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
拾读汪曾祺 豆瓣
作者: 杨早 / 凌云岚 未读·文艺家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0 - 9
为什么汪曾祺无可替代?
.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复追问下去,因为这不仅关乎对汪曾祺的阅读方式,关乎汪曾祺的文学史定位,还关乎中国文学在过去与未来的可能。本书挑选并细致解读了汪曾祺极具代表性的十篇“高邮系列”小说,涵盖《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等名篇,从历史氛围、生活环境、创作理念、叙事风格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阐释汪曾祺的文学创作秉持的独树一帜的美学标准。在书中我们不仅将感受到汪曾祺笔下中国故事的独特韵味,更能体会出那并存于汪曾祺身上的文人味与烟火气、世俗与诗意、平和与反叛。
2020年10月15日 已读
休憩155th,未读最近连出汪曾祺有关书籍,对我这老汪忠犬粉丝可谓妙哉,此书分十章剖析了老汪十篇著名小说的人物原型写作背景以及老汪创作思路前因后果,补充和拓展方面的效果是令人惊喜的,读来让我扼腕叹息,此书应该和同为老杨主编那本非常漂亮的《宁做我》揉成一本的,可以让《宁做我》内容更丰富,更可以让宁较为苍白干瘪的后文革二十年部分得到有效填充,如今分作两家诚然各有其妙,只是我憧憬里那本更完善全面的书就不存在了。读完这两本,老汪大部分的经历已然洞明透彻难以更好,只是老杨一如既往的对文革期间老汪的小说不做分析,其实有关果园那几篇实在生机盎然,在命题作文中也算得上当行出色,说说也好呀,这个毕竟不像样板戏那段那样犯忌讳,不是吗
文化 汪曾祺
宁作我 豆瓣
作者: 汪曾祺 [著] / 杨早 [主编] 未读·文艺家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0 - 7
本书从汪曾祺的大量散文中,撷取与其人生经历相关的记录与见闻,将散落于记事、抒情、论文、写实等各类文字的生活片段,以时间为线索,去其重复枝蔓而存其补遗增华,略加提点,精心编排,让人在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的平易中又能体会“宁作我”的矫然不群。在汪曾祺笔下,文士名家与寻常百姓 各有动人处,昔日风物与各地风俗皆意趣盎然。
这是汪曾祺的一生,也是一个让人激动、惆怅并回味的时代。
-
【编辑推荐】
★纪念汪曾祺百年诞辰 以汪曾祺散文选段复现的“文学自传” 汪曾祺的散文不拘一格,随物赋形,述见闻,评文字,品美食,述交游。本书对汪曾祺散文中的追忆、记事性质的文字进行了细致编排,从汪曾祺童年在家乡高邮的生活经历讲起,到于昆明西南联大读书、在北京成家得子,在经历一系列坎坷之后回归平稳安定的生活,复现出一部珍贵的“文学自传” 。
-
★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汪曾祺 汪曾祺给人的印象常是平静中和,乐观淡然。事实上,他一生历经坎坷,曾生活困苦,甚至念及轻生。本书通过对汪曾祺人生经历的追述,还原出一张真实、生动的人物肖像,展现出汪曾祺不被人熟知的侧面。
-
★跌宕人生经历折射出时代画卷 在汪曾祺的人生经历之外,我们还会看到他身处其中的历史事件,看到不同历史阶段中寻常百姓的生活、文士名家的风貌以及地方风物。透过个人经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时代。
-
★封面选用汪曾祺先生画作《鸟栖枝头》,生动体现了“宁作我”的人生态度。封面以超感纤维特种纸印刷,手感细腻有温度,柔美纸面展现真实笔触。
2020年7月31日 已读
