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谷孙
余墨二集 豆瓣
作者: 陆谷孙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余墨二集》篇幅比《一集》膨胀不少,原因之一是老之已至,敝帚自珍,巴不得把写过的文字,包括与正业有关而并非余墨的,及早盘点搜辑;原因之二是作者生朱绩崧老弟是个有心人,又善于利用电脑为作者划定文档格式储存,免去寻检之劳,及至编辑成书,比之《一集》要容易得多;原因之三是老友陈麦青不嫌弊车赢马,愿意再次出任责编玉成。人和相趋,同情相成,这个集子得见天日,作者感激不尽。
这个集子如有什么创新之处,那就是作者未去请出一位长辈来赐序,而是学生动笔,而且师生约定:序文付梓前一定不要作者过目,一定不要满篇谀辞,倒是希望多写学生眼中老师的缺点和弱点。气同则从,声比则应,师生切偲,老幼怡怡。作者觉得这很有意义。
这个集子内容较多,自然也与近年来动笔较勤有关。动笔勤显然是因为感受多,但另一方面,作者觉得人越上年纪,对文字越有一种亲切的依恋和专注的痴迷,在天远月孤的伶俜时分尤其如此。但愿作者的这点体悟会传染给作者的学生,使他们也会热爱文字,热爱写作。
2017年8月6日 已读
休憩166th,他人随笔文集大率一本不如一本,越后拼凑意味越浓,初读此书以为亦然,三星封顶。孰料越读越好。为他人作序这类文章居然篇篇不同各自言之有物,令汪曾祺贾平凹等自我抄袭大家为之汗颜。及读到那句"读书须有自虐精神",心里悲欣交集,五星已满。回忆文章还是好看,点评时事不要也罢。
陆谷孙 随笔
余墨集 豆瓣
作者: 陆谷孙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 8
本书为作者常年积累的学术短讯、书评、忆往文章及杂感等。全书分为“莎学拾零”、“闲读偶得”、“西文探隐”、“旧日情怀”、“师友忆往”、“自说自话”、“浮世杂感”及“美国扎记”等八个部分。作者以其深厚扎实的中、外文功底,敏锐正直的目光,考究、评论了一系列的学术问题、人文社会问题及其他相关的问题,体现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的人文修养和正直良知。
2017年8月1日 已读
休憩162nd,初读觉此老笔下有根,行文稳而话题领域偏窄,情绪表达也偏晦然隐蔽,有随侯珠可弹雀而不轻发的态度。至回忆文章时全书质量骤然拔高,有料有味,随后各文格局高度亦大不相同,对翻译与表达共同的“自怡感”属性的诠述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与共鸣感,而多次使用的“镂心刻肾”看的感觉蛋疼
陆谷孙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