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伟大的博弈 豆瓣 Goodreads
The Great Game: The Emergence of Wall Street as a World Power
7.9 (34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S·戈登 译者: 祁斌 中信出版社 2005 - 1
《伟大的博弈》是一部讲述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的著作。这本书以华尔街为主线展示了美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全过程。它生动地讲述了华尔街从一条普普通通的小街发展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传奇般的历史,展现了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在美国经济发展和腾飞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书中大量的历史事实和经济数据,让读者可以更全面和准确地认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
2014年10月2日 已读
金钱永不眠。每一章开始都有导读结尾还有对比中国同时期的历史事件把我带回高中历史课本的恶梦中,注释啰啰嗦嗦一大堆,觉得译者神烦。建议都跳过只看正文还成。
历史 虚度人生 金融
叫魂 豆瓣 Goodreads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9.1 (34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孔飞力 译者: 陈兼 / 刘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5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清高宗弘历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然而在乾隆盛世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从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冲击到了半个中国,百姓为之人心惶惶,官员为之疲于奔命,皇帝为之寝食不宁。在讲述叫魂故事的过程中,《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重在讨论这背后的历史意蕴。叫魂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传统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
2014年9月7日 已读
作者找到了叫魂案件这么一滴水,透过它去看当时中国的整个剖面。对皇帝专制和官僚系统的牵制和互动分析得好好看。弘历如此真诚地厌恶江南败坏满洲官员的德行,还几下江南一巡好几个月,怎么不去新疆或者东北锤炼官员啊哼。比喻也漂亮,这样的制度里,至高无上的皇帝也无非是一枚钻石的齿轮啊。
中国 历史 虚度人生
大逃亡 (1963) 豆瓣 TMDB IMDb
The Great Escape
8.2 (59 个评分) 导演: 约翰·斯特奇斯 演员: 史蒂夫·麦奎因 / 詹姆斯·加纳
其它标题: The Great Escape / 龙虎榜(港)
二战期间,德军的战俘营里,每个人都在渴望着自由。美国人希尔(史蒂夫•麦奎因 Steve McQueen 饰)在进入战俘营的第一天起,就一直计划着越狱。虽然他的十多次逃跑都以失败告终,但希尔从未放弃。这次,希尔和英国军官罗杰计划秘密挖掘隧道带领250人一起越狱。所有人都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分力配合这次计划,有人专门负责制作大家逃跑后需要穿着的平民服装、有人负责做假证件、还有人负责储备食品等等。然而就在他们的隧道大功告成那天,隧道却被德军发现了。逃跑计划的日期一天天临近,希尔他们又开始新一轮的挖掘工作。
2014年7月24日 看过
悲壮却又满含浪漫情怀,美国人的乐天派甚至还有那微微的孩子气。过程中想起来steve rogers的那句话,The price of freedom is high. It always has been. That's a price I'm willing to pay. 群戏和音乐大赞,深觉此前看过的所有越狱片都已黯然失色。
RA 历史 战争 电影 美国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豆瓣 Goodreads
The Shortest History of Europe
8.1 (305 个评分) 作者: [澳]约翰·赫斯特(John Hirst) 译者: 席玉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11
“欧洲,为什么老是抢第一?”澳大利亚知名历史学家约翰•赫斯特在本书中的一场引人入胜的探索,为我们梳理出欧洲文明所以能改变全世界的各种特质。
