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枫丹白露的桐叶 豆瓣
作者: 柳鸣九 2000
编辑推荐:本书是对法国20世纪文学的评论。书中收录的,均是作者在读书、选题、翻译、看稿中的心得与感言。该书旨在从作家作品研究方面着手,扎扎实实为20世纪文学研究提供系统资料,参与社会性的文化积累。
花影 豆瓣
作者: 周瘦鹃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 - 5
本书从周瘦鹃诸多写花的散文中选出,以四季分辑,并配以切题的摄影图片或古画,精印成集。书中文章篇幅虽短但涵蕴丰盈;知识丰富却又要言不烦,让人既有知识上的收益,也让人体会到了作者潜在流淌的个人情感。但这情感又把持有度,谦和柔婉,并不强予而能细润读者心田。至于涉笔成趣,那是显现了作者语言功力根基的雄厚;文风委婉、平实而使人绝不产生强抑感,读文章如轻凉微风拂面,享有一种柔静中的美感。

迎春花
仙客来
无名英雄蒲公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杏花春雨江南
西府海棠
杜鹃花发映山红
但有一枝堪比玉
花光一片紫云堆
蔷薇开殿春风
梨花如雪送春归
国色天香说牡丹
易开易谢的樱花
绰约婪尾春
花雨缤纷春去了

