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
百亿之昼、千亿之夜 豆瓣
百億の昼と千億の夜
6.0 (9 个评分) 作者: [日] 光濑龙 译者: 玖羽 新星出版社 2017 - 3
追寻“亚特兰蒂斯”的柏拉图到达了哪里?探索真理的悉达多领悟到了什么?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真实含义,有谁能够知晓?在世界诞生与灭亡的永恒循环中,又有谁能理解这潮起潮落的命运之流?——以宏大的“时间”和“空间”为舞台,哲学的思索与诗的优美纵横交错。在那以“神”为名的“绝对的超越者”面前,探寻者们又要怎样找到自己的前路……
希腊的哲人柏拉图、印度的王子悉达多、拿撒勒的救世主耶稣,他们察觉到世界的破灭,感知到自外部统治此世界的超越者的存在。于是,在跨越数千亿年的宇宙中、在纪元之前的久远过去到无法想象的遥远未来中,他们为了人类的存亡,向那无可匹敌的力量发起了挑战……围绕着时间、空间、创始、终结、神明、人类,这本书在巨大的尺度上构造出了一座雄伟壮丽的日本SF小说的金字塔。
2018年8月10日 已读
休憩244th,一种莫名其妙的宏大感流动在整本书里,这种大历史大宇宙的感觉如磅礴转动可觉其宏伟不凡而无法体会其缘由根本的混沌,这不是小说,是散文,是意识流科幻,译者不容易,这种写法书籍极容易走失风味
光濑龙 小说 日本 科幻
一級玩家 豆瓣
Ready Player One
6.9 (7 个评分) 作者: 恩斯特·克萊恩 译者: 郭寶蓮 麥田出版
一份沒有繼承人的億萬遺產
一個無所不能的神奇空間
橫跨虛擬與真實 超越愛情與友誼的終極夢想
失去雙親、寄居在刻薄姨媽家的韋德,唯一能感受溫暖的地方就是「綠洲」:人類在「綠洲」選擇分身,追求真實世界不受認可的身分。「綠洲」是韋德唯一的「逃生艙」,那是他的避難所,也是他的遊樂場。
「綠洲」創辦人哈勒代逝世後,留下了沒有指定繼承人的財產:他在綠洲裡藏了程式彩蛋,只要找到彩蛋,就能獨得2億4千萬美金。一向討厭現實生活、覺得電玩人生比較好過的韋德,從哈勒代的遺囑看到了希望:他能擁有不一樣的生活!對哈勒代愛好的電玩、電影、遊戲無所不知的韋德,有機會解答他設下的重重謎題!
韋德從此把尋找彩蛋當成生活的重心,殊不知,成為「尋蛋客」的那一天起,他也捲入了橫跨虛擬與真實正邪之爭。在一連串充滿驚奇與鬥智的財產爭奪戰裡,朋友可能是敵人、愛人就是對手,韋德是最終的贏家嗎?一場攸關生死、情感糾葛的冒險旅程即將開始……
2018年7月31日 已读
休憩227th,读这类电影脚本,让人清楚的看清编剧的巨大作用,无论霸王别姬,妖猫传或是此书,都有无名英雄编剧点铁成金的功劳,此处不一一列举。单看本书,电影头两把钥匙的获得过程与书中全然不同,尤其第二把有关爱情的改变实在成功,除了紧扣莫罗话语外,也让哈利迪形象更为丰满,而且原著中男女主间感情戏无比幼稚,一看就是游戏死宅边挊边笨拙想象的尽力产物,电影版加入同生共死剧情后好太多了。只是电影版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政治需求,加入了狗尾续貂般的定期关闭绿洲好让人们关注现实多一些剧情,拜托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个半废土世界,资源匮乏到绝大多数人就靠着游戏的奶嘴效应享受着人生保持着安定,不是他们不想拼,是资源没啦!看编剧的水平,不至于犯这么拙劣的错,想必是出于政治正确的迎合吧,好吧,阅读此书致敬我的小弟达瓦里瓜410
小说 科幻
奇点遗民 豆瓣
8.0 (32 个评分) 作者: [美] 刘宇昆 译者: 耿辉 中信出版社 2017 - 9
