑里。”
直到最后一首歌The Struggle Within的前奏部分,我们才依稀听到一些上张的声音,但乐队对编曲还是做了相当的简化,使其更适合流行化的需要。可以说,这是张无论从流行角度还是艺术角度都近乎完美的专辑,但借此成为流行乐坛发行量保证的Metallica,不得不在商业上消耗自己的过多精力,使乐队在后来长达5年的时间没有新的创作。从此乐队跌入了低谷,伟大的Metallica不复存在了,这张专辑也成为Metallica最后一张伟大的专辑。
PS:金属91是他们商业上最成功的专辑,官方不完全统计卖掉1500万张。尽管屏弃了纯正的摇滚精神,却无疑是史上最成功的金属专辑,也是那个人品让俺很讨厌的James刻意打造的一张最具商业野心的作品(虽说他驾御音乐的能力让俺钦佩不已...)。它的诞生使金属盛世达到了颠峰,同时也是走向衰败的开始。所以亦可称之为千古绝唱...
另外,不能不说反战题材的至尊经典The Unforgiven,凄美的旋律+精致的编曲+出色的演绎=杀人不流痕…另外97年的The Unforgiven II是The Unforgiven的延续,而且英文中two和too谐音,这两首作品放在一起听相映生趣,特别有意思。其实The Unforgiven 的主旋律在中就已初见端倪,就在那首演奏曲To Live is To Die后段的Solo中。同一主旋律出现在其三首重头作品中由此可见Metallica对The Unforgiven系列的的钟爱!
乐队历史:
MetallicA乐队的故事应该从他们的鼓手Lars Ulrich讲起。这不光是因为Lars是Metallica的创始人和发言人,也因为他走上摇滚乐道路多少带一点传奇色彩。
1963年11月26日,Lars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体育世家,他的父亲是丹麦着名网球明星Tobin Ulrich,他自小就随父亲在世界各地参加比赛,并且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进行专业的网球训练。少年Lars在网球上非常成功,十几岁时就已经成为丹麦网球的"明日之星",这一切似乎都说明Lars将子承父业,向成为体育明星的道路迈进。但就在1973年,着名的重金属乐队Deep Purple巡回演出到了丹麦,Lars随祖父看了这场音乐会以后,就爱上了摇滚乐。两年以后,Lars开始练习打鼓,那时他只有12岁。
1980年,Lars被送往美国洛杉矶进行网球训练,这成了他生活的一个转折点。由于在美国没有什么朋友,Lars在训练之余的时间就一个人练习打鼓。渐渐地,音乐取代了网球的地位,Lars最终放弃网球,离开了通向Wimbledon的道路,走上了他所热爱的摇滚乐之路。值得一提的是,Lars最终还是到了Wimbledon的体育场,不过不是参加着名的Wimbledon公开赛,而是Metallica乐队的演唱会。当时正值“不列颠重金属新浪潮”(New Wave Of British Heavy Metal)兴起,Lars对此极为着迷。他在Recyler杂志(这是一家可以刊登免费广告的杂志,许多摇滚乐队都通过它寻找需要的人员,后来着名的Hole乐队就是通过这家杂志组建的)上刊登广告,寻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但是没有得到回应。失望之余,Lars只身飞往伦敦追寻他的音乐梦想。
1981年,Lars返回洛杉矶,他遇到了James Hetfield。James是洛杉矶当地人,当时是一家印刷厂的工人。他从小受Black Sabbath等乐队的影响,很早就开始学习弹吉它,在高中时期,James就组织过一支名为Obsession的摇滚乐队。James在旧杂志上发现了Lars的广告,并且找到了他,两人一见如故,立即着手组织乐队。他们首先找到了James在Obsession乐队的同伴贝司手Ron McGoveny。由于James希望自己作为吉它手,他们一直在寻找一位主唱,但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James就兼任了主唱。不久James发现自己很难同时演唱并演奏主音吉它,他们就招收了Lloyd Grand作为主音吉它手,而James则改任节奏吉它。他们将自己的乐队命名为Metallica,这就是乐队最初成立的阵容。