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
天涯明月刀 豆瓣
8.0 (12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 6
这部小说被古龙自己称为在创作过程中经历最多痛苦的一篇作品。也正因如此,是古龙最成功的力作之一。傅红雪“漆黑的刀,苍白的手”,已成为古龙作品之代表人物之一,是一本超值的好书。
2012年4月19日 已读
古龙倾注最多心血就写出来了个这,傅红雪各种话痨,龙套各种装B式冷酷,所有人说话只会板着脸道,诡计依然大而无当,所谓的【充满对人生的思考】实际上只是古龙习惯写的很多极端化的情绪,这是本汇集了古龙全部毛病的书,实际上古龙和大多数天才类似,不能刻意的写,杰作要很随意才能产生
古龙 小说 武侠
枪手·手枪 豆瓣
作者: 于东楼 1988 - 3
2012年4月17日 已读
不错不错,篇幅不长,热血阴谋和人性复杂被写的纤毫毕至,很不错的书
小说 武侠
浣花洗剑录(上下) 豆瓣
6.0 (26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珠海出版社 2005 - 8
本书为古龙作品集绘图珍藏本之一,古龙从1960年创作《苍穹神剑》始,一生共写了近70部武侠小说。古龙小说最注重的是人性的体验,他常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高贵独立的人格,以此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在古龙小说中,多写变态人格,追求外化怪异的人物性格的刻画,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诞、神秘、孤僻、行事固执,自尊心强,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种子。
2012年4月7日 已读
剧情大方向不错,白衣人渡海横挑武林,可是你看看这群八嘎都在干些什么莫名其妙的事情啊,根本无力吐槽,就是想到哪写到哪,女主小公主是个自以为是的花瓶......这类人真烦啊,花瓶就要有花瓶的觉悟,学学其他的古系mm不好吗【她已经浑身赤裸】【她的大腿修长,没有一丝瑕疵】
古龙 小说 武侠
飛刀.又見飛刀 豆瓣
作者: 古龍 風雲時代 1998 - 3
江湖上又見飛刀!
李壞可愛的笑容裡實在帶著壞的味道,
放蕩不羈的行為讓情人流淚,恨他的壞。
但在眾人眼中李壞一點也不壞,
因為他是小李探花的後人,
血液裡流動著小李家的大愛,
手指間能併發出小李家的飛刀!
可是,誰能了解李壞的忿怒與痛苦?
對李壞而言,那夜月光下溫柔的情、夢,相聚、分離都是真實的。
但更真實的是,他必須為小李家跟所愛的人決鬥!
李壞要如何去取捨?
什麼才能算是小李家的大愛?
這樣的故事怎麼才能完美?
2012年4月7日 已读
太短,没什么好评价的,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林心如版的月神,是她变老的开始,那张原本长得很好捏的脸,现在雍容的令人不忍直视
古龙 小说 武侠
大地飞鹰 豆瓣
6.5 (16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珠海出版社 2005 - 8
2012年4月7日 已读
这是本每个人都神道道的小说,读古龙不怕【她已经浑身赤裸】,不怕【他的手干燥而稳定】,不怕【他只喝最烈的酒,睡最美的女人】,丫那就怕这个莫名其妙的【他的脸上突然露出了无比的恐惧】,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啊,后来的境遇告诉我们,你们害怕的,都是杂鱼啊
古龙 小说 武侠
彩环曲 豆瓣
5.6 (5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珠海出版社 2005 - 8
2012年4月7日 已读
这书挺神的,里面老爷子们不是老顽童就是正义的2B和莽撞的青头,而猪脚是个莫名其妙一身好武艺高唱真善美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四有青年,而爱情来得就超级莫名其妙,先娶了第一次见他就对他和颜悦色说些暧昧话的反派BOSS,后娶了只和他见过一面的某正面花瓶,我找不到合适语言形容,这就是本价值观极为前卫而混乱的书啊,又缺钱了还是又找枪手了,古大侠..........
