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
三四郎 豆瓣
作者: [日本] 夏目漱石 译者: 汪明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11
主人公小川三四郎从熊本的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东京的大学。来到东京这个与他以前的认知完全不同的世界后,在现代文明和现代女性的冲击下,他彷徨迷茫,不知所措。他被三种世界同时包围,一是故乡熊本,二是野野宫和广田老师所在的学问的世界,三是浮华世界。三四郎越来越被他暗恋的对象——美弥子所在的浮华世界所吸引。三四郎对美弥子一往情深,可美弥子的态度却暧昧含糊。她数次向三四郎提过“迷途的羔羊”这一词语,却最终与哥哥的朋友结婚。平凡的青年人在与大都市形形色色的人的交流中,也慢慢得到成长。
2022年3月27日 已读
休憩36th,我阅读成长小说的感觉如同开盲盒,此书和《麦田里的守望者》完全不得要领无法融入其中,而《北方的海》则让我融化如在春风沉醉的晚上,明明都是主角旁观经历人人事事,兴起而发兴尽而止,区别却能如此明显。其他的夏目漱石我读的很动情很享受,此书委实味如嚼蜡。序言中村上饱含浓情厚意写了长长一篇,并说自己曾读此书多次,大概,这也是村上不对我波长的原因吧。
夏目漱石 小说 日本
草枕 豆瓣
草枕
8.9 (51 个评分) 作者: [日]夏目漱石 译者: 陈德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6
《草枕》是夏目漱石的前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说写"我"--一个青年画家为了躲避俗世的忧烦,寻求"非人情"的美的世界,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以及在那里的所见所思所闻。作品着重描写了山村中的人和景物,其间穿插着大量"我"关于艺术论和美学观的独白,并比较了东西方艺术的差异。这些独白中最为核心的观点即"非人情"。所谓"非人情"是一种超越道德或人情的境界,是超脱世俗的出世境地,也是一种艺术审美观。比如作品中的"我"认为陶渊明的诗中所传达出来的意境便深得"非人情"三昧。因此,《草枕》与其说是一篇小说,更像是一部夏目漱石关于艺术的论著;而对山村风情的描写以及不时出现的俳句和诗词又让这部作品像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总之,《草枕》是一部别具特色的作品,非常值得一读。
2019年10月1日 已读
休憩197th,书中句句不离非人情,据称漱石美学观点也是在此书集中体现。书中包括独行壮丽山岭,夜半吟诗,遥远三味线声,禅诗俳句,古拙茶器砚台等等出尘意象,还有漱石作的若干水准一般的俳句汉诗,漱石最著名的“月色真美”也出现了多次,但忙活了好半天,最出尘最不似人间的还是温泉中不期而至的女子曼妙裸身在雾气中那惊鸿一瞥,宛如梦幻难以置信,将漱石直接轰杀到怅惘状态,思维全然不在实处的怅惘,乃是人类最接近出尘的心理状态,可见出尘非人情之处,正在红尘人情之中。自那一瞥,全书便落入俗世,前夫啊战争啊数钱啊纷至沓来,也无所谓,大概漱石心中真美的月色,并不在闲情生时独步山径,而在裸体一晃而逝后怅惘仰望时的月中,“仰望春星一二三”,如此而已。这种物哀,乃是漱石的非人情,“头白船郎水天话,寂寥为尔共沾巾”。
夏目漱石 小说
我是猫 豆瓣
7.5 (7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夏目漱石 译者: 刘振瀛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近代文学作家的代表,竖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被誉为“国民作家”。《我是猫》是他的成名作,同时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主人公以一只猫的身份,俯视着日本当时的社会,俯视着二十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同时发出种种嘲弄和讽刺。作品通过主人公苦沙弥的生活,以诙谐的语言、细腻的笔调和犀利的笔锋,描绘了一批惯于谈天说地、道古论今的文人学士和势利小人,淋漓尽致地揭露和嘲讽了资本家、统治者,批判了金钱万能的社会和盲目崇拜西方生活方式的社会习气,塑造出一群自命清高、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形象。
2013年8月5日 已读
休憩220th,这种清清淡淡的故事才是我心中的日本小说,例如这本,例如细雪,例如雪国,例如千只鹤,三岛的小说不是日本的,是世界的
夏目漱石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