Lloyd Grand在乐队只呆了几个月就离开了,他的替代者Dave Mustine是一名非常出色吉它手。乐队开始时摘取了AC/DC和Judas Priest的某些和弦结构,用Motorhead的的速度来演奏,再加上自己的发挥,形成一种偏重英式重金属的独特结构,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作为一支地下乐队,Metallica已经全国闻名。在此期间,曾经有一位名叫Jef Warner的吉它手加入乐队,但他不久又退出了。到了1982年底,Metallica发生了一次至关重要的人员变化。由于贝司手Ron对乐队的发展并不上心,Lars和James决定寻找一位新的贝司手。在旧金山一家名叫Wiskey-A-Go-Go的酒吧,他们发现了一个名叫Cliff Burton的贝司手。Cliff的演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把Cliff招入乐队,并且答应他的要求,把Metallica乐队迁移到旧金山。Cliff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奇异的演奏风格很快对乐队产生了影响。不久,他们应一家名为Megafore的独立录音公司的邀请前往纽约灌录唱片。此时,吉它手Dave Mustine与乐队其它成员主要是James Hitfeild的关系日趋紧张。这不仅仅是由于音乐上的见解问题,更主要的是Dave酗酒和吸毒的毛病和他暴躁的脾气。在录制第一张专辑之前,乐队终于决定开除Dave。由于当时的Metallica非常穷,乐队只凑够了一张长途汽车票钱,Dave不得不乘坐了4天的汽车返回洛杉矶。这一人生中重大的挫折也使Dave成熟起来,他后来成为另一支Tharsh Metal风格的成功乐队Megadeth的核心人物。Metallica的新主音吉它手是"吉它巫师"Joe Satriani的弟子,来自纽约的Krik Hammett。真正意义上的Metallica乐队在这时确立下来。
1983年,Metallica的首张专辑《Kill 'Em All》推出,这张唱片的风格被认为是第一张Thrash Metal专辑。唱片出售了30万张,乐队在美国和欧洲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几个月以后,其它的几个重金属乐队,如Slayer、Megadeth、Anthrax等也开始尝试Thrash Metal。次年,Metallica第2张专辑《Ride The Lighting》也在Megafore旗下推出,再获成功。这张专辑在毫无宣传的情况下达到了金唱片的销量,并在Billboard专辑榜前200名停留了50周。Thrash Metal开始推向全球。
1986年,Metallica的第三张专辑《Master Of Puppets》推出,这张专辑赢得了比上两张专辑更为出色的成绩,把Metallica推上了重金属的顶峰。随后,乐队随同Ozzy Osboume进行全美巡回演出,通过Metallica高速的吉它和弦、飞快的吉它Solo、变化多端的鼓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Thrash Metal的威力,Metallica成为最收欢迎的重金属乐队之一。但是,随着乐队的成功,麻烦也接踵而来。一位少年自杀后留下的遗言要求在葬礼上播放Metallica的一首内容关于企图自杀的歌曲Fade To Black,并引起其它少年自杀者的效仿,不少人在遗书上抄录了这首歌的歌词。虽然Lars辩解说,他们在几年内收到过几千封来信说Fade To Black如何给了他们生存的勇气。但乐队不得不在这一时期内经常面对媒体的责难。更糟糕的是发生在得克萨斯一起枪击事件。一名少年在吸毒后疯狂开枪杀人,目击者说他在开枪时唱着Metallica的歌曲No Remorse(无悔)。在法庭宣判他死刑时,他竟然再度引用了这首歌的歌词。舆论的一片哗然,乐队面临更大的压力。但与接下去发生的事情相比,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