本书精选收录了刘宇昆的科幻佳作共22篇,由科幻文学译者耿辉倾情呈现。“奇点时代”来临,身处一个虚拟数据控制一切的时代,我们平凡的生活将以何种形式继续存在?作为一本人文科幻小说,《奇点遗民》融入了科幻艺术吸引人的几大元素:数字化生命、影像化记忆、人工智能、外星访客……刘宇昆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写的不是科幻探险或英雄奇幻,而是数据时代里每个人的生活和情感变化。透过这本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未来还有当下。
2018年7月7日 已读
休憩200th,今年这就两百了,修行才15,略茫然,阅读状况果然没有好起来,持续忙碌,持续碎片化,持续过劳精神衰弱的夜晚阅读。争取早点退休来改变这一点吧。刘宇昆向来是三分之一为探索新知而献身,三分之一伪科幻真人文,三分之一抖机灵的小点子。前三分之一已经让我严重审美疲劳,中三分之一让我明白为何郝景芳和他关系好,他这么写还真写不过郝景芳,后三分之一有点意思,如猴子敲打字机,已相当的冯内古特了
刘宇昆 小说 科幻
从地球到月球 豆瓣
作者: [法] 儒勒·凡尔纳 译者: 毛子欣 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9 - 1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主席巴比康提议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在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中,大炮俱乐都的成员着手准备这项伟大的事业。法国冒险家米歇尔·阿当获悉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颗空心炮弹,他邀请巴比康、尼科尔一同乘这颗炮弹到月球去探险。三个人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乘坐这颗炮弹向月球出发了。但是他们没有到达目的地,炮弹并没有在月球上着陆,却成为月球的卫星,无止境地绕月运行。故事留下悬念,三位探险家的命运无人能知……
《从地球到月球》中涉及的天文、地理、人文等知识并非是作者无中生有的虚构,书中所有的数字及描述都是作者丰富想象和理性知识的结合,都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和依据。
2018年7月3日 已读
休憩197th,粗读此书必觉荒诞,大炮打人上天登月,人居炮弹之中。但如果把大炮换成火箭发射器,炮弹换成飞船,就得为凡尔纳的天才而跪了,更何况,他还开天眼般的描绘出了导弹发射井!当然,此书可目为荒诞,恶搞之处的确不少,比如炮弹内的减震,隔热,排气导致的密封问题或语焉不详或处理的十分扯淡,但是我还是愿意把我最大的敬意贡献给凡尔纳大师和这个勇敢的科学探索故事。凡尔纳笔下的欧美生机盎然,充满了对未知探索的鼓励与实践,不知实情是否如是。
儒勒·凡尔纳 小说 科幻
太阳系历险记 豆瓣
作者: [法] 儒勒·凡尔纳 译者: 海狸 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9 - 2
《太阳系历险记(插图版·全译本)》主要内容:19世纪中叶,一颗彗星突然与地球相撞,使天空、海上和地面都出现了巨大变化,地中海附近的一些居民发现他们已经被带到了一颗彗星上,从此开始了别无选择的太阳系历险。慧星上共有三十六人,又是不同种族,美国人、英国人、俄国人、西班牙人、法国人、犹太人,每个人性格迥异,处世方式也截然不同,俨然是一个小小的世界。他们在一位法国上尉的带领下,同舟共济,战胜了太空严寒等种种困难,后来他们得知,这颗彗星会在两年后再与地球相撞,他们要用什么办法才能重返地球呢?
