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偏见的本质 豆瓣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8.4 (16 个评分) 作者: [美]戈登·奥尔波特 译者: 凌晨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 - 10
舒适圈、鄙视链、地图炮、替罪羊……打破偏见从了解偏见开始;《社会性动物》阿伦森推荐的“偏见百科全书”;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写就;偏见是“大脑偷懒”的常态,也是社会习俗对个人价值的侵害,消除偏见不仅要改变个人的行为态度,也要改变导致不平等的社会机构和制度;偏见研究领域的奠基性著作;社会心理学入门必读
▋编辑推荐
▶畅销六十余年的社会心理学名作,截至1979年,全球销量就已突破50万册
▶有层次地从个人心理、社会、传媒、教育、政策等各个方面对偏见的成因和形态做了分析,让读者充分理解这个现象的顽固和复杂。
▶为偏见研究这个学术领域规划了路线图,激发了此后一代代学者的研究灵感。美国心理学会(APA)的网站显示,这本书总共被引用了37676次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现任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理查•克拉克•卡波特社会伦理学讲席教授马扎林•贝纳基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偏见与歧视”,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当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里程碑式的著作。
在本书出版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就可以把偏见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奥尔波特以雄辩的论述和大量来自实证研究的数据证明了,偏见要比人们想象得普遍很多;它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而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其深层根源。
奥尔波特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揭示了“偏见”这一由来已久的问题的方方面面:它在个人身上的根源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根源又在哪里;它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它对个体和群体又有着哪些影响,等等。奥尔波特探究了偏见与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量之间关系的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如何减少歧视和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建议。
自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偏见的本质》就一直是这个领域奠基性的权威著作,即使是数十年后的今天,虽然关于偏见的细化研究比起当时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奥尔波特这本经典著作仍然不减其魅力,始终是所有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案头必读之书。
▋媒体赞誉
很可能是所有出版过的关于这个问题各个方面的研究著作中最出色的一部。
——《人格研究期刊》
一本深刻的著作……作为研究资料来源,这本书本身就堪称一个图书馆。
——《基督教先驱报》
▋名人推荐
《偏见的本质》是严谨的学术讨论和人文价值的惊人结合体……这本书影响了整整一代社会心理学家。
——埃利奥特•阿伦森,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社会性动物》作者
众所周知,《偏见的本质》是一部经典之作。它的目录为人们讨论和理解偏见这个复杂的人类问题建立了社会科学的学术取径。
——肯尼思•克拉克,纽约城市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社会改革家
这部书的目录在实质上组织了对偏见这一重要概念的学术研究。《偏见的本质》勾画出了研究的领域,确立了其中的基本类别和问题,并将其置于一个广泛的、折衷的框架中,这一框架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托马斯•佩蒂格鲁,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心理学教授
当下, 新冠病毒疫情引起不少群际间关系紧张,这本书及时地给读者提供了对偏见的科学分析,是关心社会共融及世界和平的必读天书。
——康萤仪,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卓敏市场学教授
2021年4月7日 已读
修行12nd,此书在我最大启发是合情合理逻辑完备的证明了偏见一事乃是人类性格本质组成部分,形成偏见的要素众多且彼此混杂,各个捋到根上都与过度泛化与分类标签化脱不了关系,而人脑必须借助分类进行思考,分类化势必伴随着各个层次的标签化,经验与下意识反应因此而成。所以,即使没有煽动者、不安全感、宗教文化藩篱与为转移矛盾而竖起的共同敌人靶子等等常见的偏见温床,偏见一定会在,只要人还在分类思维,还有标签化思路,那么差别一定会被放大化以及过度泛化,有习惯有思想就会有偏见。那么如何应对呢?大致还是发展共情心,走出思考舒适区,警惕自我及外界的局限性,更好的处理现实一手经验吧。最后感叹一句,五十多年前可以把一本心理学人文著作写到今天看来都可一字不易的份上,多难啊,此书比《乌合之众》强多了,意义大多了!
