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资料和笔记
透过神鹰的眼睛 豆瓣
作者: 哈斯 摄 译者: 张昊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7 - 10
《透过神鹰的眼睛》展现了百余幅令人目眩神迷的画卷,拉丁美洲鲜明的色彩、悦目的大地纹理和跳动的韵律跃然纸上。航空摄影师罗伯特·B.哈斯的每一幅作品都华丽丰盈而魅力十足。从高空眺望,景象不论宏伟或简朴,都那么令人惊异。书中展现了刀锋状的山巅、青翠的丛林、鸟类云集的海岸线以馺荒无人烟的沙漠。这部引人入胜的原创作品休将拉丁美洲遍览无余,是一次令人心旌摇荡的翱翔。
世界总是美不胜收……用新奇而不可思议的方式去发现并展示世间的美景,将永远是对最优秀的摄影师们的考验。哈斯出色地通过了这个考验。
——《芝加哥论坛报》
拉丁美洲的人民是大地之降生子、泥土之铸模员、岩石之搬运工。自从印加人的时代开始,我们就已经相信:我们就像种子一样从泥土中衍生——大地就是我们的母亲,而推动她的力量,则是我们的父亲。处于这个不稳定家庭中的生命,承载着诸多的期望或者地震剧变的涤荡。大地能够哺育我们,抑或毁灭我们。我们就是这个狂暴而又慷慨的土地的继承人,既受祝福,又被诅咒。
拉丁美洲充满了惊奇。我们匆忙地告诉游客们,我们的国家以拥有各种各样的地形而自豪——海岸线、沙漠、丛林、山脉、沼泽和群岛——所有的地形都位于限定的地理空间之中,并且时常连接成显著而生动的一片。瓦斯卡兰山上寒彻的岬角与亚马孙河湿润的蕨类植物完全是两重天地,每年的11月,亚马孙河的丛林地面都被河水淹没,老虎和树獭被迫与粉红色的石竹花一起游泳。不过,直到我飞跃到5000英尺的高空时,我才真正地欣赏到那些不同的地形是多么的亲近而互相依赖。在空中,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你就可以从米拉弗洛雷斯(Miraflores)的翠绿峭壁到达朔风凛冽的Chan Chan沙漠;或者从西班牙征服者努力跨越的无情暗礁到达卡哈马卡(Cajamarca)的绿色山谷和金矿;抑或从牧养着骆驼的山区堡垒到达回响着蝙蝠喧闹叫声的丛林。这就是博比在他的照片中所追寻的奇迹和悖论,在这架小型的飞机上,我从他的肩膀上方专心凝望,试图通过博比的眼睛探寻我看到的世界。
印度札记 豆瓣
作者: [墨西哥] 奥克塔维奥·帕斯 译者: 蔡悯生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1
奥克塔维奥·帕斯做过六年墨西哥驻印度大使。他在那里的经历改变了他的生活。现在,在帕斯迄今最具个人性的这部散文作品中,他把诗意的洞察力与丰富的知识瞄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巨大主题:印度的文化、风景与本质,一个已经回响了数千年的大陆与文化。帕斯以令人叹服的明晰性,唤起了孟买的声与光;呈现了对于印度光彩夺目的历史与多语种社会的一种令人信服的观察与诊断;并探究了印度的艺术、音乐与社会。其结果必定会把读者深深地拽进一个充满了令人惊奇的美与力量的世界。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 豆瓣 谷歌图书
Latinoamericana : Un Diario Per Un Viaagio in Motociceletta
作者: Ernesto Che Guevara 译者: 梁永安 / 傅凌 大塊文化 1997 - 11
格瓦拉與朋友阿爾貝托兩人,於1951年12月,一同騎機車從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發,展開了一趟周遊大半個南美洲的發現之旅。從這趟旅行中,格瓦拉親眼看見了人間的苦難、社會的不公,進而引導他悟出自己生命的方向。本書手記式的文字紀錄著他旅途中的趣事與辛苦、觀察與思考,並呈現出他性格中浪漫、無私與正義感的一面。
要瞭解格瓦拉不平凡的一生,不妨先從這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場旅行開始
「這不是一個大膽的冒險傳奇故事,也不是某種『憤世嫉俗的評論』;最少那不是我在寫他時候的初衷。那是兩個有共通精神與相似夢想的生命體一起走過的一段經歷。」
故事從這裡開始,然而這個旅程也改變了一個人。

不管你知不知道Che這個人,但如同所有關於他的介紹「你一定看過他的圖像」。
該怎麼說呢?關於格瓦拉這個人。
世界上總是會有為了夢想而往前走的人,我非常欽羨這樣的人;曾經再找尋他的資料時還在某個網站看到他放多年後背找出來的骨骸,為他而做的音樂…
Che這個人,在某種層面上或許已被稱之為神。
在這個時代,我們有時候需要的不是金錢或是盔甲,我們需要的或許只是一個正直完美的靈魂。
春渚纪闻 豆瓣
作者: (宋)何薳 中华书局 1983 - 1
