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
A:不在现场 豆瓣
"A" Is for Alibi
作者: (美)苏·格拉夫顿 译者: 张劼 新星出版社 2011 - 5
八年前的一桩夹竹桃命案使尼基背负杀夫罪名入狱;八年后,假释出狱的尼基委托女侦探金西‧米尔虹重新调查丈夫劳伦斯离奇死亡一案。随着调查的展开,围绕在劳伦斯身边的各色人等一一登场。金西周旋在这些人物之中,终于把他们全都串在了一起,她却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踏上死亡之途……
2013年12月4日 已读
休憩270th,读之前不知道这是冷硬,而且还是女侦探冷硬,冷硬猜凶手是不理智的,不过还是被我看出来了,因为当女侦探脱裤子的时候,对方肯定是凶手,这种增加戏码的把戏经久不衰,冷硬真没意思
小说 推理 苏·格拉夫顿
十日惊奇 豆瓣
Ten Days' Wonder
8.1 (1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沈云骢 新星出版社 2010 - 11
他们形成了一种三角关系。
霍华德·范霍恩:一个饱受失忆症之苦的年轻雕塑家,急切地找到埃勒里·奎因,请他帮助解决日在困扰自己的问题。
迪德里希·范霍恩:霍华德的养父,莱特镇的百万富翁,他用金钱为自己量身定制了一位妻。他需要埃勒里奎因——但是为了一个罪恶目的。
萨利迪德里希年 轻漂亮的妻子。她来自贫民区,但命运逆转住进了范霍恩家的豪宅。
埃勒里发现了一种犯罪模式,它会不可避免地最终导致谋杀……
2013年12月4日 已读
休憩269th,十诫杀人应该算是童谣杀人的一种,全书感觉偶然性太大,诡计的随意性略强,属于不可能发生的本格犯罪,不过看到奎因被耍弄还是很开心的,啊哈哈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漫长的告别 豆瓣
The Long Goodbye
8.3 (122 个评分) 作者: [美] 雷蒙德·钱德勒 译者: 宋碧云 新星出版社 2008 - 2
《漫长的告别》是雷蒙德·钱德勒最重要的一本小说,它是钱德勒风格的集大成者。这部作品发表于1953年,是作者的第六部长篇,荣获了“爱伦·坡奖”年度最佳小说。
一个优雅有礼的酒鬼和一个贫穷高贵的私家侦探相遇,会发生怎样一种诚挚而悲伤的友谊?伦诺克斯酒醉后被马洛送回,他稍后寄來一张五千美元的巨钞做为感谢和告別,然而,一连串谋杀,却使这个告別绵绵不绝……
2013年12月3日 已读
休憩268th,这书好在哪?这书经典在哪?钱钟书喜欢它喜欢了些啥?冷硬至高就是如此的话,真的没有任何值得期待,手头其他三本钱德勒束之高阁,有空或送或卖,再尝试一次布洛克,不行就放弃冷硬了
小说 推理 钱德勒
红桃4 豆瓣
7.2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魏红 / 郝红梅 新星出版社 2008 - 10
最普通的扑克牌,演绎最不寻常的谋杀。
这是一个以好莱坞为背景的故事。杰克•罗伊尔和布里斯•斯图尔特是声名显赫的电影明星,他们曾经相恋,却彼此仇视了二十余年。某天,复合的消息神秘地传了出来。终于,盛大的空中婚礼在万人瞩目之下举行。飞机载着新人对幸福的憧憬缓缓升空,然而,等待着他们的却是一条不归路——死亡。不仅如此,死亡的威胁还在逼近他们依然彼此仇视的明星子女…… 伴随威胁而来的,是一张张扑克牌,黑桃J,黑桃7,梅花9,红桃4……
2013年12月3日 已读
休憩267th,不错的核诡,让人意外而不难,难以理解的是奎因在看破凶手动机后一直在做的是拆散他们的婚姻而非保护好邦妮,逻辑上完全说不通,而最后飞机上的搏斗让我破口大骂,你家飞机设置好仪表盘自动飞行以后你们就可以对着驾驶员肆无忌惮的开枪啦?一枪崩仪表盘上就呵呵后了你知道吗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奎因犯罪调查局 豆瓣