作者从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描述了这三大元素如何彼此强化,又相互对立,最终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 核;继而在诸多世纪以来催生帝国与城邦,激发征服与十字军东侵,造就出许多性格截然分明的人物——如仁慈的皇帝、好斗的教皇、侠义的骑士,乃至世上第一批享受繁荣和启蒙果实的公民。哲学思维、民主制度的渊源、政治权力的传递、甚至是医学、生物学使用拉丁文的源始,这种种欧洲因素不断形塑了现代文明的各种特质,使欧洲遥遥走在现代世界的前列。
本书以清晰、幽默、发人深省的笔调,杂以活泼的插图,叙述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文明,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冲击与巨大贡献。
2014年4月5日 已读
挺好的嘛,很适合我这等历史地理修养极差的人哇。我觉得讲述语言的传播和演绎过程的那一章尤其有趣。为啥有人mark"科普",俺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RA 历史 欧洲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2010) 豆瓣
8.3 (10 个评分) 导演: 徐欢 / 周兵
卢浮宫与紫禁城是东西方文明的两个有代表性的符号,本片以这两大博物馆为载体,从本土观众视角切入,强调文明之间并行同存的关系,把对不同文明的理解体现在艺术品的展示和欣赏上,体现博物馆对人类文明共享与弘扬的责任。
2014年3月27日 看过
体会一个词叫“高下立现”。问题深刻而回答浅显,抒情太多又干货太少,跟法国的那批讲员一比,CCTV的深情并茂的旁白简直不能听。【还是因为我先看过了BBC的所以就崇洋媚外了……
RA 中国 历史 纪录片 艺术
讀史閱世六十年 豆瓣
作者: 何炳棣 商務印書館(香港) 2004 - 5
何炳棣是中國早年考取庚子賠款獎學金到美國留學的青年學子。去國之時,正值國內戰亂相尋、國際政治經濟進入曠古未有之變局。他在北美洲教學研究半個多世紀,是見證二戰後西方中國學(China studies)勃興的第一代中國年青學人,又是被西方中國學界公認為中堅人物之一。由於西方中國的研究範疇和觀點遠較傳統西方漢學?廣、富現實意義,它至今已成為近現代中國學術史不可或缺的部份。
本書是何炳棣親撰之回憶錄,內中並附有私人信札和學術評估密件,詳述過去六十多年“讀史閱世”的心得體會,反映出早輩留學海外的青年知識分子探求學問、開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學思歷程,也是近現代教育史、學術史輝煌的一頁,實有傳世意義,是一部啟人深思的著作。
2014年3月5日 已读
果真是“骄傲的学人”,全篇读完,佩服谁感激谁膈应谁轻视谁,老爷子毫不忌讳借由事无巨细的回忆表达得清清楚楚。所以还是家庭影响大啊,人家爹近一百年前就跟小孩教育要去清华那样才好出国了。读到动物/考古/地理学家殚精竭虑考究旅顺史前的猪不是东南亚的亚种,真是觉得宇宙之大啊……#熬过前几十页后面就越发精彩了可是附录读起来很难啊##老爷子还先赞再小踩扬中一脚借以夸南开好果真是会写文章的人呐#
RA 中国 传记 历史
她们谋生亦谋爱 豆瓣
7.3 (11 个评分) 作者: 闫红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 - 8
与其说我讲述历史,不如说我照见历史。
用一个现代女子的眼光去看她们,越过迷离的乱世风烟,越过那些被后人强加上的炫目光环,我知道,她们如我们一样,不过是平凡女子,谋生,亦谋爱,胼手胝足,孜孜屹訖,千辛万苦,有时,仍不免跌入狼狈或者孤寒。所以,这不是一部说传奇的书,它似乎更愿意打破传奇,放弃那些堂皇的描述,从容易被人忽略的字里行间里,掠起人性的尘埃,淘出,一个现代女子所体会到的人生况味。
——闫红
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 豆瓣
作者: 顧準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994 - 5
《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寫於中國當代歷史上最黑暗的年代(1973-1974)。在那陰霾瀰天、萬馬齊暗、一切學術活動均被窒息的年月,作者顧準與乃弟卻於通信中進行著嚴肅的學術探討。本書在哲學、歷史、經濟、政治等極為廣泛的領域提出了許多發人深思、啟迪良知的問題和論點。許多問題一經提出,就再也無法擺脫掉,讓我們思考,促使我們去反省並檢驗由於習慣惰性一直紮根在頭腦深處的既定看法。在作者冷峻的解剖刀後面,可以感到炙人的滿腔熱情,而這一切記錄著他”一步一步從地獄中淌過來”的足跡。
赛金花本事 豆瓣
作者: 刘半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 5
赛金花是个有着一定争议的人物,也是一个特定屈辱年代的侧影。由“五四”人物刘半农和其学生商鸿逵亲自采访赛金花口述而成的《赛金花本事》当年轰动一时,胡适认为“大学教授为妓女写传,还史无前例”。从著名戏剧理论家齐如山笔下的赛金花,小说家张恨水言谈中的赛金花,以及当时报纸文人笔下形形色色的赛金花,再到夏衍的著名戏剧《赛金花》,集中在一个女人周围的历史,事实上成为一个特定时代的解读,那些人物是是非非后面,是怎样一个“真实”的赛金花?