1986年9月27日清晨6时,乐队在从斯德哥尔摩到哥本哈根的巡回演出途中发生车祸,贝司手Cliff Burton不幸身亡。Lars说:"你经常听到'噩耗'这个词,但你不会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直到它突然降临到你的头上。"所幸的是乐队没有因此打击而就此解散。6星期之后,乐队找到了新的贝司手:Flotsam & Jetsam乐队的Jason Newsted--当James邀请他加入时,他兴奋地在旅馆里又蹦又跳。1987年,Metallica推出一张翻唱70年代晚期、80年代早期地下金属乐队作品的EP唱片《Garage Days Re-Revisited》,随后参加了Van Halen乐队的Monster Of Rock巡回演出。这时,乐队已经走出了Cliff去世的阴影,Jason也完全融合进了乐队的风格。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乐队终于在1988年推出了Cliff去世以后的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的专辑《...And Justice For All》。这张专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许多乐评认为这是重金属音乐历史最出色的专辑,其中单曲One荣获当年葛莱美奖的"最佳重金属歌曲奖"。1991年,乐队推出同名专辑《Metallica》,累计销量高达1500万张,成为最畅销的Thrash Metal专辑,这在当初Metallica不被接受的年代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与乐队以前的专辑相比,《Metallica》在风格上有所转变,显得较为柔和、沉郁,但丝毫没有影响它的实际份量,乐队总体发挥达到了完美的境地。Metallica的下一张专辑《Load》在1996年推出,与《Metallica》隔了整整5年。在这5年间,摇滚乐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类音乐大潮冲破了重金属的铜墙铁壁,重金属骄子已成为昨日黄花。面对西雅图Grunge音乐的强有力挑战,为维护重金属音乐的地位,Metallica在《Load》中进行了大胆的改变。这是一张实验性颇强的专辑,从而也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反对者认为,这张专辑是对重金属的背叛,Metallica已经偏离了他们一手创建的Tharsh Metal道路;而拥护者则对Metallica的大胆实验非常赞赏,认为这是Thrash Metal发展到了一定时期所必须面临的改变。面对争议,Metallica依旧我行我素,1997年又推出与《Load》同时创作的一些歌曲,命名为《Reload》。这一切表明,不论外界评论如何,Metallica将沿着他们自己的道路走下去,No Remorse!
1998年底,Metallica推出双张专辑《Garage Inc.》。这是一张B面和翻唱歌曲的合辑,对于Metallica这样地位的乐队来说,如此大规模翻唱他人的作品实属罕见。专辑中的歌曲大都Metallica化了,所以虽然是翻唱专辑,但听起来仍然是典型Metallica风格。据悉,今年Metallica将得到格莱美奖的提名。在另类大潮渐渐退去的今天,重金属音乐要想复苏不能只靠工业金属独立支撑。Metallica重新演绎当年NWOBHM时代的作品,继续他们的Thrash Metal之路。世纪末,乐队和旧金山交响乐团合作推出现场专辑《S&M》,被称为"融合了全美最强有力的交响乐团和全球最强有力的摇滚乐队"。一推出就大受欢迎,看来这支重金属的王牌铁军永远也不会老。
阿甘正传电影原声带 豆瓣
9.1 (79 个评分) Various Artists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如果说好莱坞拍摄的《阿甘正传》是一部美国人二十世纪下半叶生活的一个轻松自嘲式的历史传奇,那这张双CD中收录的影片中展现时代背景的摇滚流行歌曲,也就相应地为片中的生活通俗史作上了一份精彩而鲜活的注脚。