荷花的生日

芭蕉开绿扇
崖林红破美人蕉

秋兰进满一堂香
闻木犀香
我爱菊花
秋菊有佳色
陶渊明与菊花
雁来红
水边双艳
仲秋的花与果
霜叶红于二月花

问梅花消息
探梅香雪海
我为什么爱梅花
得水能仙天与奇
玉立竹森森
山茶花开春未归
虚构的热情 豆瓣
作者: 苏童 2003
《虚构的热情》这篇文章可以看做苏童的创作独白:“一个人瞬间的独语成为别人生活的经典,一个人原本孤立无援的精神世界通过文字覆盖了成千上万个心灵。这就是虚构的魅力,说到底这也是小说的魅力。”无论是一个场景,还是一个女性的表情、动作,还是用文字对一个街角的素描,在苏童笔下都显得不同凡响。
鼠王做寿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郑渊洁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9 - 7
《鼠王做寿》是童话作家郑渊洁所著十二生肖系列童话,该书包括鼠王做寿、真假舒克、老鼠转笔刀等多部和鼠有关的中篇、短篇童话故事。
黄金心态 豆瓣
作者: 宋振杰 2007
“一种积极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业绩与生命质量。因为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不同,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关键差别,卓越人士与庸常人等的迥异之处,正在于心态。
积极健康的心态是个人和企业成功最重要的资本,也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基于心态建设的重要性,宋振杰先生作为职业培训专家,精心开发了心态培训课程,受到广泛欢迎。本书正是这一课程的精华内容。他通过大量故事和案例,生动系统地阐述了职业成功和人生幸福所必须具备的七大心态—— 阳光心态、积极心态、执著心态、老板心态、共赢心态、感恩心态和空杯心态,并告诉你如何通过修炼获得这些心态。
塑造并拥有这些黄金心态,对于个人来说,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仅获得财富与成长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获取卓越与幸福的人生;对于企业和其他组织而言,可用于员工的“心经营”与“心管理”,以造就大批优秀员工,打造和谐而高效的组织。
因此,本书也许是你送给亲人、朋友、同事乃至你自己的最好礼物,也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培训员工,收获心态效益的最佳读本!
杂花生树 豆瓣
作者: 叶兆言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 1
文化散文集,收录作品二十一篇。上至康有为、梁启超,下至江南女人,基本以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人物、现象为内容,也涉及高尔基等对中国一个时期的文学产生影响的人物。从中可以窥出作者的阅读轨迹及阅读心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黄色潜水艇 豆瓣
作者: 沈宏非 文汇 2006 - 1
黄色潜水艇,1966年收录在披头士唱片里的一首歌曲。三年后,它又变成了一部卡通片的名字。据保罗·麦卡尼回忆:“当时我突然想到不如写一首儿歌,继而想到各种画面,黄颜色和一艘潜艇随之浮现,我想,这个主意不错,一艘充满了童趣的黄色潜水艇。”
安伯托·艾柯在1989年曾提出过一个辨别影片是否色情的标准,因为那类片中充斥着角色上车和开车好几里的路程,“若角色从A点到B点的耗时超出你愿意接受的程度,那么你看的那部电影就是一部色情片。”
雅舍谈吃 豆瓣
作者: 梁实秋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 - 8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如果您也喜欢吃,就和这位美食家一起去大饱口福吧!
以王之名 豆瓣
作者: 那只狐狸 2009 - 2
冷酷女王李欣+温柔宅男王明=大陆护法+新任明王?!谁能想到,明神大陆最强权利组合居然是同班同学一起穿越而来?!斗神所向披靡,战鬼无坚不摧;奇工铸炼万物,异术统御九契;律司恪掌十诫,天机传承圣谕;此六部,须臣于护法选定之王,惟其命是从。帝侍为王之半身,是为魂守。传奇的明神八部,神秘的异世界大陆他们只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员将如何扛下明神赋予最神圣的使命……
波動 豆瓣
作者: 趙振開 中文大學出版社 1986
本書所選小說是中國大陸年青作家趙振開的優秀作品。趙振開生於一九四九年,在中國國內及海外以筆名「北島」寫詩而知名,獲許為中國二十世紀傑出作家之一。
红岩 豆瓣
6.9 (44 个评分) 作者: 罗广斌 / 杨益言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 - 7
小说以解放前夕“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敌我斗争为主线,展开了对当时国统区阶级斗争全貌的描写。全书通过三条斗争线索(集中营的狱中斗争、重庆城内的学生运动和地下工作、农村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形成纷繁的斗争场面;同时又用川东地下党机关报《挺进报》的斗争情节把这三条斗争线索联结起来,汇聚到狱中斗争上,集中描写革命者为迎接全国解放,挫败敌人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作者以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再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光彩照人,感人至深;同时对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很有特色,既揭示了他们的反动本质,又不流于脸谱化。作品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语言朴实,笔调悲壮,被誉为“革命的教科书”。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从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发行800多万册,是发行量最大的小说;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该书被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命名为百部爱国主义教科书。
傅雷家书 豆瓣
8.2 (29 个评分) 作者: 傅雷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 7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 染启迪。