清末民初的名妓赛金花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而又具有很大争议的人物。她是如何十几岁就堕入风尘如何又嫁与洪钧成为状元夫人,陪洪钧出使欧洲,交接政要;如何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与联军统帅瓦德西结交,力救京城百姓;又如何成为名噪京沪两地的交际花,被人称作“赛二爷”,所有这些,众说纷纭,成为百年来聚讼不已的公案。而清末小说家曾朴据洪、赛二人事迹所写的著名小说《孽海花》,更使赛金花的身世多了几分神秘色彩,使其即便在风烛残年,也备受世人的关注和追捧。
本书是关于一代名妓赛金花的资料汇编,其中汇集了众多赛金花的同时代人对她进行采访和追忆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当时报纸上的相关报道,尤其以刘半农、商鸿逵采访晚年赛金花后所写的传记最具史料价值。通过这些文献资料,作者努力在红粉褪去之后,还原赛金花的本真面貌。
沙场斗兽 隆美尔 豆瓣
作者: 程广中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 3
艾尔温.隆美尔,1891年11月15日出生于德国一普通的中学校长之家。1910年从军,两年后获中尉军衔。一战时随部队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在长达4年之久的厮杀中,作为下级军官的隆美尔作战悍勇、果敢机智,在战火中显露出了锋芒,获德皇威廉二世授予功勋奖章。一战结束后,他担任过步兵营长和陆军学院教官。1936年9月,他被任命为希特勒警卫部队指挥官。1937年,隆美尔出版了《步兵攻击》一书,记述他个人在一战中的战斗经历,书中贯穿了德国军事理论的进攻精神,提出“进攻,进攻,进攻!”强调了发扬火力的重要性。1938年,隆美尔升任元首大本营司令官,并获少将军衔。 1940年2月,他被任命为第7装甲师师长。在法国战役中,他率领第7装甲师该师横穿法国,直抵瑟堡,其攻击速度之快,挺进距离之远,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 1941年1月,当意大利在北非的基业即将崩溃时,希特勒挑选隆美尔担任德国非洲军中将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内就扭转了北非战局,占领了除托卜鲁克外的整个昔兰尼加地区,在沙漠上扬起了隆美尔式的旋风。6月15日,英军对他发起代号为“战斧”行动的大规模进攻。隆美尔在机动作战中挫败了英军的锋芒,取得了胜利。此役后,隆美尔被希特勒晋升为上将。11月18日,丘吉尔向非洲增派了更多的部队,重新发起代号为“十字军远征”的进攻。在反击作战取得初步胜利后,隆美尔亲率非洲军主力越过利埃边境向东挺进,企图切断英军的退路。隆美尔的这一着棋引起了英军的恐慌,第8集团军司令坎宁汉准备下令全线撤退,但在英中东军司令奥金莱克干预下,英军继续进攻。隆美尔后方吃紧,燃料又缺乏,不得不后撤。1942年1月,隆美尔有组织地将部队撤至卜雷加港。在得到补充后,隆美尔再度发起了进攻,并迅速突破了英军防御,占领了托卜鲁克,征服了昔兰尼加。1942年6月22日,隆美尔被擢升为德国陆军元帅,达到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顶点。这一年,隆美尔年仅51岁。 接着,隆美尔挥军乘胜追击,不到10天,前进500多公里,直抵埃及境内的阿拉曼。然而隆美尔部队过长的战线增加了供给困难,他的疲劳至极的部队也失去了攻势,不得不暂停进攻。而英国人则加强了其在北非的兵力,大量的美国新式重型坦克也源源而来,从而使中东英军的面貌换然一新。与此同时,隆美尔自昔兰尼加会战大胜以来几乎没得到什么补充。