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我们这一代 豆瓣
Ma Génération
5.2 (5 个评分) 作者: 李昆武 编绘 2018 - 10
六十岁“老李”的全新三部曲力作
激情燃烧年代的“群像”长卷
一代小李走过新中国五十年,成为一代老李
昨日才排队齐步走,转身却都已白发苍苍
◎ 编辑推荐
○ 李昆武三部曲新作,《从小李到老李》的姊妹篇
作者的《从小李到老李》大获成功,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屡获国内外大奖,是国产漫画的扛鼎之作,而《我们这一代》是作者的全新力作,内容的广度和维度更进一层,体现出作者对人生观察思考的更高成果,代表作者艺术创作的又一高峰。
○ 自传体纪实性图像小说,塑造“50后”的“群像”
从中国西南一隅光着屁股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到五十年后各有所成、从天南海北相聚到一起的老同学,430页的作品如一幅长卷徐徐展开,一个个生动形象跃然纸上,一代“小李”“小王”学习、生活、成长,逐渐成为“老李”“老王”。他们各自的人生选择、境遇和变化令人感慨,令人称奇。
○ 一代人,用漫长的一生,共同谱写新中国历史的注脚
李昆武之所以重新讲述一代人的故事,是为了寄寓对历史的见证、对现实思考和对祖国的感情。“50后”几乎与新中国一同诞生,他们的一生无不跌宕起伏,个人命运与国家的风吹草动息息相关。本三部曲长卷既展示了一群个体的形象,又通过他们从方方面面折射出一幅更大的画面。“我们这一代”的漫长的一生,仿佛充当了共和国历史第一章的注脚。
◎ 内容简介
漫画家老李收到一条短信,通知他小学毕业50周年聚会即将举行。一眨眼,已经50年了!老李不禁陷入了回忆之中……
一群小孩子生活在幼儿园的大家庭中,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难得见一次面。他们苦中作乐,在集体生活中度过了金色的童年。但在外部环境的限制下,他们一度中断了学业。在懵懂中长大后,每个人都做出不同的人生选择,于是如今步入老年的他们,各有各的人生归宿,居然有许多同学成了国家的重要领导干部、成功人士……
成了漫画家的老李认为,他有义务向当下的年轻人讲述他们这一辈人的故事。
◎ 媒体或名人推荐
如果说《从小李到老李》是我的成名作,那么《我们这一代》就将是我的代表作。
——李昆武
作者采用自传体的叙述方式,为这份用第二人称讲述的文献增添了见证的力量,但同时又保留了虚构作品才有的叙述手段。
——《中国信息网》
读李昆武的作品总是像经历一场实验……这是一个将中国当代史变成叙事试验场的作者,这是一部为未来世代的人撰写的历史书。
——《Cases d’Histoire》
敦煌手姿 豆瓣
作者: 杨东苗 / 金卫东 2016 - 6
2023年12月26日 已读
穿越时间的美。我还是最喜欢北魏的系列,修长纤细,后面朝代就肉嘟嘟,壮壮的感觉每节手指都下了班之后去健身房做有氧……
指甲也有意思,初期大部分佛手的指甲都非常非常短,指甲与指尖平齐基本就是普通人了,而尖尖长长的指甲在魔鬼手上。后来就差别没有特别明显了,我看飞天和菩萨也有指甲长的,可能弹琵琶要用吧😅
话说,修长,健壮,指甲又短,佛手多适合弹钢琴啊!
RichmondLib 中国 佛教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三线轮洄 下 豆瓣
三线轮回
7.0 (11 个评分) 作者: 尾鱼 2020 - 11
《三线轮洄.下》(网络原名《三线轮回》)是知名畅销书作家尾鱼的作品,是尾鱼奇情悬疑系列不可或缺的“水鬼”篇的大结局,前承《怨气撞铃》《七根凶简》后启《龙骨焚箱》。
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分别有三支家族,他们做的是帮人沉宝寻宝的事业。每族甚少出一名水鬼,而女主是这一代zui年轻的“水鬼”。在寻找自身、三族和当年的秘密的过程中,《三线轮洄.上》故事写到宗杭被息壤困在船冢,等待着易飒的救援,而易飒能否生起这把火?船冢究竟还隐藏着哪些秘密?“它”究竟是谁?这些疑惑都将一一解开。
2023年12月25日 已读
刚想说要是影视化可能不太容易,结果看网络大电影都拍出来了。。。惨不忍睹。
中国 奇幻 小说 漂在加拿大
三线轮洄 上 豆瓣
三线轮回
7.2 (11 个评分) 作者: 尾鱼 2020 - 10
★人气畅销作者、奇情作家尾鱼绚烂、瑰丽的悬疑探险力作!看完就想背上包和鱼总旅行!
