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胭脂扣 豆瓣
7.6 (70 个评分) 作者: 李碧华 新世界出版社 2006 - 1
《胭脂扣》是李碧华的第一部小说。
某夜,一冷艳女子来报馆求登寻人广告,她原来是五十年前红透墉的名妓如花,当年拜倒裙下者不知多少,但如花钟情富豪子弟陈十二少。陈家是名门望族,不能接受一个妓女做媳妇,陈十二少因此和家庭决裂,被逐出家门,两人在贫穷中挣扎。如花与十二少约定阴间重见之约,再吞鸦片自杀……如化在阴间久候不见十二少,但是还有七天还魂期,所以来到了阳间寻觅……
福尔摩斯探案集(二) 豆瓣
9.4 (10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瑟·柯南·道尔 群众出版社
个人认为,尽管该书现在有了众多汉译本,但早期的群众的译本仍然是该书最好的译本。
第二册包括长篇《恐怖谷》(含《伯尔斯通的悲剧》《死酷党人》两部)和短篇集《冒险史》。
巨人传 豆瓣
作者: (法)拉伯雷 译者: 鲍文蔚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 4
《巨人传》是一部高扬人性、讴歌人性的人文主义伟大杰作,鞭挞了法国16世纪封建社会,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统治发出的呐喊,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人性和人的创造力的肯定。在小说中,拉伯雷痛快淋淳地批判教会的虚伪和残酷,特别痛斥了天主教毒害儿童的经院教育。小说中提出“依愿行事”的口号,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充分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书中塑造了高康大、庞大固埃等力大无穷、知识渊博、宽宏大量、热爱和平的巨人形象,体现了作者对文艺兴复时期新兴阶级的歌颂。本书横扫贵族文学矫揉造作的文风,给当时的文坛带来生动活泼、贴近生活、雅俗共赏的清新空气。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 豆瓣 Goodreads
8.8 (12 个评分) 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孙法理 译林出版社 1999 - 10
《莎乐美》和《道林·格雷的画像》都是19世纪末唯美主义代表作,堪称“为艺术而艺术”思潮在戏剧小说及绘画方面的三绝。这两部作品中美丽的词藻和绚然烂的意象附丽于变态人物和荒诞的情节,因此长期遭到误解,其实书中另有真意。
《莎乐美》系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根据圣经故事而创作的一部著名作品,讲述了犹太公主莎乐美如何诱使继父希律王杀死施洗者约翰的故事。剧中的莎乐美向约翰求爱而遭拒绝,发誓要吻到他的嘴唇,最后吻到的是约翰被砍下的头。
《道林·格雷的画像》的故事并不复杂。天生漂亮异常的道林·格雷因见了画家霍华德给他画的和真人一样大的肖像,发现了自己惊人的美,又听信了亨利·华顿勋爵的吹嘘,开始为自己韶华易逝,美貌难久感到痛苦,表示希望那幅肖像能代替自己承担岁月和心灵的负担,而让他自己永远保持青春貌美。他的这个想入非非的愿望后来却莫名其妙地实现了。一天晚上他粗暴地对待了他所爱的女演员西比尔·苇恩,回到家里,发现那肖像上出现了残忍的表情。原来那肖像已开始随着道林·格雷心灵的变化而变化了。
交际花盛衰记 豆瓣
作者: 巴尔扎克 译者: 徐和谨 / 钱锦清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5 - 9
《交际花盛衰记》叙述风尘女艾丝苔与青年诗人吕西安秘密相爱,在一次假面舞会上,她被人认出,便想以自杀掩盖自己的身世。扮成西班牙教士的越狱苦役犯伏脱冷救了她,将她控制在自己手中。伏脱冷也因救过吕西安的命而成为吕西安的主宰,并企图通过他向统治者报仇。为了有足够的钱扶持吕西安进入统治阶层,他逼迫艾丝苔重操旧业,充当金融家纽沁根的情妇。艾丝苔含恨自杀。吕西安和伏脱冷受牵连而被捕入狱。不久,吕西安也在狱中自尽,伏脱冷在精神上受到巨大打击。他在狱中与当权人物作了一番激烈搏斗后,终于归顺官府,当了巴黎警察局保安处处长。
艾丝苔美丽单纯,原是风月场中名媛,遇上吕西安后,"爱情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她对吕西安一往情深,渴望过幸福贞洁的生活。然而,烟花女的身世和地位使她与沉浮在上流社会的吕西安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社会天堑。吕西安是个花花公子,沉而于放荡和逸乐,他本性儒怯,却又怀着勃勃野心,向往在高层出人头地,于是他把自己出卖给了"魔鬼"伏脱冷,不仅害了艾丝苔,也使自己连同他的野心一起葬送在牢房之中。艾丝苔与吕西安的爱情只能藏藏匿匿,与世隔绝,一旦遇上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必然带来悲剧性后果,正如艾丝苔悲叹的那样:"这个世界永远不会接受我们,"它"屈膝于金钱和名气,却不肯对幸福和美德让步!"他们的爱情,连同他们本人,仅仅是社会(包括上流社会和黑社会)统治势力相互斗争所需要的工具。"艾丝苔就像一只风筝,吕西安犹如伊卡洛斯,"◎爱情一旦破灭,他们就会从空中坠下,摔得粉碎。
驴皮记 豆瓣
作者: 巴尔扎克 译者: 梁均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 6
如果人世间真有一块驴皮,使你的一切愿望都能实现,同时随着愿望的实现,驴皮将会缩小,你的生命也会缩短,试问,你是否愿意接受这块驴皮?