1942年10月23日,英第8集团军新司令官蒙哥马利向窿美尔发起代号为“轻步”的进攻。隆美尔很清楚自己所面临的不利形势。他弹药缺乏,坦克和车辆所剩的燃油也不多了。如果他的部队坚守在原地,一但英军突破防线,就会形成包围态势,德军必将彻底覆灭。因此,隆美尔不顾希特勒的死守命令,断然下令撤退。此时的隆美尔手中既无预备队,又缺乏燃料。然而,蒙哥马利没能及时察觉隆美尔的撤退行动,察觉后又用兵过于谨慎,没有抓住最有利的追击时机,使隆美尔的溃退之军摆脱了被全歼的恶运。11月9日,隆美尔终于带着德非洲军的部分部队撤出埃及,退回到利比和亚境内。 1943年11月,隆美尔出任B集团群军司令并奉命加强“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他一再强调“必须在海岸击败敌人”的论点。在隆美尔的推动下,“大西洋壁垒”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已全貌改观。在他认为可能登陆的任一滩头,架起了粗糙的登陆障碍物,另外在数千公里的海岸线埋设了500万枚地雷。在空旷地立尖杵使滑翔机无法着陆。尽管“大西洋壁垒”工事做得多完善,敌军仍可能夹带强势兵力与物资抢滩登陆,因此隆美尔主张把装甲部队部署于海岸不远处。以免盟军的空中力量切断预备队与战场的联系。但以西线统帅伦斯德为首的多数高级军官,认为把装甲部队分散来防御海岸,不但无法做强大反击,也失去了机动性,所以计划将装甲师做纵深部署,待判定敌军主攻位置后再展开攻击。由于双方争论不休,希特勒做了一个致命性的折衷决定,将装甲师分散于海岸,但仍距海岸有一段距离,却造成了战略战术装甲预备队不足现象。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隆美尔指挥B集团群军司拼命抗击,由于德军装甲预备队不能及时赶到战场,盟军又有强大的空中和海上舰炮的火力支援,隆美尔原来准备在盟军登陆之初将其赶入大海的计划破产了。隆美尔的汽车也遭到盟军飞机的攻击,他多处负伤仍奇迹般地活了下来。1944年10月14日,正在养伤的隆美尔因被指控参与了7月20日谋杀希特勒的事件而服毒自杀。 隆美尔一生短暂,只活了52岁,而他又在军中度过了34年之久。他惊人的军事素质使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他把德国军事学说的进攻精神融于自己的军事指挥之中,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敢于力排众议,果断发起近攻。在战斗中他总是冲杀在最前面,因而能控制瞬息万变的战场。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他像一支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欺敌时,又像一支狡猾的狐狸。丘吉尔曾这样评价隆美尔:“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撕杀,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世纪宋美龄 (2003) 豆瓣
世紀宋美齡
8.3 (7 个评分) 导演: 曾文珍 演员: 蒋中正 Kai-Shek Chiang / 宋美龄
宋美龄,她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也是最活跃与最神秘的女性。随着她已离开这个纷扰的人间,过往的历史更加令人怀念。由中国台湾公视制作小组花费两年时间深入研究,走访两岸三地和美国,为这位跨世纪的传奇女性,留下珍贵的生命纪录!
第一集:东方与西方 清末民初,中国与西方文明接触、冲突的年代,宋美龄风云际会地站在时代的浪头。她十岁即赴美当小留学生,饱受西方文化熏陶;二次世界大战,她赴美发表演说......
