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毛泽东传 豆瓣
Mao: A Biography
8.8 (5 个评分) 作者: [美] R·特里尔 译者: 刘路新 / 高庆国 等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 3
原书第一版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曾畅销120万册。一位外国作者为中国人描述了一位中国领导人的生活,作者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和观点评价等方面,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记中的经典之作,以8种文字在不同国家出版。该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使历史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和制度机制,把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的挑战性的理论创造联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
在《毛泽东传》一书中,一位外国作者为中国人描述了一位中国领导人的生活。该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使历史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和制度机制,把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的挑战性的理论创造联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
本书观点基本上与中国共产党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一致。作为局外人,作者的分析和论断也不乏精辟独到之处。但作者毕竟是一位西方学者,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和语言、资料等方面的限制,书中某些观点有时仍不免失于偏颇。
2020年1月4日 已读
修行1st,发现新版红本是洁本而八十年代末此黑本更全更丰满(亦有删减),立刻购入一本彻夜读完,避免河蟹不做评论,由衷赞叹此书为有关毛汗牛充栋著作中最强一本,委实妙绝。真正的毛已融入中国的身躯。
传记 历史 毛泽东
毛泽东 豆瓣
作者: [美]斯图尔特.施拉姆 红旗出版社 1987
一号多书,另一本书为本书的1995年版。
2019年5月23日 已读
修行14th,此书弊病在于对毛生平描写过于简略,也可能是删节所导致的,而优点在于作者的史观全局观以及事无巨细的细致分析,往往从小处寻觅到日后大处的根苗,将心理的形成发展与嬗变做出了十分合理的解释。能体现作者厉害之处的有两点,第一是1967年对十年浩劫及毛身后事的预测完全准确,第二是三名译者所写的编后记,按照惯例是要又红又专的批判一番,但是这三个人也诚实,完全找不到下手点,最终只能不痛不痒的说几句大家心知肚明的场面话,反而夸赞作者成就及史学功力的文字占了更多。读此书前,刚重读一巡麦克法夸尔大师的《毛,最后的革命》,觉得在浩劫成因一事上,二位有一致之处,而施拉姆说法更为全面,强推此书
中国历史 传记 历史 毛泽东
毛泽东传 豆瓣
作者: 菲力普・肖特 译者: 仝小秋 / 杨小兰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 1
《毛泽东传(中文版)》内容写到儒门少年、辛亥革命、军阀混战、“主义”纷争、共产国际接管、马日事变前后、挣脱枪林弹雨——从井冈山到江西、富田:丢掉幼稚、苏维埃政府主席、寻觅苍龙:北上长征、延安插曲:圣哲至至尊、纸老虎、稚嫩的魔法师、不朽的冥想、灾变、壮志未酬。
2018年10月24日 已读
修行31st,评价此书并不理智,我已经不想再被删除短评。目前所读毛泽东传记乃至所有毛相关著作中最杰出一本,作者对毛心态把握应是十分准确,读来一气呵成入情入理,且与特里尔不同,未曾绕过建国前一些大事件,且对七分发展二国一日这种策略都直书不讳,这本书居然没被禁也是奇迹,估计很难再版,强推
传记 历史 毛泽东
毛泽东传 豆瓣
Mao: A Biography
7.3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斯·特里尔 译者: 胡为雄 / 郑玉臣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 1
20世纪90年代初,《毛泽东传》前一译本在中国曾畅销120万册,这本书是新的全译本,根据斯坦福大学1999年增订版译出。
作者罗斯·特里尔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和观点评价等方面,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的经典之作。这本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使历史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和制度机制,把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的挑战性的理论创造联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书中配有大量图片,使历史以真切可感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2017年11月17日 已读
修行41st,庆祝豆瓣短评回归350字时代。这本应是大陆可出版毛泽东传记中最可读的一本,虽然依然因为洁本缘故,对若干大问题语焉不详或干脆此事从略,但还是适用于普罗大众的毛泽东生平经纬图。一大开始,毛的生平就是中国现代史本身,每个事件都因史料之繁杂说法之多样,可被当做一个庞大专题单独分析,而且毛身边人物随时间推移姿态之摇摆面孔之多样也是非常有趣且典型的历史学现象,相比之下,毛已是我辈可看的最清定位最准的历史人物了。这是一本很不错的引子书,其作为引发好奇引向专门领域的向导作用要强于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
传记 历史 毛泽东
毛泽东的后半生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美] 罗斯·特里尔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 其它标题: 毛澤東的后半生
本书节译自著者的《毛泽东传记》的后半部分,书中记述了毛泽东自1949年建立新中国至1976年去世这27年之中,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的重要活动,涉及当代中国历史一系列重大事件。
2017年2月6日 已读
休憩32nd,意外的好,但此本子没标注引用史料出处,导致有些太有意思太细节的东西我不敢确定。出于不找麻烦的心态,就不对内容做评述了,学长姐建议你找来读
传记 历史 毛泽东
在历史巨人身边 豆瓣
作者: 师哲 口述 / 李海文 著 九州出版社 2015 - 2
师哲亲历了中苏关系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诸多重大事件,如:国共第一次合作、大革命失败、反对托洛斯基、江浙同乡会、苏联肃反、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抗战、皖南事变、苏联卫国战争、整风运动、重庆谈判、转战陕北、土地改革、战略决战、建国、《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毛泽东选集》出版、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助一百五十六项、日内瓦会议、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他曾随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五次访苏。这本回忆录重点刻画了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引人入胜,并系统地介绍了师哲本人所经历的中苏往来关系的发展变化,其内容都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所以生动、具体、可信;加之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志帮助查阅了大量 档案资料,使其内容更加翔实、准确、可靠。
2015年9月15日 已读
休憩87th,此书和峰与谷记叙人不同,风格区别不大,有不少地方的重叠,本书更为详尽一点。总体说来师哲一以贯之的毛主席伟光正,各种无视情节的强行拔高议论。每个出现的历史人物,根据他的叙述口吻就可以断定其结局究竟如何,师哲虽然已是惊弓之鸟却仍然春秋笔法的留下几处尾巴,可以嚼出不少东西,那一代活下来的人都是历尽沧桑经验空前丰富,啥都懂,就是不说,MLGBD
历史 回忆录 政治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