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书店四季 豆瓣
Confessions of a Bookseller
7.8 (24 个评分) 作者: [英] 肖恩·白塞尔 译者: 顾真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1 - 8
英国超人气毒舌店主的爆笑吐槽与告白,2019书市黑马《书店日记》火热续篇。
“真希望这些书能开口说话,跟我们讲讲它们见过的事儿。”
一头扎进书店里,一切都会好。
*
世上有两类人:一类在酒吧、咖啡馆、餐厅或者商店上过班,另一类没有。
*
18岁的时候,肖恩•白塞尔第一次在苏格兰小镇威格敦看到那家名叫“书店”(The Book Shop)的书店。他和朋友散步经过,看到堆满书籍的橱窗,对朋友说:“这家店到年底一定倒闭。”
十三年后,肖恩辞去电视台的职务,买下了这家书店。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工作,“书店”已是苏格兰最大的二手书书店,而威格敦也成为远近闻名的“书城”。肖恩往返各地收购旧书,应付层出不穷的奇葩顾客、古怪店员和电商冲击之下的经营窘境。2017年,他的“行业劝退书”《书店日记》出版,这部反映当代书业生存现状的实录,凭借喜剧天赋和犀利毒舌成为英国书市的年度黑马。
2019年,续篇《书店四季》出版。新的一年,小镇和“书店”也在经历改变。女友安娜离开了,无视老板的人气店员、“女王”妮基在年底离职,肖恩说那就像一个黄金时代的结束。但故事仍在继续,肖恩依旧出入陌生人的客厅和书房,见证书与人的相聚与分离,黑猫“船长”还镇守着他的地盘,仓库和棚屋改建成活动场地,新来的意大利姑娘伊曼纽埃拉渐渐融入了小镇的生活,更多书店和文艺群落在周边出现,“那些在更加传统的地方不受包容的怪癖,在威格敦却能够得到认同”。
四季轮替,时光流转,“书店”也愈加坚固地扎根在苏格兰的乡土生活之中。肖恩说:“只怕改变就在不远的将来。尽管如此,味道、氛围和人与人的交往将依然是实体书店的专属保护区……也许书店也会迎来一场小小的复兴,足以让我们中的一些人再多撑一阵子。”
*
评论推荐:
★白塞尔毒舌的笔触和对荒诞现象的敏锐洞察力,都让我想起喜剧演员瑞奇·热维斯假如经营一家书店会说些什么。——《华尔街日报》
★ 白塞尔是一位娴熟老道的作家……他创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里面充满丰富多彩的角色。苏格兰的风景——野鸭飞过盐沼,去蜿蜒的河边垂钓——是美妙的……一本可爱而又发人深省的书。——《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论坛报》
★白塞尔的乖戾魅力,从他在书店黑板上涂写的标语就可窥见一二:“避免社交:永远带本书。”(Avoid social interaction: always carry a book.)——《华盛顿邮报》
★这是我读过的蕞暴躁也蕞有趣的书商回忆录。——德怀特·加纳(著名评论家),《纽约时报》
★……有趣的坏脾气故事集,爱书人都会喜欢的,但恐怕也会时不时感到畏缩……——《出版人周刊》
★白塞尔的作品充满辛辣的幽默……他是一个肩负使命的人,透过他的眼睛所看到的书店一年会让读者相信,这是一项值得承担的使命。”——《芝加哥论坛报》
★一位苏格兰威格敦的书商讲述了他在小镇上卖旧书的一年经历……暴躁,滑稽,偶尔也有伤感一闪而过,这本书引人入胜地讲述了书店的生活,来自正在消失的实体零售行业第一线。一部宽宏、清醒、博爱的作品。”——《科克斯评论》
★白塞尔对那些斤斤计较的顾客的诙谐描述,他日常生活中的苦与乐,以及苏格兰特有的风土,都营造了一种强烈的地方感,足以俘获飘忽不定的心灵,让我在他的炉火旁安顿下来。——《波特兰先驱报》
2021年8月4日 已读
休憩133rd,白塞尔老年时估计会变成莫妮卡楼下那个面瘫肃穆古怪老头,开口就是抱怨,因而此书和前作被称为行业劝退书,但人类从来都是口拒体诚实的别扭生物,他抛弃电视台工作操持书店多年并仍在坚持不懈,足以说明未曾言明的爱,支持他走下去的应该就是活跃在前作中与此书里和顾客间灵光一闪的对话,譬如此书中感慨古董书若会开口,讲述平生所见该多好的言语,想必会让我辈心有戚戚,有趣的是,会开口且倾诉欲爆棚的古董老头老太那么多,却压根没人想去听。另外,白塞尔有望摆脱孤独的契机来了啊!我好奇要到什么时候他和奶奶才会倾诉衷情,这厮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到什么时候。这样的爱情和伴侣才能撑着他继续不容易的旧书店之旅啊,而且,妮基的离去留下的吐槽他黑他把书乱堆乱插的巨大空窗,除了这个意大利姑娘,谁又能够填补?!