《太阳系历险记(插图版·全译本)》用大量篇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慧星、木星、土星等天体的特征和许多有趣的天文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融入到故事情书中,使读者读起来轻松有趣、易于理解。
十五岁的小船长 豆瓣
作者: [法] 儒勒·凡尔纳 译者: 海狸 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9 - 2
在《十五岁的小船长》中,凡尔纳刻画出了一位朴实谦虚、临危不惧的少年的光辉形象。双桅捕鲸船流浪者号在南极圈完成捕鲸作业后,停靠在新西兰的奥克兰市,船主的妻子韦尔登夫人和她五岁的儿子杰克、表兄贝内迪以及一个黑人女仆欲搭船返回旧金山;在航行的途中他们又遇到了一艘遇难货船,搭救了船上的五个黑人和一条大狗。
但是接下来他们却遭遇一条座头鲸,船长和船上的五名船员在捕鲸过程中全部遇难。于是,船长的重任便落到了十五岁的见习水手迪克·桑德的身上。他英勇机智,率领全船人员战胜了惊涛骇浪,却没想到船上的厨师内格罗实际上是个奴隶贩子,他借机改变了罗盘针指示的方向,使船在人烟稀少的非洲海岸触礁失事,内格罗与黑奴贩子哈里斯串通,把船上人员全部骗入非洲内地,在重重危机中,小迪克·桑德能否带领大家一起重返美洲大陆……
2018年7月1日 已读
休憩195th,最早知道此书还是机器猫里出木杉借给野比的《十五少年漂流记》,当时还以为是《蝇王》style的十五个孩子的惊险故事,没想到今天才读到,说实话这本在大师作品中必须等而下之,算是最差的有力竞争者,全书中最重要的人是黑人埃居尔,可怜的十五岁主角有套必上,令人酸鼻
凡尔纳 小说 科幻
地心游记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法] 儒勒·凡尔纳 译者: 曹剑 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9 - 1
《地心游记》凭借合乎科学的非凡想象力、丰富逼真的景物描写,让读者体验了神秘的地底世界,彰显了对科学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令人沉醉于凡尔纳的美妙幻想之中。19世纪中期,德国科学家里登布洛克教授偶然得到了一张古老的羊皮纸,上面记述从一个神秘的火山口进入就可以到达地球中心}教授对此深信不疑,不顾侄子阿克塞尔的极力反对,毅然偕同阿克塞尔与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冒险旅行。旅行中炙热、眩晕、饥渴、黑暗、迷路一路随行,不过探险三人组也饱览了地下海的雄伟风光,经历了一场海怪大战,见识了异常珍贵的古生物化石,还遇到了一个放牧大象的远古巨人。经历千难万险后,就在他们马上就要到达地球中心的时候,火山爆发了!在炙热岩浆的翻滚下,他们是会被送下地狱,还是被送回人间?
神秘岛(上、下) 豆瓣
作者: [法] 儒勒·凡尔纳 译者: 文思 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9 - 1
《神秘岛(套装上下册)》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五个被围困在南军城中的北方人乘坐热气球逃脱了。他们中途被风暴吹落到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依靠自己的科学知识和集体劳动,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从赤手空拳一直到制造出陶器、玻璃、风磨、电报机,把小岛建设成了一个繁荣富庶的乐园。每当危难时刻,总有一个神秘人物援助受难者,这个人就是在他们到达之前就已住在岛上的尼摩船长。受难者们还挽救了一个在附近孤岛上独居了十二年而失去理智的罪犯,使他恢复了人性,成为了他们忠实的伙伴。他们一起打退了海盗的侵袭。好景不长,岛上的火山复活了,火山爆发导致了孤岛沉没,在最后的危急时刻,还会有神秘人物伸出援手吗?
