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苏丝黄的世界 豆瓣
6.8 (10 个评分)
作者:
苏丝黄
文汇出版社
2006
- 6
这本书的内容曾经放在一个叫"All About S”(关于S的一切)的个人网页里。作者自2003年起先后在《经济观察报》、《ET卫视周刊》和《上海壹周》上开设关于苏丝黄的专栏。有大约两年时间,依然有读者疑惑苏丝黄究竟是男是女。
苏丝黄的专栏被许多读者称为中国版的《欲望都市》,然而北京和纽约毕竟大有不同。
"S”的意思大概是:Susie Wong,Sex,Snobbery。
关于Susie Wong(苏丝黄)这个笔名。
在一个春天的下午,她准备写一个专栏,然后苏丝黄这个名字就脱口而出,它的节奏和音韵似乎打开了看不见的禁锢,有点风骚俏丽、嘻哈胡闹和打捞幸存者的意思。
关于sex。
人们总以为sex的复杂之处在于那一两个小时的技巧和荷尔蒙,其实它最复杂的地方在于此前的酝酿阶段,后面发生的一切,借用一位英国父亲对儿子的话:欢愉是短暂的,姿势是滑稽的,代价是昂贵的。但有它真是一件好事。如果我们能够把它和婚姻、健康讲座、犯罪、挑衅和诽谤剥离开来的话。
关于Snobbery(势利)
势利曾经是我们镀金时代不太体面的内衣,现在风潮变幻,内衣可以外穿了。研究势利的微妙之处可以令人发疯,不过它并不总是讨人厌的,有时它就像动物寻找同类的气味一样必不可少。
苏丝黄的专栏被许多读者称为中国版的《欲望都市》,然而北京和纽约毕竟大有不同。
"S”的意思大概是:Susie Wong,Sex,Snobbery。
关于Susie Wong(苏丝黄)这个笔名。
在一个春天的下午,她准备写一个专栏,然后苏丝黄这个名字就脱口而出,它的节奏和音韵似乎打开了看不见的禁锢,有点风骚俏丽、嘻哈胡闹和打捞幸存者的意思。
关于sex。
人们总以为sex的复杂之处在于那一两个小时的技巧和荷尔蒙,其实它最复杂的地方在于此前的酝酿阶段,后面发生的一切,借用一位英国父亲对儿子的话:欢愉是短暂的,姿势是滑稽的,代价是昂贵的。但有它真是一件好事。如果我们能够把它和婚姻、健康讲座、犯罪、挑衅和诽谤剥离开来的话。
关于Snobbery(势利)
势利曾经是我们镀金时代不太体面的内衣,现在风潮变幻,内衣可以外穿了。研究势利的微妙之处可以令人发疯,不过它并不总是讨人厌的,有时它就像动物寻找同类的气味一样必不可少。
饮食男女 豆瓣
作者:
沈宏非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4
- 8
继《时髦是毛 时间是皮》、《写食主义》、《食相报告》等专著之后,著名专栏作家沈宏非的又一部散文随笔集《饮食男女》近日由江苏文艺出版社集结出版。
沈宏非为目前活跃在中国报刊的新锐专栏作家之一,他的最有影响力的专栏包括《南方周末》的“饮食男女”、“写食主义”,《三联生活周刊》的“思想工作”,《上海一周》的“吃弗消”,《经济观察报》的“废话点心”,以及正在《新民晚报》开设的“准风
尚谈”等等。《饮食男女》正是其在南方周末开设的专栏“饮食男女”的集结。
由沈宏非所倡导的美食美文已成为时下报刊界的风景,评论认为“沈宏非本人和他的深明挑逗意味的专栏文字还有他对吃喝与时尚的融汇,对流行话语的随手拈来,都成了一种新的路数。” 沈宏非写过诗、小说,当过记者、编辑,连续居住超过10年以上的城市包括上海、广州和香港,对南北饮食文化的热爱、对报刊口味的熟埝以及对中西时尚文化的敏感造就了他在他在专栏写作的领跑地位,从而改写了谈吃谈喝一向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历史。
与《食相报告》、《写食主义》等书不同的是,《饮食男女》并不仅仅着眼于“饮食”,而是把笔触伸向了“男女”,正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书中,沈宏非坚持一贯的游戏文风,写饮食男女和男女饮食,既不动声色,娴雅从容,又冷隽幽默,入木三分,如《安能辨我食雌雄》,《鸳鸯茶》,《霸王别鸡》,《男左女右》、《惹火尤物》等篇章,将饮食的活色生香与男女的欲说还休表达得津津有味,令人捧腹之余,又满口余香。