Q.B.I.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文家欣 新星出版社 2012 - 4
在奎因犯罪调查局已结案的案卷中,时常能找到一些上面标有“特殊”二字的档案。这些档案包含了一些别有异趣的案情记录——在一个案子里许能找到不同寻常的线索,另一个案子则有着叫人印象深刻的犯人或者匪夷所思的状况。
这些案子许多都是经由QBI的主要部门处理的,如专门调查谋杀、抢劫、勒索、毒品、诈骗、绑架等犯罪问题的部门。但有些案件则更为稀有,于是被分配到局里恰当的分管部门——例如死前留言部门、宝藏部门、魔术部门,当然还有严密把守的顶楼,那里是不可能犯罪部门的办公室。
本人调查生涯中历经的十八次奇遇,在此奉上。
——埃勒里·奎因
2013年12月2日 已读
休憩265th,畅销君默默承受的不公压力真的略大,他是一个很有水的推理作家,这本推理故事短篇集是我最爱的体例,迄今为止最爱的三三,畅销君,奎因,京极等高手的短篇集都读了,还是畅销君的最好看,奎因都比不上,畅销君庞大数量稂莠不齐的作品里除了部分无脑流水生产线出来的骗钱作以外好看的东西并不少,以后还是拿古龙的模板套东野吧,读得多了才发现他不容易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恶魔的报酬 豆瓣
The Devil to Pay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王琢 新星出版社 2011 - 3
沃尔特的父亲所罗门使诈,导致多年的朋友瓦莱莉的父亲雅尔丹生意破产,而他却坐收千万渔利。所罗门被人刺死在书房,目击者确定雅尔丹曾出现在凶杀现场。而案发时,雅尔丹确实跟女儿在宾馆大厅,还打电话到所罗门的书房,沃尔特接通了……
2013年12月2日 已读
休憩264th,核诡中规中矩,不算杰出,这本坏在嫌疑犯太少上,排除法就能锁定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王者已逝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美)埃勒里·奎因 译者: 李小刚 新星出版社 2011 - 3
美国的一个军火贩霸占了一个小岛,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王”。
一天,“国王”待在一间完全封闭的屋子里,隔着一条走廊的另一间屋子里有人放了一枪(空枪),结果,“国王”竟然中枪!!更为诡异的是,国王事先已收到过宣告了谋杀地点、谋杀时间的信件。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2013年12月2日 已读
休憩263rd,这本书告诉我们,你适合什么就去做什么,模仿他人的绝强领域就算你和他人相同level也不可能达到相同效果,即便是奎因,这本准硬汉推理之差令人扶额,凶案现场的绝对限制让答案只能有很少的两种,而三兄弟的名字,该隐与亚伯,不合实际的犹大,已经将剧情泄个干干净净,这一本和Y的悲剧是奎因著作中少有的故事未到一半我已经洞若观火的例子,外加幼稚的剧情线和与人物定位不相符的表现,这实在是奎因少有的渣作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穷举的颜色讲义 豆瓣
5.2 (5 个评分) 作者: 文泽尔 新星出版社 2012 - 3
白雪皑皑的空地上,美丽的女尸赫然在目!
在尸体的四周,却看不到任何往来的足迹;
身中数刀,满腔愤懑的丈夫死不瞑目!