全部31首歌曲可以说照顾到了多方面的要求,一方面紧扣片中的时代背景和情境氛围;另一方面也展示出美国流行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听这样一张多元化的作品选集合成的原声CD,实际上是在怀旧的同时,考察选曲者的选曲原则和品位。从摇滚乐早期偶像猫王到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蓝领摇滚歌手鲍勃·西格,电影中选用了20多年流行乐历史中的众多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像贝兹、迪伦等人的民谣;沙滩男孩、水牛春田的加州和声、大门、杰弗逊飞艇的迷幻乐、格林威治村的爸爸妈妈乐队、三狗之夜乐队的流行曲;蓝迪·纽曼、杜比兄弟的蓝领摇滚等等,基本上都是名动一时的榜首经典。任何一首作品入选,都有它充足的理由,但更多的是满足电影的需要,因为这并不是一本“摇滚流行乐指南”。
不过,仍然要提出并引起一定非议的是,这样一部以摇滚乐为主,凸显历史文化气息的影片,居然放弃了一些甚至是在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著名歌手和作品。这与影片轻松、自嘲的风格和情节有关,但也不能不说是个遗憾。鲍勃·迪伦能以一首失去冲击力的“雨天女人12和35号”献给关注他的人们,甚至没有“The Time Is Changing”这类的时代力作;大门乐队也被迫放弃了“The End”中充满反叛的刺激性历史心态,而以隐喻味道的“Break On Through”代之。更令人不满的是,选曲人太过于重视美国本土文化而放弃了披头士等曾经产生极大影响的外国乐队和歌手。
从整体上听这套唱片,给人的感觉是流行重于品质、旋律重于内涵,使得这套“不完全”的美国流行乐历史选本成了肤浅的、走马观花式的通俗手册。正如影片中对迪伦“Blowin''In The Wind”意念的庸俗处理,这些歌曲的选择也体现出这种好莱坞式的懒散与放任。
而另一个重要感觉就是整套歌曲的基调,如果过于浪漫华丽,对于美国当代史这一主题无论如何是轻率的,而选曲原则准确定位于轻松、开朗,略带些许自嘲。31首歌曲的最后一首是80年美国中西部著名蓝领摇滚乐手西格同名专辑中的名作“Against The Wind”,稍稍呆板的节奏、起伏不大的旋律、带着激励色彩的歌词、平淡而不失开朗的歌声,成了最能代表影片品质和这套原声CD的歌曲。
除了31首老歌之外,专门为影片创作的一组音乐被收录到了最后。随着轻柔的钢琴声响起,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影片开头那一根经典的羽毛随着清风在城镇上空飘荡。而随后的弦乐部分是典型的好莱坞大片品味,几乎是这套CD中最令人难以忍受的部分。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这仍然是一张优秀的选集,众多动听的老歌在经受过时间的洗礼之后仍然焕发出奇异的光彩。影片中把生活比作一盒巧克力的散漫安逸的态度也正适合选曲人的心意:美国好听的流行乐太多了,也许这31首歌曲并不是最佳选本,但也绝对是值得珍藏的一份记忆.
相信每个喜欢这部影片的影迷都会记得这句经典名言。大部分影迷都把它作为一部历志影片看待,从漂落的羽毛让我们看到命运的变幻莫测,还有阿甘永不停歇的脚步让我们看到人生道路的曲折和漫长……
也有人说,这是一部出色的带有人文主义关怀影片,它呼唤人们保持心灵的纯洁,以宽容和真诚待人。阿甘虽然先天弱智,但他有一颗单纯正直、不存半点邪念的心。而且在他成长过程中,母亲给予了他伟大的爱,青梅竹马的珍妮以纯真的少女情怀温暖着他,使他一步步走向人生的旅程……
还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地球那边的国家一段历史和整整一代人的故事。作为一个普通的美国人,阿甘历经美国6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重大事件,用评论家的话说,阿甘是美国近代历史的一面镜子。
几年之后,在深夜里当我重温这部经典的影片时,才发现除了那个憨憨的阿甘外,同样感到亲切的还有里面以前不曾听懂的音乐!对于一个摇滚乐迷来说,里面的歌声太熟悉不过了:猫王屁股,杜安·艾迪的吉他;贝兹、迪伦的民谣;沙滩男孩、水牛春田的加州和声、大门、杰弗逊飞艇的迷幻、格林威治村的爸爸妈妈乐队、三狗之夜乐队的流行曲;蓝迪·纽曼、杜比兄弟的蓝领摇滚……
