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
性之耻,还是伤之痛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龙迪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5
今年5月,中国内地第一个儿童性侵犯的社会工作研究文本《性之耻,还是伤之痛》出版,其一面世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这也标志着儿童性侵犯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作者龙迪深入到中国北方一个乡村——柴胡营(化名),对6个曾遭受过老师长达两年性侵犯的女孩家庭进行跟踪研究,探索受害女孩及其家庭的创伤经验。
2022年6月27日 已读 作者做了非常重要且具開創性的研究。對性侵受害者的家庭成員進行多次采訪,以期瞭解受害者及其家庭如何處理事件造成的創傷,並據此推測事件的遠期影響。作者采用了田野調查和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但是在敘述中添加了作者自己對受訪者行爲的評判(包括學理的和道德的)。我是在人類學課堂中接觸到田野調查的種種經驗和知識的,人類學在原則上要求研究者“不輕易對自己不理解的差異作價值判斷”,“不能預先假定自己已經具備足夠的理解與判斷的工具,來掌握他人的意圖與意義”,所以在閲讀中我有時會對作者的情感偏向和有褒貶意味的描述(例如認爲其中一名受訪人是“輕浮的”、“妖氣的”)以及頻繁出現的感嘆句和驚嘆號感到困惑。不過作者的教育背景是医学心理與社會工作,這些學科所遵循的田野調查工作方法恐怕與人類學有諸多差異。
性侵
综合防治儿童性侵犯专业指南 豆瓣
作者: 龙迪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 - 11
这是一部综合防治儿童性侵犯的专业工具书。作者基于丰富的研究文献、国际经验和本土实践,以儿童权利和性别公正为框架,破解关于儿童性侵犯的社会迷思,从预防、制止和专业支援服务三个方面,系统、深入探讨设计和落实多部门跨专业工作机制的专业理念和实务工作技巧。专业助人者(社工、心理咨询师)、儿童保护工作者、律师、警察、检察官、法官、学校老师、医生等儿童权利相关责任人都可从本书中得到保护儿童免受暴力伤害的专业指引。
本书撰写历经五年时间,基于近千篇该领域中外文献及国际经验的系统研究,以及丰富的本土实践,呕心创作真正适合中国的保护儿童免受性侵犯伤害专业指南,还给中国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权利。
作者龙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教授,保护儿童及家庭研究服务中心主任。在儿童性侵犯领域一线潜心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本土经验和对中国儿童、对苦难的慈悲关怀。
本书由多家专业机构、多领域专业人士联合导读:
宋文珍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副主任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所长
赵旭东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副理事长
陈雪梅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儿童保护专员
郭瑞香 联合国妇女署 项目协调员
乔东平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刘文利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卜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研究员
佟丽华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 主任
马丽庄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 教授
本书拥有强大的专业顾问团队,他们均为香港心理学会注册临床心理学家或香港资深注册社工。他们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提供了香港地区儿童保护工作先进的理念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