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藤湖南
清史九讲 豆瓣
清朝史通論
作者: [日]内藤湖南(内藤 虎次郎) 译者: 武琼 华文出版社 2019 - 1
本书是内藤湖南在京都大学任教期间,于1911年和1915年所做两次演讲的内容。1911年,正值清朝风雨飘摇之际,作者从兵力、财政、思想三个方面,对清朝何以走上末路做出了精辟深刻的分析,并对中国此后的命运进行了大胆而理性的预测。1915年,中国已进入民国时期,作者再度梳理清朝历史,从政治谈到艺术,纵横经学、史学、文学,详人之所略,略人之所详,绘出一幅包罗万象、与众不同的清史全貌。听内藤湖南讲历史,听一段尘封的往事,得一种崭新的领悟,展卷始知历史竟还有这般读法,研究原还有那般做法。
2020年10月13日 已读
修行52nd,我太喜欢内藤湖南了,为什么国内不引进全集呢,其人《中国史通论》一书为后人拼凑之作,并非特意撰写之通史,而此书虽为讲稿整理而成,也算是内藤公通史方面代表作品,真是太好读了!无论谁来,才如天样大作手,写通史一样很难做到门槛低易记而有深度,基本都在撒网眼大小不一并不均匀的网,而内藤先生这本书这张网给我的体验是最好的,这也许是冥冥中的气场投合,但即使抛开粉丝滤镜,此书依然如在不经意间系统全面勾摹整体图景,使人有所门而入,有所路至深,观之也无非凡之处,细思才觉分外难能啊
内藤湖南 历史 日本 日本汉学 清代
诸葛武侯 豆瓣
諸葛武侯
作者: [日] 内藤湖南 译者: 张真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 - 4
《诸葛武侯》出于日本“东洋史巨擘”内藤湖南之手,观点新颖,考证严谨,言必有据,据必翔实,显示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从《诸葛武侯》开始,内藤湖南正式转入中国学研究,并以秋田师范学校的低学历而被京都帝国大学破格聘任,成为京都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诸葛武侯》并不是一部单纯的历史人物传记,作者更为关注的是世运的变迁。如他说:“世运之转移,其治平之日,大抵以每三五十年为一期而起变态,当其动荡扰乱之际,十年或十五年,便面目全非,以致旧物荡然,决非希觏之事。”作者还把明治前后的日本与三国时代相比较,对日本知识界产生过较大影响。
2020年4月4日 已读
修行29th,此书体例有趣,本身为半成品未竟稿因而篇幅短促,译者包含热情的序很长,文尾其他日人评价内藤湖南与此书的文章也不短,几乎达到了一半一半。评分不正常的低,大概因为没有写完,也因为大多数读者错误理解了译者的提醒,把此书纯粹当做虎次郎郁郁不得志之“兴”作,出现了本末倒置的误解。其实此书学术功夫做的很扎实,史观也很端正,因而少有挑战性十足的新奇观点,借武侯说自己的段落并不多,是很正统的学术小书。至于将明治维新人物类比三国纯属写给日本读者看着玩以拉近距离的手段。一直纳闷内藤湖南这等人物为何被引入大陆如此之慢呢,之前以为是有关近代史叙述的问题,读完这本书发现第六十页引吕泣生那段话可能在设计师看来略刺眼吧。
三国 内藤湖南 历史
中国史通论 豆瓣
作者: [日] 内藤湖南 译者: 夏应元 / 钱婉约 九州出版社 2018 - 1
可与钱穆《国史大纲》媲美,对欧、美、日汉学研究有深远影响的史学名著一代汉学宗师、京都学派创始人内藤湖南代表作研究中国历史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峰
君抱经世之略,广学甄微,无艺不综,尤精于乙部。交游遍天下,嗜学问愈饥渴,爱友朋如性命。——罗振玉东国儒英谁地主,藤田狩野内藤虎。——陈寅恪举凡史学、文学、金石、目录、书画无不涉及,皆有所成就,而以史学为中心。其方面之广,精力之强,遑论日本,即我国近代学者中亦不数觏焉。——周一良他是个博闻强记、透彻明敏的人,他不仅专治史学,而且兼通经学、辞章、书画鉴赏,还擅长书法。——狩野直喜
本书是汉学大师内藤湖南关于中国历史的通论性著作,涵盖了从中国上古一直到晚清的时段,比较系统地体现了内藤湖南的中国史观。他把中国史划分为上古、中古(中世)、近世三个时期,介绍了每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事件与人物,并阐明其特点,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非常富有启发性。
2019年12月14日 已读
修行30th,莫被书名所骗,非是通史而是拼盘,几本著作以及《清朝史通论》的主题演讲稿被按照时间顺序串成了一本类通史著作,分布很不均衡,唐明二朝仅叙个头尾,上古史与清朝部分较为细致,历史文化制度思想乃至艺术都有涉及。编辑试图用此书对标《国史大纲》的离奇思路令人瞠目,就像书中用乃木希典对标李广一样令人发指。这是读的第一本内藤湖南,没有想象的那么出色但也受到了一些启发,只是此书排序,当在同为日本汉学同为大家之作同为(号称为通史的《宫崎市定中国史》之下
内藤湖南 历史 日本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