2018年6月27日 已读
休憩191st,重温儿时经典,这毫无疑问是凌驾于哪怕鲁宾逊漂流记之上的荒岛求生第一书,尼莫船长的身份和结局亦在此书之中揭晓,与海底两万里和格兰特船长儿女连成一个体系,尼莫的出现给五个遇难者开了很多挂,但最终的回归文明世界却与尼莫毫无关系,这让全书的悬念和戏剧性始终存在,好的很。所谓经典一般来说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这本书在我的人生不同阶段展现着相同的神妙魅力,可谓绝佳之作啦。
凡尔纳 小说 科幻 经典
气球上的五星期 豆瓣
作者: [法] 儒勒·凡尔纳 译者: 曹剑 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9 - 1
《气球上的五星期》作者儒勒·凡尔纳,19世纪初期,非洲大陆犹如一颗蒙着轻纱的明珠,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探险家一窥其神秘之貌。然而,此时的非洲大部分还是荒蛮之地,自然条件恶劣,还有很多凶险的野蛮部落,导致许多探险家未到达目的地便惨遭不测。塞缪尔·弗格森博士决定沿着前人的足迹去探寻神秘的非洲,他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一乘热气球横越非洲。他与猎人朋友肯尼迪及仆人乔在做好一切准备之后,一起开始了一段神奇的空中旅行。旅行中充满了各种刺激冒险:他们乌瞰非洲美景:品尝各种野味.营救一名法国传教士:艰难地飞过沙漠。最危险的是,气球已经开始泄露氢气,他们如何在食人族的疯狂追赶下逃生。
2018年6月16日 已读
休憩174th,凡尔纳和藤子不二雄先生是我储存下来留给我孩子儿时读的作家。虽然凡尔纳不会塑造人物,以之为理想的老牌绅士气息浓郁到今天看来十分格格不入,他的作品依然是最适合纸上卧游的小说,阅读此书相当于在短短一两小时内上山下海,走过无数个神秘而各具特色,真实存在的角落,身为读者,唯有致敬。
凡尔纳 小说 科幻
荒潮 豆瓣 Goodreads
荒潮
7.2 (33 个评分) 作者: 陈楸帆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1
如果并非只有人类拥有灵魂?
如果并非只有生物才能进化?
如果我们的未来必须穿过地狱之门?
进步浪潮席卷之处,人的灵魂一片荒芜。
故事发生在近未来的硅屿——一座被进步浪潮抛弃的垃圾之岛,对生态灾难习以为常的麻木岛民迎来了不可预知的变化:宣称要用环保技术造福硅屿的外来资本精英;在底层苦苦挣扎沉湎于电子毒品的垃圾少女;为拯救受未知病毒感染的爱子而不惜代价的宗族老大……在人与机器交相辉映的共生时代,个体的灵魂与命运如同风暴中的苇草,彼此交织缠绕,在人类文明飞升前夜谱出一首恢弘、繁复、迷幻、黑暗的荒潮狂想曲。
陈楸帆的《荒潮》以罕见力度刻画出一个我们在有生之年就可能身处其中的近未来时代。资本入侵对生态的破坏、人机融合、族群冲突,这些现已开始的进程将塑造一个超出想象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类和机器同时开始升华与堕落,创造出邪恶与希望并存的史诗。复杂而充满张力的故事、真实而富有质感的细节,密集的信息量和精准的技术描写,汇聚为一体,如飓风般旋转升腾,带来前所未有的惊悚和迷茫,尽显科幻现实主义的震撼。实属近未来科幻的巅峰之作!
——中国科幻代表人物,《三体》作者刘慈欣
2018年6月10日 已读
休憩165th,完成度很高的一本拼图故事,背景一望可知是广东汕头贵屿镇,中国电子垃圾拆解第一镇。作者巧妙把阶级对立,环境问题融合在一起,让阶级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间的矛盾成为主旋律,在可出版条件下作者尽量戴着镣铐起舞,写出了完成度不错的一本书,可以看出作者想法远不及纸面呈现的这些,这是好处。另外,作者设定不足够好这毛病很明显,毫无新意的主干设定和爱情故事,冤魂复仇式天人感应思想,这本书的质量在国内已经算难能可贵,要想如大刘般走出去,还远远不够
小说 科幻
海底两万里 豆瓣
8.7 (28 个评分) 作者: [法] 儒勒·凡尔纳 译者: 杨松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海底两万里》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2018年6月2日 已读