可是,他的身边却看不到一滴鲜红的血迹;
还有那橙色的夕阳和柑橘,
究竟会演绎出怎样不可思议的谋杀……
白色,红色,橙色,橘色,
四宗与颜色密不可分的不可能犯罪,
幻化出侦探世界的无限可能。
《城市画报》、《上海壹周》、《凤凰周刊》专栏作者
《南方都市报》年度阅读报告推荐
关键词“文泽尔”谷歌搜索结果总数突破200万条
令香港著名书评人梁文道噤若寒蝉之书
一部可以穷尽所有诡计的推理小说
2013年11月27日 已读
休憩261st,推理意义基本为0,很少找到这样每个故事的核诡可行与复杂程度都如斜屋杀人一样的集子。自娱自乐的意义满星,这本书的毛病或者说特点作者心知肚明,199页夫子自道曰“在创新上过于执着,因此表现的急躁,布局是诡计至上主义,小说核心按照诡计展开,然后使用故事去掩盖,相反结构与布局的重要性只是放在次要位置来考虑。”这是一个大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作者代表了极为广泛的读了博尔赫斯或者相同level的超一流结构写手后打算自己尝试的家伙们,无必要的把叙事结构复杂化,为此牺牲故事合理性都在所不惜,没错陈修治,老纸在说你。总而言之,这是本写给自己意义更多的炫技之书,作为非他本人的读者,我其实颇不以为然,不过作者活着呢,我还是客气点好
小说 推理
奇职怪业俱乐部 豆瓣
The Club of Queer Trades
7.1 (11 个评分) 作者: G.K.切斯特顿 译者: 纪大伟 新星出版社 2010 - 11
格兰特•巴兹尔是一位癫狂的法官、一位神秘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位有过人见识的解谜专家。本书中的谜团有:为何酷爱三色菫的布朗少校惊见花圃写着:「布朗少校去死!」?戴着高帽子、广受欢迎的年轻人究竟怀有什么诡计?虔诚女教徒竟然是强盗反串的吗?人种学者查德教授为何放弃语言跳起舞来?  被囚禁在地下室的女士正在失声呼救……奇职怪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俱乐部?巴兹尔又和它有何瓜葛?作者切斯特顿的文采华美,创造出一个个饶富奇趣的场景,以反推理手法扩展了推理小说的视野与格局。《奇职怪业俱乐部》虽是切斯特顿的第一本推理小说,但是他一开始尝试推理小说却是带着嘲讽意味,只是没想到嘲讽者变成了礼赞者,叛逆变成了经典。
2013年11月25日 已读
休憩260th,好想象力,好看,对老绅士式侦探我完全么有免疫力,福尔摩斯波洛梅尔维尔等等通通欣赏的不行,这本亦不能免俗,虽然不怎么推理
G·K·切斯特顿 小说 推理
红楼梦杀人事件 豆瓣
5.4 (7 个评分) 作者: 江晓雯 新星出版社 2010 - 9
涉江采芙蓉——晴雯含恨而去;
彩蝶枯屏风——迎春密室惨死;
月本无今古——惜春魂归地府;
冷月葬花魂——黛玉泪尽太虚……
是谁把水般的女儿,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诗一般的意境里,杀意充满了整个大观园……
以红楼梦为背景铺设悬疑与推理 用唯美细腻的文字诠释诡计与谋杀
首届岛田庄司推理大奖赛中国内地唯一入围作品
台湾数十位资深文学大师联名推荐 皇冠杂志全文刊发
这部作品不能使中国推理马上走向辉煌,但却可以使中国推理看到希望。
——岛田庄司
2013年11月25日 已读
休憩259th,当一只妹子拿这本换走了我们一本漫长的告别的时候,我知道理论上这只妹子没有错,但是我还是在心里默默呐喊,你二大爷!这是本早已闻名的奇书,除了名字外与红楼毫无干系的低质量同人,然后好奇心推动我读完,感觉,咦?好像也没那么糟糕。过低的心理预期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实际上妹子写的还算用心,核诡坑爹么你也不能期待妹子太多,另外那种拯救书里自己爱的人物的这个思路我还是很有共鸣的,小时读红楼我也期待皇帝大发善心予以赐婚,可见同期我读了太多传奇话本,啧啧,看在这种温情与共鸣的份上加一星
小说 推理
推理要在放学后 豆瓣 Goodreads
放課後はミステリーとともに
6.7 (2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川笃哉 译者: 龚群 新星出版社 2012 - 5
我,雾之峰凉,“雾之峰”可不是三菱公司出品的空调,“凉”自然也不是广告语。我是私立鲤洼学园高等部二年级学生,同时还顶着侦探部副部长的高贵头衔。什么是侦探部?侦探部可不是纸上谈兵的幼稚的推理小说部,而是真真正正破案子的活动部。
虽然目前我还没有接到委托,不过凭借我的火眼金睛和特殊的名侦探体质,自然而然地“吸引”了不少谜题,当然,最终这些谜题都被我聪慧的头脑一一破解,解救了不少深陷其中的少男少女。没错,我就是热爱棒球的右投手,哦,不,是名侦探——雾之峰凉!
