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七日谈 豆瓣
7.5 (17 个评分) 作者: 刀尔登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1 - 8
《七日谈》里的故事繁多,但条理清晰,它由两条主线所引领:
一是生活中最最普通的人和最最普通的故事,这些人中有乞丐,有酒鬼,有隐士,还有江湖骗子。
另一条主线,写了一个遥远的国度:希里花斯。作者以他的奇崛妙笔,把这个美妙的国度勾画得令人心驰神往。这些寓言故事满载着喻世、警世、醒世的哲思。
2012年11月4日 已读
裂齿狂笑,得意之极,刀尔登是成精了,满纸弦外之音,从容不迫的影射和暗示,真才子书,推荐我大家都读一读,果然刀尔登宝刀不老,邱小刚风韵犹存
刀尔登 思想
笑谈大先生 豆瓣
7.9 (77 个评分) 作者: 陈丹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1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关于鲁迅的七次演讲文稿。虽不过数万言,却在浩瀚的鲁迅研究的边上,辟出新的境界。论者或称它“还原”了鲁迅,或称它“唤回”了鲁迅;而对于作者,这样的公开谈论大先生,或许更类似于一种还愿。
2012年11月4日 已读
依旧是熟悉的陈丹青,情感满溢,能说出很有价值的话却常被自己的激情冲失了客观的立场,不为所动的读到将将过半,他说[近二十年的孩子们都懂得,什么都是可以干的,但是千万不要救中国,千万不要闹革命]……寒夜斗室中我全身一抖……妈妈,爸爸,大先生,也许若干年后弥留的我会悔恨,会痛恨自己的决定,但是…妈妈,爸爸,大先生,我肯定不会救中国,肯定不会闹革命,但愿,我可以看到结局
思想 陈丹青 鲁迅
纸上卧游记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程雨城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2 - 4
南朝有个叫宗少文的人,一生爱好远游,后来身体不行了,没力气再去寻山访友,于是遍画名山大川,挂满了家里的墙壁。宗少文从此每天在家抚琴自娱,尽使纸上的群山发出回响。而作者的卧游则是蜗居在一间“家徒四壁”狭窄房间里,在书页间纵横驰骋,在文字里漫游无垠,在思维的世界里周游世界,游历于古往今来。
真正懂得《庄子》“心有天游”的人,就算被放在写字楼的格子间里,被抛在孤岛上,甚至被关在牢房里,一颗心也仍然是逍遥无际、毫无滞塞的。
因为“心有天游”,一切的纵横无垠都只在自己的心里发生。
★这是一本读书人的精神漫游。
★☆也是一本带着你博览群书、并且刺激着你不停地提问和思考的书。
2012年7月24日 已读
熊逸团队其中一人单飞之作,闪光之处连篇累牍,熊逸团队每个人都致力让你眼中熟悉的东西陌生,然后产生各种思考,此书也不例外,质量实在上佳,强推
思想 随笔
我向皇帝说真话-孟子趣说-3-谐趣版 豆瓣
作者: 熊逸 中国华侨 2012 - 2
《孟子趣说3:我向皇帝说真话》:以假不正经的态度,深入浅出地讲解孟子其人、其代表性学说。从孟子思想谈起,探讨的却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引导读者独立思考。
你也许不知道这些问题——谥号:一个字背后的一堆问题。简体字又惹麻烦了。尽孝实在不容易。梁山第一百零九条好汉。最早的教育课程是什么?古代农民诗:写农民的诗还是农民写的诗?塑造假孔子。打人不打脸,那,打动物呢?
要读史,先读经。想要了解历史,只读史书当然是不够的。你看到古人这么做、那么做,可是,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为什么会那么做呢?那么,把他们曾经熟读的书也拿来看看好了——好比你若是没读过马列,又怎么可能真正了解我们的当代史呢?
