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
科幻精神 豆瓣
El espíritu de la ciencia-ficción 所属 作品: 科幻精神
7.8 (13 个评分) 作者: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 侯健 2022 - 3
★科幻迷波拉尼奥文学宇宙的地基,媲美《荒野侦探》的青春诗篇
☆对波拉尼奥而言,科幻不仅意味着宇宙航行、外星生物,或对未来科技的预言,更意味着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一抹对抗暗淡生命的明亮激情
————————————————
波拉尼奥的早期作品,既充满幽默感又有溃败潦倒的青春悲情,日后出现在他作品中的诸多元素以及叙事结构都能在这里找到影子。
小说虽以科幻为题但并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故事围绕21岁的雷莫和17岁的扬·史瑞拉展开,他们在皮诺切特政府掌权后移居墨西哥城,一起租住在一间小阁楼里。扬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房间里,给他崇拜的科幻作家们写抒情又谵妄的信,向他们讲述自己的生活、困扰、梦境。雷莫则同形形色色的诗人朋友一起在墨西哥城中游逛、调查、聚会……
————————————————
虽然并非科幻文学,但科幻文学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仍是波拉尼奥招牌的以诗人为主角的故事,在巧妙编织起的三重叙事时空里,讲述他们如幽灵般漂泊的生活,充满了独属青春岁月的荒唐潦倒、激情与执着、反思与反叛。——陈楸帆
《科幻精神》是一把打开波拉尼奥小说珠宝盒的钥匙,是一份关于他所沉迷的图景的索引。波拉尼奥的忠实粉丝无疑会喜欢这杯熟悉的、混合着悲伤与狂喜的鸡尾酒。——《巴黎评论》
《科幻精神》以非常规的结构吸引读者去解开它的奥秘。……(这本书)是波拉尼奥宇宙的地基。一部有趣的、情感充沛的、完成度极高的小说。——《华尔街日报》
波拉尼奥绘制了一幅迷人的蓝图,从他的诗延展到了威廉·巴勒斯和杰克·凯鲁亚克所代表的垮掉派文学。——《纽约客》
充沛的情感、冷幽默、对文学与生活交错的激情,可以看到波拉尼奥卓越才华的草图。——《科克斯书评》
《科幻精神》是一封31岁的波拉尼奥写给17岁的自己的长信。——NPR
一枚小小的宝石……波拉尼奥对艺术、文学、女性以及墨西哥城的旺盛激情在这本小说里有了具体的形态。——《华盛顿邮报》
两位年轻作家耐人寻味的梦幻画像,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追寻共同热爱的文学,也以不同的方式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出版人周刊》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豆瓣 Goodreads
Last Evenings on Earth 所属 作品: Last Evenings on Earth
8.2 (225 个评分) 作者: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 赵德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 4
◎《2666》作者波拉尼奥首部短篇小说集
◎令人着迷、苦寻的答案。挫败,但并非失败的旅程。
◎《2666》屡获2012年各项读书大奖: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中华读书报》年度十大好书,是惟一入选的外国小说;《中国图书商报》年度影响力图书;入围新浪读书年度十大好书等。
◎波拉尼奥在短篇小说领域展现出来的纯熟技巧,堪与卡夫卡和博尔赫斯媲美。
——————————————————————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由十四个故事组成,大部分故事的主人公是“B”:一个智利流亡者,在南美和欧洲漫无目的地游荡,串起了他同时代的其他人的故事,几乎都是在流亡生活中理想破灭的一代人,如何挣扎于边缘,困于梦魇。这些人犹如在一场梦中,在不同的故事中不断改换着形象、名字或背景。评论家们普遍认为,波拉尼奥在短篇小说领域展现出来的纯熟技巧,堪与卡夫卡和博尔赫斯媲美。