尾鱼为国内独树一帜的悬疑奇情作者,她用笔铺陈了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又极为真实的世界。从《怨气撞铃》《七根凶简》到《西出玉门》《三线轮回》《龙骨焚箱》,在神话传说、人文地理的背景下,写尽充满烟火气的江湖、快意恩仇的男女和风波诡谲的故事。读者评尾鱼作品“震撼、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尾鱼奇情悬疑系列不可或缺的“水鬼”篇,前承《怨气撞铃》《七根凶简》,后启《龙骨焚箱》。
《三线轮洄》网络原名《三线轮回》,与《怨气撞铃》《七根凶简》《龙骨焚箱》共同组成震撼、瑰丽的尾鱼奇幻宇宙,本文紧密连接揭示全系列秘密的《龙骨焚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水鬼”篇。
★装帧精美,附精美彩插,内文精选东兴象牙白纸,随书赠“三线小分队”旅行跳棋。
精美双封,附精美彩插,随书赠三线秘密信封,内含“三线小分队”旅行跳棋!跳棋剧情随图书剧情同步发展,边看边玩,趣味翻倍!
★易飒&宗杭,世道变了,大河的秘密还在生长。你准备好开启了吗?
你知道“水鬼三姓”吗?
水鬼三姓自古有之,靠祖宗留下的金汤谱,在水下做帮人沉宝寻宝的事业。三姓以河为分,有水的地方,就有他们。那种神奇的、可以在水下存活的天赋,也由他们开始……
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三条长河,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轮回”秘密;神秘的水鬼家族,酝酿着千年后的惊天迷局……
2020中国年度科幻小说 豆瓣
作者: 星河 / 王逢振 漓江出版和 2021 - 1
段子期《重庆提喻法》借助电影的表现手法,在虚实之间、现实与历史之间来回穿梭,勾勒出山城剪影及生活其中的人们的面貌;彭思萌《分泌》通过构建一个因缺少分泌激素而臣服于医疗体系的阴暗世界,展现人性的懦弱与勇敢、生命的望与希望,并试图重建新世界;江波《冷湖疑光》主人公因遭遇外星文明而突然来到三十年后的世界,经历过紧张而刺激的追杀和逃亡之后,他将如何层层揭开谜底?面对两种文明,他又会怎样抉择?……13篇科幻小说力作,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和深入浅出的语言,探索科学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思考人类的命运,展示人类的梦想。
2023年12月24日 已读
很可惜,不是文字里有人工智能,星辰大海,就代表这是科幻小说的。
很久没有读到让我如此生气的文字了……充满了男作家们的意淫,科幻你们也不放过。宝树是下作之首,单读他的小说会觉得这本书是年度自恋恶意文学选集。
这里面还有妈妈嫌小孩吵随手给了小孩嘴巴的情节。我不明白,印刷这些个书要用纸和油墨,一番旅途遥远来到了大洋彼岸的图书馆,还号称年度之书,这就是你们要宣传的中国文学和文化?