由史读经,由经读史,经书和史书是分不开的。我能做的,也只是借你一瓶胶水罢了。
——熊逸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孟子趣说3:我向皇帝说真话》
从史料中挖疑点,以诙谐的笔调深入浅出地讲解孟子其人、其代表性学说。从孟子思想谈起,探讨的却是中国的史学和政治,引导读者独立思考。把历史的脉络梳理清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会发现,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其实都建立在误解的基础上。
2012年6月20日 已读
第三部是滕文公篇,真是很郁闷,熊逸就不能好好说话吗?他的渊博知识储备和见地与他叙述场景,翻译原文时表现出的幼稚近乎是完全相反的两面,令人不禁无奈苦笑,若论实在的知识,三不及二,似乎好于一,但是重要程度三是最多的,孟子鲜明清楚的表达思想的部分几乎全然在此
思想 熊逸
思辨的禅趣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熊逸 线装书局 2011 - 7
对于《思辨的禅趣: 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这部作品,著者熊逸是这样阐释的:“本书从《坛经》入手,在梳理禅宗思想渊源的时候难免会由禅及佛,涉及印度佛教的学理纷争与中国佛教的传承演变--许多人认为禅宗是完全中国本土化的佛教,其实并不尽然,禅宗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印度佛教、乃至印度外道那里找到源头的。连带对一些许多人都知其然的东西--比如‘风动幡动’、‘空即是色’,也会尽量讲出个所以然来,毕竟这些说法既不是故弄玄虚的文字游戏,也不是不合逻辑的信口空谈,而是有着一些比较复杂的佛学背景的。
“本书也会澄清一些对佛教的常见误解,比如善恶有报、灵魂不灭、转世投胎、天堂地狱。文中还会用到一些心理学知识帮助分析,但大家可别以为我能猜出那些古人的心思——不但我做不到,所有严肃的心理学家都做不到。”
2012年6月19日 已读
这本书告诉我我不适合佛学,这本书是对坛经的阐释,附有原文,原文给我的感觉是云山雾罩,逻辑体系存在,可以自圆其说但回答的很牵强,由于后人伪托,使得坛经的原意变得模糊,而禅宗内部罗立的山头和诸多针锋相对的观点也让我对禅宗敬而远之,诚然佛学是门重要的科学,但是我体会不到其中妙处,在尚属淳朴的思想草创期已然给我这种感觉,以后读那些莫名其妙故弄玄虚的公案还不得把我憋死,我宁可去啃诸子百家和西哲的晦涩言语,虽然坛经某些语丝深深触动我心,不过瑕瑜互见瑕胜于瑜,是我的看法,而且无意改变
哲学 思想 熊逸
孟子他说 豆瓣
作者: 熊逸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11
关于“熊逸说史”:希望你能够习惯这种诗经说名的方式--虽然貌似“大话”,其实却是“正说”,虽然貌似诙谐的游戏,其实却隐藏着思考的题目;虽然貌似讲古,其实却千丝万缕地关联着当下。
讲经说史,在经史之外,讲的还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在骗局和迷雾中磨练眼力的方法,还有其他种种。这套书会慢慢把国学经典一部部讲来,用最轻松的语言来解读最晦涩的思想和最费解的历中我。如果你读书的目的只是想从得到轻松一乐,那这套书无疑会满足你的需要,但如果你在笑过之后还多了几分思考,并且表情变得严肃起来,那样的话……
2012年6月17日 已读
渐入佳境,公孙丑篇学到了很多东西,不囿于孟子一书,其余名字学,文字学之类也得益不少,人渊博以后就容易不自觉咳珠啐玉,你真说不上什么时候就会从他那里学到东西
思想 文化 熊逸
孟子他说1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熊逸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5
有多少错误早已让我们信以为真?有多少谎言早已让我们习以为常?  你不妨把这本书当做一部益智游戏手册,一边看,一边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静下心来想一想,看看我们头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不是真的母庸质疑?  对于经典和历史,历代的统治者们大多都有着一套套高明的剪辑和宣传功夫,他们是很会用真话来说谎的,而不上当的人永远是少数中的少数。  还要记住:看这本书的时候不要轻易就下结论哦,你掌握的资讯越丰富,他就越能够体会出作者的良苦用心,他可绝对不仅仅是把历史和典籍做了些通俗化的说明而已呀。