休憩121st,做书如此,可称功德。老汪生平未留自传实为深憾,社科院几位研究生从老汪全集中撷选原文,在杨早和“多年父子成兄弟”的老汪公子统领下拼出本书,虽然因动荡十年老汪不便提笔,十年后的那二十年老汪又鲜少将其作为写作背景,故而后半生篇幅与丰满度略逊前半生,但这实在是难得的恩物,衔接处尤见功夫,不嫌拼凑,不落斧凿,真如老汪亲撰,清淡恬然。对我这一老汪忠粉,全书没一句话是陌生的,但经妙手经纬后串联来读别有一番妙处,且让我明白我为何深喜鼎公,王鼎钧四本质量上乘的自传,从风格到文笔与这本老汪自传如出一辙。有此一书纪念汪公百岁诞辰,妙不可言,强推此书
汪曾祺 随笔
人间有戏 豆瓣
作者: 汪曾祺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 - 4
本书所选的都是与戏曲有关的文章,是汪曾祺在做北京市京剧团编剧时,二十多年来与戏曲打交道的见闻与思考,每一篇的篇幅虽然短小,但是每一篇都透着理性、睿智和从容。
内容涵盖“样板戏”的谈往、名人轶事、戏曲与文学的关系、习剧札记等等,这些谈戏文章同他的游记、民俗类散文一样,无不潇洒有致,颇有看头。
2017年7月30日 已读
休憩161st,汪公文字不需要再评价,但是正告诸君读书读精选即可莫读全集。汪公忠实粉丝如我都被这本书中无止境的自我重复逼得大怒,几欲起汪公于地下拔住胡须谴责之。如裘盛戎宋士杰萧恩部分不重复多次,此书篇幅可锐减三分之一,可见重复注水之凶,老汪你其实也没有新鲜段子!
汪曾祺 随笔
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 豆瓣
作者: 汪曾祺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4 - 1
《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名家散文典藏)》是现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散文选本,收录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汪曾祺的多篇经典散文。
花园、关于葡萄、翠湖心影、泰山片石、赵树理同志二三事、皖南一到、天山行色、遥寄爱荷华、怀念德熙、美国女生、悬空的人、随遇而安、四方食事、故乡的野菜、果蔬秋浓……
《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名家散文典藏)》是非常适合青少年和广大读者阅读的佳作,不管是写凡人小事还是谈花鸟虫鱼,均于不经心中设传神妙笔。
2016年9月4日 已读
休憩118th,老汪并不高产,但散文自我重复现象可真够严重的,一个段子引用多次情况比比皆是,在我看来老汪小说和与吃有关的散文可读性极高,其他倒要等而下之,散文中基本上没有什么物象和情节是小说中没有用过的。老汪散文一个大妙处就是淡淡的那下敲山震虎,如同范闲的姨娘那下不露一点人间烟火气的递银票功夫,但是意义何在呢?论效果肯定不如白刃战鲁迅先生的匕首投枪,还会让很多读者觉得懵懂,读明白的人无非会心一笑,原来在刺讥这件事,让人学的是绵里藏针那一下,论起内涵并无可观,因此么,读老汪还是读小说,读吃来的好些,老汪写吃,是真能把人写饿的。
散文 汪曾祺
汪曾祺散文 豆瓣
作者: 汪曾祺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6 - 11
花园
短篇小说的本质——在解鞋带和刷牙的时候之四
国子监
读民歌札记
笔下处处有人——谈《四进士》
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关于葡萄
《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
谈谈风俗画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午门忆旧
读廉价书
《晚翠文谈》自序
沈括的幽默
张大千和毕加索
宋朝人的吃喝
金岳霖先生
杨慎在保山
观音寺
林肯的鼻子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字的灾难
沈从文转业之谜
吴大和尚和七拳半
西南联在中文系
