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Things I have learned in my life so far 豆瓣
作者: Stefan Sagmeister Abrams 2008 - 2
This book began as a list designer Stefan Sagmeister made in his diary under the title Things I have learned in my life so far , which includes statements such as "Worrying solves nothing" and "Trying to look good limits my life." The list reveals something that is profoundly true: Although human beings have been pursuing happiness for countless generations, it is not so easily achieved. And we need constant reminders to keep us on the right path.
With the support of his clients, Sagmeister transformed these sentences into typographic works, from billboards in France to sign-toting inflatable monkeys on the streets of Scotland. Accompanied by essays from design historian Steven Heller, Guggenheim chief curator Nancy Spector, and UK psychologist Daniel Nettle, as well as Sagmeister's own words, the series is revealed as a complex blend of personal revelation, art, and design--an eclectic mix of visual audacity and sound advice.
This book consists of 15 unbound signatures in a laser-cut slipcase. Shuffling the sequence of the signatures will produce 15 different covers.
Christien Meindertsma PIG 05049 豆瓣
作者: Christien Meindertsma Flocks 2008 - 1
最近荷蘭設計師Christien Meindertsma的「PIG 05049」一書,贏得了Index Award的獎項。
「PIG 05049」在書籍設計和排版上都相當的簡潔明瞭,書的內容十分有趣、吸引人。Christien Meindertsma花了近三年的時間,對一隻在鹿特丹商業農場編號為05049的豬進行全程追蹤,總結出由這隻豬所延伸出的185件產品,其中包括被加工為食品的豬肉,身體各部位更被分解為彈藥、相紙、心臟瓣膜、制動器、陶瓷、洗衣精、化妝品、香煙、香口膠及生化柴油等。作者並沒有對有爭議性的議題發表評論,書籍本身將文字壓縮到最少,大量利用圖表和圖片來做視覺性的陳述。反過頭來,她只說到「為了要好好照顧地球,基本上第一步是去瞭解我們所使用的東西從哪裡來。」由這隻編號05049的豬所牽引出來的發現是相當地驚人。
文字设计的原理 豆瓣
8.4 (11 个评分) 作者: (日)伊达千代 / (日)内藤孝彦 译者: 悦知文化 中信出版社 2011 - 10
《文字设计的原理》内容简介:在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的重要性无需多说。各种设计作品中都要添加文字。而文字又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又起到了营造氛围的重要作用。作者汇集多年来的经验,运用大量实际案例,有层次的逐步展开文字设计的各个重要因素,从认识文字、文字与意象、易于阅读的文字组合、在设计中如何强调文字,以及文字在排版中的运用。教你运用文字与设计的原理,大幅提升设计作品的质量,找到文字设计的乐趣。
色彩设计的原理 豆瓣
7.6 (8 个评分) 作者: [日] 伊达千代 译者: 悅知文化 中信出版社 2011 - 10
本書將配色這個大黑箱加以整理,以「色彩的抽屜」當作構成本書的想法,將一條一條規則與圖片對照做簡單易懂的解說。當為配色感到困擾的時候,只需要打開與目的相合的抽屜尋找適合的解決方法。換句話說,讓你隨心所欲地享受探索配色抽屜的樂趣,正是本書的宗旨。
只要些微調整配色,設計就能 截然不同,這就是色彩的祕密!
色彩學 × 設計書,教你玩色彩,還要教你玩設計!
玩設計,先要了解色彩的祕密與法則。本書以豐富的範例及簡潔的文句,告訴你連設計師都不懂的「色彩的法則」。不管是設計的工作者或入門者,本書都是你不可不備的色彩×設計工具書。
本書特色
明明創意滿分,為什麼設計還是不顯眼?
該如何搭配出有魅力又吸引人的色彩?
不懂色彩的法則,卻想適切的配色是不可能的!
現在就打開大師的色彩抽屜,學會達人的用色祕技!