假证件 豆瓣 Goodreads
Papeles falsos 所属 作品: 假证件
7.5 (15 个评分) 作者: [墨西哥] 瓦莱里娅·路易塞利 译者: 张伟劼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3
*当代拉美文学最具潜力的新星,博尔赫斯、科塔萨尔的文学继承人,入选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评选的5名35岁以下年轻作家之一,入选“波哥大39”青年作家名单。
*在漫游与阅读之中有我们存在的痕迹,一场开拓文学疆域、发现自我处境的往返旅行。
本书收录了路易塞利出道时所写的十篇随笔作品:有的文段记录了她漫游(或骑行)于城市与国家之间对自我、空间的思索;有的文段则探究了阅读与写作所及边界。“假证件”一词取自开篇与结尾中她往复于威尼斯,探访布罗茨基墓地的旅途中“因缘巧合”获得一张威尼斯永久居留身份的经历,也暗喻着作者自身经历中流动的复杂与多变。随笔式写作中抽离的视角、优美的笔触里有路易塞利身为作家的野心与坦诚,同时也为读者认清周遭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观看之道。
玻利瓦尔 豆瓣
Bolívar:American Liberator 所属 作品: 玻利瓦尔
作者: [美]玛丽·阿拉纳 译者: 周允东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 - 8
★2014年“洛杉矶时报图书奖”最佳传记
★打破三百年殖民枷锁,解放六个南美国家,却梦碎统一大陆的理想。
★生前是荣耀与背叛,身后是不灭传奇,改变了南美历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的史诗人生。
★扎实的史料和小说般文笔,生动呈现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的传奇人生。
--------- ------------------
【内容简介】
“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领导六个南美国家摆脱了西班牙三百年的殖民统治,改变了南美洲的历史进程,至今仍是南美备受尊敬的人物,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盛誉。他克服重重阻碍,从亚马孙丛林行至安第斯山脉,进行了无数场战斗,在彼此竞争的军阀和互存敌意的族群之间建立起脆弱的联盟,却在革命成功后背负独裁骂名,目睹统一南美的梦想分崩离析,最终凄然离世。他的一生有如史诗,充满英雄主义、浪漫主义、悲剧色彩和传奇故事。
作者玛丽·阿拉纳利用大量的原始文献,以小说般的生动文笔刻画了玻利瓦尔这位伟大的多面人物:无所畏惧的将军,出色的战略家,精湛的外交官,坚定的反殖民主义者,天赋异禀的作家和有缺陷的政治家。书中不仅描绘了玻利瓦尔辉煌而戏剧化的一生,而且生动呈现了19世纪初的南美历史大背景,以及玻利瓦尔的革命与思想带给今日拉美的遗产。
---------------------------
【编辑推荐】
1. 扎实的史料和小说般文笔,全面呈现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的史诗人生。
他被誉为“南美洲的华盛顿”,一个国家、一种货币和不计其数的城镇以他命名,从波哥大到纽约和巴黎的街头都立着他的雕塑,拉美一连串后继领导人都奉他为精神偶像,这是怎样一个人?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以小说般的流畅叙事呈现玻利瓦尔短暂而跌宕起伏的一生。
2. 摆脱三百年殖民枷锁,领导解放六个国家,南美解放之父如何成就伟业?
他翻越安第斯雪山奇袭西班牙人,也沿着鳄鱼出没的河流展开“惊人的战役”,他发出了解放奴隶的宣言,也发动了残暴的“殊死战”,他争取到海地的支持,也与阿根廷解放者圣马丁会师,他与军阀周旋,也力图团结不同种族……见证玻利瓦尔塑造的历史。
3. 从伟人回归到人,看见一个有魅力、有弱点的鲜活人物。
从万众敬仰的英雄,到千夫所指的独裁者,再到留名青史的象征符号,这背后真实的玻利瓦尔是什么样的?