沈宏非为目前活跃在中国报刊的新锐专栏作家之一,他的最有影响力的专栏包括《南方周末》的“饮食男女”、“写食主义”,《三联生活周刊》的“思想工作”,《上海一周》的“吃弗消”,《经济观察报》的“废话点心”,以及正在《新民晚报》开设的“准风
尚谈”等等。《饮食男女》正是其在南方周末开设的专栏“饮食男女”的集结。
由沈宏非所倡导的美食美文已成为时下报刊界的风景,评论认为“沈宏非本人和他的深明挑逗意味的专栏文字还有他对吃喝与时尚的融汇,对流行话语的随手拈来,都成了一种新的路数。” 沈宏非写过诗、小说,当过记者、编辑,连续居住超过10年以上的城市包括上海、广州和香港,对南北饮食文化的热爱、对报刊口味的熟埝以及对中西时尚文化的敏感造就了他在他在专栏写作的领跑地位,从而改写了谈吃谈喝一向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历史。
与《食相报告》、《写食主义》等书不同的是,《饮食男女》并不仅仅着眼于“饮食”,而是把笔触伸向了“男女”,正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书中,沈宏非坚持一贯的游戏文风,写饮食男女和男女饮食,既不动声色,娴雅从容,又冷隽幽默,入木三分,如《安能辨我食雌雄》,《鸳鸯茶》,《霸王别鸡》,《男左女右》、《惹火尤物》等篇章,将饮食的活色生香与男女的欲说还休表达得津津有味,令人捧腹之余,又满口余香。
我们的她们 豆瓣
7.1 (11 个评分)
作者:
韩松落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 11
全国100家媒体娱乐版主编联名支持
最懂女人的,永远是男人
南有连岳,北有韩松落
韩松落
我知道她们她们性格中一切虚荣、浮夸、乖戾和摇摆不定的善良,知道她们多么自信和不自信,知道他们是怎样被台上荣光和场后寂寞的落差毁损,因为我就曾是这样的人。
这是《最好的女子》的姐妹版,写的是60多个港台女子。
她们都是正当红和红过的女子,然而时光有限,走红有年,人生真的是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当初红到发紫的,现在寂然无人问;昨日爱笃情深的,今天劳燕各自飞。时光带来的,又会一样一样收回去,这就是人生大义。
韩松落以己度人,以情运笔,在她们热闹的人生中读出苍凉,在她们起伏的命运中读出嗟叹,两岸三地女子人生的起落沉伏、悲欢爱怨,都透过他的笔尖传出殆尽,绕纸不散。
最懂女人的,永远是男人
南有连岳,北有韩松落
韩松落
我知道她们她们性格中一切虚荣、浮夸、乖戾和摇摆不定的善良,知道她们多么自信和不自信,知道他们是怎样被台上荣光和场后寂寞的落差毁损,因为我就曾是这样的人。
这是《最好的女子》的姐妹版,写的是60多个港台女子。
她们都是正当红和红过的女子,然而时光有限,走红有年,人生真的是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当初红到发紫的,现在寂然无人问;昨日爱笃情深的,今天劳燕各自飞。时光带来的,又会一样一样收回去,这就是人生大义。
韩松落以己度人,以情运笔,在她们热闹的人生中读出苍凉,在她们起伏的命运中读出嗟叹,两岸三地女子人生的起落沉伏、悲欢爱怨,都透过他的笔尖传出殆尽,绕纸不散。
亲爱的安德烈 豆瓣 Goodreads
親愛的安德烈
8.3 (337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
[德] 安德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12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
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
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