古龙 小说 武侠
血河车(上、中、下) 豆瓣
作者: [马来西亚] 温瑞安 花城出版社 1995
《血河车》(上中下)是武侠小说家温瑞安的又一力作,作者试图将侠义精神的执著与庄子思想的清静无为揉合在一起,在武侠小说的创作上。武侠文坛有四大与天王,开创者梁羽生,大宗师金庸,已经封笔,鬼才古龙,英年早逝,奇才温瑞安,他是古龙之后,新派武侠小说的重要作家。
2012年3月16日 已读
温瑞安难得的正统武侠,主人公一路好运,频频踩宝,写的很不错,质量中上,但是没什么特殊的东西在,如果温瑞安一直这样写下去,作品质量会比现在好,但是名气必然比现在小,究竟什么更重要,真是令人疑惑
小说 武侠 温瑞安
怒剑狂花 豆瓣
作者: 古龙 1992
2012年3月12日 已读
这本书应该不是古龙自己写就,语言模仿的很像,但是情节完全是其余古龙作品的拼凑,如三大天王藏语名字,花钱买命,强逼数十人做和尚布局等,其实有时感觉古龙完全放弃了计谋实用性,只在乎噱头,否则有如许人力物力,老老实实的A,也可以达到目的,何苦来由
古龙 小说 武侠
侠骨丹心(上下) 豆瓣
作者: 梁羽生 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6 - 3
《侠骨丹心》道尽“独行长剑一杯酒,孤客高楼万里情;侠骨柔情现正义,青天碧海映丹心”。
×      ×      ×      ×      ×      ×
谈武侠小说,不能不谈梁羽生,不能忽略他在平淡中飘溢出来的独特韵味。就新派武侠小说而言,古龙是小字辈,金庸是后行一步的人,梁羽生则是时间上的“大哥大”。正是由于他无意闯入武林,才造成了本世纪最壮观的文化景致——武侠热。 梁羽生文学功底很深,言辞优美,描写生动,文中大量运用诗词,独树一帜。只是在情节上的描写稍逊与金庸与古龙,但其作品仍很值得一读,不愧为三大宗师之一。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上接《儿女英雄传》以来的侠义小说和民国旧武侠小说,开创新派武侠文学;下启金庸、古龙的一片天地。他这样评价自己在武侠小说界的地位:开风气者,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金梁并称,一时瑜亮”。梁金并世之时,曾主张“侠是下层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品德的化身”,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金庸更将之提升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梁羽生小说以实在的文史知识和古代诗词见称。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常常将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小说回目意境深远,对仗精巧,情节推展明显具有怡荡有致的韵律感,叙事中也带有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其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分。他的武侠作品,每一部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小说情节构置巧妙、稳厚绵密。有人认为梁羽生小说的缺憾在于“乏味”二字,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因为梁先生始终保有一种“正统”文人的姿态。梁先生自己也说:“可能我也犯过“离奇 ”的毛病。但我的作品中“离奇”不是主流,不是我的风格”。
2012年3月10日 已读
奇差无比,金逐流这个人比他爹金世遗更加令人作呕,故作洒脱,狂放不羁,实则心胸狭窄,做事任气,皮囊之中包着一个腐儒,这本书里没有一个洒脱的人物,个个或迂腐或呆傻,读来如饮黄连,如夏日拥炉高坐,冬日卧冰求死
小说 梁羽生 武侠
七杀手 豆瓣
7.8 (17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珠海出版社 2005 - 8
《七杀手(绘图珍藏本)》为古龙作品集绘图珍藏本之48,增加了一些精彩绘图,读来更生动、更引人入胜。古龙小说最注重的是人性的体验,他常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高贵独立的人格,以此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是唯一一个可以和金庸平起平坐的武林大侠。所有“古迷”们,一定不要错过这本绘图珍藏本哦!