据说《阿甘正传》的电影音乐专辑唱片的制作人罗伯特·加美克斯、乔·西尔和格兰·布鲁曼,在研究了各个时期的音乐后,从成千上万首歌曲中选出了31首,而后又请作曲家艾伦·西尔维斯蒂谱写了《阿甘组曲》,合起来,就是影片中所有的音乐,也是唱片的全部内容。
但是当我细细的“听”了好几遍《阿甘正传》后,发现并非如此。影片中还有许多歌曲,有的只是一闪而过,有的歌曲则是从影片中的电视和电台中放出……等等。整个《阿甘正传》里面的摇滚乐我听过的没听过的远远不止这31首,而且导演在对这些歌曲在片中出现的时间地点处理的非常巧妙。不过要在这里强调的是,里面任何一首歌曲,更多的是满足电影的需要,而不像某些人做的广告,是一本“美国摇滚流行乐指南”。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听听导演是如何用摇滚乐来向世界讲述美国二战后的历史吧……
阿甘的成长
关键字:羽毛
音乐人:alan silvestri
镜 头:影片一开始,天空中出现一片羽毛,随着清风在城镇上空缓慢飞扬。
命运是这部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一生的命运,就象这只羽毛一样,飘飘荡荡,无法自主。但是,每个人都能画出生命中的不同曲线……而伴随着慢慢落下的羽毛,便是alan silvestri创作的弦乐组曲。对于alan silvestri我就不多说什么了,这位配乐大师过去一向被视作大型交响配乐的典型作者,但在对《阿甘正传》的处理,却有一种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单纯色调,反而展现清新怡人的温暖气质。
注:闪电猪曾写过一篇非常好的《阿甘正传原声解析》,对alan silvestri的配乐有详细介绍,大家可以看看。
关键字:猫王
音乐人:猫王(elvis presley)
镜 头:在阿甘家里,一位年轻的房客弹着吉他,而为治驼背装了矫正器的小阿甘正在拿了把扫帚随着节奏跳起了蹩脚的舞步。
解 读: S&W
当时看到这里好笑之余,感到老美的幽默真是无处不在,历史和现实的冲突在导演显得很随意的安排下却显得那么自然。后来,小阿甘在街上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这个当初和自己学舞步的房客在电视上扭着屁股时,母亲大惊失色:这个不适合你看。妈妈当然不知道,是小阿甘造就了这个被称为“猫王”的埃尔维斯.普雷斯利,而他那标准的扭胯动作,也成为摇滚乐的标志。在这里,导演把“扭胯”这一时代标志与影片情节很巧妙的结合起来,影片在描述这段情节的时候选用了节奏强劲的《猎狗(hound dog)》。
音乐人/乐队介绍:
我们的“猫王”全名叫埃尔维斯·阿伦·普雷斯利(elvis aaron presley)。作为20世纪流行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elvis或许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有生命力的音乐人,但没人可以否认是他第一个把摇滚以音乐的形式普及到千家万户。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数以千计的全球性的畅销单曲,甚至在他去世之后他的任何再版唱片都能保持极其稳定的销量。毋庸置疑,他是流行音乐历史上唱片销量最高的艺人。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真正的摇滚偶像,他在50年代的作品创造了摇滚乐的基本语言体系,而他在舞台上张狂性感的表演为日后摇滚乐的狂野属性奠定了基础。
对了,其实真正的扭胯动作来源是他最早的音乐方面的经历:当初在教堂的唱诗班演唱时,教堂里布道者和做礼拜的人们情绪激昂的摇摆晃动、载歌载舞的情形,给埃尔维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为后来普雷斯利那著名的胯部扭动动作提供了基础。他的这一动作是全国亿万电视观众对他产生争议的焦点之一。因为在五十年代,扭扭屁股也是惊世骇俗的。也许就是在那些一次次的争议之中,离经叛道成了摇滚乐的灵魂。
关键字:run forrest,run!