4. 理解拉美独立革命,理解现代拉美的开端。
玻利瓦尔的人生经历,也是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的写照。强人迭出,民主难行,分裂和动荡不息……玻利瓦尔的政治遗产和思想洞见对于当今的拉美仍然有着重要影响。
三只忧伤的老虎 豆瓣
Tres Tristes Tigres 所属 作品: 三只忧伤的老虎
7.8 (14 个评分) 作者: [古巴] 吉列尔莫·卡夫雷拉·因凡特 译者: 范晔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 - 7
本书是古巴作家因凡特的代表作,是拉美“文学爆炸”风潮中最独特、最具实验性的作品之一。这本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开篇的场景是50年代哈瓦那最著名的夜店,经主持人介绍,一干人物纷纷亮相。而全书结构与此呼应,不同人物上场、下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声音呈现一段“剧目”,各个篇章共同构成一场盛大而炫目的演出。小说描写了50年代末哈瓦那的几位艺术家,但真正的主角并不是他们,而是文学、电影、音乐以及回忆中的城市本身。
本书书名源自西语中一句家喻户晓的绕口令,整部作充满大量语言游戏、文体实验、文本互动、反常排版,可谓包含一切文本的文本,已成为20世纪文学史上的“少数派”经典。地位毫不逊色于马尔克斯同年出版的《百年孤独》,被誉为拉美的《尤利西斯》、哈瓦那夜店版的《追忆逝水年华》。
---------------
· 古巴作家卡夫雷拉·因凡特是拉美“文学爆炸”中的一颗巨星,曾获得西语文学的最高奖项塞万提斯奖。
· 本书是“文学爆炸”迟到的经典,地位毫不逊色于马尔克斯同年出版的《百年孤独》,被誉为拉美的《尤利西斯》、哈瓦那夜店版的《追忆逝水年华》。
· 本书具有高度实验性,全书充斥着大量的语言游戏(俚语、笑话、谐音、双关)、文体实验(戏仿、拼贴、互文),以及形式设计(比如在文字中夹杂图示,篇章中加入黑页或白页,整页文字反向排版等),体现了惊人的创意、丰富的巧思与绝佳的幽默感。
· 作为一个“包含一切文本的文本”,这本书给各国译者带来了极大障碍。中文版为半个多世纪以来首次引进,由《百年孤独》译者历时八年完成。
----------------
凭借《三只忧伤的老虎》,卡夫雷拉·因凡特跻身拉丁美洲小说家的前列。这本书可与科塔萨尔的《跳房子》、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多诺索的《污秽的夜鸟》媲美。——《纽约书评》
《三只忧伤的老虎》是一本了不起的书。我怀疑自《堂吉诃德》以来,还没有一本更有趣的西班牙语书……它也是拉美地区最具创造性的小说之一,这一点很有说服力。——《纽约时报》
有史以来用西班牙语写的最好玩的书。现代西班牙语文学中最具原创性的声音之一。——《卫报》
一首对孤寂的夜晚、对哈瓦那的炎热、对街头俚语的赞歌。——《西班牙自由数字报》
这部小说改变了西班牙-美国文学的生态。 ——《西班牙国家报》
文字游戏的大师和记忆的守护者。他把哈瓦那变成了古巴的一个隐喻。——《古巴聚会》
《三只忧伤的老虎》是最激动人心/最性感/最有趣/最吵闹/最有想象力/最令人回味的小说,任何人,即使是(不爱读外国小说的)英国人,都希望能读到。——萨尔曼·拉什迪
为了实现调侃、滑稽模仿、一语双关、智力的高难度杂技以及口语中的跳跃,卡夫雷拉·因凡特总是准备着与全世界人为敌,准备失去朋友甚或自己的生命。因为幽默在他这里与在普通人那里不一样,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消遣、用来放松头脑的解闷,毋宁说,它是一种被迫的、向现存世界发起挑战的手段。——巴尔加斯·略萨