2012年6月15日 已读
熊逸标志性的渊博和幽默,可惜比较春秋大义等书太浅,作为正式出版物又太贫
思想 文化 熊逸
春秋大义 豆瓣 Goodreads
春秋大义
8.6 (12 个评分) 作者: 熊逸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12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的构架,以上千年的纵深探究历史,不但从中国文化中寻根溯源,还兼涉了西方人类学、宗教学、社会学、心理学,与过去强调“中华文化”的优点与特色不同,作者的着力点在发掘人类文化本源的共同之处,演变的结果和过程或许不同,但蒙昧初期的人类,却拥有几乎共同的规范。视野宽了,结论自然出现,如同在太空中看地球,不必用数学推导地球是圆的,就算原始人都看得出来,没有别的原因,站的高度不同。
2012年6月10日 已读
熊逸的渊博与缜密逻辑思辨能力与怀疑精神与治学态度与强大的不可形容让我羡慕欲死的渊博!!!让我深深折服。没话可说,有十星这本书就值十星,这本书告诉我们思想与政治的关系,我们对于儒学,道家或是国家与人民,人的职责与义务的根深蒂固的认知有多少舛误,我想,尤其是对于读书时间有限,读书速度极慢的人,读一本这样浓缩,质量极高而不深奥的书该多合适啊,只是读熊逸的书好累,信息量真是太大了,熊逸自己做的注解真是旁征博引啊,与此人同时,怎能不夙兴夜寐,见贤思齐
思想 熊逸
民主四讲 豆瓣
6.7 (17 个评分) 作者: 王绍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8
为什么“民主”这个曾经的“坏东西”会变成“好东西”?作者以成熟的西方民主为例,深入浅出地展现了现实世界中民主体制的许多实证性问题。作者从民主的起源和演化讲起,逐一讨论民主发展的历史过程、西式民主的机制与运作及其实效与反思。全书不仅是对西式民主的介绍,也是对其的进行反思。
2012年3月28日 已读
读完作者自序而弃读,作者必然不是什么厉害角色,也很难说出有道理的见解,序言中为说明民主是否值得推崇而举例【如果不同的人对美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却都认为美是个好东西,我们是否觉得有点奇怪】这有什么奇怪的,作者混淆了美作为优秀的标准和具体内涵的区别,又,作者抨击丘吉尔的话【民主是最坏的政体,只不过其他政体更糟糕】,认为我们不能满足于【最不坏】的政体,而应该不断探索改进,但是如果可以改进,那还是【最不坏】的政体吗?我们当然要选择最不坏的政体,因为它是相对最好的政体,作者的意思可以理解,他想说我们不能满足于民主,而应该弄清什么是民主,不断探索改进更适合我们的民主,但是这种表述方式无疑暴露了作者本人逻辑思维的短板和论述技巧的缺失,这样的人驾驭民主这样一个大话题,想必只不过是些陈年历史录鬼簿回顾和基础概念
思想 政治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豆瓣
8.8 (10 个评分) 作者: 熊逸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1
贪欲、暴力、腐败……谁偷走了我们的正义?
这是一部通过纷杂的案例和严密的逻辑,探讨何谓正义、如何实现正义及正义从何起源的通俗哲学作品。
全书围绕正义话题,从不同侧面阐述:要幸福还是要公正,何谓正义,自由意志的两难,原罪的两难,康德的失误,伟大的嫉妒心……用通俗生动甚至带有文学意味的语言,讨论我们稍微陌生但是生活中须臾不离的话题,给人以智力启迪和精神享受。
2012年3月20日 已读
这是绝对的好书,不知道为何知名度始终不显,我读完了第一遍,立刻决定重读一次。这本书极有说服力的证明光靠渊博就可以征服任何人,这是本旁征博引的书,这是本打开思想的书,书里简而赅的列举比较了几乎所有关于公正,正义与公平的名家思想,求其同异,指出薄弱处与精华处,作者实在是个非常厉害的人,虽说只有破坏,建设很少,但是他涉及的问题如此广泛而重要,以至于他如果当真给出明确而可行的答案,就必然跻身超一流思想家之群,也就没有必要求全责备了,这本书的逻辑体系和学问深度都是令人瞠目的杰出,确实达到了大陆现在生作家与学者中一等一的水准,他也给了我希望,他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状态,渊博而不桎梏于书本,有自己的思考,啊,思想者是多么幸福,多么令人羡慕啊
哲学 思想 文化 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