我想说在图书馆里感受故乡是没错的,连文化中熟悉的恶臭一如是。
RichmondLib 中国 图书馆 小说 漂在加拿大
丰子恺家书 豆瓣
作者: 丰羽 编 2020 - 9
《丰子恺家书》是由丰子恺的后人丰羽编辑的一部书信集,包括书信和给恩狗的画两部分。书中收入了丰子恺1959-1975年间写给小儿子丰新枚的信件,另有15封分别是给次女女婿宋慕法和外孙宋菲君,以及次子丰元草、三女儿丰宁馨。涉及教育子女和家庭诸事,也有谈论诗词和书画的心得,更有许多在逆境中的心境剖白,可谓丰子恺晚年处境心境的真实写照。这样一封封的家书,文笔简练朴实、平凡字句中饱含一位父亲对子女的舐犊之爱,也浸润着一位学人的文学素养与赤子之心。
2023年12月20日 已读
读这本书的时候老想起一句话,you have less time than you think. 丰子恺在信里提了好多年,好多次,觉得他自己很快就能有机会去石家庄,见到儿子儿媳,可是文革遭遇,到他体虚病重,再到写出人生最后一封信,都没能如愿。同样,在去世的前几年,他还在信里宽慰地畅想,“你我还有一二十年的父子缘分”。我们所拥有的时间,所拥有的和彼此的时间,总是比想象的要少啊。
很多信都提了“要销毁”,读来心酸。不过说回来,他和自己的儿子,相处好像朋友。除了家长里短,天气物事,兼讨论诗词,翻译用字的讲究,做一做文字游戏,喝到好茶随信附上,抽到好烟也在信里搭上两根,想看什么书了知道儿子有,让儿子找找寄来……觉得很温馨。
很久不读书信集,想来书信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怕是要消亡了。organic memory要让步于digital memory啦。
RichmondLib 中国 书信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迷案重现 豆瓣 谷歌图书
Myrrh garden
7.4 (14 个评分) 作者: 何袜皮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 - 10
人类学博士何袜皮搜集媒体报道、庭审记录和警方公开的资料,重新讲述8个100%真实的案件。罪案或许离奇,但作案动机往往代表了人性中普遍的欲望。
日本福岛县女教师宿舍的便池中,突然离奇出现尸体,凶手究竟是谁?
《杀人回忆》的原型,连环杀手李春在,到底为何成为恶魔?
在美国失踪的中国学生章莹颖,去世前遭遇了怎样的折磨?
杀妻的克里斯和弑母嫌疑人诺拉,又为何对身边亲密的人如此残忍?
……
从这些案件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性:谎言、背叛、嫉妒、恐惧,也有对爱的坚持和对正义的信心。
百万粉丝悬疑大号【没药花园】2020重磅新作!重临犯罪现场,超强逻辑推演,巡行人性迷宫!
2023年12月11日 已读
有的案件我之前在其他地方听过,刚刚可以做个比较。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哪怕仅仅有一两个线索的差异,人们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我不太感冒的,是作者在证据,分析,和推理之外,加的自己的价值判断,稍微有点多。
VancouverLib 中国 图书馆 推理 漂在加拿大
第一人称复数 第一季 (2023) 豆瓣 TMDB
所属 : 第一人称复数
8.6 (15 个评分) 导演: 任长箴 / 周轶君 演员: 周轶君 / 陈碧
节目以周轶君为话题发起人,每期邀请不同的谈话嘉宾,展开关于社会、科学、生活等多方面的探讨。用聊天的方式打开多元视角,碰撞多维观点,解读文化现象,启发深层思考。
2023年12月8日 看过
陆陆续续看了一个月。太喜欢了,每一集的话题我都很喜欢。这里每个嘉宾都是干货满满,所以需要主持人有足够的功力把场撑住,维持棋逢对手的对话。
中国 女性 漂在加拿大 社会 脱口秀
司藤 豆瓣
半妖司藤
7.4 (38 个评分) 作者: 尾鱼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5
1946年,天师道长丘山于沪上镇杀女妖司藤,临死前,司藤嘴角现出一抹如释重负的诡异微笑。
2013年,男子秦放携未婚妻前往西部囊千寻找一位祖上的恩人,车毁坠崖,崖底的尖桩刺透心脏,滴落的血复活了长埋地下的女妖。
她自称司藤,卒于1937年,逼秦放听从自己驱使,要下一局复仇的好棋。
秦放千方百计想脱离司藤的控制,但抽丝剥茧的复仇路上,他渐渐发现,自己的命运,早在七十余年前,就已经有了安排……
2023年12月4日 已读
悬疑的线有点意思,女妖为爱昏了头。读完之后忽然有点点懂,景甜说在被好赌贱男坑了之后感恩能接到司藤的剧本。那个时候的她,想来是懂司藤的心情的。
中国 小说 悬疑 漂在加拿大
超简单!食帖中餐料理全书 豆瓣
作者: 食帖番组 主编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 3
一本中国菜完全进修指南。
《超简单!食帖中餐料理全书》是“食帖WithEating”特别企划与制作的“中国菜”主题书,试图重新探索与解析中国各大菜系的形成、发展与特色,以轻松易懂的语言,和逻辑清晰的架构,梳理与介绍中国各大菜系的文化起源、发展、分类、特色等,力求呈现较为全面、综合、基础、有趣的中国菜系知识普及,唤起年轻人对于深度了解中国菜系的兴趣与热情。
八大菜系,涵盖“文化历史、菜系流派、特色食材、调味特点”,内容详实结构清晰。
历史以时间线为轴,脉络清晰;流派以地图为参照,直观明了。食材调味附精美插画,百菜百味,皆有参照。近80道中国菜式,高清图文步骤详解。另附中国菜烹饪技法、花式刀法教学,指南干货满满。
川菜 | 湘菜 | 粤菜 | 闽菜 | 浙菜 | 徽菜 | 苏菜 | 鲁菜 ,一本通览!