对大多数人来说,答案将是肯定的。且不说那些如本书的主人翁那样,穷途末路, 已经输掉身上最后一枚金币,准备投水自杀的人,世上有许多人,面对金钱和物质享受的诱惑,还不是将名誉、地位、家庭、祖国,甚至自己的生命,全部置诸脑后,而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道德、法律、舆论的阻力,杀人放火,诈骗盗窃,无所不为,小小一张驴皮,哪里阻止得住他们?然而这块小小的驴皮, 巴尔扎克还是费尽心思才得到的。 巴尔扎克经过十载艰辛,深刻地体验了金钱的威力和贫穷的痛苦,深知一个人如果疯狂地追求金钱,世间上很少有力量能够阻止他。巴尔扎克首先想到的力量,是良心的谴责和特殊的疾病。在这部小说里,召开盛大宴会的东道主是泰伊番,而且在小说里一再提到《红色旅馆》,可见泰伊番是经常出现在巴尔扎克脑际的一个人。为什么这个形象会缠住巴尔扎克,挥之不去呢?原来在《红色旅馆》里,泰伊番是个杀人犯,他用最要好的朋友的解剖刀,杀害了一个商人,盗走了商人的十万法郎珠宝,逃之夭夭,害得他的最要好的朋友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泰伊番因此发了财,当上银行家,拥有价值一百万的地产,在社交场所出观时,他很爱笑,举止态度完全像个慈祥的老好人。他完全逃脱了法律的制裁,正在安享他:的不义之财。 巴尔扎克没有违反现实对这样一个人给于间的制裁, 正如《驴皮记》里拉斐尔得到六百万遗产以后,泰伊番所说的:“拉斐尔先生已成为六百万法郎的富翁,登上了权的宝座。他是国王,他可以为所欲为,他凌驾一切,像所有的富翁那样。对他来说,从今以后,所谓‘法国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过是记载在大宪章里的一句谎言。他不会服从法律,法律倒要服从他。没有为百万富翁而设的断头台,也没有对他们的行刑的刽子手。”拉斐尔回答道:“他们都是给自己行刑的刽子手。”
昂蒂费尔师傅奇遇记(上下)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法] 儒勒·凡尔纳 译者: 孔昭宇 / 马河清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1
一个好心人救了一个总督。这位总督便把自己收藏着价值一亿法郎珠宝的无名小岛的位置,写在遗嘱中告诉了他。然而,总督只告诉了他小岛的纬度,至于经度,总督要他去找其他的几位遗嘱继承人了解……。 就这样,一场寻宝的狂潮开始了,由好心人的儿子昂蒂费尔师傅带头,裹进了公证人、银行家、教士……自然还有航海家。然而他们找到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岛,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危险。 终于,他们解开了总督遗嘱的最后秘密,眼看这价值上亿法郎的珠宝就要到手了,可是…… 可是怎么样,你不妨自己来看看。
十五岁的船长 豆瓣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 译者: 徐仲年 / 沙地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1
捕鲸船浪子号在南极圈完成捕鲸作业后,开到新西兰,搭乘了船主的妻子恢尔顿夫人和她五岁的儿子亚克、表兄拜蒂克特以及一个黑人女仆安娜回美国。船上除了胡尔船长外,还有五名水手和一名见习水手,以及一个临时雇来的厨师尼古鲁。浪子号在航行途中救起了一艘遇难货船上的五个黑人和一条大狗。但是后来胡尔船长和五名水手因为追捕一条鲸鱼而全部遇难。十五岁的见习水手迪克。桑德成了浪子号的船长。他英勇机智,率领全船人员战胜了惊涛骇浪,但船上的厨师尼古鲁实际是个奴隶贩子,他趁机改变了罗盘针指示的方向,使船在人烟稀少的非洲海岸触礁失事。尼古鲁与黑奴贩子哈里斯串通,把船上人员全部骗入非洲内地。但是迪克。桑德和大家互相帮助,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一起回到了美国。
蓓根的五亿法郎 豆瓣
7.1 (7 个评分) 作者: [法] 儒勒·凡尔纳 译者: 联星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6 - 10
印度贵妇人蓓根的一笔五亿法郎的遗产,分给了两个继承人,一个是法国善良的医生沙拉塞恩,另一个是德国化学教授苏尔策。沙拉塞恩医生用这笔遗产建设了一座理想的城市,居民们过着劳动、幸福、和平的生活。而苏尔策教授却建立了一座军火工厂,生产大规模毁灭性的武器,其目的是破坏和平居民的幸福生活。青年工程师马尔塞深入虎穴,粉碎了苏尔策的阴谋,而这座兵工厂也就转产制造农业机器和工业装备。
从地球到月球 豆瓣
8.1 (14 个评分) 作者: [法] 儒勒·凡尔纳 译者: 李仓人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9 - 8
一八六……年,一个史无前例的科学试验轰动了全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炮兵们在巴尔的摩成立了“大炮俱乐部”,它的会员们奕然想起要和月球-是呀,和月球!一建立联系,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大炮俱乐部主席巴比康先生,这个科学事业的发起人,在征询了剑桥天文台天文学家的意见以后,接着就采取了所有保证能够完成这项惊人事业必不可少的措施,大部分有资格发言的科学家都认为这个试验一定能够成功。他发起募捐,得到了将近三千万法郎的捐款,于是就着手进行这项巨大的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