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馬克斯之山 豆瓣
マークスの山
作者:
髙村薰
译者:
劉子倩
獨步文化
2011
- 6
◆在宮部美幸、桐野夏生之後,我們終於等到了日本90年代日本女性推理作家金三角的最後一位──高村薰!高村薰生涯代表系列第一作!
◆日本暢銷百萬冊,永遠的警察小說最高峰!
◆榮獲1993年第109屆直木獎,第12屆日本冒險小說大獎!
◆「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1994;「週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10」1993雙料冠軍作!
山,究竟是什麼?
組織,又是什麼?
這群男人活在只要踏錯一步便會粉身碎骨的冷冽世界裡,
懷抱著得不到答案的疑問,追尋著隱藏在茫茫霧靄中的真相,
他們真能找到出口,見到彼端的那道陽光嗎?
【故事簡介】
「山究竟是什麼──合田在某個時期明白了自己為何一再挑戰更高更危險的激烈山巔,若能遏止某種自我毀滅的可怕衝動,打從一開始就不會登山了。登山伙伴之間共有赤裸裸的生死,到底從中產生了多麼強烈的感情?身體的麻痺與生命興奮的剎那間,萌生了多少倒錯的執著?──山到底是什麼?」(內文摘錄)
1976年的南阿爾卑斯的風雪中,發現了一具登山者的屍體。那具屍體讓一顆罪惡的種子落了地,16年後在東京綻放出了腥紅的犯罪之花……
一名前黑道分子被發現陳屍於文教區,幾天之後,另一名現任的法務省官僚則死在自家門口。以合田雄一郎為首的搜查一課刑警拚命調查,只發現兩人的生活背景毫無接點,唯有一致的傷口可以證實他們死於相同的犯人之手。然而,不明的勢力豎起了一道高聳的牆壁,將刑警們阻絕於真相之外。被隱匿的情報、被阻擋的調查,讓刑警們憤怒、焦躁,苦無發洩的出口。
與此同時,彷彿要嘲笑毫無頭緒的警方,犯人接二連三地痛下殺手,究竟這些被害者之間有什麼關連?他們和阻擋刑警腳步的勢力又是什麼關係?
難道一切的真相都隱藏在16年前的南阿爾卑斯的風雪中?
追蹤著犯人的腳步,合田來到了那座擾亂了所有人的人生的巍然山峰。
他將會在山頂上看見什麼……
【名家推薦】
◎「故事厚重,書中的警察機關和刑事們有著令人驚異的真實感。」──藤澤周平(作家,第109屆直木獎評語)
◎「我讀了兩次這部作品,兩次都獲得了絕大的感動。第二次更讓我感受到了這部作品無窮無盡的魅力。」──田邊聖子(作家,第109屆直木獎評語)
◎「以《馬克斯之山》為例,讀者往往在閱讀過程中,藉由文字穿透眼球,逐漸在腦袋建構出畫面,誤以為自己就站在暴風雪來襲的午夜山徑,或坐在警視廳某個早晨會議的靠窗座位,甚至錯覺自己就跟合田雄一郎熬夜一整晚,一大清早趕電車到案發現場,戴著白手套掀開封鎖線就開始搜索犯案的蛛絲馬跡。透過髙村薰的小說佈局,讀者甚至在呼吸吐納之間,就能嗅到事件發生當時的氣溫,濕度,花粉含量……那是髙村薰特有的書寫魔力,其鉅細靡遺、不錯過任何蛛絲馬跡的叨叨絮絮,甚至讓人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速度感與重量。」──米果(小說與散文書寫者/部落客/偏執的日本小說迷)
◎「人物永遠是髙村作品中最令人難以忽視的部分。即使是令人反感的角色,在故事的最後都會散發出迷人的風采。甚至會在闔上書頁後,仍舊關心著他們接下來的人生。」──張筱森(日本推理小說愛好者)