第二集:奋起与挫败 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后,1936年,西安事变惊爆中外,蒋介石遭张学良扣押,宋美龄的角色又是如何的?而抗战结束后,宋氏家族以权势谋私的行为,在当时贫弱的中国社会饱受抨击,宋美龄的角色也备受争议,成为她最大的负担......。
第三集:老干与新枝 1988年,蒋经国病逝,宋美龄对国民党推举李登辉曾经表达过不同的意见,却不被采纳,因此她淡出政坛,长居美国,不再接受媒体采访,也拒绝出版回忆录,一切是非功过,任由世人评说......
2014年2月15日 看过
蒋介石跟宋美龄,一个永远早睡早起一个是夜猫子,一个爱宁波那种烂烂的菜一个爱牛扒沙拉,睡不到一块吃不到一块的两个人也是可以相濡以沫的啊。他俩在台湾岁月的照片着实让人艳羡。总统府那段,辉煌不再,人事全非,看得人无限唏嘘。不管怎样蒋夫人终是传奇永驻。郝柏村听着一口老家土腔,一查盐城人。
RA 历史 台湾 纪录片
中国文人的活法 豆瓣
作者: 李国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3
一千人有一千种活法。有人为名忙碌,有人为利奔波,有人却于尘世之间寄情饮食男女,在生活细节中享受外人以为不足为道的乐趣。因为人生态度不同而产生的人间百态,恐怕无法用言语道破。我国历史自有年鉴可考的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至今已经有两千八百四十余年,提到文人正可谓星罗棋布,不可计数。这之中既不乏流芳百世者,亦不乏遗臭万年者,再加上庸碌无为者就更是无法计量。再观他们的活法,中国文人多处于社会上层的士大夫阶层,受过系统的教育,他们作为中国社会的精英集团,受到极高的礼遇。然而他们当中却鲜能仕途得意且名垂青史;更多的还是大才难展,壮志难酬,屡遭小人构陷,权臣排挤,现实打击之人。本书是著名作家李国文最新结集出版的随笔集,以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的命运入笔(如李斯、严嵩、曹操、杜牧、苏东坡、李清照、朱熹、陆游、冯梦龙,等等),描绘了他们选择的不同活法和为人,以生动的人物故事和形象,启迪今人的人生思考。所写的虽多为文人,却也是国人的一面镜子。本书凝聚着这位阅历丰富的老作家对人生的洞悉和感悟,见解精辟深刻,笔锋犀利传神,风格独特,既渊博厚重,又很有文学欣赏价值。
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 豆瓣
5.7 (6 个评分) 作者: 李国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11
冤无头,债无主
■书评 □丁国强
在封建专制文化背景下,中国文人的命运注定是不幸的,无论是出世还是入世,无论是奴颜婢膝唯唯诺诺还是天子呼来不上船、仰天大笑出门去,都难以逃脱受迫害、遭打击的厄运。祸从文起,中国封建统治者有一整套对付知识分子的办法。李国文的《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一书,深入剖析了这种病态的历史现象。
所谓的“非正常”死亡指的是打破生老病死的规律,人为地中止性命。人生识字忧患始,每一朝代的统治者后面都堆积着书生文人血迹斑斑的头颅。这一切,在统治者看来,又是极其正常的,折磨和蹂躏知识分子会使他们获得一种心理平衡或某种安全感。两千多年,大多数中国文人为了避免非正常死亡,而放弃了尊严,选择了苟活,发明了万千溜须拍马的技巧,将奴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中国文人的悲哀,批判性的缺失决定了文人角色的局限性,他们只能在得志与失意之间徘徊,忽而愤愤不平,忽而高呼万岁,忽而隐姓埋名,忽而上蹿下跳。他们把精神尺度与“能保其身”的生理目标放在一起,在保全性命的前提下,混上个一官半职,从而获得了体制内生存的合理性。
乡村野夫如贾府里的焦大即使破口大骂、老拳相向也无妨,顶多挨一顿揍,啃一嘴屎,而文人却不能发一句牢骚、瞪一个白眼,否则就有可能有灭顶之灾。即使是表露自己的“款款之愚”“拳拳之忠”,也容易被看成是变相的造反。多一句不是,少一句也不是。聪明的文人于是学会了委蛇之术,时时处处看掌权者的眼色行事,成为权力的附属品。在那些风声鹤唳的时代,苟活是文人不得已的选择,与装疯发狂、拂袖而去相比,摧眉折腰侍权贵,是一种极为压抑的生存方式,不是中国文人没有火气,而是因为心中的火焰除了把自己烧焦以外,并不能改变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苟活也是一种比较经济的生存方式,司马迁“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终于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活着,一切都有可能,断绝了生命,也就断绝了希望,断绝了文化的命脉。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苟活的文人都有“藏之名山,传之后人”之志,他们中的更多人耽迷于权力,拼命上爬,不择手段,最终在权力场上粉身碎骨。