难以想象哪个作家能在他的文字里把不同的语言融合得如此巧妙;纳博科夫、贝克特和卡夫雷拉·因凡特总能带给我们这样的惊喜。——苏珊·桑塔格
一本由健谈的人写给健谈的人的健谈书,它庆祝健谈的人在简略之中逐渐消失。 ——莫里斯·那多,文学评论家,法国最佳外国小说奖评委
我牙齿的故事 豆瓣
la historia de mis dientes 所属 作品: 我牙齿的故事
7.7 (12 个评分) 作者: [墨西哥] 瓦莱里娅·路易塞利 译者: 郑楠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1
◆当代拉美文学最具潜力的新星,博尔赫斯、科塔萨尔的文学继承人,入选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评选的5名35岁以下年轻作家之一,入选“波哥大39”青年作家名单。《纽约时报》《卫报》年度选书。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2017都柏林国际文学奖决选作品。
◆一个回归故事本质的炫目实验。《我牙齿的故事》中拍卖师古斯塔沃•高速路用一个个精巧的虚构故事解说那些拍品牙齿背后的“身世”。巧舌如簧、口若悬河的表层下直指故事的本质乃至写作的本质。
◆一场直抵艺术内核的盛大冒险。路易塞利受艺术机构的委托,期望拉近艺术和普罗大众的距离。她借鉴了19世纪古巴的一种奇特职业“雪茄厂朗读者”的历史与同时期出现一种文体“连载小说”,为与艺术机构一墙之隔的果汁厂工人写一部每周连载,适合高声朗读的小说。同时,古斯塔沃•高速路也用拍卖前说故事的形式为读者讲解了艺术品获得价值的过程。
这本书讲述了世上最好的拍卖师古斯塔沃•高速路和他牙齿的故事。一部关于“我”的收藏品、它们独有的名字和它们经回收后焕然重生的作品。我口吐珠玑,用一个个亦真亦假的故事赋予我的收藏品新的价值,直到有一天,我的儿子夺走了我最珍爱的梦露牙齿并把我囚禁在一个艺术馆的展厅中。随后有一天我遇到了佛拉金,请他为我立传。而我们便干起了从艺术馆偷窃小件物品的勾当,我现学现卖,用那些物件背后的故事给他传授起了艺术收藏的课程……
金鸡 豆瓣 Goodreads
El gallo de oro 所属 作品: 金鸡
7.9 (14 个评分) 作者: [墨西哥] 胡安·鲁尔福 译者: 赵振江 / 金灿 译林出版社 2021 - 1
“鲁尔福三部曲”《燃烧的原野》《佩德罗·巴拉莫》《金鸡》
★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流派的开山鼻祖,被誉为“拉丁美洲新小说的先驱”,引领拉美“文学爆炸”的潮流
★ 没有鲁尔福,或许就没有《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经典开篇的雏形,灵感来源于《佩德罗·巴拉莫》
从鲁尔福的作品中,加西亚 ·马尔克斯“找到了继续写书而需寻找的道路”
★ 一生只留下篇幅极其有限的作品,却被众多作家奉为文学偶像——
加西亚·马尔克斯、大江健三郎、勒克莱齐奥……他们都热爱鲁尔福描写原野的笔触;
余华、莫言、苏童……他们都曾受到鲁尔福的深刻影响
★ 知名翻译家/学者赵振江、屠孟超、张伟劼、金灿从西班牙语直译,附序言导读,收录加西亚·马尔克斯长文序言、作家自述、鲁尔福基金会献词等珍贵内容
★ 丛书封面独家采用鲁尔福私人摄影,展现作家眼中广袤而迷人的墨西哥大地,藏读两宜
---------------------------------------------
《金鸡》
◎ 鲁尔福基金会百年诞辰纪念版,中文版首度引进
◎ 十五篇胡安·鲁尔福文学国度的璀璨遗珠,部分首次面世
收录《金鸡》、一封作于1947年写给爱人克拉拉的信、十二个短篇和一首诗作《秘方》及作家自述、鲁尔福基金会献词、《金鸡》文本鉴赏、电影渊源等珍贵内容
◎ 同名电影由加西亚·马尔克斯、富恩特斯联手改编
【内容简介】