【關於高村薰的《馬克斯之山》】
1993年出版的《馬克斯之山》是高村薰創作的轉捩點。這部作品細膩描寫了以警視廳搜查一課強行犯搜查班第七組為主要角色群的第一線刑警追查毫無頭緒的重大刑案的同時,彼此爭權奪利、夾纏不清的過程,以及檢警雙方互扯後腿的醜陋一面,令本作出版後被譽為日本警察小說的最高峰。
而髙村在本作中以硬朗、粗獷的筆觸創造了日本小說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刑警──合田雄一郎。
本作獲得了109屆直木獎、12屆日本冒險小說大獎、「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1994年度日本國內部門第一名。
◎人物介紹──合田雄一郎
「一旦開始工作,他就會化身為宛如警察官職務執行法穿上衣服走路的規律與忍耐的團塊。在搜查一課兩百三十人之中,他可說是最為沉默和雜音最少、視線最硬、陰影中的一塊石頭」──《馬克斯之山‧二、發芽》
合田雄一郎,警視廳搜查一課第三強行犯搜查班第七組警部補。
1958年4月1日出生於大阪,父親是東住吉署的外勤警官,本人也遺傳了母親的漂亮臉孔。自小學習小提琴,當上警察後的西裝加上白色球鞋則是他的招牌打扮。
個性沉默寡言,習慣觀察他人,反應靈敏,行動規律、耐力極強;然而內心也有軟弱、容易走偏鋒的一面。
23歲和大學時代的好友加納祐介的雙胞胎妹妹‧貴代子結婚。
但是因為貴代子疑似參加左派市民運動,遭到警方上層責難,兩人最終在他27歲時離婚;益發變得難以接近、極難相處。
第一次出場是在《馬克斯之山》,33歲的他自此成為髙村筆下最受歡迎的角色。
◆日本暢銷百萬冊,永遠的警察小說最高峰!
◆榮獲1993年第109屆直木獎,第12屆日本冒險小說大獎!
◆「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1994;「週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10」1993雙料冠軍作!
山,究竟是什麼?
組織,又是什麼?
這群男人活在只要踏錯一步便會粉身碎骨的冷冽世界裡,
懷抱著得不到答案的疑問,追尋著隱藏在茫茫霧靄中的真相,
他們真能找到出口,見到彼端的那道陽光嗎?
【故事簡介】
「山究竟是什麼──合田在某個時期明白了自己為何一再挑戰更高更危險的激烈山巔,若能遏止某種自我毀滅的可怕衝動,打從一開始就不會登山了。登山伙伴之間共有赤裸裸的生死,到底從中產生了多麼強烈的感情?身體的麻痺與生命興奮的剎那間,萌生了多少倒錯的執著?──山到底是什麼?」(內文摘錄)
1976年的南阿爾卑斯的風雪中,發現了一具登山者的屍體。那具屍體讓一顆罪惡的種子落了地,16年後在東京綻放出了腥紅的犯罪之花……
一名前黑道分子被發現陳屍於文教區,幾天之後,另一名現任的法務省官僚則死在自家門口。以合田雄一郎為首的搜查一課刑警拚命調查,只發現兩人的生活背景毫無接點,唯有一致的傷口可以證實他們死於相同的犯人之手。然而,不明的勢力豎起了一道高聳的牆壁,將刑警們阻絕於真相之外。被隱匿的情報、被阻擋的調查,讓刑警們憤怒、焦躁,苦無發洩的出口。
與此同時,彷彿要嘲笑毫無頭緒的警方,犯人接二連三地痛下殺手,究竟這些被害者之間有什麼關連?他們和阻擋刑警腳步的勢力又是什麼關係?
難道一切的真相都隱藏在16年前的南阿爾卑斯的風雪中?