近80道菜式 | 33种烹饪方法 | 35种切菜刀法,插画+图文步步详解,一学就会!
2023年12月1日 已读
东三省是被忘却了吗……感觉编辑们很是是偏心四川和湖南哇……红油这个口水那个,照片看着很过瘾。
不过翻完倒是有些想念芦蒿了,好久没吃上,与春天相伴的清香。
RichmondLib 中国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菜谱
你好,中国花语 豆瓣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 - 1
如今人们对于花的理解,多来自西方,比如情人节要送玫瑰,母亲节要送康乃馨。用这些含义代入情景去理解中国古人关于花的认知,会非常奇怪甚至荒谬。古人对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远远比现代人丰富细腻。比如剪春罗、晚香玉,光听到这些名字,就让人赏心悦目;又如蜀葵始终向阳,还能卫足,所以象征忠诚。
历时两年多,作者翻阅大量古代文献资料,参考古籍对花的阐释,在“中国古笺谱最后的辉煌”——《百花诗笺谱》中选取九十种花,辅以关于花的诗词,弥补其有花而无诗、不能将花的名字和寓意逐一道出的遗憾,从而了解古人的花语评定,带读者找寻属于它们的文化故事。
本书插图花朵图案张力大,花色潋滟多姿,构图巧妙,伸展富于变化。全书图文并茂,能让读者欣赏到百年前《百花诗笺谱》木版水印的美,让这枚沧海遗珠被更多人看见;让读者借助中国花语,了解每种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义,对于古人审美和生活情怀有一些深度认知。以花为切入点,让读者对古代历史典故、名人逸事和文化品格洞悉一二。
2023年11月29日 已读
我喜欢玫瑰在中国原有的含义,刺客!比爱情的表征有趣多了。 另外读这里面诗句的感受是,果然只有不得善终的爱才能被传颂千年,李隆基杨玉环啊,陆游唐婉啊,苏轼亡妻啊……那些感情好的,没有文学和艺术在乎🤷
中国 植物 漂在加拿大 科普 绘本
造一所不抗拒生活的房子 豆瓣
7.5 (6 个评分) 作者: 赵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1
本书记录了赵扬十余年的建筑实践及求学生涯,可以看到一位青年建筑的成长历程,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又重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建筑观”,认为建筑师不应该固守理念,要放下对作品的执念,让建筑不断地向现实敞开心扉,自然生长出它该有的样子。好的房子,是建筑师和主人共同的作品,它不抗拒生活,而且因为生活,变成了更完整的场景。
这本书是建筑师赵扬自我解剖、反省的成长笔记,真实记录建筑师琐碎、幸福的日常以及建筑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平常而真实的日子中去感知尺度和分寸,明辨哪些是真正需要的,哪些是彻底荒谬的。
2023年11月2日 已读
凭良心讲建筑的照片很好看啦。说是不抗拒生活,翻完全篇我觉得更准确是不抗拒(有钱又有时间文艺)的生活。瑕不掩瑜,我挺喜欢看他讲建筑设计怎么跟当地的工匠和石材结合的。另外日本的共有之家项目也有意思,当地的渔民和群众真正可以在那里有一个美的,和谐的,但是又平易近人的公共空间。毕竟其他那些花那么多心血贵的要死的精品客栈再匠心独运又有多少人能欣赏到这个美呢。
不过(这么说因为我是个比较mean的读者)作者老喜欢提哈佛……说到听过的课也就算了,居然有一处说一个建筑“虽然跟哈佛没有关系”……🫠
我觉得管你是哈佛的还是清华的(后记提了好多遍),如果摘掉根本不影响你表达你的意思,在我看来就都是赘述。又不是在写哈佛男孩。