“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不过,这世上的文人总是难以消除干净,他们无法控制表达的欲望,所以,露头的文人总是此起彼伏。沉默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文人的内心里面却充满峥嵘。唯唯诺诺的是文人,破口大骂的也是文人,大放厥词、粪土一切的祢衡虽不失书生本色,却无意中成为权力之争的牺牲品。玩政治的文人,所有的努力都不过是给自己打造一副精美的棺材而已。
李国文曾谈到自己当了22年“右派”,一条随便什么样的狗趴在头上拉屎撒尿都强忍下来,诸如此类软弱的事实。不管怎么说,终归是活了下来,没有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白搭上,才有今天的思如泉涌,墨气冲天。李国文嫌谢灵运过于张狂玩掉了脑袋,否则,还会留下更多更美的山水诗,殊不知,要求中国文人专心致志地搞“纯文学”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除了与统治者的残暴密不可分之外,后面都有一个让人肠断的性格悲剧。如果文人们都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忍辱负重,学会了避重就轻,侥幸熬过一个又一个残酷的文祸,恐怕也未必还能写出那等荡气回肠的文字来。贪生者当然可以笑到最后,但是,文学史上笑得最好的多是短命的文人。
我的诺曼底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唐师曾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 - 7
战地记者唐师曾自1992年开始,多次赴欧美、东南亚以及国内二战战场采访,收集大量一手资料、现场照片,历时13年写成《我的诺曼底》。 这本书有20万字和300多张图片,涉及丘吉尔、列宁、斯大林、隆美尔、阿拉法特等大量与二战相关的人物。
与以往的“战场写真”截然不同,这本书一扫艰深生涩、枯燥乏味,以灵动鲜活的文思趣谈世界、戏说正史。不经意间,让对战争毫无兴趣的读者成为情趣盎然的“战俘”。丘吉尔、隆美尔、希特勒……这些提起二战便不得不涉及的著名人物,都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
唐师曾以诙谐的手笔,在广为人知的事件中融入亲近熟悉的人情、人性,大大消除了60年的时空距离。庄则栋与日本太太佐佐木敦子、英格丽·褒曼、海明威、毕加索、崔永元、姜文、张越……从这些熟悉的名字中,竟也衍生出诸多故事,与那场战争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美的历程 豆瓣
8.8 (33 个评分) 作者: 李泽厚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 3
《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拧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于1981年初版,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此修订插图本,是作者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的基础上,对全书文字作了最新订正。全书插图作了调整,增加了四十余幅重要插图,用以佐证真论述、丰富其内容。
2013年9月23日 已读
整体捋了一遍,当入门书蛮好的。尽管个人觉得有些地方排比句略装X……说好听点可不就是不明觉厉嘛!暴风骤雨,占了床的一角,读得很愉快。
RA 中国 历史 艺术
协和医事 豆瓣
作者: 讴歌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10
《协和医事》一部关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如何培养专家、医生和医生如何对待病人、造福社会的书。通过协和的建立。协和的教育、协和怎样服务社会、协和人九十年(1917~2007)的传奇故事.展示协和文化、协和精神和协和传统。在重读协和的同时,观照当下医疗.寻求更广意义的解决之道。作者是医疗业内人,协和是她的母校。她不是按照历史的顺序罗列史实.而是在情感的基础上讲述往事,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进入协和内部,使之既可读.又有思辨的深度。
2013年8月25日 已读
读罢对精英二字多了一层温情脉脉的认识。历史真是神奇的东西,宛若明珠蒙尘,乍看灰暗无奇,在有心人的展示下,却是如此闪闪发光。经由这本书,对协和还有那书中的协和人,从毫不了解到满心敬仰。
RA 中国 历史
虎!虎!虎! (1970) 豆瓣 TMDB
Tora! Tora! Tora!