书话 肖恩·白塞尔 英国 随笔
英国皇家学会 豆瓣
The Royal Society: And the Invention of Modern Science
7.6 (5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德里安·泰尼斯伍德 译者: 王兢 未读·北京燕山出版社 2020 - 5
英国皇家学会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科学机构之一,为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牛顿、达尔文、列文虎克、玻意耳、霍金等科学巨人都曾是它的会员。靠着一代又一代杰出会员的不懈努力,历经三百多年的不断成长与变革,学会从一个由爱好者自发成立的“无形学院”,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科学最前沿的机构之一。
阿德里安·泰尼斯伍德在本书中带领我们回顾了皇家学会诞生之初面临的困境与偏见,为取得社会承认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为了推广实验科学所走过的崎岖道路。随着时间推移,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在带来颠覆性变化的同时,诸多问题随之而来,如何开展科学研究也需要反思。因此,学会的座右铭——“不人云亦云”,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警示我们不可盲信他人之言。
2020年10月10日 已读
修行48th,内容和大英博物馆一书有重叠,也是本很好的壹是纪始之书。
历史 科学史 科普 英国
纵横交错的世界 豆瓣
There But For The
6.8 (8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莉·史密斯 译者: 蔡斌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 - 5
英国当代作家阿莉·史密斯洞察当代生活的都市寓言
★两度入围布克奖,诺贝尔奖热门候选人之一,英国科斯塔文学奖、百利女性小说奖及金匠奖得主,英国皇家文学学会成员,“最具天赋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继承者之一”
★《卫报》《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小说
★原柑橘文学奖入围作品、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短名单入围作品
时光交错的生活谜语、绵延记忆的灵魂偶遇
-------------
【内容简介】
麦尔斯·加斯参加了格林威治举办的一场晚宴,主餐完毕后,他突然上楼,将自己反锁在一间空卧室里,不愿离开,也拒绝交谈,只通过在门缝底下塞纸条的方式与外界沟通。这一事件引发了当地媒体的争相报道。人们聚集在窗外,只为一探此种行为主义背后的深层缘由。
阿莉·史密斯用精巧的修辞与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描写了四段截然不同却偶有交错的人生,探讨了人们对分离和真正的联结之间的矛盾需求,同时在机智与怜悯之间、超现实与深刻且感人的真实之间寻求平衡——只有阿莉·史密斯才能做到这种平衡。
【外媒好评】
富于机智和刺激的都市寓言……如果你喜欢惊奇的和那些洞察当代生活的喜剧,那么史密斯值得拥有。——《纽约时报》
令人惊奇!极为聪明……点缀其中的幽默令阅读兴趣盎然。——《华盛顿邮报》
在史密斯的世界里,人们真正地联系在一起,并在彼此身上留下温柔的印记,这是一种迷人的浪漫主义。——《独立报》
太棒了……既有趣又感人。它的成功源于史密斯非凡的语言能力。——A.S.拜厄特
2020年6月29日 已读
休憩102nd,四星半,一个人要走多少“麦尔斯”,才能被称为男人?运用了博翁《交叉小径花园》式的时空乱序交织以及《低俗小说》类的蒙太奇电影手法,讲了一个荒凉忧伤的故事,有着文艺片式的没头没尾,也有着好文艺片式的传递动人的感觉。本书较为容易将读者引导入对记忆对过去的好奇与检索,而更有趣的部分,在于作者大量使用的双关以及谐音耳误桥段,这些东西的出现不光是因为作者来自爱抖机灵的腐国,其内涵更在沟通的艰难,在处处可能出现的分岔路径,在偶然的变化,在事物连接的不同方式。到最后我们也不知道麦尔斯为什么把自己关进房间然后在一辆健身自行车上蹬出三千英里然后再悄无声息的消失,我们只是在这本书营造出的奇妙氛围中读到了一个没有答案的有关时光交错的谜语,仅此而已