追蹤著犯人的腳步,合田來到了那座擾亂了所有人的人生的巍然山峰。
他將會在山頂上看見什麼……
【名家推薦】
◎「故事厚重,書中的警察機關和刑事們有著令人驚異的真實感。」──藤澤周平(作家,第109屆直木獎評語)
◎「我讀了兩次這部作品,兩次都獲得了絕大的感動。第二次更讓我感受到了這部作品無窮無盡的魅力。」──田邊聖子(作家,第109屆直木獎評語)
◎「以《馬克斯之山》為例,讀者往往在閱讀過程中,藉由文字穿透眼球,逐漸在腦袋建構出畫面,誤以為自己就站在暴風雪來襲的午夜山徑,或坐在警視廳某個早晨會議的靠窗座位,甚至錯覺自己就跟合田雄一郎熬夜一整晚,一大清早趕電車到案發現場,戴著白手套掀開封鎖線就開始搜索犯案的蛛絲馬跡。透過髙村薰的小說佈局,讀者甚至在呼吸吐納之間,就能嗅到事件發生當時的氣溫,濕度,花粉含量……那是髙村薰特有的書寫魔力,其鉅細靡遺、不錯過任何蛛絲馬跡的叨叨絮絮,甚至讓人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速度感與重量。」──米果(小說與散文書寫者/部落客/偏執的日本小說迷)
◎「人物永遠是髙村作品中最令人難以忽視的部分。即使是令人反感的角色,在故事的最後都會散發出迷人的風采。甚至會在闔上書頁後,仍舊關心著他們接下來的人生。」──張筱森(日本推理小說愛好者)
【關於高村薰的《馬克斯之山》】
1993年出版的《馬克斯之山》是高村薰創作的轉捩點。這部作品細膩描寫了以警視廳搜查一課強行犯搜查班第七組為主要角色群的第一線刑警追查毫無頭緒的重大刑案的同時,彼此爭權奪利、夾纏不清的過程,以及檢警雙方互扯後腿的醜陋一面,令本作出版後被譽為日本警察小說的最高峰。
而髙村在本作中以硬朗、粗獷的筆觸創造了日本小說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刑警──合田雄一郎。
本作獲得了109屆直木獎、12屆日本冒險小說大獎、「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1994年度日本國內部門第一名。
◎人物介紹──合田雄一郎
「一旦開始工作,他就會化身為宛如警察官職務執行法穿上衣服走路的規律與忍耐的團塊。在搜查一課兩百三十人之中,他可說是最為沉默和雜音最少、視線最硬、陰影中的一塊石頭」──《馬克斯之山‧二、發芽》
合田雄一郎,警視廳搜查一課第三強行犯搜查班第七組警部補。
1958年4月1日出生於大阪,父親是東住吉署的外勤警官,本人也遺傳了母親的漂亮臉孔。自小學習小提琴,當上警察後的西裝加上白色球鞋則是他的招牌打扮。
個性沉默寡言,習慣觀察他人,反應靈敏,行動規律、耐力極強;然而內心也有軟弱、容易走偏鋒的一面。
23歲和大學時代的好友加納祐介的雙胞胎妹妹‧貴代子結婚。
但是因為貴代子疑似參加左派市民運動,遭到警方上層責難,兩人最終在他27歲時離婚;益發變得難以接近、極難相處。
第一次出場是在《馬克斯之山》,33歲的他自此成為髙村筆下最受歡迎的角色。
系紧兜裆布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李长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8
兜裆布即“犊鼻裈”,在中国早已不传,在日本却至今犹见,一句“系紧兜裆布”,颇能为大和精神传神。这一册从较为宏观的角度谈日本的精神与文化,前半部大致依时间顺序谈起。从“君从何处来”的史前、到有了“国号”、“年号”的时代,到“日之丸、君之代”,一路解读“单一民族是怎样炼成的”和“万世一系的尴尬”。从《古事记》到《源氏物语》、从遣唐使到镰仓大佛、一路谈到明治维新与大正浪漫。后半部或从空间贯穿着谈起,如“东与西”、“表与里”;或拈出国民性特征立论,如“缩小”、“夸张”、“道歉的习惯”、“揣着明白装糊涂”等等。至于“葬礼上的笑颜”、“吃骨灰”等篇,别辟蹊径指向日本文化的特异性。篇末立足当下,以“混浴的复兴”和“日语将消亡”作结。
明治天皇 豆瓣
Emperor of Japan:Meiji and His World, 1852-1912
8.6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唐纳德·基恩
译者:
曾小楚
/
伍秋玉
上海三联书店
2018
- 8
纪念碑式的传记伟作 日本崛起的恢弘历史长卷
1867年—1912年,日本从落后封闭的封建国家,一跃成为君主立宪制的现代大国。欧美数百年间的变化,在明治天皇在位的四十余年中急速上演;后世日本的命运,在此亦有端倪。然而,明治却隐身于各个事件和人物背后,难见踪迹。他是无能的傀儡,还是最伟大的君主?在时代的巨大浪潮中,他如何应对周遭的一切?
