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莉莉亚娜不可战胜的夏天 豆瓣
El invencible verano de Liliana
作者: [墨西哥] 克里斯蒂娜·里韦拉·加尔萨 译者: 姚云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 - 11
获2024普利策奖!一位女性在巨大的困境之中拒绝被遗忘的故事。
与痛失至亲的噩梦缠斗,注视被束缚、被损毁的女性,在女性支离破碎的人生故事里抢救真相;
不只是女性主义调查纪实,不只是传统的回忆录,更是尽力复原莉莉亚娜蓬勃的生命力。
——————————
【内容简介】
“我们各自闯荡世界,但回到泳池后,我们又成为姐妹。
那是我们最亲密的姐妹情谊的空间。
我想在水中再次与她相遇。我想跟以前一样,与我的妹妹并肩游泳。”
1990年7月16日,莉莉亚娜·里韦拉·加尔萨,我的妹妹,被前男友杀害了。
她喜欢达菲鸭、凯蒂猫,爱写作,爱抽“罗利”牌香烟;
她热爱电影、游泳、街道、建筑、她的朋友,甚至爱安赫尔。
这是她的超能力,也是她的致命弱点。
而我被困在了内疚和羞耻的泡沫中。三十年来,我总是不断回到同一个起点:
当年究竟漏掉了什么?为什么没能保护她?
我像考古学家一样,小心翼翼地掸去莉莉亚娜遗物上的灰尘,
潜入档案、证词、信件、日记、便条的海洋,
追寻她的青春,她内心那不可战胜的夏天。
——————————
【编辑推荐】
🏊‍ 获2024普利策回忆录/自传奖:“三十年来,我每天都在思念莉莉亚娜。每一秒。”
二十岁的女大学生如何一步步命丧前男友之手?
当年究竟漏掉了什么?为什么没能拯救她?
为了终结痛失亲人的噩梦,为了寻回莉莉亚娜的青春,
姐姐走访亲友、整理遗物、梳理妹妹留下的文字,筑起一座纸上纪念馆。
.
🏊‍ 一个“不规矩”女孩的私人史,还原受害者真实的爱与自由
一个模范学生。一个充满爱的女人。一个粗心大意的人。一个也许过分自由的女人。
一个爱看电影、爱抽烟、爱凯蒂猫的大学生。一个想要尝试新鲜事物的懵懂少女。
一个善良、温顺,面对危险却视而不见的女孩。一个迷失方向、每天遭受施暴者虐待的女孩。
然而,真实的莉莉亚娜到底是什么样的?
.
🏊‍ “写作也是直接的行动”,每一位读者都是爱与正义的见证人!
用诗意的记录直面暴力,将叙述的权利交还给女性受害者,
直击亲密恐怖主义、受害者有罪论、语言匮乏背后的性别不平等:
“追求正义的女性。疲惫不堪却紧紧团结在一起的女性。
心生厌倦却坚持了数个世纪的女性。我们的愤怒永远不会消退。”
.
🏊‍ 迷失,迷失在迷宫般的墨西哥官僚系统
法律程序停滞不前、官方档案丢失、真凶下落不明——
一次三十年后为妹妹伸张正义的官方探访,
在俄罗斯套娃般的流程、客套的话语、辗转各地的搜寻中,
演变为一趟看不到终点的奥德赛之旅……
.