中国 建筑 随笔
七根凶简 豆瓣
7.4 (32 个评分) 作者: 尾鱼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7 - 7
上古之时,有七则恶念,凡接触之人,总会心性突变,犯下不赦命案。
老子西出函谷关时,引七则恶念于七根木简,并以凤凰鸾扣封印,从此天下太平。
但谁料凶简会再次流祸世间……
全新修订版《渔线人偶》《仙人指路》
“二十多年前,落马湖边,一家三口,四肢、躯干、还有头,都叫人穿了渔线。而案发现场,四边的墙上都砸了钉子,那些线一头连着人身子,另一头就绕在墙钉子上,把三个死人摆成了一幅场景。那些横扯竖拉的线足有上百根,乍一看像是蜘蛛网……”
——选自《渔线人偶》
“传说月圆之夜,老蚌会格外高兴,会随着月亮的东升西沉不断转动身体以获取月光的照耀……五珠村把这样的情景称作老蚌晒月。”
“村里的人就越来越少,有一天,这老头发了魔怔,把祠堂里的祖宗牌位都抱了出来,放进采珠船,划船出海了。他说,要去跟蛟龙谈一谈,看在列祖列宗的份上,这海也不能绝了村子的路。”
——选自《仙人指路》
2023年11月1日 已读
感情戏不太好看。好像心智未成熟的成年人在qq空间恋爱。另外,作者是不是在丽江的酒吧泡了蛮长时间……
中国 小说 悬疑 漂在加拿大 言情
我认得人类的寂寞 豆瓣
8.1 (15 个评分) 作者: 废名 著 / 陈建军 编订 新星出版社 2018 - 3
废名是在现代文坛上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立精神的诗人、学者。其作品风格特异,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座高峰。
《我认得人类的寂寞:废名诗集》由著名学者陈建军先生编订,以废名生前自编的诗集《镜》稿为主体,“集外”收入散轶诗作凡66首、译诗1首,附录收入作者谈自己的新诗创作文章10篇。版本权威,注释详尽,展现了废名诗歌的原貌,是读者了解废名诗学观的佳作。
敏感而明亮的眼睛 简单而准确的笔墨
有少女般天真的美 有禅家的见道之言
周作人、朱光潜、汪曾祺、痖弦一致喜爱的诗人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胡适档案所藏废名书信 增补11首诗 国内首次出版
废名君是诗人,虽然是做着小说——周作人
废名先生的诗不容易懂,但是懂得之后,你也许要惊叹它真好……废名先生富敏感而好苦思,有禅家与道人的风味——朱光潜
废名的诗即使以今天最前卫的眼光来披阅,仍是第一流的,仍是最现代的——痖弦
2023年11月1日 已读
烟士披里纯,拼了一会儿拼出来inspiration哈哈哈哈,一百年前的翻译好风骚!诗里好多宇宙,宇宙是一粒飞尘哦。49年之后的诗不做收纳,为什么呢。
中国 漂在加拿大 诗歌
开封志怪(全三册) 豆瓣
6.9 (14 个评分) 作者: 尾鱼 青岛出版社 2016 - 3
商纣无道,姬武取而代之。封神台下,姜子牙让出神位,甘为人间公侯,力保义女端木翠成仙。
倏忽千年,大宋天下。
包龙图坐镇开封府,为成包青天“审阴阳”之名,端木翠下界临凡,立门派“细花流”,梳鬼域章法,阻妖魔越界。四品带刀护卫展昭奉包拯之命,与端木翠“互通有无”,从此江湖骇浪,频添鬼影憧憧。
六指绕红线,蚊栖梳妆台。上古妖兽行冥道,西岐月冷照沉渊。
几番同生共死,情愫暗生,天上人间,能否共谱一曲细花流水长,还要仰仗换命的盘、华佗的线,以及……杨戬的安排。
2023年10月30日 已读
志怪小说,前半部分还挺有趣。
虽然说展昭是知名人物,但我细数了一下历来展昭的形象,好像没有合适的二十岁出头的,释小龙太年轻,何家劲焦恩俊严宽又太年长,所以读这么个以展昭为主角的小说,找不到合适的脸去想象,乐趣便少了两分。哎我要是丁月华可得暴怒,展昭这么温柔勇敢刚毅善良还武功高强(四舍五入就是完美男主),作者你把我跟他的红线给扯了啊!