迪奥尼西奥·宾松因手臂残疾,只能在村里做着“呼叫者”的体力活营生。一场庙会上,他救下一只奄奄一息的金鸡,悉心照料,母亲却因操劳过度去世。一穷二白的他,将命运寄托在那只雄鸡身上,决定只身出门闯荡。
金鸡在之后的斗鸡中屡战屡胜,意外地给他带来了生活的勇气。走南闯北中,宾松认识了一位“阉鸡女郎”,有她在的地方,他无往不胜。正当他以为时来运转之时,命运却自有它的安排……
【名人评价】
卡洛斯·维罗委托我将《金鸡》改编成电影,这促使我更深刻地去了解一部我确信已比作者本人更熟悉的作品。……鲁尔福的个人魅力流露于字里行间。
——加西亚·马尔克斯
无论什么样的经典作家,倘若将《金鸡》归入次要的作品,都是愚蠢和错误的。或许这样考虑更合适:即胡安·鲁尔福感到作为电影脚本的文学能唤起内心的活力。
——赵振江
胡安·鲁尔福反映的是我们土地上最后的男人和女人。
——卡洛斯·富恩特斯
鲁尔福的文字揭示了“一种并非我们的双眼所看到的景色,而是在我们视力所及的事物后面的景色。一种从来不叙说自身而叙说他物的景色,甚至是更加遥远的景色。这是一种形而上,一种宗教,一种人和宇宙的思想。(……)鲁尔福是唯一给了我们一种墨西哥景色的意象而不是对墨西哥景色的描写的墨西哥小说家。”
——奥克塔维奥·帕斯
鲁尔福的小说不仅是20世纪文学的杰作,也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
——苏珊·桑塔格
是胡安·鲁尔福第一次真正打开了时间的入口,正是那种神秘的、非理性的、拥有多种时间、跨越生死、打破逻辑的观念,才让他着魔似的将“地域主义”的写作推到了一个梦幻般的神性的极致。
——吉狄马加
鲁尔福的小说像墨西哥乡间游荡的,无头无尾,歌词迷离的忧伤歌曲。
——张佳玮
火中遗物 豆瓣 Goodreads
Las cosas que perdimos en el fuego 所属 作品: 火中遗物
7.3 (29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玛丽安娜•恩里克斯(Mariana Enriquez) 译者: 陈芷 / 李碧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0 - 4
【编辑推荐】
☆Goodreads4.02+好评,版权输出20多国,荣膺2017年巴塞罗那城市文学奖。
☆12则短篇故事,20余幅暗黑系绝美插图,创痛与美好并存,火焰与黑暗共舞。
☆光怪陆离的美洲大陆,奇诡迷人的都市怪谈。一部色彩浓郁、阴森锐利的故事集,剖析人性的至暗深处,探讨萦绕现代生活又深深植根于历史的恐惧。
☆阿根廷当代作家玛丽安娜·恩里 克斯,21世纪的女爱伦•坡,集博尔赫斯与雪莉•杰克逊风格于一身,叙述技巧媲美科塔萨尔。
☆入选《波士顿环球报》2017年最佳虚构作品;《纽约时报书评》《卫报》《科克斯评论》《环球邮报》等多家媒体联合推荐。
☆首度译介为英文便备受瞩目。人气作家凯莉•林克(星云奖、雨果奖、世界奇幻奖得主)、海伦•欧耶米(毛姆奖得主)、劳拉•范登•伯格(欧•亨利奖得主)和罗克珊•盖伊(TED百万点阅)等好评力荐。
————————————————————————
【内容简介】
《火中遗物》由十二则短篇故事组成。从充满现代气息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到闷热荒蛮的热带丛林、荒僻的偏远小镇,从殖民地时代到现代,作者将阿根廷历史传说、社会事件糅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色彩浓烈、新旧交织的阿根廷图景。
深夜敲门的流浪小孩与第二天新闻中的谋杀案;一次蛮荒之地的旅行中如妻所愿人间蒸发的丈夫;将自己锁在房间里,潜行于网络的蛰居族;沉寂腐臭的黑水之下被唤醒的秘密;义无反顾跳入火堆的女人;一个受困于现实又痴迷于历史罪案的男人……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会做出什么?