休憩153rd,读完此书才惊奇的发现我儿时所读竟非全本,而是个精心编撰保留主要剧情而删减描写的精缩本。凡尔纳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严格缜密逻辑体系下尽情伸展的想象力达到了人类能力所及范围内的巅峰,服气的五体投地。尼莫船长反压迫反殖民主义的形象有其现实意义但和那瑰丽迷人的海底风光一比什么都不是,我全然不在乎尼莫是哪里人在支持谁过去受过什么伤怎么发的大财怎么设计出这超越时代科技水平的潜水艇,我只在乎他们去了哪,看到了啥,啊,多美啊
儒勒·凡尔纳 小说 文学 科幻 经典
神们自己 豆瓣 Goodreads
The Gods Themselves
8.4 (326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 崔正男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4 - 12
22世纪,地球可以和平行宇宙进行物质交换,从此拥有了源源不绝的能源。但是,只有几个人才知道危险的真相:地球上的一个无人信任的科学家、能源渐渐枯竭的星球上的一个外星人、月球上出生的一个拥有预言能力的人类。只有他们知道,人类即将为看似源源不绝的免费能源付出巨大的代价……
太 阳即将毁灭,可是无人倾听。
真相,永远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
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
2018年5月12日 已读
休憩129th,三星半,阿叔牛在格局天大口吞宇宙指洒星河,本书绝不例外,一个壮观美丽的设定给出了对宇宙的诞生与轮回的绝妙阐述,只是情节略跳脱,三部各个散而不聚,即使有暗暗主线搭着也不能说是巧妙结构,刨除情怀加成此书美妙处就全在设定。理者情者抚育者的职能分工乃至三合一成为长老的种族设定足以支撑一个巨大故事,这简直是奢侈!第二部应给了大刘不少思路,乃是科幻巨人的薪火相传。
小说 科幻 阿西莫夫
地铁 豆瓣
6.7 (48 个评分) 作者: 韩松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地铁》为一部都市悬疑、惊悚和幻想类作品,被喻为“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全书分为五个独立中篇,彼此间有隐藏的线索交叉,因此也可视为分段式长篇。《末班》,一个老人在搭乘地铁回家途中,发现从隧道深处出现了很多奇怪矮人,把同车人都装进瓶子里运走了。老人决定自己去寻找答案。《惊变》,地铁没有像往常一样靠站,而是一直不停地疯狂行驶。一个青年打破窗户,想爬到车头处看看究竟。在经过一节节车厢时,发现里面的人们正在发生各种变异……《符号》,地面上的城市看似正常运转,但似乎整个世界只是一个实验场。一个男孩儿深入地下,试图揭开这个秘密。《天堂》,人类已完全在地底生活,而老鼠似乎正在成为人类生存下去的引路人。《废墟》,地球已经由外星人接管,两个少年男女被秘密派回地球,以寻找先辈遗留的重要机密。这机密就藏于废弃的地铁世界中。而在外星人的地球指挥中心里,答案似乎远比想像的复杂。
2018年1月6日 已读
休憩5th,大刘行文宏大高远,科幻在他是兴致盎然去追求未知中博大深邃之所在的方式,而科幻在韩松,是勾勒心中悲观沮丧绝望的垃圾桶,在悲观者眼中,世界如此肮脏悲凉丑陋,而他也只看这些。这条路子走到远处也并非全无前途没有产出杰作的能力,但晦涩空洞的这本书离好书差太远太远
小说 科幻 韩松
微纪元 豆瓣
8.7 (33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沈阳出版社 2010 - 4
本作品为刘慈欣近年发表的短篇作品的合集,包括太原诅咒、微纪元、时间移民、微观尽头、坍缩、天使时代、诗云、思想者、赡养人类、纤维、西洋、信使、圆圆的肥皂泡共十三篇。
2017年12月18日 已读
休憩359th,刘慈欣已经懒得讲故事,他丢出一个个想法和一个个场面,将我砸翻在地。如果我必须向一个当世在生作家下跪膜拜,那我选择大刘。有他在,我已经不想读其他中国作家的科幻。真希望在那个被煤灰染黑的娘子关,工程师刘慈欣下班后并不想打开电脑,他用纯蓝色的墨水在稿纸上慢慢的写下来这些故事,稿纸越堆越高,厚厚一叠,一叠之中有无数个宇宙生生灭灭。他的邻居看不到,而远方的我们却看得清清楚楚
刘慈欣 小说 科幻
单挑 豆瓣
PK
6.8 (41 个评分) 作者: [日] 伊坂幸太郎 译者: 星野空 新星出版社 2015 - 2
新上任的大臣苦苦纠结于半年前的一场足球赛;普通推销员莫名收到告知未来的邮件,自认肩负改写未来的重任;无聊的大学生突然发现自己有一项(没什么用的)超能力,就在他独自享受这个小秘密时,接到了来自未来人的委托,让他去——拯救世界!