中国 小说 悬疑 武侠 漂在加拿大
我有一个朋友 (2023) 豆瓣
8.0 (54 个评分) 导演: 毕鑫业 演员: 谢兴阳 / 苏梦迪
传说、木云城中暗藏着多股江湖势力,其中以经商为主业的梁家、柳家以及江湖暗势力“三七道”最为知名。曾经纵横江湖、心怀侠义的武林高手梦三息,一直在追查好友被害于木云城的案件。梦三息与梁念羽相识于微时,梁念羽为人正直乐观,二人因志趣相投而结伴行走江湖锄奸扶弱、行侠仗义、不料,在一次追查与汀湖暗势力“三七道”相关的线索时,梁念羽不幸落入早已为其布好的陷阱中丧命.....
2023年10月29日 看过
开始是因为再就业兄弟们去客串才打开的。没想到他们居然客串的是第一集的开头。然后发现这位是当年拍了再见金华站的导演。我也算是看了不少短片的人,但是对十多年前看过的再见金华站印象非常深刻,因为细节非常,非常打动人。
说回本剧。优点和缺点都挺明显的,瑕不掩瑜。剧情和对白是讲逻辑的,但是男主老像是给我在诗朗诵的感觉。相比之下陈楚生客串的那场没说话,仅仅伸个手,微微一笑我觉得戏就到位了。(当然也可能我对陈楚生有滤镜哈哈)。想到快乐再出发里面,这部剧管伙食的大叔说所有道具都是可以吃的,而且都是用新鲜的材料做的,保障营养,我每每看到吃饭的戏,都发自内心地觉得这故事里的人和演员都应该真的吃得很香吧。
中国 古装 武侠 漂在加拿大 电视剧
她对此感到厌烦 Eggplant.place 豆瓣 豆瓣
8.2 (53 个评分) 作者: 妚鹤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3 - 4 其它标题: 她对此感到厌烦2
在好友的推荐下,玩家6237486购入了一款名为《女神录》的女性向游戏。
但她没想到,自己会穿进这个游戏中,成为女主莉莉丝。
成功攻略男主后,莉莉丝并没有回到现实。
为了离开游戏,莉莉丝不得不攻略全部的路线,为此她一轮一轮地重复游戏,攻略所有男主,达成所有的好结局和无数的坏结局。
终于到了最后一轮,她可以选择最终的命运。
可是她开始厌烦了。
厌烦了攻略男主,厌烦了被人保护,厌烦了迎合他们。
于是,她打碎了选项。
游戏中的神质问她——
【我给了你获得荣华富贵与爱情的机会,你可以在这一世获得最美好的结局,可你却打碎了选项?】
【你为什么愤怒?】
这个世界是一个沼泽,你可以闭上眼,幸福沉沦,也可以睁开眼,痛苦挣扎。
莉莉丝选择了后者。
2023年10月23日 已读
这么说吧,如果你是一个女性,你会在阅读的某一刻心领神会,因为这里面一定有你读到过的新闻,甚至是亲身经历过的对于女性的不公和伤害。这哪是科幻小说,这是纪实小说好吗。这里面的男的吧,全员渣货哈哈。但是一样有意思的是,你能很容易看出来,他们居然还是现实生活中某些typical男人被美化过的版本呢。
十多年前我在晋江看小说,刚刚发现这部小说居然也还是在晋江连载的,我也算一边读一遍可以感受这些年一部分朋友/作者以及我自己对一些与女性自身相关的观念的转变。年少的我断然是想象不到未来会在晋江上读到这样的小说的。
但是虽然女主开了金手指,很多很多地方还是读得人很沉重。
中国 女性 小说 漂在加拿大
少年凯歌 谷歌图书 豆瓣
9.4 (139 个评分) 作者: 陈凯歌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 6
在成为著名电影导演之前,他曾有过怎样的人生?陈凯歌亲自执笔,直面他的少年时代。他敢于面对,勇于审视自己,并承认曾经犯过的错误。他的回忆与思考,既富于自省和批判精神,又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历史的鲜活性。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文笔、个人的视角,对成名之前生活、思想、艺术积累的小结,能够启迪我们许许多多的人。