2012年3月10日 已读
非常喜欢的一本~和欢乐英雄一个套路,可爱,励志,让人心胸温暖
古龙 小说 武侠
剑花·烟雨·江南 豆瓣
劍.花.煙雨江南
6.5 (8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珠海出版社 2005 - 8
《剑花·烟雨·江南(绘图珍藏本)》内容简介:十五年前,奇峯山庄庄主曾利用做寿之际协同各路武林高手围剿人面桃花蜂。如今庄主年逾六旬,销声匿迹多年的人面桃花蜂又开始重出江湖。老庄主知道人面桃花蜂很有可能在自己的六十大寿上出现,于是将来宾和下人全部赶走,决定独自面对。少庄主小雷和丫环纤纤感情要好,为了不连累她并为雷家留下骨肉,小雷一改往日常态,将纤纤气走。同时小雷托付好朋友金川代为照顾纤纤,他自己要和奇峯山庄共存亡。
2012年3月10日 已读
描述一个只会拼命的单细胞草履虫男获得幸福的故事
古龙 小说 武侠
血鹦鹉 豆瓣
6.0 (13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珠海出版社 2005 - 8
2012年3月10日 已读
这个应该是古龙自己的作品,这叫一个玄乎啊,不过我认为在武侠世界里引入瑜伽是不太好的,引入催眠术简直就是开了金手指!
古龙 小说 武侠
失魂引 豆瓣
5.0 (6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珠海出版社 2005 - 8
《失魂引(绘图珍藏本)》内容简介:月亮升了起来,从东方的山洼下面,渐渐升到山道旁的木叶林梢,风吹林木,树影婆娑。浓林之口,突地,传出一个清朗的声音,朗声叹道:“月明星稀,风清如水,人道五岳归来不看山,我虽方自畅游五岳,但此刻看这四明春山,却也未见得在泰山雄奇、华山灵秀之下哩。”随着话声,从林口缓步踱出一衣衫华丽、长身玉立的弱冠少年,腰下斜斜垂着一柄绿鲨鱼皮剑鞘、紫金吞口的青锋长剑,月光之下,一眼望去,只见这少年双眉带采,目如朗星,衣衫随风飘起,犹如临风之玉树。……
司徒项城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物,不是特别严重的事,怎会露出这种着急的样子。皆因这垂死的病汉,是他生死与共的患难弟兄、镇远镖局的二镖头、北方武林使剑的名家青萍剑郭铸,何况在这郭铸身上,还关系着八十万两官银呢。两个彪形大汉惶恐地跪了下去,道:“小的们该死,无能替总镖头尽力,二镖头受了重伤,保的镖也全丢了。”……
2012年3月7日 已读
应该不是古龙自己作品,标准老牌武侠,中规中矩,好在剧情紧凑,骂着娘看完,也还马马虎虎吧
古龙 小说 武侠
萍踪侠影录 豆瓣 Goodreads
7.8 (27 个评分) 作者: 梁羽生 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6 - 3
《萍踪侠影录》是梁羽生大师的成名作,道尽“莫道萍踪随逝水,永存侠影在心中”,且看张丹枫与云蕾如何侠骨柔情?
×      ×      ×      ×      ×      ×
谈武侠小说,不能不谈梁羽生,不能忽略他在平淡中飘溢出来的独特韵味。就新派武侠小说而言,古龙是小字辈,金庸是后行一步的人,梁羽生则是时间上的“大哥大”。正是由于他无意闯入武林,才造成了本世纪最壮观的文化景致——武侠热。 梁羽生文学功底很深,言辞优美,描写生动,文中大量运用诗词,独树一帜。只是在情节上的描写稍逊与金庸与古龙,但其作品仍很值得一读,不愧为三大宗师之一。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上接《儿女英雄传》以来的侠义小说和民国旧武侠小说,开创新派武侠文学;下启金庸、古龙的一片天地。他这样评价自己在武侠小说界的地位:开风气者,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金梁并称,一时瑜亮”。梁金并世之时,曾主张“侠是下层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品德的化身”,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金庸更将之提升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梁羽生小说以实在的文史知识和古代诗词见称。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常常将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小说回目意境深远,对仗精巧,情节推展明显具有怡荡有致的韵律感,叙事中也带有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其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分。他的武侠作品,每一部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小说情节构置巧妙、稳厚绵密。有人认为梁羽生小说的缺憾在于“乏味”二字,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因为梁先生始终保有一种“正统”文人的姿态。梁先生自己也说:“可能我也犯过“离奇 ”的毛病。但我的作品中“离奇”不是主流,不是我的风格”。
