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所属 作品: 银河系漫游指南
8.9 (287 个评分) 作者: [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7 其它标题: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突如其来的寂静笼罩了地球。这事实上比噪音更加可怕。有一会儿,什么也没有发生。
巨大的飞船一动不动地挂在空中,覆盖了地球上的每个国家。
在黯然退场之前,地球首先被改造成了最终极的声音重放器件,这是有史以来建造过的最伟大的播音系统。但伴之而来的不是演奏会,不是音乐,没有开场号曲,而仅仅是一条简短的信息。
“地球人,请注意了。”一个声音说,这声音堪称完美,仿佛来自四声道系统,完美得无懈可击,失真度低得能让勇敢的男人洒下眼泪。
“这里是银河超空间规划委员会。诸位无疑已经知道,银河系边远地区的开发规划要求建造一条穿过贵恒星系的超空间快速通道,令人遗憾的是,贵行星属于计划中预定毁灭的星球之一。毁灭过程将在略少于贵地球时间两分钟后开始。谢谢合作。”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 豆瓣
Shakespeare’s Restless World 所属 作品: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
作者: [英] 尼尔·麦克格雷格 译者: 范浩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 - 4
威廉•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是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新大陆的发现大大开阔了欧洲人的视野,之前被奉为圭臬的事实纷纷坍塌,人生也随之变得扑朔迷离,充满悬念。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伦敦人会带着怎样的观念和预设去观看莎士比亚的戏剧?他们在想什么?生活在一个和自己父辈迥然不同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感觉?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结合莎士比亚的经历和时代,讲述了20件文物背后引人入胜的故事,再现了莎翁的世界以及当时观众的所思所想。
这些文物既有萨尔科姆比宝藏中豪华炫目的金币,也有无名货郎素朴的破箱旧衣。主讲人为大英博物馆馆长麦克格雷格,每件物品分别涵盖一项莎士比亚时代的重要主题:全球化、宗教改革、海盗、伊斯兰教、法术及其他。麦克格雷格将莎剧原文融入讲述,通过小物件的历史探究了莎翁关于宗教、国家认同、英国和世界历史、人性等思想的成因。本书视角新颖别致,为莎士比亚身处的危机重重却又充满活力的时代勾勒了一幅生动图景,读者从中将获得欣喜而意外的阅读体验。
看,这个世界 豆瓣
A Writer's People: Ways of Looking and Feeling 所属 作品: 作家看人
作者: [英国] V.S.奈保尔 译者: 孙仲旭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6
《看,这个世界》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
“我已经说过,我很早就意识到存在着不同的观察方式,因为我是从很远的地方来到大都市。严格说来,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我找不到一个过去,一个我可以进入和考虑的过去,这种缺失让我感到痛心。”
“ 我知道自己父母的情况,但是再往前就不清楚了。我家祖上的事含混模糊。父亲还是个婴儿时,我爷爷就去世了。传给我的家史仅此而已。现在我们追忆的只是一个家族传说,有些内容夸张浪漫,或者完全是编造的,因此不能信以为真。”
柳林风声 豆瓣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所属 作品: 柳林风声
8.6 (20 个评分) 作者: [英] 肯尼斯·格雷厄姆 / [澳] 罗伯特·英潘 绘 译者: 任溶溶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2 - 7
这是一个爸爸写给儿子的童话,是一个适合围坐在暖暖的火炉边,大家一起听的故事。
书中以细腻典雅的笔调描绘了大自然风光的诗意变化,被誉为“英文散文体作品的典范”,而萦绕在柳林间的那一份友谊与温情,更是让人如沐春风。
鼹鼠丢下家里的大扫除,钻出地洞,兴高采烈地扑向外面清新的空气。不久,他就和他的几位朋友——懒散自在的兔子、行为粗鲁却为人和善的獾,以及自鸣得意且不负责任的癞蛤蟆——一起踏上了一段刺激、惊险的冒险之旅。在冲动的癞蛤蟆先生的率领下,这几个好朋友一次又一次,奋不顾身地投身于各种历险之中:从搅乱吉普赛车队到偷窃摩托车,再到后面大胆的越狱行径,最终,千锤百炼后的他们终于能像英雄那样,勇敢地直面外面大千世界中那些心思歹毒,阴险狡诈的各色人物。
这个趣味性十足的童话故事自问世之日起就一直深受读者们的喜爱,与此同时,它也是英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肯尼斯?格雷厄姆那精彩绝伦的想象和静谧无声的幽默吸引了无数的孩子和成年人。1908年,《柳林风声》首次出版,时至今日,这本书问世已经整整一百年,而此次的新版正是为了纪念这本书的世纪华诞。
山精灵普克 豆瓣
Puck of Pook's Hill
作者: [英] 鲁迪亚德·吉卜林 译者: 刘仲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9
一部以童话写成的英语民族史︱不仅是一本童书,更是成人书
中文首译本︱吉卜林代表作︱英国著名插画师米勒版插画
每个人心中都住有一个小精灵。当我们伫立沉思于无意中召唤出他时,他将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英国人的小精灵,就是普克!让我们跟随丹和乌娜的脚步,一同走进普克的魔法世界吧!
