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
小玩意 豆瓣
作者: [美] 加里·克罗斯 译者: 郭圣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玩耍是孩子的工作,而玩具就是他们的工具。
玩具向年轻一辈传递了上一代人的价值观和期望,也向父母诉说着年轻人寻求的认可和自由。玩具在唤醒成年人童年记忆的同时,其日益商业化的影响,又使人不无焦虑。
本书以19世纪末美国现代玩具业的兴起为起点,讲述了美国孩童在过去百年来所玩过的种种玩具。这些各色各样的小玩意,向我们诉说着20世纪美国人丰富的童年生活、多变的育儿观念,以及日益勃兴的现代消费社会史。
美好生活 豆瓣
Den kultiverade människan
9.0 (32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奥维·洛夫格伦 / 乔纳森·弗雷克曼 译者: 赵丙祥 / 罗杨 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1
本书以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为观察对象,透过丰富鲜活的民俗材料,描述了1880年至1910年间的瑞典中产阶级的生活图景:他们尝试摆脱“暴发户”的嘴脸,并希望与农民、没落贵族以及无产者划清界限;在努力营造自身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他们也认为自己的文化形式是最文明、最先进的,并应被推广给普罗大众。正是在对“美好生活”的包装与塑造中,中产阶级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观也成功地渗透到现代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琐碎庸常的角落。
对于世纪之交瑞典中产阶级的这一研究发人深省,它表明对中产阶级的研究与认识应当基于理解而非抨击;本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表现历史研究可以结合其他相邻学科的方法。这两个成就令人鼓舞。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作者们所体现的知识视野之广令人惊叹。他们对来自民族学档案、课本、回忆录、小说和礼仪手册中的材料巧手编织,展现了中产阶级、农民和工人阶级的丰富的日常生活画面。本书还对社会文化的复杂性、冲突与抵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而这些内容往往都被忽视了。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本书融合了历史学和民族学的方法所呈现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吸引斯堪底纳维亚的学者们,同样也能吸引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试图描述与解读19世纪西方文化和中产阶级的所有人。
——Eth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