2012年3月4日 已读
全书读完,只记得一个场景,脱不花两军阵前为张丹枫自尽,张丹枫是我很喜欢的武侠人物,可惜,他犯了这本书里每个人都犯的一个毛病,莫名其妙的一见钟情,反而没有脱不花的坚毅决绝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掩卷长叹一声
小说 梁羽生 武侠
大唐游侠传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梁羽生 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6 - 3
谈武侠小说,不能不谈梁羽生,不能忽略他在平淡中飘溢出来的独特韵味。就新派武侠小说而言,古龙是小字辈,金庸是后行一步的人,梁羽生则是时间上的“大哥大”。正是由于他无意闯入武林,才造成了本世纪最壮观的文化景致——武侠热。 梁羽生文学功底很深,言辞优美,描写生动,文中大量运用诗词,独树一帜。只是在情节上的描写稍逊与金庸与古龙,但其作品仍很值得一读,不愧为三大宗师之一。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上接《儿女英雄传》以来的侠义小说和民国旧武侠小说,开创新派武侠文学;下启金庸、古龙的一片天地。他这样评价自己在武侠小说界的地位:开风气者,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金梁并称,一时瑜亮”。梁金并世之时,曾主张“侠是下层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品德的化身”,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金庸更将之提升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梁羽生小说以实在的文史知识和古代诗词见称。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常常将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小说回目意境深远,对仗精巧,情节推展明显具有怡荡有致的韵律感,叙事中也带有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其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分。他的武侠作品,每一部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小说情节构置巧妙、稳厚绵密。有人认为梁羽生小说的缺憾在于“乏味”二字,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因为梁先生始终保有一种“正统”文人的姿态。梁先生自己也说:“可能我也犯过“离奇 ”的毛病。但我的作品中“离奇”不是主流,不是我的风格”。
2012年3月1日 已读
梁羽生质量上佳一本,可惜最后又落正邪内功设定的俗套,全书最美好的章节在聂隐娘与薛红线二萝莉助铁摩勒退敌,另外值得吐槽的地方不少,例如设定南霁云战死,而非守睢阳被俘而死,避免了他要不要吃夏凌霜这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南霁云和铁摩勒的师傅叫磨镜老人,真不知道这是职业啊,还是爱好啊,窦线娘这个角色真讨厌,出场就只会打弹弓,没干过其他事情,还有,梁羽生的书里,大内总是有三大高手,而且都是龙套,真是太套路了
小说 梁羽生 武侠
大唐乘风录之江湖博览会 豆瓣
作者: 金寻者 现代出版社 2011 - 5
关中往事已成昨日黄花,郑祖二人困守愁城,相思成疾。在祖悲秋和梅清涟激励之下,郑东霆重铸信心,携师弟毅然出关,远赴天山,寻找梦中人。此时的江湖又有一番澎湃激烈的风起云涌。一纸邀函唤起了数不清的雄心壮志,名门大派叛徒迭起,英雄豪杰结伴出关,中原高手拼死拦截,郑祖二人适逢其会,阴差阳错,挤在当中。大漠深处,龙城鬼谷,升魔台独立云间,江湖秘籍明码标价,谁有手段谁得益。勾心斗角的江湖众魔头,神出鬼没的天书主事,时隐时现的昆仑魔教,从未出场的牧天侯。到底谁才是幕后黑手?郑祖二人到底要付出何种代价才能阻止魔教称霸江湖?大漠情歌响起之时,谁能够最 .终实现江湖之梦?一切尽在大唐乘风录之江湖博览会。
2012年2月26日 已读
标注此本代替六本,质量与名气严重不成正比,很好看的武侠,幽默风趣又不失热血,尤其是对轻功的推崇甚合我心,人类飞翔的梦想,自由自在的渴望,在轻功的世界里得到圆满,很好的武侠
小说 武侠
云海玉弓缘(上下) 豆瓣
7.9 (14 个评分) 作者: 梁羽生 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6 - 3