★ 一部以童话写成的英语民族史,不仅适合儿童,更适合成人。吉卜林描绘了大量高度精确的英格兰历史细节,本书也因其“出色的历史感”而备受推崇。历史可不是发黄的故纸堆,而是新鲜的、生动的故事。我们今天该如何写历史?这本书的启发是:让无聊的戏说见鬼去吧!
★ 中文首译本,吉卜林代表作,米勒插图。
★ 吉卜林“帝国主义诗人”的绰号,很容易让中国读者望文生义,联想到胜利者崇拜、骄奢淫逸之类的贬义词,而没有什么能比这些更远离盎格鲁保守主义的理想人格了。责任先于权利;荣誉先于利益;强者的谦卑,骄傲的服从;搏击强梁,卵翼妇孺;不轻易承诺,但所做永远多于所言;神态自若地相信最坏的前景,但绝不退缩;与其背弃信任你的人,毋宁死。《山精灵普克》想要潜移默化地灌输给英国儿童的糖衣良药,正是这些品质。吉卜林将他的眼睛借给世界,世界还能对他要求什么呢?
★ 《山精灵普克》创作灵感来自吉卜林在萨塞克斯郡的一段生活。1902年吉卜林定居乡间,周围古老的遗迹深深吸引了他。新石器时代的斧头、罗马人的古老熔炉、可追溯至无敌舰队时期的小路、无名小磨坊……这片小小的土地上,英格兰历史的踪迹无处不在。吉卜林和孩子们在家附近的一个旧采石场排演了 《仲夏夜之梦》的几个片段,本书的开篇,丹和乌娜在草地上表演《仲夏夜之梦》召唤出了小精灵普克,就是吉卜林与孩子们这段小插曲的艺术再现。
————————————————————————————
名家推荐:
吉卜林的故事不像是在现代的炉旁讲给孩子们听的童话,而像是在世界的清晨讲给成人听的童话。
——G•K•切斯特顿(英国作家,一个令人惊叹的全才)
这些故事中荡漾着一种奋发的精神和意志力……我以为这是需要让任何一个孩子领会的,如果我们希望这些孩子赋有坚强的性格和昂扬奋发的活力的话。
——葛兰西
对于一个总是向往过去的小男孩来说,吉卜林的想象确实有股引人入胜的魔力。毫无疑问,在英国的某些地方,如果你是个小孩子(就像丹或者乌娜那样),几世纪前生活在那里的人会突然不可思议地重新出现。
——西蒙•沙玛
————————————————————————————
《山精灵普克》是吉卜林于1906年创作的英国历史童话故事集,具有纯粹吉卜林式的“文以载道”特征。共10篇故事,主要叙述的是文艺复兴前的英国历史,时间脉络清晰,依次为英国远古异教时代故事、诺曼征服、罗马统治时代、亨利七世时代、亨利八世改革、《大宪章》的签订。
普克,一个喜爱恶作剧的小山人,英国人心中的小精灵。仲夏夜前夕,丹和乌娜在草地上排演《仲夏夜之梦》时,无意中遇见了普克。普克,穿梭时空为两个孩子引见了不同时期的英国历史人物,讲诉英国的历史,从远古异教时代、诺曼征服到《大宪章》的签订。
“维兰送来宝剑。宝剑带来财宝。财宝授予法律。 一切都跟橡树生长一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