8.4 (111 个评分) 导演: 理查德·弗莱彻 / 深作欣二 演员: 马丁·鲍尔萨姆 / 山村聪
其它标题: Tora! Tora! Tora! / 偷袭珍珠港
这是一部真实的电影,真实展现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历史。美军插手太平洋战场,日军最高将领山本五十六(山村聪 Sô Yamamura 饰)认为美军实力强大,应速战速战,不宜和美国人打长久战。于是,由他一手策划的偷袭珍珠港行动正式启动了。
虽然美军从此前截获的日军密电中得知了日军可能进行突袭的消息,但多数人都对此不屑一顾,密电的内容也没进行上报。即使在突袭当天美军一个士兵发现了雷达上不寻常的飞机群,美军将领仍然认为那是自己的飞机在执行巡逻任务。最终使得日军偷袭行动一举成功,美军损失惨重。山本五十六也成了美国人最大的眼中钉。
2013年7月3日 看过
好电影。我貌似是偏爱空战片的。哎,就是看着看着忽然流鼻血了让我很摸不着头脑。
历史 大学 日本 电影 美国
晚清七十年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7.9 (36 个评分) 作者: 唐德剛 遠流出版社 1998 - 6
《晚清七十年》是唐德刚教授用英文写成的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导论篇”,后经不断增删和改写而成一部中国近代史著作。本书由于作者观照历史的角度非同一般的历史学家,也因其极富个性和魅力的语言而在海外有极大影响;也正是因作者的历史观点与一般的历史学家晚清观点大不相同。全书由“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太平天国”、“甲午与戊戌变法”、“义和团与八国联军”、“袁世凯、孙文与辛亥革命”五部分构成,并附有数十幅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原始照片,极富历史震撼和可读性。
老南京:旧影秦淮 豆瓣
作者: 叶兆言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9 - 4
翻阅《老南京》这些落满尘埃的老照片,仿佛已经用手触摸到了南京的历史,感觉着它的呼吸。人们会怎么看这本书,是不满意,还是会喜欢?这本书提供了三百多张老照片,用不同的方式重现和再生了南京的历史,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许多图像是真实,更多的却是陌生,不管真实或者陌生,都成了南京魅力的一部分。
2013年4月7日 已读
选叶兆言写南京是对的,笔触温柔,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呵,南京,散不尽的,是六朝烟水气。
中国 历史 城市 大学 摄影
密码传奇 豆瓣 Goodreads
9.6 (5 个评分) 作者: 赵燕枫 科学出版社 2008 - 4
如果说人类对抗的极致是战争,那么智力对抗的极致就是——密码战!《密码传奇》所讲述的,正是密码史上最扣人心弦的一段往事:二战前夕,随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密码机Enigma在纳粹德国的铺开使用,波兰、法国、英国等国家的顶尖智慧群体,陆续被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密码战。加密、破解,疯狂升级,天才、叛徒,粉墨登场。一切不仅仅是机器的对抗,更是智力的对抗。聪明人制造了密码,等待更聪明的人去毁灭它……
全书用个性化的语言精彩描述了密码史上最传奇的故事,图文并茂,适合大众读者阅读,也是数学、密码、军事等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是珍贵的参考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