道尽“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送落花;恩怨痴缠难自解,悲欢离合总关情”。
《云海玉弓缘》是梁氏武侠天山系列最出名的两部小说之一(另一部是《白发魔女传》),故事发生在清朝中期。主要是厉胜男向魔头孟神通复仇并借此成为另一个“女魔头”的故事。因为一部秘籍,厉满门被杀,她是母亲的遗腹女。凄惨的身世让她性格乖僻,自小喜欢独来独往,有人称她是男主人公金世遗的影子,注定谁也躲不开谁。
江南,雪山,大海,火山,梁羽生将我们带到了一个神秘而又广阔的世界。严谨的结构,流畅的语言,奇异的情节,壮阔的场面,多姿的人物已攒足了《云海》做为经典的资本。而历胜男和金世遗凄美的爱情的震撼力则造就了一曲不朽的传奇。此情劲力之盛胜似塞外战鼓,劲力之锐利过人马黄金箭。其力伤人五脏,呕血称快;其力透穿骨髓,刻骨铭心。
厉以生命的代价演绎了最深邃的爱情。家族的仇恨,祖先的荣誉,自己的爱情从她遇到金世遗的那一刻起就不得不依靠她自己的近乎绝望的挣扎来完成。孟神通何等的神通广大,心狠手辣,何况还有一个擅长用毒的西门牧野,恐怕任何人面对这样的仇人都很难有信心;祖先的对头竟是惊艳绝才的张丹枫,以乔北溟的天纵之才尚且两战皆负,逃亡海外,何况是身为孤女的厉胜男;虽有家族的藏宝图,但厉家十余代人均是无功而返;家仇和荣誉可以暂且缓缓,那爱情呢,她的情敌是吕门高徒,而且在厉胜男与谷之华的较量中,我们在整部书中找不出第三个支持者(那两个是不知内情的厉盼归母子),连金世遗自己都不敢承认对厉胜男感情。最主要的还是胜男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妖女,世人可以容忍大侠们号令江湖,却容不得旁人的无拘无束。金世遗只不过与曹锦儿论个曲直是非,就被称为怪物,那向来不与正道人士来往的胜男也只好注定做一辈子邪门歪道了。其实胜男虽无大善,亦无大恶,而竟连心地单纯的江南亦是屡屡恶言以对,因为她和金世遗冒犯了权威与正统。面对三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对世俗的歧视与冷眼,其实胜男命运天平的一端早已下沉了。神决定了她的命运,胜男如是说:
“我自小就不信命运,我想要的东西一定要拿到,我想办的事情一定要办到,即算是命中注定,我也一定要尽力挽回!”
点燃自己的生命换来最后的烟消云散,她凄厉一生为底事?是家仇得报,是光大门楣,还是金世遗的一个轻吻?既然已知道自己的归宿,又为何不肯缩,莫非为了那一刹那的凄美?
×      ×      ×      ×      ×      ×
谈武侠小说,不能不谈梁羽生,不能忽略他在平淡中飘溢出来的独特韵味。就新派武侠小说而言,古龙是小字辈,金庸是后行一步的人,梁羽生则是时间上的“大哥大”。正是由于他无意闯入武林,才造成了本世纪最壮观的文化景致——武侠热。 梁羽生文学功底很深,言辞优美,描写生动,文中大量运用诗词,独树一帜。只是在情节上的描写稍逊与金庸与古龙,但其作品仍很值得一读,不愧为三大宗师之一。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上接《儿女英雄传》以来的侠义小说和民国旧武侠小说,开创新派武侠文学;下启金庸、古龙的一片天地。他这样评价自己在武侠小说界的地位:开风气者,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金梁并称,一时瑜亮”。梁金并世之时,曾主张“侠是下层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品德的化身”,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金庸更将之提升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梁羽生小说以实在的文史知识和古代诗词见称。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常常将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小说回目意境深远,对仗精巧,情节推展明显具有怡荡有致的韵律感,叙事中也带有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其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分。他的武侠作品,每一部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小说情节构置巧妙、稳厚绵密。有人认为梁羽生小说的缺憾在于“乏味”二字,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因为梁先生始终保有一种“正统”文人的姿态。梁先生自己也说:“可能我也犯过“离奇 ”的毛病。但我的作品中“离奇”不是主流,不是我的风格”。
2012年2月24日 已读
梁羽生最爱一本,厉胜男死,我心如黑夜,详评见长评
小说 梁羽生 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