此书10卷,前5卷题为《杂记》。记述仙道异事、民间奇闻,宣扬人生寿夭、官位爵禄乃前知前定:谶语、经文、梦境、道术的灵验神效,多属荒诞无稽之谈。但从中可以了解宋时士大夫的迷信观念及民间习俗。其中也偶有可资参考的史料,如卷四“宗威愍政事”条所记靖康之变后开封物价涨跌情况等。卷六为《东坡事实》,所引诗、文,往往是苏轼诗文集中所没有的,多为辑佚者所取。卷七为《诗词事略》或杂记唐人及本朝人诗词轶事,以本朝为详;或订正前人诗句中错误。卷八、卷九为《杂书琴事》(《墨说》附)、《记砚》,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卷十为《记丹药》,则颇有不经之语。此书最初刊入《宝颜堂秘笈》,仅5卷;后毛晋得全本,复收入《津逮秘书》中。但《津逮秘书》本于第9卷仍缺一页,故以后出的《学津讨原》本为最全。卢文□有《春渚纪闻补阙》1卷,收入《抱经堂丛书》。
本书为竖排繁体。
长物志图说 豆瓣
作者: (明)文震亨 / 海军(注释)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 5
《长物志图说》:明末名士文震亨,其燕闲清居,簪缨世族,却淡看身外余物。凡《长物志》十二卷,举丹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等,崇尚清雅,遵法自然,借品鉴长物。
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人海记·京都风俗志 豆瓣
作者: 【清】潘荣陛 / 【清】富察敦崇 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1 - 2
本书由清人潘荣陆所著"帝京岁时纪胜",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查慎行所著"人海记",让廉所著"京都风俗志"合定而成。记述北京旧时风物的书少之又少,是四本记述旧北京面貌的集子可为我们展示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下带编 巾箱说 豆瓣
作者: 金埴 1997
《巾箱说 不下带编》为“清代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共收录清人金埴(1663——1740)所撰笔记二种,《不下带编》七卷,《巾箱说》一卷,记载了作者的见闻,包括当时文人士大夫的遗闻佚事、社会习俗、科举考试等,反映出当时社会某些侧面,及作者对某些人和事的看法。《不下带编》,还有不少篇幅属于诗话性质,评论艺术上的得失,勾稽诗人的立身行世,交待诗的本事等等,对研究清代文学有参考价值。
现代的诱惑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美]史书美 著 译者: 何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 4
本书是一部别开生面的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精彩之作。全书分三部分,分别是:(1)渴望现代:“五四”的西方主义和日本主义;(2)重思现代:京派;(3)炫耀现代:上海新感觉主义。民国时代对现代主义的理解呼唤了一种地区、全球语境相互交织的多元背景。文化争论、政治纷争和社会动乱等不断变化的地区语境塑造了现代主义,同时帝国主义推动下的全球文化经济潮流也参与了现代性的塑造。这种地区/全球连接最为明显的显现即是半殖民地性。这是一种多重外国势力对中国进行多层次占领的政治方式。为了自身的经济和政治目标,这种种的外国势力在中国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 作为我们所处的后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征,新殖民时代的标志即是:西方文化霸权将西方自身定位为终极价值的裁定人。同时,新殖民时代的被殖民者又反过来将这种定位内在化,从而使文化霸权的可能性得以实现。无论是在“五四”一代西方主义的现代主义之中,还是在京派的文化普遍主义那里,亦或是在新感觉派这里,都市西方的视角都参与其中。京派思想家发现中国文化复兴在战后欧洲流行的文明话语中占有相当的合法性。与之相区别,西方主义者对中国传统的彻底否定采取了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新感觉派既不号召否弃传统,也不呼唤有限度地复兴传统,而资本主义现代性是唯一需要他们考虑的因素。 在中国作家遭遇西方现代性之时,一旦作家们去除掉传统的保护层,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东西可被用来代替传统以发挥中介作用。西方主义者通过对自身必能赶上西方的确信来想象一种平等。京派思想家在西方自我批评的基础上对西方进行一种有限度的批评,新感觉派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看做是不可改变的既定现实。这三种与西方协商的模式构成了三种重要的进程。如果被加以利用,它们将在以后的岁月里成为进一步反思中西关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