本书搜集庞大的资料,在天皇的个人细节和时代的重大事件中达成巧妙的平衡。我们既可以看到明治拘谨地会见外国使节、偏爱个别后妃、在伊藤遇刺后好像突然老去,同时也能看到倒幕运动、明治维新、西南战争、日俄战争等风云变幻的亲历见闻。它是一部传记,亦是一个时代的编年史。
1867年—1912年,日本从落后封闭的封建国家,一跃成为君主立宪制的现代大国。欧美数百年间的变化,在明治天皇在位的四十余年中急速上演;后世日本的命运,在此亦有端倪。然而,明治却隐身于各个事件和人物背后,难见踪迹。他是无能的傀儡,还是最伟大的君主?在时代的巨大浪潮中,他如何应对周遭的一切?
本书搜集庞大的资料,在天皇的个人细节和时代的重大事件中达成巧妙的平衡。我们既可以看到明治拘谨地会见外国使节、偏爱个别后妃、在伊藤遇刺后好像突然老去,同时也能看到倒幕运动、明治维新、西南战争、日俄战争等风云变幻的亲历见闻。它是一部传记,亦是一个时代的编年史。
迷路的新娘 豆瓣
6.3 (7 个评分)
作者:
(日)横沟正史
译者:
伟峥
珠海出版社
2000
- 11
金田一耕助——日本推理小说史上三大名探之一,其大智若愚的形象在日本家喻户晓,甚至出现多家“金田一探案研究会”。系列惊险推理作品累积发行数达5500万册,同时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引起巨大轰动。就连现今大红大紫的推理漫画“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也是直接受其影响,看来,仅是金田一的名字就足以成为作品热销的保证。本书系作者一举成名的轰动作品,一桩离奇密室杀人案件中惊魂摄魄的恐怖使读者大为着迷。穿著破旧的和服和木屐,思考或兴奋时会一直搔着蓬乱的头发——金田一就是以这样的形象与世界著名侦探波洛等媲美,屡破奇案。作者的笔触也是深藏不露,设局、发展皆不动声色,内中却无处不充满惊栗和悬疑,始终扣人心弦,欲罢不能。那就一气看到底吧,找出谁是凶手!
环界3.环 豆瓣 Goodreads
ループ
8.2 (3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铃木光司
译者:
许木兰
南海出版公司
2017
- 1
为了解开未来世界发展的规律,美日科学家在巨型计算机内部,创造出了三次元的假想空间 “环界”。环界如宇宙一般广大,土壤、地形、气体等条件都与地球一致。在环界,死去的贞子曾将自己的怨念留在录像带中,看过录像带的人会在七天后死亡。本以为贞子的怨念已经平复,谁知她利用DNA技术借腹重生,进化为新的生命体,在暗处开始了猎杀人类的游戏。
在现实世界中,“转移性人类癌病毒”正在肆无忌惮地繁殖、肆虐,它们无雌雄之分,而且永远不死。全世界已经有数百万患者。现实世界竟然和“环”处于相同的困境中,这是偶然?还是“环”计划果真准确地预测了未来?
在现实世界中,“转移性人类癌病毒”正在肆无忌惮地繁殖、肆虐,它们无雌雄之分,而且永远不死。全世界已经有数百万患者。现实世界竟然和“环”处于相同的困境中,这是偶然?还是“环”计划果真准确地预测了未来?