毫无关联的每个人、每件事,就像竖起的多米诺骨牌,彼此保持着安全距离排列,但只要推倒第一块骨牌,剩下的部分无论做多大的努力,都改变不了倒下的命运。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勇气推倒第一块骨牌?特别是当你一个人与全世界PK。
2017年12月15日 已读
休憩355th,伊坂想用叙述技巧(叙诡?)制造时空交杂的错综效果,但是实现度相当差,只见其乱不见妙处,伊坂企图心很强
伊坂幸太郎 小说 科幻
赡养人类 豆瓣 Goodreads
8.5 (57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6 - 7
一个职业杀手的经历,一个看似荒谬的故事。
财富和技术向着少数人集中,各个方面的贫富差距变大。突发的状况,使得富人开始向穷人抛洒财富,甚至需要 “雇佣杀手来消除不愿拿钱的人”的地步。 是什么使他们抛弃自己的财富?
2017年12月15日 已读
休憩354th,细品加重温,阅读之也只化了半小时,因为没读过的作品只有太原诅咒和天使时代,这两篇还都质量中下。大刘选集被乱出版这事有人管管没
刘慈欣 小说 科幻
时光尽头 豆瓣
8.4 (26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10 - 1
《时光尽头》内容简介:朝闻道——生命的祭坛、地火——回首的诧异、光荣与梦想——用竞赛的方斌取代战争、欢乐颂——星空弹奏出的乐曲、混沌蝴蝶——一滴海水能否浇灭战争、鲸歌——意料之外的结局、梦之海——从太空取回我们的大海等。
2017年11月29日 已读
休憩337th,大刘的叙事技巧停留在“我有一个朋友...”、“从前有座山...”、“农夫和磨坊主去赶集于是开始讲故事...”的古典主义早期阶段,各具大能的外星文明个体在不同的故事里以相同的自我介绍模式展开剧情“我是排险者”、“我是音乐家”、“我是低温艺术家”。初级的叙事技巧和拙劣的塑造人物功底只能证明一件事,他的长板高亘入云,不同形式的壮烈给予读者本质如一的震撼,《山》一篇中地心世界泡宇宙的故事,十万年钻洞为看星空的进程以及最后那句“他必须活下去,因为山无处不在”把我读到手握皱了书页且微微颤抖。有大刘在科幻这碗饭别人都不吃也没关系,这才是真正的一人一城。另外这种随意遴选作品合集改个新名字出版的图书真是太干了,就没有一套官方全集么?好在好文不厌百回读,无论读过的还是没读过的,震撼均如期而至
刘慈欣 小说 科幻
爱的算法 豆瓣 Goodreads
8.0 (6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刘宇昆 译者: 陶若华 等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9
玫瑰的芬芳,苹果的酸甜,人类只有拥有肉体才感受得到。如果有一天,人类集体抛弃肉体,思维进化为虚拟环境中的数据流,那将是怎样的世界?在本书开篇的“未来三部曲”中,刘宇昆为我们讲述了三个从现在的世界过渡到未来虚拟世界的故事。这几个故事从普通家庭生活入手,渐渐显出世界的全貌,以小见大,引人思考。
除此之外,本书收录的另外十篇小说,也都是刘宇昆出道以来的创作精华。这些作品既有硬朗的技术细节,又不乏多元的文化思考,代表着当下世界短篇科幻创作的最高水平。
2017年11月20日 已读
休憩331st,如果说《物哀》一篇描摹日本对朝露般美好的消逝极度痴迷的文化精髓十分到位还可理解为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话,刘宇昆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在此书展露无遗,因此,《物哀》一篇的成功是刘宇昆人生哲学与日本文化精髓高度契合,因缘际会出现的佳作。刘宇昆骨子里不信人定胜天,他一再的在故事中重复人类通过数字永生或植入芯片使能力突飞猛进超越界限,却从没有让笔下人物为超越巅峰发出一次基于常人的努力。特德蒋也一样悲观,巴别塔一篇人类做下如许宏伟事业最终是徒劳,超人一篇借助药物臻至绝顶的主角成功刹那便死。大刘三体结局也是宇宙降维文明涂地,科幻作家这群思维与想象力最发达的家伙们同时也是最悲哀的一批人,这就是来自行业的宿命,也许这个圈子进圈门票便是一个思维钢印吧。
