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野七生
罗马人的故事 15 豆瓣
8.1 (14 个评分) 作者: 盐野七生 译者: 田建华 / 田建国 中信出版社 2013 - 8
《罗马人的故事15:罗马世界的终曲》是《罗马人的故事》系列的最后一卷,盛者必衰,诸行无常。这就是历史之理的话,那么我们后人正冠整衣目送历史,正是我们对先人孜孜努力积累起来的历史应有的礼貌。罗马世界,灭亡于地中海不再是“内海”之时,消失于地中海不再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通途,而变为隔离人与人的界海之时。从现在开始,您将阅读的是悲惨时代的罗马人的故事。当您并未放弃而读完故事时,我敢说,您会看懂罗马人之死。盛极必衰,而罗马在众多“盛者”中别具一格,没有“伟大瞬间”的灭亡会更好些,这种“必衰”的方式也与众不同。罗马行省一直与本土命运与共,他的灭亡也许会给您别样的启示。
2013年9月24日 已读
修行111st,一个宏大而漫长的故事收尾简单而平淡。罗马并没有轰轰烈烈的死亡,即使是这本书中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斯提里科的死,贝利撒留的投闲置散也算不上什么大事情,只是日益羸弱的罗马已经不再能够承受哪怕小得多的伤害了。于是两次罗马浩劫,反复被争夺易主的城池,然后是西罗马默默地死。在赋税制度积重难返,公民资格含金量褪尽,军备力量无下限缩减若干年后,一切都已成舟,每个人都不再吃惊,等待着注定的结局。sigh,一段漫长的旅途告一段落,上次这种感觉出现还是在读完柏杨七十二本白话资治通鉴的时候。此外,这本书最好之处在于,把前十四本中出现过的硬币通通用彩图集中展示了一次,爱不释手,多谢盐野七生,罗马史的最佳入门书籍莫过于此
历史 盐野七生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 14 豆瓣
8.3 (14 个评分) 作者: 盐野七生 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3 - 6
《罗马人的故事14:基督的胜利》内容简介:君士坦丁大帝逝后,留下他亲手改造的罗马帝国。此时,东方波斯的威胁与蛮族的不时南下入侵已成为常态。这对于庞大的罗马帝国仍非最沉重的打击,更厉害的对手来自内部──急速壮大的基督教。君士坦提乌斯追寻父亲的脚步,一手继续提振基督教会的地位,一手开始排挤罗马传统宗教。传统神祇宙斯、奥古斯都,都成了被禁止的偶像,诸神的神殿也被封闭。罗马即将变天之际,叛教者尤里斯豋场,为众神力挽狂澜。尤里斯的幼年在王位争夺的风暴中渡过,如同幽禁的生活使他可以徜徉在希腊罗马的哲学世界中,然而,他最后还是被推上了政治的最高舞台。对蛮族出乎意料的战功和推动政策大刀阔斧的态度,为他赢得军民爱戴。他做的不仅于此,他下定决心要反抗五十年来强力来袭的基督教潮流。试图扭转乾坤的他,身殉波斯战役,好不容易重启的神殿大门,再度紧闭。
2013年7月31日 已读
休憩210th,君士坦丁大帝三个子嗣和罗马世界最后的希望--叛教者尤里安的故事,尤里安失手之后,罗马世界再无希望。政治,宗教,军事,都是茫茫的无力回天,茫茫的亡国气象,这本的基调是目前十四本中最消沉的,这个漫长的故事,即将画上句号
历史 盐野七生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13 豆瓣
8.2 (1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盐野七生 译者: 麋玲 中信出版社 2013 - 6
一个不朽帝国行将末路,帝政时期即将走向尾声,走出三世纪危机的迷雾,罗马该何去何从?罗马帝国开始东西分治,头政治体系虽然为帝国带来和平,但很快两位皇帝也无法负荷外族的侵扰和盗匪的骚动,双头政治只好再扩大成四头政治。容易倾颓的平衡使罗马再度遭到内战的蹂躏,直到君士坦丁胜出,成为罗马唯一的皇帝。同时基督教此时的成长更是突飞猛进。罗马帝国进入一个关键时刻,复苏罗马,却需要将其转换成另一个帝国,才能继续走下去。延续帝国必须创造权威,权力从人类转向上帝。面对基督教,罗马人该消灭它?忽略它?或是接受它?这是否是罗马帝国延续国运的最后一搏?