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豆瓣
8.0 (17 个评分)
作者:
【日】鹤间 和幸
译者:
马彪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2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秦汉帝国”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卷由日本学界该研究领域内的专家鹤间和幸撰写,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王子今教授推荐,作者通过文献辨析和实地勘察重新构建了秦汉四百年的兴衰史,分析了小秦、小汉通过与其他地域集团的冲突发展、壮大,兼并其他各国,最终开创秦汉帝国的历史过程。本书特别侧重了东亚之中的中国、日本的视角。秦汉时期的日本列岛社会与中国相比的话是相当落后的,这是当时的事实。但是,即便如此,作者认为以中国为中心、从中华的角度视边境为夷狄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本书的记述不是以华夷思想为中心的,而是注意到地域多样性、并且尝试从世界古代史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历史的。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卷由日本学界该研究领域内的专家鹤间和幸撰写,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王子今教授推荐,作者通过文献辨析和实地勘察重新构建了秦汉四百年的兴衰史,分析了小秦、小汉通过与其他地域集团的冲突发展、壮大,兼并其他各国,最终开创秦汉帝国的历史过程。本书特别侧重了东亚之中的中国、日本的视角。秦汉时期的日本列岛社会与中国相比的话是相当落后的,这是当时的事实。但是,即便如此,作者认为以中国为中心、从中华的角度视边境为夷狄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本书的记述不是以华夷思想为中心的,而是注意到地域多样性、并且尝试从世界古代史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历史的。
创造日本 豆瓣 谷歌图书
Inventing Japan: 1853-1964
7.7 (35 个评分)
作者:
[荷兰] 伊恩·布鲁玛
译者:
倪韬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2
从为黑船震动惊恐的江户幕府,到主办东京奥运迎向全球的现代化国家,
伊恩•布鲁玛深入浅出地重新解读“日本成为现在的日本”的过程,
发掘日本真实而复杂的面貌,探索日本模式蕴含的黑暗力量,提供借镜历史、思索未来的独到视角。
从1853年马修•佩里的黑船驶入江户湾,结束长达二百多年的锁国,到在美国的监管下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展,并于1964年成功举办东京奥运的现代国家,日本不过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本睿智、优美而精简的书中,伊恩•布鲁玛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细腻考察,清晰地呈现日本历经的种种重大事件及相继而来的转变,从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日俄战争、侵华战争、东京审判,一直到美国接管及东京奥运。布鲁玛深刻地探讨日本社会思想、政治秩序和经济生活等各个面向,并以独到和客观的视角解释日本如何经历这些戏剧性的巨变及伴随的战争与变革,最后从一个小小封闭的传统岛国一跃成为牵动东亚乃至世界的现代国家。
伊恩•布鲁玛深入浅出地重新解读“日本成为现在的日本”的过程,
发掘日本真实而复杂的面貌,探索日本模式蕴含的黑暗力量,提供借镜历史、思索未来的独到视角。
从1853年马修•佩里的黑船驶入江户湾,结束长达二百多年的锁国,到在美国的监管下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展,并于1964年成功举办东京奥运的现代国家,日本不过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本睿智、优美而精简的书中,伊恩•布鲁玛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细腻考察,清晰地呈现日本历经的种种重大事件及相继而来的转变,从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日俄战争、侵华战争、东京审判,一直到美国接管及东京奥运。布鲁玛深刻地探讨日本社会思想、政治秩序和经济生活等各个面向,并以独到和客观的视角解释日本如何经历这些戏剧性的巨变及伴随的战争与变革,最后从一个小小封闭的传统岛国一跃成为牵动东亚乃至世界的现代国家。
虚无的十字架 豆瓣 Goodreads
虚ろな十字架
7.3 (134 个评分)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译者:
王蕴洁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5
- 7
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
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
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但用尽一生赎罪?
爱女被杀害的道正与小夜子夫妻在凶手被宣判死刑后,感到人生失去目标,即使凶手伏法,女儿也无法再复活的痛苦,终使道正与小夜子分手。某日,道正接到刑警致电,带来令人震惊的消息──小夜子被杀了。虽然不久后凶手自首,但道正却在小夜子的遗物中有所发现,她的死因似乎并不单纯……
如果你的家人被残酷地夺走,你希望该如何处置犯人?
如果犯人并未把死刑视为惩罚,至死仍未反省,死刑又有何作用?
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
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但用尽一生赎罪?
爱女被杀害的道正与小夜子夫妻在凶手被宣判死刑后,感到人生失去目标,即使凶手伏法,女儿也无法再复活的痛苦,终使道正与小夜子分手。某日,道正接到刑警致电,带来令人震惊的消息──小夜子被杀了。虽然不久后凶手自首,但道正却在小夜子的遗物中有所发现,她的死因似乎并不单纯……
如果你的家人被残酷地夺走,你希望该如何处置犯人?
如果犯人并未把死刑视为惩罚,至死仍未反省,死刑又有何作用?
