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雁
从“东欧”到“新欧洲” 豆瓣
8.8 (13 个评分) 作者: 金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4
本书是一个历史学者对"东欧"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现状的观察与评论。有现象,有分析,对于读者了解目前"新欧洲"的真实情况,颇有助益。分上篇"金融危机后回首看东欧",中篇"波兰独立之路与南斯拉夫民族独立问题",下篇"东欧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共15篇文章。以作者在《经济观察报》开设专栏撰写的文章为基础,修改编订而成,也是之前出版的《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上海三联2004)一书的姊妹篇。
2014年4月15日 已读
修行29th,好书一本,大喜过望!金雁从不会让我失望。对东欧转轨效果不同之缘由,局势与采用方法之分析,休克疗法之效果,部分历史人物之定位以及最为重要的多篇文章拼图而成的东欧诸国转轨全过程都让我深感受益匪浅。秦晖也有出手,他右的倾向比起他老婆更为明显,侵略性也更强,紧咬仇和不放,但是总是做到了有理有据。我反而更欣赏他的那篇棱角分明的文章。我就不评价远邪诸众了。秦晖伉俪对捷克与波兰的推崇与爱让我感同身受,乌克兰一篇联系近期时事也给了我不少帮助,而最赞的一篇还是东欧知识分子精神追求部分,对面包时代的阐述简直是缩写版倒转红轮,读的爽快异常,金雁真是从来不会让我失望
东欧 历史 政治 金雁
倒转红轮 豆瓣
8.7 (17 个评分) 作者: 金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9
本书共分十章,采用由近而远的倒叙方式,把俄国历史上几个典型的知识群体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做了独到的解释,另外还对两个不同时期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索尔仁尼琴和高尔基进行了个案研究。全书层层剥离,逐步推进,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主要观点有:
为什么革命不可轻言——
统治阶级对知识阶层的打压和禁令,使思想蒙难者被赋予了圣徒般的光环与荣耀,进一步促使失业的“愤青”对激进主义产生更大的兴趣,促成了社会上的“革命党”崇拜。沙皇处于维护自己利益和惧怕革命,对革命者进行严酷镇压,这种举动加速了革命情绪和行动的高涨,致使俄国社会出现紧张对立的恶性循环。
路标是一部强调“个性自由”的书——
不论是雅各宾党人的“公安委员会”,还是“布尔什维克的红色恐怖”——以单纯与激进为解决前提的方法——往往最终势必导致压迫、流血与崩溃,砍掉旧暴君的脑袋,就会引出新暴君与新奴役,革命成功以后,把计划与紧身衣强加在民众身上,也会令追求自由的知识分子无法忍受。
斯托雷平改革与俄国知识界的保守思潮——
改革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革命的替代物。“改革引起革命”在历史上不乏其例。不少俄国学者认为没有斯托雷平改革就没有2月“雪崩”,俄国不公正的经济改革导致社会情绪激愤然后再转变为剧烈的政治革命,成为一种特殊的“斯托雷平现象”,这不无道理。因此要使改革真正取代革命,这场改革应当不仅是理智的,而且是公平的。
2013年1月14日 已读
修行8th,部分因为我啃大部头能力有所提升,更多因为金雁以女性的敏锐和细腻以及深厚的学养基础把这个大题目做的花团锦簇,读来丝毫不觉滞碍尽管我之前对这个类型没有丝毫的系统研究,这本书的杰出凡是读过一巡的人都不会怀疑,尤其是关于路标学派的两章,单列出来足可成书,我欣赏路标学派尤其是别尔嘉耶夫,寻神派的思想看似迂阔其实极为适用于俄,而且,他们手中也许有长远中人类进步的钥匙。俄国知识分子爱走极端心思易变的特点被极为充分的证实了,而从别列斯基到车氏这个危险思想在正义旗帜下被刚愎的正义者逐渐生产出的过程让人扼腕叹息,本书最大的价值其实还不在于此,而在字里行间的敲山震虎隐蔽的影射,俄国当年的情形和今天好生类似,啊,读完本大部头的感觉真是好,真是好
历史 思想 苏联 金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