2013年6月27日 已读
休憩189th,本卷薄而重要,集中写了四帝分治时期戴克里先与君士坦丁大帝二人当朝时之事。罗马到此时已然日暮途穷,罗马元老院的逐渐式微与平民出身帝王屡屡上位让此时的罗马史如同拉长的魏晋。当奥古斯都税制被改革后,制度对权力的制约越来越小,走向独裁与君主制度让人毫不意外。另外,此本中盐野的吐槽真有趣,她指责彼时的罗马让人民失去了自由选择居住地等一系列自由,认为其放在今天的世界简直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句真实而有趣,但是也有些评论太单纯了....一直以来盐野在脱离罗马史本身,试图做出在通史视野下的评论时,经常说出些门外汉级别的言语,专门史学者之典范啊
历史 盐野七生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12 豆瓣
8.4 (1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盐野七生 译者: 朱悦玮 中信出版社 2013 - 4
《罗马人的故事12:迷途帝国》内容简介:《罗马人的故事12•迷途帝国》介绍了三世纪的罗马皇帝,嗅不出雍容大度,也没有器宇轩昂的风采。出身良好的的皇帝看来高雅但文弱,草莽出身的皇帝却又满脸暴戾之气,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透露出三世纪的变局与危机。日耳曼民族势力强大,已不是当年偶尔南下劫掠的蛮族;东方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更是虎视眈眈,不断窥伺刺探,甚至公然挑战。三世纪的皇帝无法留恋舒适繁荣的罗马皇宫,他们的责任在边界,在遥远的外族面前,他们在解决国内的社会问题和国外的外患侵扰中疲于奔命。
这是个不再需要全人的时代,只要有军队、只要有功勋,人人都可能成为罗马的主人。军队凌驾元老院,决定了皇帝的人选,而三世纪皇帝就在军队拥立、不满、谋杀、再立新皇帝的恶性循环中不断更替,军事强人成为皇帝的唯一标准。在社会动乱不断、人心惶惶的不安气氛之下,基督教成为一盏明灯,照亮人心,提供心灵的抚慰。虽遭到官方的压迫,但同时也成为一股新兴的社会力量。面对逐渐步入衰老的罗马帝国,基督教是否能成为一剂强心针?或是加速罗马的瓦解?巨大的变动考验罗马的韧性。
2013年5月3日 已读
修行67th。武夫当国之卷,公元三世纪之罗马已然积重难返,作为标志性的关键事件并非基督教的侵蚀,也非军事与政务分离。尽管这两件事造成的影响极度深远而恶劣,重中之重在于卡拉卡拉皇帝颁布的安东尼努斯敕令,配合后面的全体行省成员罗马公民化,既断绝了罗马公民的神圣荣誉感,也将罗马的财政收入削弱到可怕的程度。七十三年二十二帝,换君如弈棋的乱象只是乱世的诸多表征之一,在安东尼努斯敕令颁布后,再有中兴之帝也无法恢复昔日之荣光,拿走已经给出的福利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所以决定不能轻易,可为后世之警示
历史 盐野七生
罗马人的故事11 豆瓣
7.9 (1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盐野七生 译者: 陈涤 中信出版社 2013 - 2
告别了贤君的世纪,帝国的光环褪色了吗? 罗马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沉醉哲学的他肩负起庞大帝国的重担,责任感的鞭策,使他为罗马帝国鞠躬尽瘁。然而高尚的品德和绝佳的能力却无法力挽狂澜,心灵细腻真挚的皇帝不好杀戮,却因蛮族侵扰而陷入长期战事,心中的无奈可想而知。奥勒留燃烧心力延续了帝国的生命,虽赢得后世称道,夕阳的余晖却渐笼罩帝国。
相较于贤能的父亲,其子似乎符合一切昏君的形象:不体下情、近视短利、猜疑心重、重用私人,甚至多部电影着墨于其继承的正当性,不相信贤明如奥勒留者,会将带领罗马帝国的重任交付给能力不足的亲生儿子。随着儿子被暗杀,罗马帝国更陷入危机,长期的军事紧张使军人掌握强大的力量,严守边境的军事领袖成为皇位角逐者,同胞相残彷佛一世纪末的重演。最后军人柏提那克斯夺得最后的胜利,军人皇帝异于以往的强硬手腕,也代表着罗马帝国将走上不同的道路,帝国内外势必面临更严酷的考验,罗马似乎已在道路的尽头。
2013年3月12日 已读
修行45th,马可奥勒留的伟大之处并不显明,只是简单的在大厦将倾之时维持原状,而康茂德委实是个蠢材,尼禄与图密善虽然最终结局惨淡,但抛去有争议部分,他们二人政治智慧之层次亦是凡人所难及,而康茂德......第三个被施以抹杀令,第一个成功摆脱效果的。因为他存在感太过稀薄,无处抹杀,有子如此,沉思何益
历史 盐野七生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10 豆瓣
8.2 (14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盐野七生 译者: 韦平和 中信出版社 2012