2023年10月22日 已读
薄薄一本,读了好几天。文笔好,很真诚。我之前从未读过陈凯歌的文字,所以这本书里感受到的他(或者说是三十多岁时候的他)和在娱乐新闻以及他的电影里感受到的他,是完全完全不一样的。陈凯歌记录在老舍自杀的当天,自己还在白天时候的太平湖公园里还看见了他。
陈凯歌写亲历的身边的自杀,“在这个世界上,以人生为他乡的人是有的。当大家都走头无路的时候,他们却轻易地找到了那扇门。” 我被“以人生为他乡”这个说法深深触动,和🐘友们一番讨论觉得是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属于自己,仿若一直生活在异乡,而离开异乡回归故里的手段,便是自杀。
豆瓣有人不怀好意戏谑,说陈大导演年少时期的伤痛已被功名利禄治愈。所以是亲人好友被折辱,是自己被迫去折辱别人甚至家人的痛,是熟识的人不堪折辱自杀死在面前的痛,烙下的不堪要如何被治愈呢。另说我前几周刚看过另一本同样是北京人读了北京四中然后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写的书,只是那本的重点是鸡娃。几十年过去,中学生的生活天差地别了啊。
中国 文革 漂在加拿大 自传
菌中毒 豆瓣
作者: 聂荣庆(著) / 曾孝濂(绘) 中信出版集团 2023 - 4
菌子之于云南,犹如辣椒之于四川。本书以菌子为媒介,串联起自然、饮食、历史、轶事,展示了具有人情味、烟火气的云南生活图景,带给读者放松的阅读体验和别处生活的多元化选择,点滴细节唤醒记忆深处的故乡、亲情、友情、人情,满足对自然美好生活的想象,勾起对彩云之南的向往。
被视为理想生活之地的彩云之南,处处是菌子留下的痕迹,四季轮转中,云南人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多姿多彩。春雨过后迎来了第一波“头水菌”,怀着既担心中毒又深深地为这一口鲜而上瘾的矛盾心理开始了吃菌序曲;当夏时节,在旧时车站,菌农在火车停靠的间隙飞快与乘客交易刚采到的新鲜菌子;秋风乍起吹来北风的鲜,佛教圣地大理鸡足山的冷菌应节而生,大理的白族朋友也颇有仙风道骨;作为西餐三大顶级食材之一的松露,在云南只是平平无奇的“猪拱菌”,制成块菌泡酒,深冬三五好友围炉夜话时来上一盏。
菌子早已盘根错节深入云南的风土,云南人在菌子生活中建立起了世界观。青头菌是云南人的乡愁;闻着臭吃着香的干巴菌却处于云南菌子的鄙视链顶端,由此参悟了中国美食的“食腐”境界;鸡枞是百菌之王,自认为“家乡宝”的云南人,喜欢平静,甘于淡泊,如若有人出人头地,就是芸芸众生中冒出来的几朵“鸡枞”......
配以“中国植物科学画第一人”曾孝濂及杨建昆绘制的近 50 幅博物画,构成一部生动的地方志,作者聂荣庆娓娓道来面目鲜活的市井人物与云南“鸡枞”的茶米油盐与人生奇遇。
2023年10月15日 已读
冲着曾孝濂的画来看的。讲菌的不到20%,剩下的基本都是云南人地物事。
我现在有点理解我的云南同学,上大学时候一起在食堂吃饭,北京同学吃得津津有味,她觉得难以下咽。还有一个水焯的一个什么,她说她们那儿是猪吃的……
云南馆子开往各地,我觉得重点还是食材啊。读完最大的收获是感觉云南菜很善用草果和草果粉,有空我也要试试~
中国 散文 真菌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