小说 文学 英国
大英烦事多 豆瓣
Very British Problems: Making Life Awkward for Ourselves, One Rainy Day at a Time
7.3 (9 个评分) 作者: [英]罗布· 坦普尔 译者: 曹遇安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8 - 5
每天都自我感觉那么好,你不觉得无聊吗?本书是“社恐星人”的雷区说明书,超400万英国人泪赞的“自黑”大全。
拥挤狭窄的车水马龙,来来往往的人际社交,总有人说我们拧巴、阴郁,喜欢和自己作对,好像头上永远飘着一朵乌云。而8000千米外,常年笼罩在阴雨之中的“ 腐国”人民 ,即使沐浴着辉煌的历史文化,也和我们一样,日复一日挣扎在相安无事与情绪失控的临界线上。我们都恪守严格而不成文的行为准则,深怕冒犯他人,对于难堪的境况却也有着无限的包容力。这本书集结了英国超人气推特账户@SoVeryBritish 里最受欢迎的推文,用地道的英式毒舌让你的膝盖频频中箭。它犀利地破解社交生活中那些秘而不宣的潜规则,更是一份教你如何正确应对“社恐星人”的雷区说明书。如果你深受社交烦恼,请记住你并不是一个人在进行这场避开他人的持久战。
好了,这里是社恐的国度,看完以后请您快走。
编辑推荐:
★一本社交白痴的雷区大全——教你如何识别火车上、办公室、餐厅里战战兢兢的“社恐星人”。
★脱胎于击中超400万英国民众的超人气推特账号@SoVeryBritish,由推特改编的同名纪录片官方图书。
★ 千万级微博大V@英国报姐和@英国那些事儿的灵感来源,为你揭露绅士淑女之国不为人知的崩溃日常。
★“只有英国人才懂什么叫幽默,其他至多只能算搞笑”,看吐槽力Max的“腐国”人民如何讽刺与自黑自己生活中的社交潜规则。
★破烂熊字幕组资深翻译、英国文化发烧友亲自操刀,只要“英伦腔”,不要“翻译腔”。
★随书附赠“神吐槽”创意明信片,把你的社恐烦恼说出来吧!
英格兰,英格兰 豆瓣
England,England
作者: [英] 朱利安·巴恩斯 译者: 周晓阳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9 - 3
★欧洲文学奇才朱利安•巴恩斯的长篇幻想名作,布克奖决选作品。
★当英国人黑起自己来,哪国人都要靠边,辛辣幽默打破你对英伦的种种幻想与偏见。
★一座完美的主题公园,一位饱受争议的天才大亨,一部不同寻常的“英国简史”,一段奇崛荒诞的记忆之旅。英伦毒舌与鬼才脑洞的绝妙组合,但在好笑背后,却是一个国家对自我真实过往的悲凉追忆。
★朱利安•巴恩斯为2011年布克奖得主,多次入围决选。在英国,与伊恩•麦克尤恩、马丁•艾米斯,并称为文坛三巨头。
★这本小说并不冗长,情节巧妙精密,写法新颖生动,邪恶又好玩,很巴恩斯。——《美国书评》
【内容介绍】
为了给人生划上完美句点,热衷冒险和挑战的商业大亨杰克爵士,决定暮年最后放手一搏,做个史无前例的大项目,让世人永远记住自己。他动用各种手段,在不列颠岛南面的怀特岛上,建立起一座比本岛“更真实”的“英格兰”,这里有议会、皇族、曼联……在这里,人们将更方便、快捷、愉快、干净地领略和享受到大英帝国古往今来的一切名胜和文化。游客趋之如鹜。
玩世不恭的玛莎•科克伦作为筹备人员加入了杰克爵士的项目。曾被父亲抛弃的幼年经历,使她对人类的记忆与真实感情充满怀疑。而一场意外让她和男友发现了爵士不可告人的秘密。
2020年4月8日 已读
休憩64th,在我,英国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足球,尽管曼联和老特拉福德让人神往,不是福尔摩斯,尽管挺想去贝克街221B号的,也不是已经不在了的查令十字街84号,而是英国的老派幽默,为了这个把是大臣是首相刷了n遍,并把安东尼伯克莱在心中排位无限接近极为大师。读这本书就想读到这个,但是不行啊,没有啊,已经完全是另一种套路了啊。作者对老派幽默文风的尝试如同书中对历史的缅怀和重现昔日荣光的试探一样,努力而无结果,跑偏到另一个方向去了。那个方向未必不好,但背离初衷南辕北辙,用这种诡异的方式,巴恩斯让身为读者的我产生了与书中人物一样的感伤。我想我不会再去读巴恩斯了,他挺好的,但是我们不适合,我早该清楚这一点,一个叫巴恩斯的人怎么会让勇士球迷得其所哉呢,不是吗?