有困难案子要解决,没有困难案子我会创造困难案子解决!这才是高中生侦探该有的“侦探魂”!
2013年11月25日 已读
休憩258th,与同时期读的奇职怪业俱乐部风格极为相似,同样的短篇集,同样的不算深的点点推理,同样轻快搞笑的风格,而这本书就给我很敷衍很轻小说的感觉,而切斯特顿的那本就给我很精品的感觉,就怕货比货啊,仔细想想,并非作者名气与创作年代让我先入为主的判别优劣,而是这本书人物偏幼稚,难以让我认真对待,而且,那案子也太好猜了.....有萌点的部分又没有展开来写,就是一种看不爽吃不饱的观感,这本书居然取得了很多荣誉,日本的读者们果然也是八嘎啊
东川笃哉 小说 推理
布谷鸟的蛋是谁的 豆瓣
カッコウの卵は誰のもの
6.1 (2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马杰 新星出版社 2011 - 5
妻子的意外身亡并没有令绯田消沉。他不但将襁褓中的女儿风美抚养成人,还将她培养成为全日本最耀眼的滑雪新星。风美的滑雪天赋令绯田欣喜若狂——自己一生未能达成的梦想就要在女儿身上实现了。
然而,神秘力量的介入让风美的天赋成为了交易的筹码;陌生人送来的血指纹更令身为父亲的绯田如坐针毡——“是的,我的妻子在孩子出生之前便已流产……”
女儿的幸福,父亲的梦想,血缘的折磨,良心的不安……
布谷鸟,你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蛋生到吧别人的窝里!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不会看到东野圭吾惯用的“喷洒狗血”,取而代之的是良心的抉择和暖暖的亲情。畅销天王告诉读者,我们不必像《白夜行》那样生活在黑暗中,我们的爱也不必以《嫌疑人X的献身》那样令人窒息的方式展现。
东野圭吾最新力作
血缘与道德的抉择 畅销天王炮制情感催泪弹
妈妈,是你把我带到这个世界的吗?
我试着用这部作品突破《嫌疑人X的献身》和《白夜行》的束缚。
——东野圭吾
2013年11月25日 已读
休憩257th,看题目就知道是孩子亲爹妈是谁的故事,东野写过很多很多的好东西,但是他如果要保持现在这种作坊一样的高速度,他就必然会写出这种shit,这种bullshit
东野圭吾 小说 推理
褐衣男子 豆瓣
The Man In The Brown Suit
8.1 (12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丁大刚 / 张相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8
年轻美丽的安妮来到伦敦,寻求刺激。她没料到在海德公园角地铁站的站台上自己竟找到了。一位乘客跌到铁轨上被电死了,现场的“医生”好像在急切地搜查死者,而不是在做检查……
带着唯一的线索,安妮要努力揭开一个隐身幕后被人称作“上校”的杀手,而这个“上校”却要设法除掉她……
2013年10月5日 已读
休憩235th,当阿加莎克里斯蒂拿出她的硬汉小说,你可以打哈欠,招呼小贩买花生瓜子矿泉水,去洗手间补妆,小解,清鼻子,吐痰,或者优哉游哉的小憩一会,什么都可以,就是别老老实实的傻乎乎的在那里看那书,不值得,亲爱的,不值得
小说 推理 阿加莎·克里斯蒂
魔手 豆瓣
作者: 阿嘉莎·克莉丝蒂 译者: 张艾茜 华文出版社 1993 - 8
三毛主编 远景台湾出版 而后华文大陆出版
2013年10月5日 已读
休憩234th,读到第二页匿名信出现我就知道这样三姑六婆的事肯定是马普尔小姐系列,出乎意料的喜欢这本书,核诡一般般,而书中的恋情很讨人喜欢,啊,梅根这样的驯顺m最喜欢了
小说 推理 阿加莎·克里斯蒂
校园疑云 豆瓣