《傅雷家书》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该版《傅雷家书》经重新编辑,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原三联版《傅雷家书》的编排是以日期为准,然而不少书信很长,往往是数日陆续写就;现在书信的编排以邮寄日期为准。这样,选编了家信二百通:父亲信一百六十一通,母亲信三十九通。中文信分别为一百三十八通和三十八通,其余为英法文信,由香港中文大学金圣华教授翻译。与原三联版《傅雷家书》比较,除了调整和改正误植之处外,新增家信三十四通:父亲信十一通,母亲信二十三通。补充内容的信六十五通:父亲信五十六通,母亲信九通。并以残存的六通哥哥家信为前言,楼适夷先生文章为代跋。
全书文中注释为编者所加;方括号内的注解,为全圣华教授或编者的译注。
饮食男女 豆瓣
作者: 沈宏非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4 - 8
继《时髦是毛 时间是皮》、《写食主义》、《食相报告》等专著之后,著名专栏作家沈宏非的又一部散文随笔集《饮食男女》近日由江苏文艺出版社集结出版。
沈宏非为目前活跃在中国报刊的新锐专栏作家之一,他的最有影响力的专栏包括《南方周末》的“饮食男女”、“写食主义”,《三联生活周刊》的“思想工作”,《上海一周》的“吃弗消”,《经济观察报》的“废话点心”,以及正在《新民晚报》开设的“准风
尚谈”等等。《饮食男女》正是其在南方周末开设的专栏“饮食男女”的集结。
由沈宏非所倡导的美食美文已成为时下报刊界的风景,评论认为“沈宏非本人和他的深明挑逗意味的专栏文字还有他对吃喝与时尚的融汇,对流行话语的随手拈来,都成了一种新的路数。” 沈宏非写过诗、小说,当过记者、编辑,连续居住超过10年以上的城市包括上海、广州和香港,对南北饮食文化的热爱、对报刊口味的熟埝以及对中西时尚文化的敏感造就了他在他在专栏写作的领跑地位,从而改写了谈吃谈喝一向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历史。
与《食相报告》、《写食主义》等书不同的是,《饮食男女》并不仅仅着眼于“饮食”,而是把笔触伸向了“男女”,正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书中,沈宏非坚持一贯的游戏文风,写饮食男女和男女饮食,既不动声色,娴雅从容,又冷隽幽默,入木三分,如《安能辨我食雌雄》,《鸳鸯茶》,《霸王别鸡》,《男左女右》、《惹火尤物》等篇章,将饮食的活色生香与男女的欲说还休表达得津津有味,令人捧腹之余,又满口余香。
猛开窍:动脑筋趣味故事大世界:青苹果篇 豆瓣
作者: 蒋星五 / 1998 - 8
内 容 提 要
本书共收动脑筋趣味故事200则左右,每一则独立成篇,分两部
分:前面是故事及问题,后面是答案。这些问题在故事中,跟故事情节
紧密相关,需要读者自己动脑以后,才能找出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解决
方法。读者在找出方法后,可与书中的答案相对照,看看自己的方法是
否合理。此书对培养和训练少年儿童的动脑能力很有帮助。
张看(上下) 豆瓣
9.1 (9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2 - 9
全书共分为“日常生活”、“亲友素描”、“未名小草”、“艺文天地”和“著译自述”五辑。每辑作品均按最初发表或首次结集的时间先后编排,以便让读者对张爱玲散文创作的进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把握。
《张看》本是张爱玲第二部散文集的书名,是张爱玲自己选定的,她对此有过一个解释:“‘张看’就是张的见解或管窥——往里面张望——最浅薄的双关语”。
一个真实的张爱玲 豆瓣
作者: 张盛寅 / 温青 2003
《张爱玲:美丽与哀愁》内容简介:爱玲是一个享乐主义者,她将艺术生活化,又将生活艺术化,同时却又对于人生充满悲剧感;她出身名门,同时却又幻想着去当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悯人,同时却又远离众人,冷漠而又寡情;她通于人情,达于世故,同时却又在衣着打扮、待人接物方面,我行我毒,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可以同读者套近乎、拉家常,同时却又在现实里与人保持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曾经大红在紫,出尽风头,得到电影明星般的风光,同时却又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陈丹青 艾未未:非艺术访谈 豆瓣
7.2 (8 个评分) 作者: 王宝菊 / 未知 艾未未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1
陈丹青、艾未未,两个当代文艺领域小有名气的人物。现在,主持人王宝菊对他们进行了一番采访。访问的内容涉及他们对社会、文化、人生、两性和城市的看法和观点。内容丰富,语言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五味 豆瓣 Goodreads
8.8 (38 个评分) 作者: 汪曾祺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 4
汪曾祺既不是达官贵人,又不是商贾巨富,因此所食、所喜的多是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他谈萝卜、豆腐,讲韭菜花、手把肉,皆是娓娓道来,从容闲适;读的人则津津有味,满嘴噙香。汪曾祺在《葵・薤》里说,自己小时候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怡阿谁”时,尽管他“未从过军,接触这首诗的时候,也还没有经过长久的乱离,但是不止一次为这首诗流了泪”。想见汪曾祺老人也是多愁善感,性情中人,遇事有激情,有感动,有愤慨。
但汪曾祺并不止于见花流泪,感别伤心,而是追根究底,想要弄明白葵到底是什么物种,他从《毛诗品物图考》追到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恰巧在武昌见到了古书中的葵―――冬苋菜,终于放下了一件心事,总算把《十五从军征》真正读懂了。当然,汪曾祺的心思可不仅仅在考古,而自有深意,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一尝”,“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中国人讲究寓教于乐,汪曾祺也不例外,在其他几篇谈美食例如《吃食与文学》的文章里,他犹如邻家老妪,絮絮叨叨地讲自己的创作观点和人生感悟,可是你竟然一点也不讨厌他,反而觉得他是一个挺可爱的小老头。
中国通史 豆瓣
作者: 1991 - 1
本书自上古时期到近代,按中国历史朝代变迁顺序排列,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等6册。各朝代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五部分。全书上下贯通,各册又自成体系,合则为通史,分则为断代史。
全书绘图、史料图片并重,形象真实地再现各代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面貌。带有一定故事性的历史事件、人物生平等用连环画表现,其他内容则多用史料图片展示。
本书是为中小学生和具有一般文化程度的读者编绘的通俗历史读物。目的是向读者普及中华民族的历史知识,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以激发昂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