小说 朱利安·巴恩斯 英国
天意 豆瓣
Providence
作者: [英国] 安妮塔·布鲁克纳 译者: 锡兵 全本书店|作家出版社 2016 - 7
布克奖得主
英国大作家安妮塔•布鲁克纳代表作
以英式轻谑+亨利•詹姆斯的幽微诡秘+张爱玲的透彻悲凉
写学院派迷离韵事,怨女轻愁。
口味精致,贴近当下的爱情小说,适合挑剔人士阅读。
---------------
出身移民家庭,拥有一半法国血统的知性美女凯蒂在伦敦一所大学任教,研究文学里的浪漫主义传统。凯蒂渴望作为一个纯正的英国人融入环境。她爱上了英俊迷人的同事,名教授莫里森。他无疑完美契合她关于爱情和身份的理想。但两人的关系在短暂的韵事后浅尝辄止,陷入一种暧昧的伙伴状态。莫里森的若即若离令渴望摆脱孤独、并以婚姻来安慰祖父母的凯蒂备感迷惘焦虑。为了梦想的新生活,凯蒂打破矜持采取了行动。在一场看不见的战争里,她能否赢得莫里森,漠然的天意给了她一个意外的谜底。
2019年10月20日 已读
休憩201st,“那个人感到,在痛苦的心里有某种神圣的东西,因为那颗心在爱,那个人发现,如果他克服了所谓的弱点,那仅仅是因为他摧毁了心里所有慷慨的东西,撕毁了心里所有忠诚的东西,牺牲了心里所有高贵而美好的东西,那个人在这样的胜利后站了起来,这胜利赢得了朋友和熟人们的欢呼,但他已把自己灵魂的一部分判处了死刑”,是为天意
小说 英国
裁判有误 豆瓣
Trial and Error
作者: [英国] 安东尼·伯克莱 译者: 王长江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 - 10
酒瓶在酒桌上又转了一圈。
陶德杭特先生就让这讨论停了下来。任何更进一步的举动都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不管怎么说,他都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一周以前,陶德杭特先生被医生告知他可能只剩下最多几个月的生命了。接下来,他就邀请了这批精心挑选的朋友前来酒会,接着讨论,向他们征求意见,以此确定自己在剩下的岁月里应该做些什么。
令陶德杭特先生吃惊不已的是,几乎所有人都同意,执行谋杀是最好的选择。
2019年5月15日 已读
休憩125th,我特别吃英伦范冷幽默这一套,这种幽默催生的《是大臣》、《是首相》是我心目中喜剧的最佳样式,伯克莱也因而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几乎要超越妙探奇案的斯坦纳老爷子。原本以为第一章透凶手透动机,读到一半才猛省作者玩的套路,这一套路和喜剧实在太搭,全书因之妙趣横生
安东尼·伯克莱 小说 推理 英国
敖德萨档案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弗·福赛斯 译者: 张竝 黄山书社 2012 - 7
《敖德萨档案》内容简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有组织地屠杀了包括600万犹太人在内的1400万平民。自由记者彼得·米勒偶然得到了一位自杀的犹太老人的日记,于是开始调查和追击日记中的“里加屠夫”——党卫军上尉罗什曼。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米勒的行动竟然惊动了西方各种团体甚至国家谍报机构。一场惊险曲折的追捕与反追捕的较量展开,从中更揭露出一桩震惊世界的重大军火交易内幕。水落石出之际,我们不禁掩卷深思:这难道仅仅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吗?作品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2018年8月11日 已读
休憩246th,仇恨不会随时间和劝人宽恕的鸡汤言语而淡漠,正义也不会因岁月淘洗和时光磨灭而放弃伸张,愿每一滴该流的血都流出来,不该流下的继续快乐生活
小说 悬疑 福赛斯 英国
谍海生涯 豆瓣
作者: [英国] 弗·福赛斯 黄山书社 2012 - 7
塞姆·麦克莱迪,英国秘密情报局最另类也最有价值的特工,一个时代的传奇。随着冷战的结束,这个桀骜不驯的人终难逃过被政治家清洗的结局。他最后的命运取决于一场特殊的听证会,其间回顾了他曾参与的四次秘密行动:拯救为西方充当“线人”的红军将领、识破假投诚的克格勃上校、截获卡扎菲送给“爱尔兰共和军”的秘密军火、粉碎加勒比岛国的颠覆阴谋。四个独立成篇却又环环相扣的故事全景式地展现出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和谍报界的重重黑幕。
2018年7月31日 已读
休憩226th,多好的故事,多么让人不能释卷的好书,多好的福赛斯啊。【在好友短评处不出意外的看到了学长姐,鼻子为之一酸】
小说 福赛斯 英国 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