音乐人:duane eddy
镜 头:阿甘上学了,在校车上他认识了珍妮,他小时候唯一的朋友,他生命中的天使。在学校里没有人帮他,除了珍妮。当他的同学们用石头仍他,骑自行车追他,身边为一的声音就是珍妮的这句“run forrest,run!”。于是,阿甘开始跑,不停的跑……
跑成为这部电影里重要的一个主题,因为阿甘的跑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就是珍妮的这句话,让阿甘挣脱了他的铁腿;也正是珍妮这句话,让他进了大学,入选了全明星,越战捡回了性命……当一群学生开着车追他,珍妮大叫:“run forrest,run!”而这时,也是duane eddy的《反叛唤醒者(rebel rouser)》响起的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到了导演的寓意:是珍妮唤醒了阿甘的潜意识,而让阿甘在不停的跑步中成长……
杜安.艾迪(duane eddy) 电吉他的“鼻祖”创始人之一。在他的制作人,也是音响玩家lee hazlewood的协助下,他人创造出一种奇特的电吉他效果,像得了重感冒的人说话一样,这种被称作“twangy”的声音,使duane eddy也得到了mr.twangy的外号。rebel rouser是他58年发行的同名专辑的单曲,也是duane eddy出头的一年。在这首歌里,我们听到浓重的鼻音音色是由他的格里奇空体低音弦上所奏出的旋律、逐渐加强的蛙音,和在一个500加伦水箱中制造出很重的颤音、混响及回音所组和而成的。而史蒂夫·道格拉斯冒烟的萨克斯成了完美的陪衬。
在1963年他的演奏生涯开始衰落之时,杜恩已卖出了一千二百万张唱片,并在榜上比任何其他摇滚演奏家都要成功,而其他的演奏方法影响了许多吉他手。
关键字:梦想
镜 头1:一天阿甘去女子学校找珍妮,由于下雨珍妮把冒失的阿甘领进了她的宿舍,在她的床头贴着joan baez的海报,并给他讲述将来自己的梦想…………
镜 头2:阿甘毕业后当了大兵,而此时珍妮却因为给花花公子拍照被学校开除,以跳脱衣舞为生,一有时间阿甘就去看珍妮演出,在一次演出中,珍妮正在演唱《blowin"" in the wind》,阿甘看着她说:“也许她梦想成真了”
当初在珍妮曾经问及阿甘的梦想时说:“我要出人头地,将来要做像琼.贝兹一样的歌手,整个舞台只有我的声音和吉他。”珍妮的床头也贴着琼.贝兹的画像。鲍勃.迪伦著名的《答案在风中飘荡》曾被琼.贝兹翻唱过,而在那次演出中,珍妮唱了这首歌,所以阿甘就天真的以为珍妮“梦想成真了”然而等待珍妮的却使一个破碎的梦。痛苦的童年让她自小就在外面漂泊,长大后不安的心使她加入嬉皮行列,但是却漫无目的;受人影响加入到政治团体,但是她又不懂政治;接着便是放纵、流浪的生活……等她明白了,却是青春已逝,来日无多。在这部戏里面,珍妮的命运是整个60年代的美国青年某一个侧面的缩影。
在这个镜头里面还有一幕让我记忆尤新:舞台上,刚刚加入嬉皮行列的珍妮唱着反战歌曲,而台下阿甘一身戎装,却马上就要上战场,真是对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绝妙的讽刺。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道路,才配称做是大丈夫。
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安眠于沙滩上。
炮弹要掠过天空多少回,才能永远的停火。
一个人要抬头看多少次,才能见蓝天?
多少人死去他才能知道,已经有太多的死亡。
这答案,我的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座山峰屹立多久,才会被冲刷入海。
那些人要活多少年,才能最终获得自由。
这答案,我的朋友,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
现在已经是老头的鲍勃.迪伦(bob dylan)41年5月24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得鲁斯市(duluth.mn)。他对流行音乐的贡献是无法形容的。当年他仅仅二十二岁,拿着一把木吉他,口琴挂在脖子上,操着一副仿佛六十岁的沙哑喉咙,唱了这首“在风中飘荡/blowing in the wind”。从此,他的名字也开始在全世界飘荡。作为歌曲创作者,他引领了流行歌曲创作的数个阶段和潮流;作为歌手,他破除了那种旧的观念,就唱歌的人一定要有传统意义上的好嗓子;作为音乐家,他激发出了电声化的“民谣摇滚”(folk rock)和“乡村摇滚”(country rock)。没有他,beatles估计还在甜蜜的爱情歌曲里畅游,根本不会在60年代中期将歌曲的创作方向转向自省。他迄今创作超过五百首歌曲,47个专集,销售额超过五千七百万套。 他在六十年代被人称为“出色的诗人、尖刻的社会评论家、反主流文化的勇敢旗手”。然而到了九十年代的今天,他所代表的文化,已然成为新的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他的歌词被编如入美国大学教材,美国总统卡特在竞选时把他的诗句当作格言来大量引用。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家……