Step 1 色彩的知識
正確的表達色彩,是理解Color Rules 的第一步。
在本Step中,將介紹色彩的知識以及色彩對於設計的重要性。同時,也會幫助讀者了解,如何隨心所欲的操控和表現色彩,巧妙運用無法掌握的色彩傳達出設計意象。
Step 2 取得調和的配色
取得調和的配色,能使觀看者產生安心的感覺,使內容可以容易理解並且有效地傳遞訊息。在本Step中,將介紹幫助配色達到調和的方法。讓您可以藉由色相、明度、彩度,以及色調及間隔色的要素與技巧,獲得使配色達到調和的訣竅。
Step 3 強調設計的配色
該如何取得整體的調和,又能強調出設計的重點呢?這就是本章所要說明的部分。在本章中,同時也會針對引人注目的色彩或其配色的準則加以解說,讓您學會如何搭配出最搶眼的色彩效果。
Step 4 賦予特定印象的配色
色彩擁有直接訴諸人心的力量。如何能夠將顏色所帶來的心理效果,實際應用在圖面的配色,這正是本Step所要解說的內容,透過分析∕理解色彩與印象間的關係,掌握配色的關鍵。
Step 5 配色的實踐
瞭解了色彩的特性,掌握配色的理論,但不知如何應用於設計中,一切就顯得毫無意義。在此Step 中,將會具體而微、用心解說在實際設計時經常遭遇到的情況。讓您了解如何實際應用這些準則,創造出絕妙好設計。
包豪斯 豆瓣
作者: [英] 弗兰克·惠特福德 译者: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9
《包豪斯:大师和学生们》由弗兰克•惠特福德等所著,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在包豪斯学习和工作过的大师级人物的视角,精心梳理了包豪斯发展里程中的各个历史时段,详细介绍了包豪斯各历史时段的方方面面,是专门为那些对包豪斯、现代艺术、建筑学、艺术设计和艺术教育等感兴趣的读者准备的。包豪斯,一个标志,一种象征。作为一个概念,它已不仅仅是在德国建立的一个现代艺术教育学院,它已成为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观念,设计和影响了整个人类活动的范围。由于其锐意探索,大胆革新而对现代主义艺术风格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从而以“包豪斯”风格闻名于世,已成为现代主义和现代艺术教育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当今学习设计的学生们,无论是从哪所学校的具体哪个专业学出来的,多以包豪斯为无可质疑的祖师之一,而且,或守成或革命,也有许多人以包豪斯所象征的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作为起始的参照。
自己裝訂手工書 豆瓣
作者: 藤井敬子 楓書坊 2009 - 8
書本的形狀人人都很熟悉,但其實每個部位都有它們各自的名稱。書的構造會隨著種類的不同而稍有改變,以下則是舉出一些基本部位,請各位務必牢記。在此是以個別製作封面與本文,之後再合併起來的「無線膠裝」為例,介紹各項主要名稱。
【本文】記載了內容物之文章、照片、繪畫等的紙張集合體。
【書口】本文的側邊、打開書的那一側,分為「天(書的上緣)」、「地(書的下緣)」、「前緣」這3個部位。
【出血】封面比本文向外側突出的部分。在上緣、下緣、書口這三個地方皆有。
【書頭】本文被裝訂在一起的末端處。
【書背】封面裝訂處的外側部分。
【書槽】方便書本打開的溝槽。
【書頭布】縫在書背上下緣(天地)的帶狀布。原本是用來補強書本,不過現在也有很強的裝飾意味。
【蝴蝶頁】封面的內側。如果是用厚紙做成的硬書皮,要在本文的兩側加上對折的蝴蝶頁。
豆瓣
6.3 (1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原研哉 译者: 纪江红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3
原研哉引设计界翘首瞩目之作,以观察家的视野梳理时代潮流;以思考者的睿智发掘美意识的根源和流转;以设计师的责任建构全新设计语法与风格观念。
本书尝试探究一个叫“白”的实体,以找到由人们自身文化设定的那些感觉之源。它试图通过“白”的概念探寻营造简洁微妙的日本美学之源。当你阖卷回味,“白”对于你,已经有所不同了。这一重新审视“白”的契机,让我们能在更亮的光里看清自己的世界。
本书不是讲颜色的。其实,本书是在尝试探究一个叫做“白”的实体,以找到人自身文化所假定的感觉的那些资源。换句话讲,本书是在尝试通过白的概念找到一种营造简单和微妙的日本美学的源头。
相对于设计本身,本书更多地是在解析“环境”和“条件”。它引导人们思考怎样才能创造出能不断获得新力量的形象,并留下长久印象的无比清晰的东西。这一思维过程,反过来又使读者开始关注自身的文化土壤,或更广泛而言,在全世界发展起来的文化传播的手段。随着此思想进程的进展,本书正在引出新的答案。
建筑家安藤忠雄 豆瓣
8.4 (2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安藤忠雄 译者: 龙国英 中信出版社 2011 - 3
《建筑家安藤忠雄》四十年来,安藤忠雄从没没无名、只能躺在事务所地板发呆、打滚、到处找空地发想建筑样式的非学院出身建筑师,至今日争相为世界各大学建筑系聘请授课、并在世界各地留下各种融入自然环境的建筑作品的建筑家,他的六十八岁人生,几乎都是站在黑暗中,朝着眼前的光明,不断抓住机会拼命向前实现梦想。
书中收录上百张珍贵照片——安藤忠雄幼年、青年等私人照片、手稿、建筑照片。安藤忠雄历经拳击手、自学走向建筑家之路。但并不是事事如愿,人生很多经历都以失败收场。但他从剩余的可能性中,抓住了微小的希望之光,拼命地生存下去。而现在,他不只是为建筑而生,更致力于环保理念的宣扬、透过种树与环境改造,倡导永续共生的概念。
十宅论 豆瓣
7.3 (14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隈研吾 译者: 朱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5
十种日本人的居住文化与要求,以及十种日本住宅的特点与功能。在房地产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从“人人都想有个家”的公众心理出发,凭借对建筑史和建筑市场的专业知识与判断,探讨消费者最实际的消费需求,综合教育背景、文化偏好、社会阶层对消费者群体进行细分,力图让只拥有模糊偏好的消费者清楚看到自己的具体要求:住宅结构、外观、户型,等等。书中配有日本社会阶层划分表,以及典型日本住宅的户型图和内部空间设计透视图,实用并有趣味。
设计的觉醒 豆瓣