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帝国的道路从罗马出发,北至严寒的北海,南至酷热的撒哈拉,西之大西洋,东到幼发拉底河。再从英国到叙利亚,从德国、巴尔干到埃及,延伸直罗马世界的各个角落。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基础设施更能体现罗马人的天赋。对于同样认识到基础设施重要性的现代人来说,罗马人堪称“基础设施之父”。罗马作为庞大帝国的心脏,循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不仅将资源及政令源源不绝的送至帝国的各个角落,也将罗马人引以为傲的公共建设推广至西方文明世界。硬件的大道、桥梁、水道,打通了帝国血脉,也滋养了每一寸土地;软件的医疗、教育、邮政制度,给予人民最舒适健康的环境和知识的力量。罗马人证明了道路并非仅能靠双脚踩出来,水不一定只能依靠人工打水取得,鬼斧神工的工艺技术加上脚踏实地的民族精神,创造出文明伟大的里程碑。
2013年3月12日 已读
修行44th,独立其余十四本之外,关于罗马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门述著,配图彩图地图多而且精。盐野妹子集中将罗马与古中国对比,罗马集中建造庞大的道路网,而中国建造了长城。最初有些伤感情,但见到相同比例尺的对比图后,忍不住说,FML。古罗马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对人的态度,民主,思想,哲学,还有那历经千年丝毫不损的道路网,我莫名其妙的对罗马感兴趣,缘由想必在此吧
历史 盐野七生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9 豆瓣
8.8 (14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盐野七生 译者: 计丽屏 中信出版社 2012 - 11
这是一个罕见的幸福年代。公元二世纪是当代罗马人口中的黄金世纪,图拉真、哈德良和安敦尼连手将罗马帝国带入新的高峰,成为后世贤君的典范。他们三人为罗马人所提出的罗马皇帝三大责任:外交、内政和基础建设,并为此鞠躬尽瘁,在个人特质差异中展现出优秀领袖的多样风貌。身为首位行省出身的皇帝,图拉真的眼光自然不只落在本国;他并吞达其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将国土扩展至极致。而战功彪炳也无法掩盖他在内政上的成就,他消弭了中央及地方的对立,使帝国的结合更加紧密。继位的哈德良为了视察和重建帝国,展开前所未见的旅行,足迹踏遍不列颠、地中海、东方和北非,所到之处为地方带来了希望,重建了统治体系。个性温和的安敦尼,稳健的人格完美落实了帝国统治,恢复帝国愈趋浮动的秩序,也安定了人们的心灵。
2012年12月22日 已读
本卷写了三位贤帝,图拉真哈德良与庇护,个人认为此本是现出九本中最有参考价值的一本,对贤帝政策的记叙与分析有他山之石之功效,一贯以为五贤帝中涅尔瓦纯属凑数,其在位时间短政策无创意,只是单纯对图密善改弦更张,意外的是在位23年的庇护篇幅居然短于涅尔瓦,守成之主迹象鲜明,五贤帝中最杰出者无疑为图拉真,放弃罗马帝王惯用的一次性全民补贴政策而用之放贷以利息供贫困少年学业这简直是超越时代的创举,图拉真的遗憾就是这一生一世这时间太少,征帕提亚时已老,否则叛乱平定不难,罗马消化之十分简单,可惜图拉真早死,后继主哈德良无力驾驭军队,战果全失,哈德良是手段卑劣之野心家,但政策制定也有令人信服之处,哈德良最突出功绩是在不劳民力巡狩四方,安定罗马边疆,最终因之而死,一生尽职尽责,他BL的倾向应该会吸引不少腐女粉丝吧
历史 盐野七生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8 豆瓣
7.9 (17 个评分) 作者: 盐野七生 译者: 葛奇蹊 中信出版社 2012 - 10
罗马人的故事8:危机与克服》讲述了尼禄死后的故事,再也没有神君的血统可以继承庞大的罗马帝国。在纷乱的公元69年,军人掌握政权的动向,由军团推举三人先后称帝,日耳曼和犹太民族也趁机争取独立。内战的动荡和皇位的不确定,使罗马公民陷入疲乏,他们的热情不再,冷眼看待这即将崩解的世界。公元69-98年,这是一段塔西佗笔下充满苦恼与哀怨的时代。罗马帝国面临许多冲突-帝位的争夺、同袍兵刃相向、边民伺机而动,在这一连串的考验之下,罗马能否浴火重生?或是陷入混乱的分裂,告别昔日光辉?要想克服类似“制度疲劳”的这种危机,依靠健全的常识回到原点重新出发才是最好的办法,罗马又一次迎来了符合时代要求的领导者。
2012年11月26日 已读
高卢帝国与犹太作反相较之前的危机不算大事,真正的问题在于罗马逐渐失去处理危机的人才和控制力量的向心力,本书六帝的时期罗马已然日薄西山,五贤帝的惊才绝艳最后也只是回光反照啊
历史 文化 盐野七生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7 豆瓣
8.4 (20 个评分) 作者: 盐野七生 译者: 涂华忠 中信出版社 2012 - 9
《罗马人的故事7:臭名昭著的皇帝》内容简介:从美丽的卡普里岛到罗马大火,罗马四位臭名昭著的皇帝相继登场。作者一方面根据塔西佗的《编年史》、苏维托里乌斯的《罗马皇帝传》,一一展示罗马人眼中罗马皇帝的恶行;另一方面颠覆以往史家的说法,通过当时希腊人与犹太人的叙述,重新评断非罗马人眼中罗马皇帝的德政。短短五十四年间罗马皇帝几番更迭,是英雄创造的时代已远?或是暴君当道的世纪来临?