我的“解放”
吴雨僧先生二三事
四方食事
马·谭·张·裘·赵——漫谈他们的演唱艺术
“小山重叠金明灭”
闹市闲民
《水浒》人物的绰号
读《萧萧》
贾似道之死
美国女生——阿美利加明信片
我的祖父祖母
随遇而安
徐文长的婚事
我的家
关于《沙家浜》
……
2013年2月23日 已读
修行35th,太开眼了,我真的有自己没有资格评论他的感觉,极具表现力的文笔,写食物则色香味俱全,写人则活龙活虎,讲些非常能抓人兴致,引人入胜的故事,最后寥寥数字点睛,此老造诣已经远在乃师之上,成了精了
散文 汪曾祺
汪曾祺小说 豆瓣
作者: 汪曾祺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6 - 11
汪曾祺文集:汪曾祺小说(上)
复仇——给一个孩子讲的故事
小学校的钟声
老鲁
庙与僧
鸡鸭名家
落魄
牙疼
艺术家
羊舍一夕——又名:四个孩子和一个夜

王全
看水
骑兵列传
塞下人物记
黄油烙饼
异秉
受戒
岁寒三友
寂寞和温暖
天鹅之死
晚饭后的故事
大淖记事
七里茶坊
鸡毛
故里杂记

故乡人
晚饭花
皮凤三楦房子
钓人的孩子
鉴赏家
汪曾祺文集:汪曾祺小说(下)
王四海的黄昏
职业
八千岁
尾巴
云致秋行状
星期天
故里三陈
昙花、鹤和鬼火
金冬心
日规
故人往事
讲用
桥边小说三篇
八月骄阳
安乐居
毋忘我
黄英——聊斋新义
……
2012年7月18日 已读
读了电子书汪曾祺全集后一直在寻觅实体书,在中图团购此书以后一夜读完,在凌晨三点的黑夜里突然读的有些伤心,不知道是为什么,汪的书一向是含蓄的哀而不伤,而哀恸的调子本身就不多,我不知道是黄油烙饼还是岁寒三友给了我伤心的感觉,不过,能读到这样的小说实在是太好了!
小说 汪曾祺
汪曾祺全集(2)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汪曾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 8
《汪曾祺全集》(2)作者汪曾祺,曾在海内外出版过小说集、散文集三十余部;《汪曾祺全集》于1998年出版。代表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汪曾祺全集》(2)收录了在量汪曾祺先生的小说、散文、戏剧以及其他作品。
2012年2月20日 已读
老汪小说真是写得太霸道了,写人写物活灵活现,我都找不着词汇来赞美了,这本水平比较平均,不像一,好的特别好,但是有几篇比较差的,我想特别说说那篇【薛大娘】老汪赞美这个拉皮条的女人身心健康,舒舒展展无拘无束,他未必真这么想,只是出了自己胸中一口恶气,他被压迫太久了,写东西畏畏缩缩,好在手中笔没折断,所以他讴歌自由,赞美任何情况下的无拘束,就算是做坏事情也罢,一个自由的人有自由的做坏事的权力,老汪要自由,这个必须有,有这样才华的家伙不应该被任何名义借口下的桎梏所束缚,真喜欢他的短篇啊
小说 汪曾祺
汪曾祺全集(1)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邓九平 / 汪曾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 8
2012年2月9日 已读
汪曾祺一支妙笔,极善于写生活,尤其是普通人的生活,经他一写,轻快美丽妙趣横生,如【老鲁】,如【异秉】,如【戴车匠】,汪曾祺在荒唐岁月不能免俗,也讴歌过,但是他的那些应制文不带烟火气,看似在讴歌时代,其实还是在赞美那些劳动者善良勤劳的人性,在今日看来,他赞美的仍然可以赞美,写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文章皆如此类,八十年代伊始,汪卸了桎梏,美文迭出,谴责文哀而不伤,写人文更加精湛,一篇【受戒】,不看作者定然以为是沈从文,实在喜欢汪先生啊,只是有时汪先生也完全脱离实际,【俩老头】的结局实在是扯,那种残忍年代,那样顶风作案,却有这样的好结局,太小看当年洗脑一代官僚专政的威力了
小说 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