8.0 (15 个评分) 作者: [日] 田中一光 译者: 朱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本书是田中一光先生在大陆首次发行的文集,他以亲笔文字将读者带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去体验与众不同的设计人生,进而认识一个真实、全面的田中一光。设计大奖上的冉冉新星、办公室里的“工作狂”、讲台边的“园丁”、玻璃窗边的编排指挥家……他工作上的非凡才华让人敬佩奋发;而年龄最小的歌舞伎观众、戏剧舞台上的活跃份子、爵士乐的鉴赏家、厨房里的美食创意鬼才……他生活中的情趣又让人心生向往。身为设计师的田中一光先生,以清丽优美的笔触,充满画面感的描写与记录,将设计之道与生活之道自然融合,在启迪设计智慧的同时,也为读者打开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
田中一光先生于2002年去世,从02年至今的这段时间,中国设计界对日本设计的关注与日俱增。日本人骨子里对细节和质感的偏执;岛国人因为资源的匮乏和人口比例的失调所引发的忧患意识;消费文化在日本的白热化发展导致的市场极度细分,这些日本的特殊性所衍生的设计特质给国人探寻自己的设计之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引导。日本设计在国内的反响让我们认识了当今日本设计界的一批中坚力量:原研哉、深泽直人、隈研吾、安藤忠雄……而作为这些设计师的前辈,真正日本设计风格与哲学的开拓人物田中一光,向我们更好地呈现了日本设计的发展、沿革、嬗变。在追根溯源中,我们期待国人对设计本质的不懈求索精神,终将觉醒。
佐藤可士和十年创意集 豆瓣
1冊まるごと佐藤可士和 2000-2010
作者: [日] 佐藤可士和 译者: 高森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1 - 7
《一册完全收录-佐藤可士和(2000-2010)》,本书完整收录了当今日本顶尖设计创意者佐藤可士和10年来的创意设计旅程。从优衣库、国立新美术馆、麒麟LAGER等大型项目到与村上隆之间不为人知的合作,网罗佐藤10年的精彩作品所制作的最新版图书。本书首次采用全彩印刷,以作者历年来设计精华的图片为主,辅以篇幅短小精悍的介绍文字,并加入了作者在设计中的创意方法和心得体会,更具有现实性和客观性,是无限接近创意者学的必看之书!
佐藤可士和的经营术 豆瓣
佐藤可士和のつくり方
7.7 (6 个评分) 作者: [日] 佐藤悦子 译者: 夏淑怡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 - 4
作为日本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艺术指导、创意指导,佐藤可士和的作品跨足广告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被誉为“能够带动销售的设计魔术师”。他和其工作室SAMURAI是如何经营设计事业的?如何把概念价值直观灌输给大众?如何在实现个人创意的同时让客户买账?如何把个人风格打造成强势品牌?
身为SAMURA经理人的佐藤悦子在本书里阐释了如何造出了“SAMURAI艺术指导·佐藤可士和”的商业形象,让佐藤“以设计的力量为世人提供新价值”的理想落实为“SAMURAI”计划,从而塑造出“SAMURAI”艺术设计品牌。
设计中的设计 | 全本 豆瓣
DESIGNING DESIGN
8.8 (4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原研哉 译者: 纪江红 / 朱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9
本书是对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作为日本中生代设计师的中坚,原研哉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当代日本设计的精髓。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的清新,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作者亲自重新精心汇编多篇内容,大幅延伸、修订、扩增更丰富的图文,以最权威的面貌结集成册。
大陆简体版独家收录:北京前门再造计划视觉系统提案
新增内容:RE-DESIGN[建筑师的通心粉展]、HAPTIC——五感的觉醒、SENSEWARE[长崎县美术馆视觉识别系统、斯沃琪集团尼古拉斯·G.哈耶克中心的标识系统]、白、无印良品[历年视觉推广方案]、从亚洲的顶端看世界[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标识设计竞赛]、EXFORMATION[四万十川、度假地]、设计到底是什么?[人类史起源的考察]……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豆瓣
7.0 (31 个评分) 作者: [日] 佐藤可士和 译者: 常纯敏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9 - 6
书中佐藤可士和以自己的知名设计案为例,将“超级整理术”分为三大阶段,从有形到无形分别是:空间整理、信息整理以及思考整理。从随身物品、办公环境开始,透过对于空间整理的习惯,养成对于思考整理的敏锐,只要按部就班,时时刻刻磨练整理技巧,便能促使思绪清晰、提高判断能力、开启灵感之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精致度!
安藤忠雄论建筑 豆瓣
7.7 (1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安藤忠雄 译者: 白林 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 1
《安藤忠雄论建筑》是安藤忠雄根据自己给东京大学建筑系研究生讲课的内容写成的第一部著作。他在书中详细叙述了自己成长为一名建筑师的全部过程,披露了自己成才的“秘密”。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了自己20来岁时的生活经历、苦恼以及如何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思考建筑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