2012年11月15日 已读
此本干货份量之足情节之曲折描写之细致都是自汉尼拔以来数本中第一,老成谋国之提比略大事明白小事糊涂的克劳狄乌斯形象都丰满有力,反而尼禄本尊有些苍白,大概这种人是最难看透的吧,值得喟叹的是被后世视为阴谋家的提比略未必真杀了日尔曼尼库斯,自己的继承人却肯定死于暗害
历史 盐野七生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6 豆瓣
8.2 (2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盐野七生 译者: 徐越 中信出版社 2012 - 6
《罗马人的故事6:罗马统治下的和平》内容简介:自“恺撒时代”之后的公元前29年,供奉战神的神殿终于关上,象征罗马脱离战乱状态。屋大维开始运用卓越的政治手腕,宣布回归共和政体,受赠“奥古斯都”的尊称,确立由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并存的“罗马和平”。这一卷的主人翁——奥古斯都并没有像苏拉那样大放异彩,痛快淋漓;也不像恺撒那样性情愉悦外放,令人无法忽视他的存在。然而从33岁退出沙场,到77岁迎接死亡的这段漫长岁月中,深谋远虑的奥古斯都一直在另一个战场努力不懈。天才之后的凡人继承者,如何完成了天才没有实现的目标,这就是书中所讲的故事。
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屋大维,一个非天才人物却开创了天才所不能完成的伟业;通过罗马开国皇帝一生,可以了解到天才恺撒的理想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创业容易守业难。此书正式进入罗马帝政时代,奥古斯都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对于罗马帝国这首超级战舰的发展意义非同寻常,值得现代人深思。作为恺撒指定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和恺撒有着相同的目标,但是手段却和恺撒完全不同。他如何维护大帝国罗马统治下的和平。
2012年8月16日 已读
这本回到了一的平淡,却有一所没有的味道,奥古斯都的综合素质远远不及凯撒,苏拉,可能连马略,庞培的级数也不具备,但是他真的是这些人中最好的政治家,他的确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看到了前人的经验,但是他也做到了没人做到过的东西,为罗马续命
历史 盐野七生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5 豆瓣
8.8 (21 个评分) 作者: [日] 盐野七生 译者: 谢茜 中信出版社 2012 - 3
罗马人的故事5:恺撒时代(下)》内容简介:公元前49年,恺撒渡过卢比孔河,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迅速地控制整个意大利半岛,继而进攻马赛,出击西班牙,平定地中海西部,随后转战马其顿,追击庞培,最终在北非战线彻底降服以庞培为首的元老院派,为将罗马帝政化而进行全面改革。本册充分展现恺撒的理性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以现代的观点,重新诠释恺撒和埃及女王克丽奥佩脱拉以及西塞罗的情、义关系,栩栩刻划恺撒故事性的一生。恺撒一贯宽容败者的精神,是罗马史上最动人的足音。
2012年8月16日 已读
凯撒的死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罗马失去了伟大的领袖,反对派也失去了温和的对手,谋杀凯撒真是个愚蠢的行为,事前没有仔细思量,事后没有聪明应对,就是谋杀过程也只是依靠人数抡起王八拳稀里糊涂的成功的,西塞罗死我非常开心,布鲁图斯死我更加开心,一个大脑空洞却有莫名其妙使命感的人是理想爱国贼
历史 盐野七生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4 豆瓣 Goodreads
8.0 (27 个评分) 作者: 盐野七生 译者: 张伟 中信出版社 2012 - 3
《罗马人的故事4:恺撒时代(上)》内容简介:公元前100年,恺撒降生。青少年的恺撒历经马略的杀戮、苏拉的独裁,致力于建立集权力与权威于一体的新秩序。时势造人,随后恺撒征战高卢,远征不列颠,击退日耳曼。并决意渡过卢比孔河,与庞培对战。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因为他能超越时代的藩篱;但天才之所以能超越时代,也正是拜当时的时势所赐。本册讲述从出生到渡过卢比孔河之前的恺撒,如何巧妙地利用罗马国家、政局、社会重重的危机,将个人推向颠峰,创造罗马历史的辉煌。
2012年8月16日 已读
