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鲁滨孙历险记 豆瓣
8.0 (3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丹尼尔·笛福 译者: 黄杲炘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鲁滨孙历险记》中鲁滨孙出身于中产阶级,他父亲常用知足常乐的哲学教育他,要他满足现状。但他还是抵挡不住海外新世界的诱惑,几次三番地出海闯荡,终于有一次被困在了一个荒岛上。二十八年的孤岛生活仍然未能阻止他的冒险精神,他凭着坚韧的毅力,在荒岛上造房子、修田地、种粮食、养牲畜,硬是把荒岛建成了一个世外桃源,最后终于脱险,返回了欧洲。
2012年5月2日 已读
序言比正文有趣,上纲上线的令人不忍直视,另外鲁滨逊谋生的手段和选择的作物畜类都很有意思,读这书我情感最大的波动是看到鲁滨逊平静的记叙,这是我来到荒岛的第十九年,这是我来到荒岛的第二十三年,就这样平静的,日子过去了
小说 经典
月牙儿 豆瓣
9.0 (21 个评分) 作者: 老舍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6
《月牙儿》为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共收录中短篇小说26篇。其题目也只是捡其中一篇小说的题目而设。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自幼丧父,家境贫寒,身受旧北京下层平民社会生活及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的影响。1924年赴英国任教,并开始文学创作,以幽默风格引人关注。
2012年1月18日 已读
老舍文中的人,都生活在社会底层,都有过向上的念头,都肯努力,都无路可走,都悲凉的让人无话可说,无论巡警,妓女,车夫,小老板,实业家,是什么都好,悲哀的,让人无路可走,无法可想
文学 经典 老舍
安徒生童话 豆瓣
9.0 (27 个评分) 作者: [丹麦] 安徒生 译者: 任溶溶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安徒生(1805—1875),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作家之一。
《安徒生童话》是他的毕生之作。《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早已成为童话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他的作品真正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要是你还没有品味过的话,那就先从这个选本读起吧,它收进了大家最爱读也最应该读的作品。
2012年1月9日 已读
俯首拜服,无与伦比的童话,完胜格林秒杀卡尔维诺,除了情节,还有诗一样的语言,我无法分辨小意达的花海的女儿夜莺丑小鸭雪女王豆荚内五颗豆这些无与伦比的故事究竟谁更优秀,安徒生只是讲自己的故事,绝不俗套的给自己的故事一个完美的结局,和其他童话家一样,所以小人鱼会化作泡沫小女孩会真的饿死穿上红舞鞋的卡伦最终的救赎只是死亡,最美妙的是,猪倌这个故事里,王子得到公主后是失望的离开,最好的是,很多美好的坚持,高尚的情感,在故事里传递给了孩子,这才是童话的使命,才是完美童话的境界【顺便吐槽下,海的女儿是个完美的故事,但是不是童话,最后一段努力把这个故事扳成童话的努力与整个故事格格不入
童话 经典
机器猫哆啦A梦(共45册) 豆瓣
9.8 (64 个评分) 作者: [日] 藤子·F·不二雄 译者: 碧日 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2 - 9
故事从一个小学4年级学生大雄开始。大雄并不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像不少小孩子一样,他在学校里成绩平平,也没有其他的什么长处。有一天,大雄打开自己的课桌,一只猫型机器人突然从抽屉里跳了出来,而这就是哆啦A梦。它是由大雄的后代从22世纪里给送来的,目的是帮助大雄解决许多他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尽可能地满足大雄的愿望。整个故事围绕着大雄和哆啦A梦这两个主角展开。
哆拉A梦的故事将孩子们带进了一个奇妙的、极富幻想力的世界,也正因此,哆拉A梦能够作为一个长青的形像,伴随了几代少年儿童的成长。
2011年12月5日 已读
高二攒了一个月钱,入手了一整套外加九本长篇漫画集,每年必然看一遍的东西,我爱这套书如同爱我一去不回的童年
漫画 经典
为什么读经典 豆瓣
8.4 (38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黄灿然 / 李桂蜜 译林出版社 2006 - 8
《为什么读经典》的第一版由埃斯特尔·卡尔维诺编辑,在蒙达多里出版社的“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书”丛书中出版。除了给予这本书以书名的那篇文章,这个在作者死后出版的文集包括了三十五篇绝大多数是上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的文章(只有四篇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两篇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谈论了那些在不同程度上并由于各种不同原因而对卡尔维诺有重要意义,或是激起他的钦佩的作家—从荷马到格诺。
这一版的《为什么读经典》完全重印了该书的第一版,包括由埃斯特尔·卡尔维诺签名的卷首语。书中转摘了卡尔维诺在1959年春天为回答《新论点》杂志向当时主要的意大利作家提出的“九个问题”而专门写的答案,作为作者的前言。将卡尔维诺在1959年的喜好——这些喜好仅仅用一句短语(“我爱……因为……”)来说明——与他相同和随后年代的文章里那些经过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喜好(特别是关于相同的那些作者)加以对照,作者觉得这是件有趣的事。
2011年11月29日 已读
这本书我读了不到百页就合上收起,因为在没读过原著之前就读评论是大大的不可,再精彩的剧透也是犯罪,不过这百页已然令人如饮醇醪,十页纸的对经典著作的定义我反复读了将近一个小时,很久没这样重视一篇文章了,读书时最奇妙最美好的感觉来自于读到那些将你有些朦胧感受而自己无力组织成系统的零散思维整理的有条不紊的文章,而且这文章在你可理解范围之内,真心读到high,但可是后面对书的评论,将文学修辞的模糊与浪漫的夸张和一些很学术严谨的术语掺杂在了一起,读起来有些云山雾罩,有些读明白了的,感觉他何必表达的如此费力,有些则压根不知道他究竟想说什么,但是就冲开篇一文,这本书存在价值已然完美体现
卡尔维诺 文学 经典
刀锋 豆瓣 Goodreads
The Razor's Edge
8.8 (315 个评分) 作者: [英]毛姆 译者: 周煦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刀锋》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
小说写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军队里,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去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拉里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
2011年11月4日 已读
正文与刀锋毫无干系,而毛姆文字如刀锋,直指人心,我不得不钦叹老家伙把握人性如是精准,人物形象丰满鲜活,对话温和而精悍,毛姆是个会讲故事的人,这样的老辣文字,只有岁月的淬炼才能得到,我仿佛看见老狗长眉之下,浑浊眼睑里精光一闪而没【啊,在读到暴怒的伊莎贝儿VS毛姆时,不禁拍案大笑,连呼妙绝,妙绝啊
毛姆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