7.2 (10 个评分) 作者: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伍缨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 - 10
2013年10月5日 已读
休憩233rd,很一般的阿婆,动机和藏匿方式一目了然,犯案过程读者无参与感,没有需要思考或者需要解决的谜题,就是讲了个故事,顺便讴歌下人性美
小说 推理 阿加莎·克里斯蒂
女郎她死了 豆瓣
She Died a Lady
9.0 (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约翰·狄克森·卡尔 译者: 石葱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 - 7
英格兰西部的海滨小镇临肯比,总是一派安静祥和的气息。
然而随着大战将至,这里发生的一切都让人窒息。
绝美的有夫之妇和年轻帅气的男演员在海崖边留下两行足迹,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不久,几英里远的海滩上,发现了他们的尸体,但他们却是死于枪击!
凶手莫非是空中飘浮着的幽灵?
险些命丧泥沼的女孩使案情陷入更深的困境,疯疯癫癫的酒鬼花匠似乎一语道破天机,而年迈的卢克医生好像寻觅到了破解谜团的钥匙。
然而,只有H.M.洞悉了这一切。只有他才深深知道,这注定会是一幕悲剧!
2013年8月3日 已读
休憩214th,这才是卡尔,这才是那个魅力十足让我在本格风采前高山仰止的卡尔,坏脾气的梅尔维尔爵士充满喜感,也让最后结局处惊天动地的一转顺理成章,我费尽心思去破解这个谜团,最后败得心服口服,这就是卡尔,一代宗师是不会让你连续读到两本不满意的作品的,卡尔奎因一生厨
小说 推理 约翰·狄克森·卡尔
沉睡的人面狮身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约翰·狄克森·卡尔 译者: 易萃雯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7
战争结束后,唐纳.何顿回到熟悉的伦敦,谣传昔日恋人希莉雅.德沃何发失心疯,只因希莉雅不相信姐姐玛歌死于单纯的脑溢血──她认为有个冷血凶手夺走玛歌的性命,那个人就是她的亲姊夫索雷.马许。但当初负责验尸的医师并不认同希莉雅的看法,甚至暗示希莉雅应该求助心理医师。此时,菲尔博士受好友海德雷督察长所托,绕来此地一探究竟……
菲尔博士听取两造说法后宣布:「两边都说谎,但两边都诚实,而且都不是杀害玛歌的凶手。」菲尔博士顾不得解释,连忙赶赴墓地做一项重要的检验。墓室是石造的,入口的门锁当年被贴上盖有人面狮身像的封印──未被破坏的封印显示这座墓室确实被人面狮身守护着,无人能够进出。但一踏进墓室,映入眼帘的竟是让人无法相信的景象:四具各重达八百磅的棺木,像被巨人力士抬起推落般一片混乱,地上一层均匀且不留脚印的细沙,记录着不可能有人踏进墓室一步……这难道是玛歌的怨灵作祟,还是谁别有企图?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燃烧的法庭 豆瓣
The Burning Court
7.3 (1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约翰·狄克森·卡尔 / [美] 约翰·迪克森·卡尔 译者: 石葱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 - 1
史蒂文斯翻看着稿件中收录的照片,一股凉意倏然袭上心头。
数十年前,那个被处决的女子,那个著名的砒霜毒杀者,容貌竟和他妻子一模一样!