……
在清醒与幻梦之间,生活与恐惧从未如此真实。
————————————————————————
【媒体及名人推荐】
恩里克斯的故事具有历史和阶级意识,但她的角色从不沉湎于伤感或安逸。她超越现实主义的严苛束缚,追求更深刻也更令人不安的真理……引人入胜,充满诡谲而生动的细节……和黑色幽默。——《纽约时报书评》
让人身临其境,细节处仿若噩梦……勾画出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仿佛用刀片组装成的镜面球。——《卫报》
让读者措手不及,手法之微妙,实在不可思议……一部色彩浓郁,充满反叛精神的故事集,日常的恐怖就静候在每个未知的角落周围。——《科克斯评论》
恩里克斯用这部哥特故事集掘出了阿根廷“肮脏战争”中死者的尸骸。——加拿大《环球邮报》
暴戾而冷峻……这十二个故事如一幅哥特式肖像画,画中的国家跌跌撞撞,不安地逃离可怕的创伤记忆,而新的创伤却潜伏在每个角落。——《波士顿环球报》
她的故事以潜伏的不安破坏松动了日常。——巴塞罗那城市文学奖评审团
这些故事会搅乱你的内心,让你心绪难平。读就对了!——凯莉•林克(Kelly Link,星云奖、雨果奖、世界奇幻奖获奖作家)
她的作品如此新颖而富有冲击力,让人心跳加速,屏住呼吸。玛丽安娜•恩里克斯是当代虚构文学界不可或缺的声音,《火中遗物》必将引发轰动。——劳拉•范登•伯格(Laura van den Berg,欧•亨利奖获奖作家)
这些故事阴森锐利,张力十足,实乃上乘之作。面对它们的进击,我毫无抵抗力,就像恩里克斯笔下那些或诙谐或残忍或伤痕累累的人物无法抵御生活的冲击一样。——海伦•欧耶米(Helen Oyeyemi,毛姆奖获奖作家)
一部扣人心弦的短篇小说集——寂静的哥特式恐怖故事,借助或渺小或宏大的悲剧,真实地折射出人类境遇的错综复杂。关于女性,恩里克斯有很多话要讲: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的女孩们,失败婚姻的羁绊,贫穷与毒瘾的蹂躏……尖刻犀利,堪称优秀恐怖故事的典范。——罗克珊•盖伊(Roxane Gay,TED百万点阅作家)
在玛丽安娜•恩里克斯的故事中,恐惧就像阳光下的瓷砖上一团滑动的黑水,彷如幻觉,却又如此真切,那些看似绝无可能的恐惧可能真的会变成现实。——莱拉•格里罗(Leila Guerriero,阿根廷作家)
2021年4月26日 已读
装帧上就很喜欢,纸的手感和克重都非常合适,里面的插图透出惊悚的美感,也非常贴切。发生在阿根廷的怪异短篇故事们,内容都很有惊喜,有一种独特的异域吸引力。在读西语原文,看能不能写出点东西来。
拉美 文学 短篇小说集 西语文学 阿根廷
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 豆瓣
所属 作品: 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
9.6 (9 个评分) 作者: [墨西哥] 卡洛斯·富恩特斯 译者: 亦潜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8
这是一部以墨西哥革命为主要题材的经典小说,它使卡洛斯•富恩特斯享誉世界文坛。这部作品受到拉美文坛的普遍好评,认为这是一部“最为全面、最为完美、成就最为显著的小说”。墨西哥革命后的新贵在病床上看着死亡向自己走来,在或清晰或迷糊、或明或暗的思绪中,追忆自己过去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