魔球 豆瓣
6.8 (17 个评分)
作者:
[日]东野圭吾
译者:
黄真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 1
《魔球》是日本著名作家东野圭吾动人亲情杰作,将悬疑故事与真挚情感紧密相连。
东野圭吾曾评价说:“我对《魔球》相当自信,它也备受好评。我一直希望能带给读者更多东西,比如人性独白,比如社会炎凉。”
父亲早逝,武志和勇树由母亲辛苦抚养。一家人相互支持,生活艰难又充满温暖。兄弟俩郑重约定:武志专心棒球,勇树全力学习,两人凭天赋奋斗,一定要让母亲幸福。
进入高三,武志率领球队破天荒闯入全国大赛。在比赛关键时刻,他投出一记匪夷所思的“魔球”,比赛输了。
不久,离奇事件接连发生:先是武志的队友被刺死,不久武志也被发现在树林中死亡,右臂被齐肩锯断。
就在这时,悲伤的勇树和母亲得知了无法接受的真相。
东野圭吾曾评价说:“我对《魔球》相当自信,它也备受好评。我一直希望能带给读者更多东西,比如人性独白,比如社会炎凉。”
父亲早逝,武志和勇树由母亲辛苦抚养。一家人相互支持,生活艰难又充满温暖。兄弟俩郑重约定:武志专心棒球,勇树全力学习,两人凭天赋奋斗,一定要让母亲幸福。
进入高三,武志率领球队破天荒闯入全国大赛。在比赛关键时刻,他投出一记匪夷所思的“魔球”,比赛输了。
不久,离奇事件接连发生:先是武志的队友被刺死,不久武志也被发现在树林中死亡,右臂被齐肩锯断。
就在这时,悲伤的勇树和母亲得知了无法接受的真相。
浪花少年侦探团 豆瓣
浪花少年探偵団
6.0 (3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张舟
南海出版公司
2017
- 3
◇你今天的心情不好吗?
读完东野圭吾的这本书,一定会好起来!
◇这样元气满满的可爱女生,
在东野圭吾的其他小说中从未见过
◇原以为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故事而不想读,但试着读下来,发现故事节奏很棒,很有趣,读完后心情明快了起来。——日本亚马逊读者
------------------------------------------------------------------------------
平安夜,一个女人死在自家浴室,墙上留有“蛋糕”字样。警方判定自杀可能性很小,但现场既没有别人出入的痕迹,也没发现凶器。侦查陷入困境。
女老师竹内忍没想到自己竟会和这个案子有关。她打算带着学生一起过圣诞节,买来了蛋糕,却在里面发现了一把刀,上面的血迹和遇害女人的血型一致。凶器究竟来自哪里?忍老师偶然看到遇害女人的一张照片,不禁眼前一亮:照片上四个人看似正常,表情却大有玄机,解谜的关键就在这里。
读完东野圭吾的这本书,一定会好起来!
◇这样元气满满的可爱女生,
在东野圭吾的其他小说中从未见过
◇原以为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故事而不想读,但试着读下来,发现故事节奏很棒,很有趣,读完后心情明快了起来。——日本亚马逊读者
------------------------------------------------------------------------------
平安夜,一个女人死在自家浴室,墙上留有“蛋糕”字样。警方判定自杀可能性很小,但现场既没有别人出入的痕迹,也没发现凶器。侦查陷入困境。
女老师竹内忍没想到自己竟会和这个案子有关。她打算带着学生一起过圣诞节,买来了蛋糕,却在里面发现了一把刀,上面的血迹和遇害女人的血型一致。凶器究竟来自哪里?忍老师偶然看到遇害女人的一张照片,不禁眼前一亮:照片上四个人看似正常,表情却大有玄机,解谜的关键就在这里。
湖边凶杀案 豆瓣
7.3 (7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赵博
海南出版社
2007
- 11
四对带着孩子到湖边参加升学集训的夫妇,还有一名尾随而至的年轻女子,深夜,女子惨遭杀害。她是谁?凶手又是谁? 妻子说:“是我杀的。”——丈夫的情人死在了湖边的别墅里。这是发生在有四个家庭参加的升中学考试集训中的事。他们为什么竭力掩盖凶手的犯罪真相?但是,事件的前后总难免会露出不自然的痕迹。真相到底如何?结局正向着难以预料的方向发展…… 在揭开凶杀案的谜团时,也揭开了一个人性的疮疤……
真正线索并不在于命案的现场,而是藏在前前后后的人物互动之中,藉由那些外表光鲜而内部病态的社会关系,引发出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这部作品不是纯粹的本格作品,但影响不是很大。
结局的意外性是东野作品的签名性标记,这部作品的意外性并不十分构成亮点。
真正线索并不在于命案的现场,而是藏在前前后后的人物互动之中,藉由那些外表光鲜而内部病态的社会关系,引发出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这部作品不是纯粹的本格作品,但影响不是很大。
结局的意外性是东野作品的签名性标记,这部作品的意外性并不十分构成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