眉目、身材、仪态,甚至腕上的手镯……
阴森森的墓室,棺材里空无一物。
身穿奇怪古装的女子,打开了一道墙壁上没有的门。
推理、惊悚、超自然、心理悬疑——约翰·狄克森·卡尔最棒的三部小说之一,媲美《三口棺材》和《犹大之窗》的神作!
2013年8月2日 已读
休憩212nd,此书质量不错,但是要与三口棺材和犹大之窗媲美是根本不可能的,原因有三,一:真凶不在场证明被作者有意淡化,用处理路人甲的方式引诱人忽略。二:绳结部分完全无谓,殡仪店见绳结部分是个大而无谓的烟幕弹。三:结局看似不错,和全书拼起来总感觉很乱
小说 推理 约翰·狄克森·卡尔
密室·自闭之物 豆瓣
密室の如き籠るもの
5.8 (1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三津田信三 译者: 张舟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3 - 2
一间完全的密室,一口封印的红箱,
召唤出谜样的答案和无解的悬念……
三津田信三“刀城言耶”系列第一本短篇小说集!
《本格推理世界》10大黃金本格推理小說!
◎        ◎        ◎        ◎        ◎         ◎
不知她是否在杂技棚做过巫师,但见她那么了解狐狗狸,想来至少有过实际操作的经验,搞不好甚至曾以此为生。
比如术士……
苇子身上散发出的那异于常人的气息,不正是过往经历遗下的残影?
当巌沉思之际,举行狐狗狸仪式的房间被定在了和室仓的二楼。而彻太郎和敏之则已无力反对。
神灵最容易降临的地方……
妹妹亡故的房间,被理应不知情的她如此描述,他俩一定很震惊吧。
不过,苇子选择和室仓二楼还有个理由——由于仓库构造上的原因,把窗户完全关闭后,室内就会漆黑一片。
2013年3月12日 已读
休憩114th,我白白盼望等待了这么久,所得之物竟然如此简单,若说坑爹也不为过,迷家蠕动之物清新有趣,而其余三个无一例外可归入故弄玄虚之列,我不想说我见证了又一个逆生长,但之物系列前四部微妙的盘桓下降趋势和这本的大热倒灶让我开始对水螭不抱信心
三津田信三 小说 推理
阿拉伯之夜谋杀案 豆瓣
The Arabian Nights Murder
8.2 (8 个评分) 作者: 约翰·狄克森·卡尔 译者: 狄芬奇 吉林出版集团 2007
阒静无人的伦敦午夜街头,展示神秘东方文物的博物馆外,先后出现了两名不速之客。一名白须飘逸的老头盘踞在围墙上袭击巡逻警察,在遭到警察反击后昏倒地面,然而他却在警察离开求援的转瞬间消失无踪;五分钟后另一名年轻绅士大力拍击博物馆的青铜大门,当另一名到此巡视的警察出面劝阻时他却高举手杖朝警察砍击……
苏格兰警场的卡鲁瑟巡官接获报告决定前来一探究竟。巡官悄悄来到博物馆,不动声色的进到大厅,不意出现在眼前的却是管理员绕着一方棺椁跳舞的鬼魅景况,随即又惊悚地发现一具东方男尸蜷伏在古代马车里。这是神秘的东方信仰?还是残酷的献祭仪式?
卡鲁瑟巡官拖着疲惫身躯展开大半夜的侦讯活动。谁杀了这名东方人?暴躁易怒的馆长老韦德、冷静尽责的助理何姆斯、魅力四射的韦德小姐、外貌苍老的小韦德,还是行为诡谲的管理员普恩……而卡鲁瑟巡官能独力解决这件奇案吗?
2013年2月18日 已读
休憩97th。结尾绝妙的一转硬宕出块新天地,妙绝妙绝。本格之魅力如苦茶,行至中盘仍枯燥平淡,越到末处越余香满口,妙谛横生,本格无闲笔,卡尔无渣作
小说 推理 约翰·狄克森·卡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