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宇宙尽头的餐馆 豆瓣 Goodreads
The Restaurant at the End of the Universe
8.7 (156 个评分) 作者: [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4
宇宙尽头的餐馆是餐饮史上最了不起的风险投资,整个餐馆被一个巨大的时间泡包裹,并沿时间轴向前投射至宇宙终结的那个时刻。
餐馆里,客人各自挑选座位坐下,吃着美食,观看整个宇宙在周围爆炸。
你可以随意就座,无需预约,因为你可以返回原先时间后再补订;你愿意来多少次就可以来多少次,但要确定千万别遇见自己;同时,你需要做的不过是在自己所在的时代开个储蓄账户,存下一分钱,等抵达时间尽头的时候,所得的复利足以保证你付得起账单。
为此,混球星系的广告公司的口号是:如果今天早晨你已经做了六件不可能的事情,那就干脆来宇宙尽头的“豪河”餐馆吃顿早饭吧!
“黄金之心”号的乘员们正有此意。比起逃脱沃贡人的追击,避免被带到银河系最邪恶的星球,以及教飞船学会如何冲一杯好茶,这实在是件不足挂齿的小事。
说真的,有谁预约过吗?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 豆瓣
Der König verneigt sich und tötet
9.2 (77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塔·米勒 译者: 李贻琼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 10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是一部散文集,寓意丰富。作者运用“少数民族语言的独到性”,讲述了她在秘密警察的监督下,颠沛流离的灰暗生活。她在极权统治扭曲语言的现状下,选择以冷峻、超现实的诗性语言,表达对现实环境的不安全感。
烧船 豆瓣
舟を焼く
8.4 (32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本辉 译者: 信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 10
宫本辉是日本当代文学大家,日本芥川龙之介奖、太宰治奖等文学大奖的得主。在这个日趋浮躁的社会,宫本辉难能可贵地坚持着古典美学,用正统的小说创作抵制商业对文学的侵袭。他曾说:“读小说,那是忘我,是感动,是陶醉。理性探究,或执著于观念,在艺术的创造上是第二位的东西。那第一位的东西和第二位的东西颠倒的结果,便成了所谓‘现代’这段历史所携带的毒。”他在写作中力求带给读者最纯粹的感动和忘我,在看似平凡的故事中勾起读者难以释怀的回忆或感慨。因此,宫本辉成为了日本当代文坛的中流砥柱,至今仍笔耕不辍,持续地影响着这个浮躁年代中仍然静心阅读的读者。
《烧船》是宫本辉的代表性短篇小说集。作家在本书《后记》中表示,正因为要把故事凝缩在几页之内,所以写一篇短篇小说“就像把一滴血硬挤出来那么辛苦”。但是,优秀的作品又不能显露这些辛苦。他认为,“水随器物而有形”,最好的短篇小说要像水一样,失去自己的状态,只会根据喝下它的人,显得或浓或淡。于是,宫本辉用这样的标准约束自己,写下了《烧船》中的七篇:《浮月》《烧船》《涟漪》《胸之香》《时雨屋的历史》《钓深海鱼》《在路上起舞》。它们篇幅相当,质量也很平均。在这些故事里,宫本辉借助诗化的意象,比如海上的明月、沙滩上的覆舟、丈夫胸口的气息等,把生老病死之中的“失去”意味具象化,变得可感而可悲,余韵悠长。
女系家族 豆瓣
作者: [日] 山崎丰子 译者: 邱振瑞 上海三联书店 2020 - 6
日本国民作家、《白色巨塔》作者,直木奖得主山崎丰子代表作。一部女系家族的覆灭记,爱与死年代里的门阀斗争史。这些不断上演的荒谬戏码,堪称“现代怪谈”。8次改编影视的传奇巨著,横跨昭和世代的名利启示录。人气比肩东野圭吾和村上春树,被日本读者票选的平成年十大影响力作家之一的山崎丰子的受欢迎佳作。
"绵延四世、传承百年的大阪女系家族矢岛家集聚大量财富。当家女主人逝世一年后,隐忍一年刚成为家主的矢岛嘉藏也突然离世,并指定大管家宇市执行遗嘱。遗嘱公布后,一场争权夺利之战瞬间爆发,长女藤代以情人梅村芳三郎为外援,次女千寿仰仗入赘女婿良吉,幼女雏子则利用上一代继承权争夺中落败的姨母芳子,服务矢岛家五十余年的宇市也自有盘算。
缠斗数月,继承者战争即将平息时,一个与嘉藏关系神秘的女人却改变了这一切,而这个四代由女性掌权的女系家族又将迎来怎样的命运?"
异常 豆瓣
グロテスク
7.5 (40 个评分) 作者: [日] 桐野夏生 译者: 刘子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9
“我想赢我要赢”
她白天是干练的公司职员,晚上则周旋于男人之间。
她渴望出人头地,她的信念是:我想赢、我要赢、我必须赢!
“我非如此不能确认我存在着”
她天生美艳,天生是娼妓。
她的不可悲之处在于:很早就捕捉到自身存在的体认方式。
“我怀着恶意活着”
她身上的恶意,咄咄逼人,毫不留情,却自卑得可以。
当这股硬撑的恶意遽然消散时,她也没了自己的模样。
她,是我,也是你,是所有游离于残酷现实世界的幽暗灵魂。
五号屠场 豆瓣
Slaughterhouse-Five
8.6 (85 个评分) 作者: [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 译者: 虞建华 译林出版社 2018 - 7
德累斯顿的空袭,大火后的绝处逢生,外星人的探访,一场自由穿梭时空的冒险之旅……
四度空间里,五号屠场中的幸存者毕利,透视了生命与死亡,在平行时空里扮演命运的预言者。
所有骇人的屠杀和人世的无常:大轰炸,战俘时期,岳父的空难,妻子的死亡,全都用一句“事情就是这样”来诠释,以黑色幽默反击天地的不仁。
《五号屠场》因一场战争而起,却终止了另一场战争:美国退出越战。冯内古特撼动了60、70世代的美国年轻人,点燃了新世代的观念之火,被奉为一代人的精神领袖。
1945年,德累斯顿遭到大轰炸时,冯内古特本人正巧身在德国。他和其他战俘一起,在“五号屠场”地下贮存兽肉的地窖里捱过了一夜,逃避了头顶上的一场狂轰滥炸。二次大战的亲身经验,衍生出了这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反战小说。
冯内古特运用科幻小说的技巧,让毕利在德累斯顿一场因空袭而起的大火中九死一生后,之后展开了一场自由穿梭时空的冒险之旅。在《五号屠场》里,无论战场上或时空旅行中,冯内古特描述许多面临生死边缘或受苦受难的人所采取的方式皆是冷静超然——把自己掩埋在池底下、地底下或是宇宙底层,人类可以无视时间与空间的存在,任凭自己的心灵自由飘荡,八方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