刘宇昆 小说 科幻
银河帝国4:基地前奏 豆瓣
Prelude to Foundation
9.3 (94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 叶李华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 - 8
银河帝国12020年,正是繁荣盛世。哈里•谢顿,一个刚满32岁的年轻数学家,发表了一篇纯粹是数学理论的论文,设想一门还并不存在的学科“心理史学”。为什么一夜之间,这篇论文竟然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帝国皇帝要召见他,帝国宰相要追杀他,夺权者要绑架他……各种来历不明的人物纷纷现身,谢顿被迫在首都星球川陀不断逃亡。
他最后会落入何人之手?而谢顿原本认为心理史学只是一门空谈理论的学科,为什么又决定将毕生精力投入心理史学的实际应用?甚至,他立志用这门学科来拯救人类,拯救这个由2500万个住人行星构成的庞大帝国……
敬请阅读《银河帝国4:基地前奏》。本书讲述的是心理史学诞生的传奇故事……
-------------------------------------
系列简介:
人类历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说(Best All-Time Novel Series)—世界SF小说协会,1966年,俄亥俄州
《银河帝国》,您正要翻开的这本书,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想象力的极限,人类历史上最有趣迷人的故事,讲述人类未来两万年的历史:
在一个由2500万个住人行星构成的帝国里,有一个叫谢顿的年轻人,他出生在一个偏远的星球;32岁那年,他带着改变帝国命运的秘密,来到全银河的首都:川陀行星。从他面见帝国皇帝的那一刻起,战争的硝烟、末日的恐惧,立刻弥漫到整个银河……
出版六十年来,本书对人类的太空探索、世界局势、前沿经济学理论、好莱坞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随着它的读者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袖(如美国总统小布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鲁格曼、美国宇航局航天员、本•拉登),而将这种影响渗透到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翻开本书,开始享受“人类历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说(Best All-Time Novel Series)”。
2017年11月8日 已读
休憩319th,此书可做小说教科书,阿叔安排情节天马行空让年轻谢顿无头苍蝇般东奔西跑做些完全看不出意义的事情,但是人家有本事在结尾把情节梳拢一处逻辑融会贯通。所以写书不怕写出一把乱柴,怕没本事捆在一起再打个漂亮的结。阿叔此书还不忘给机器人三定律打call,机器人感受爱更是知情识趣
小说 科幻 阿西莫夫
悖论13 豆瓣 Goodreads
パラドックス13
7.1 (38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林青华 南海出版公司 2012 - 9
3月13日,星期五。13时13分13秒。东京。最后13个人。
世界忽然崩塌,东京忽然化为废墟。
13名幸存者,必须直面接连而至的灭顶之灾。
他们该如何生存?他们又为何生存?
这是一个关于活下去的故事。无论是警察、护士,还是职员、学生,甚至是黑社会,迄今的法律对任何人都不再通用。
东野圭吾力透纸背的人性剧场。
《嫌疑人X的献身》以来久违杰作。
如果世界改变,善恶也会改变。杀人也可能变成善。这部作品就描绘了这样的故事。——东野圭吾
2017年10月19日 已读
休憩292nd,设定突兀,且利用极不充分,故事无趣,对人性剖析太浅,别读这本书
东野圭吾 小说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