凯撒的战绩比起三中的庞培,卢库鲁斯看起来更为真实,盐野精细考证后复原的战争过程也让人感觉凯撒的伟大实实在在
历史 盐野七生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3 豆瓣
8.8 (3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盐野七生 译者: 刘锐 中信出版社 2012 - 3
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都不可能持续保持长久的国泰民安。即使没有来自外敌的威胁,也会出现产生于内部的敌人。这就如同人体一样,强健的体魄可以抵御外来疾病的入侵,但是内脏器官的疾患,却会制约身体的健康成长,并使人饱受折磨。
公元前二世纪中叶,受到罗马霸权扩张到地中海全境的刺激,罗马经济结构发生剧变。一方面,骑士阶级兴起,失业人口增加,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另一方面,由元老院所主导的寡头政体,在面临汉尼拔战争的危机时,高度发挥机能,权力不断集中,而开启“平民派”与“元老院派”抗争的世纪。作者以人物和事件交错的叙述方式,突显公元前133年~前63年这个革命动荡的世纪。成功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成为霸者之后罗马人的种种困境与混乱,值得经营现代生活的你我深切反思。
2012年8月14日 已读
格拉古兄弟是生错了时代的悲情英雄,我敬仰他们,另外庞培和卢库鲁斯歼敌十余万自己损失不过十几人乃至几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和他们比起来深受怀疑的陈庆之的神话战绩根本算不上出奇,真是想破头也想不出在兵员素质,装备,后勤补给,士气方面都没有什么悬殊差异的情况下,是怎么打出这种网络小说战绩的
历史 盐野七生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2 豆瓣
8.9 (43 个评分) 作者: 盐野七生 译者: 计丽屏 中信出版社 2012 - 1
《罗马人的故事2:汉尼拔战记》以战争为题材,描述130年间罗马称霸地中海的历史,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2年,汉尼拔从西班牙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进攻意大利本土,历时16年的战争,双方八回合的交战,难分难解。最终西阿庇击败盖世名将汉尼拔。令人击掌称快的战争场面,胜利逆转的精彩情节,引人思索。战争人反映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什么知识优越的希腊人、军事力量强大的迦太基人最后会败给罗马人?
海报:
2012年8月12日 已读
这本迥然不同,二次布匿战争写的波澜壮阔,布阵,阵图还原,细节,背景,地图,任何一个治学要素这里都有,更加难得的是,有小说一样的跌宕情节和疏朗文笔,两百多页须臾而尽,完全没感觉时间流逝,布匿战争显露了罗马人制度的优越和雄厚的家底,而审判西庇阿注定了罗马的衰落,一个善忘的民族
历史 盐野七生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1 豆瓣
8.2 (66 个评分) 作者: 盐野七生 译者: 计丽屏 中信出版社 2011
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技术不如埃特鲁利亚人,经济不如迦太基人,但为何却能一一打败对手,建立并维持庞大的罗马帝国?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作为系列作品中的第一部,讲述的是罗马从建国到第一次、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前的五百年间的历史。这是一个饱经苦难的漫长岁月里的故事,即使在它的鼎盛时期,它都时常处于进一步退半步的状态。罗马后来之所以能成就大业的重要原因,基本上就是在这五百年间萌芽的。就好像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积蓄起来的力量到了三十而立之年才开始了解其真正的价值一样。
2012年8月12日 已读
大凡通史,远古部分一般不能免俗,因为史料有限真假难辨,或者一笔带过苍茫岁月,简略如左传,或者文学之心溢上心头,添枝加叶如东周列国志,盐野妹子不能免俗,第一本两百页写了五百年的历史,虽然作者治学功底与态度均可观,文笔也不错,还是让人有略难记忆的问题,这是我求全责备,还是好书一本
历史 盐野七生 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