心理 思维 社会 社科 科普
红龙 豆瓣
Red Dragon
8.0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托马斯·哈里斯 译者: 赵昆 译林出版社 2013 - 10
托马斯·哈里斯:公认的世界悬疑小说宗师
《红龙》:大师的成名作,汉尼拔博士首露峥嵘
当红美剧《汉尼拔》的第一蓝本
好莱坞曾经两次将《红龙》改编为电影
“《红龙》是自《教父》以来最好的流行小说。”——斯蒂芬·金
接连两桩灭门案在月圆之夜发生,面对扑朔迷离的案情,特工威尔猜不透罪犯的变态逻辑。距下一个月圆之夜还有三个星期。在这性命攸 关的时刻,他只好去求助于一个人:那个差点让他丧命的食人博士,汉尼拔·莱克特……
2019年4月26日 已读
休憩112nd,TH笔下的反面boss形象之深刻难忘实在是秒正面侦探无数个档啊,本书中无奈退居绿叶的汉尼拔大人神龙偶见鳞甲已然令人心寒,最后大局底定时还不忘丢出此书最后一个警句“要么杀死我,要么留下我读书的权利”。而正牌boss红龙大人是一个刻画的非常有辨识度和深度的人格分裂者,狗脸人格扛着红龙人格巨大压力为爱冒险去美术馆吞画这一段看得我拍案叫绝,可惜如此人物被便当的太轻易,威尔老婆莫莉和他闹别扭了整整一本书,到了结尾突然刚了起来,无论操起鱼竿或是手枪,都能稳稳的爆多拉德的头,你都没处说理去
小说 心理 悬疑 托马斯·哈里斯 犯罪
搏击俱乐部 (1999) 豆瓣 TMDB I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Fight Club
9.0 (2044 个评分) 导演: 大卫·芬奇 演员: 爱德华·诺顿 / 布拉德·皮特
其它标题: Fight Club / 搏击会(港)
杰克(爱德华•诺顿 饰)是一个大汽车公司的职员,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危机和憎恨。
一个偶然的机会,杰克遇上了卖肥皂的商人泰勒(布拉德•皮特),一个浑身充满叛逆、残酷和暴烈的痞子英雄,并因为自己公寓失火而住进了泰勒破旧不堪的家中。两人因缘际会地成为了好朋友,并创立了“搏击俱乐部”:一个让人们不戴护具而徒手搏击,宗旨在于发泄情绪的地下组织。
俱乐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地下组织,而泰勒也以自己个人的魅力,吸引着那些盲目的信徒。俱乐部的成员们到处滋事打架、大肆破坏,泰勒本人的行为也越来越疯狂。
杰克对于“搏击俱乐部”的现况及泰勒的行为越来越无法忍受,和泰勒发生争执,泰勒离开了他。然而,杰克发现,他走到何处都无法摆脱泰勒的影子,他开始思考:我到底是谁?
2013年9月9日 看过
读书时感觉那种宣泄,破坏与赤裸裸的本能很合心意,泰勒的身份只是无关紧要点缀的樱桃,而电影的直观感受让我感觉大破坏行动走的太远,而布拉德皮特现形一刹非常带感,最后两分钟直接提升整体质量到无穷,那满脸流血看着四周高楼逐一爆炸倾颓时轻轻拉起心爱妹子的手,笑看世界的感觉真是他妈的狂霸酷炫
心理
致命ID (2003) Eggplant.place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Identity
8.4 (1407 个评分) 导演: 詹姆斯·曼高德 演员: 约翰·库萨克 / 雷·利奥塔
其它标题: Identity / 杀人游戏
一个典型而又引人入胜的悬疑故事:一个汽车旅馆里,住进了10个人,他们中间有司机、妓女、过气女星、夫妇、警探和他的犯人,还有神秘的旅馆经理。这天风雨大作,通讯中断,10人被困在了旅馆里,惊悚的故事开始了。
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并且按照顺序留下牌号。10个人存活下来的渐渐变少,他们开始恐慌,互相猜忌,却无意间发现了彼此间的联系。但是,大家怀疑的嫌疑人却纷纷死去,谜团笼罩在旅馆狭小的空间里,这样的凶杀案件却有着人们猜不到的真相……
2013年7月11日 看过
多重人格的自我吞噬过程,角度不错
心理 悬疑 惊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