琼.贝兹(joan baez) 1941年1月9日出生于美国纽约staten岛上。是与“民谣皇帝”bob dylan齐名的“民谣女皇”。在当时,joan baez绝对是青年男女的偶像。baez作为民谣界女性权威演绎者的地位是在1959年newprot民谣节上的演出后奠定的。她对民谣音乐的理解加上天生的近乎完美的嗓音使得她成为50年代之后民谣音乐中的一棵奇葩。joan baez的歌喉被公认为是一个奇迹,未经正规训练,朴实无华,不时以***传神,音质柔和,令人过耳不忘,有种“清水出芙蓉”的感觉。她的声音是我所听过的最好听的女声之一。音乐之外,joan baez的人生也是相当精彩,投身民权运动、因为反战两次入狱,创立国际***社等等。不过,创作一直是baez的弱项,这就是为什么她有dylan一样的名声却没有dylan那样出色的歌曲。(看来老天就是公平,相反dylan有出色的创作才能却让他有个破锣嗓子,呵呵)
镜 头3:当阿甘冒冒失失的找到珍妮,却只是为了送珍妮一盒巧克力,被珍妮领进宿舍后,却又颤颤禁禁。这时候响起“屋顶歌手/the rooftop singers”的《walk right in/闯进来》。
解 读:
说起来这首歌挺有意思,演唱者之一erik darling有一天听到一张由rca唱片公司1930年录制的一套老专辑,里面就有这首由gus cannon和jugstompers演唱的《walk right in》。erik说:“当我听到那首歌时,我对自己说,这肯定能成为一首热门曲。”于是他改动了部分歌词,召了吉他手bill svanoe和爵士女歌手lynne taylor,组成了the rooftop singers与他一起演唱。
而这首歌不仅使他们一炮走红,在1963打上了排行榜榜首,而且还救了这支歌曲的原作者、79岁的gus cannon。gus当年穷的为了买煤过冬而典当了伴随他50年的班卓琴。gus不仅从《闯进来》一曲中赢得了出版利润,还与stax唱片公司签定了一份录音合同。“屋顶歌手演唱组”还有两首上榜歌曲分别是《tom cat-雄猫》和《mama don""t allow-妈妈不让》。erik坦白的说,“我们这个组合仅仅是为了演唱《闯进来》而成立的,所以有点问题,唱别的都不怎么好…… 我们再也唱不出同样精彩的歌来了。”
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一起合作了四年半。
Atom Heart Mother 豆瓣
9.1 (134 个评分) Pink Floy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0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1 Atom Heart Mother: Father's Shout/Breast Milky/Mother Fore/Funky Dung Geesin, Gilmour, Mason, Waters ... 23:44
Composed by: Geesin, Gilmour, Mason, Waters, Wright
2 If Waters 4:30
3 Summer '68 Wright 5:29
4 Fat Old Sun Gilmour 5:22
5 Alan's Psychedelic Breakfast: Rise and Shine/Sunny Side Up/Morning ... Gilmour, Mason, Waters, Wright 13:00
一无所有 豆瓣
9.7 (138 个评分) 崔健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8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可登唱片
中国摇滚从老崔《一无所有》中开始孕育力量,成熟、鼎盛、衰退、真空、挣扎、奋斗!老一辈摇滚人留给我们无数激情与振奋的时光!《一无所有》一针见血地揭穿了中国人的尴尬:物质上的富有和精神上的幸福我们从来就没有同时拥有过。无论何时,这首歌都会像幽灵一样拷问我们的灵魂。
东邪西毒 豆瓣
9.5 (101 个评分) 陈勋奇 / Roel A.Garcia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Rock Records
陈勋奇作品
2008年11月15日 听过
20210916 update: 陈勋奇,真是太绝了。十几年前在画室里循环播放的专辑,如今再听,依然经典。电影里那种纠缠、揪心、拧巴、细腻的感情,在这张专辑里得到了完美的传达。隔这么多年再听,真的是昔情难追,纠缠难解,尘归尘土归土,世事苍茫成云烟。🛀😌🌙🌃🥺🎧🎵😭
china ost the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