🏊‍ 知名青年设计师汐和操刀封面,完美呈现作品精髓
碧蓝泳池是属于姐妹情谊的亲密空间,温暖地包裹,心碎地沉溺;
纯净内封,潜入记忆深处,穿透岁月的阴影,窥见夏日无尽的碎片。
120*200平装双封,典雅精致,舒适阅读。
——————————
【名人推荐】
部分是回忆录,部分是真实的犯罪故事,加尔萨的叙述既是个人的,也是政治的……本书的叙述不遗余力地追寻真相,而在追寻的过程中,莉莉亚娜的形象渐渐变得如此丰满,如此不可磨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会一直想起莉莉亚娜,也许是永远。
——《华盛顿邮报》
通过里韦拉·加尔萨的研究,读者开始了解莉莉亚娜。这名大胆奔放的大学生是一位游泳健将。她喜欢穿机车夹克、朋友众多、热爱电影,经常抽烟。她是一个激愤的活动家、一个聪明幽默的领导者、一个焦虑抑郁的梦想家。这幅拼贴作品是一幅栩栩如生的谋杀案受害者画像,也是我读过的众多同类作品中印象最深刻之一。里韦拉·加尔萨描绘了人性的幽微之处,然后将其复杂化,再复杂化,创造出层层叠叠的微妙罅隙。
——《纽约时报》
一位女性在巨大的困境之中拒绝被遗忘的故事。
——《纽约时报书评》
这是一部令人心碎的回忆录,也是对墨西哥普遍存在的性别暴力毫不留情的真实记录。
——《柯克斯书评》
里韦拉·加尔萨的回忆录是一部出色的作品,也代表着残酷的父权政治将迎来一个转折点。
——《波士顿环球报》
这位墨西哥文学大师在这本令人震撼的回忆录中探究了妹妹被谋杀背后的真相……里韦拉·加尔萨再现了莉莉亚娜死于前男友之手的情景,打开了官僚主义恶魔的潘多拉盒子,重启了对一桩悬案的调查,引发了全国人民对亲密伴侣间暴力问题的深刻探讨。
——《奥普拉日报》
《莉莉亚娜不可战胜的夏天》是一个女性谋杀案的蓝本,更是全球成千上万女性的故事。克里斯蒂娜·里韦拉·加尔萨对自己悲痛经历的审视令我震撼和警醒,激励着我像她一样勇敢地发声。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克里斯蒂娜·里韦拉·加尔萨写出了近乎奇迹的作品:不是积案的案卷,也不是真实的犯罪故事,而是试图复原莉莉亚娜的生命力、她的生气勃勃、她的青春年华——这些都被如此残酷地夺走了。
——玛丽安娜·恩里克斯
克里斯蒂娜·里韦拉·加尔萨是最伟大的墨西哥当代作家之一。
——乔纳森·勒瑟姆
2025年8月9日 已读
好多人在评论里提到什么“刺向父权制的利刃”或者“男人是祸害”,呃,也不至于吧。追着读完这本书,其实主要是因为前几天和墨西哥同事妹妹聊天,她给我对着谷歌地图来了个墨西哥地理大科普,每个州呀,旅游景点啊,她老家啊,她对象老家啊,再加上她在墨西哥城读书工作生活多年,墨西哥城的每个区也顺带介绍了一番。以至于我读这本书,看到一些她提到过的地名,多了很多亲切感。
书里有很多来自不同个人的追忆。感觉是想从方方面面还原出一个立体的,爱生活的,热情生动的莉莉亚娜的形象。凶手的描述很少,一方面我能理解就是没有必要去理解暴力加害者,但是这样也会更难把文本和追踪谋杀案以及探讨男性暴力犯罪联系起来。
其实这里面让我读起来最贴近的一段,倒并非妹妹的细节。而是关于哀悼的那一部分,哀悼在夏天失去的人,还有失去与哀悼永远地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VancouverLib 传记 吃完杂粮 图书馆 墨西哥
康熙的红票 豆瓣
8.7 (25 个评分) 作者: 孙立天 商务印书馆 2024 - 3
宣传语:
一部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的全球史新锐之作,许倬云、杜家骥、夏伯嘉、罗新、李雪涛联袂荐读
编辑推荐/图书亮点:
★以全球史视野,透过西方之眼,讲述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康熙皇帝。
★一部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的全球史新锐之作。
★许倬云、杜家骥、夏伯嘉、罗新、李雪涛联袂荐读。
内容简介:
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史上又称“红票”。因正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
本书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抉出了一段中国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
进入中国的西洋传教士,与中国各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上至皇帝高官、下至贩夫走卒,他们的交往交织着文化碰撞与私人恩怨,纠缠着国际竞争与内闱宫斗。
作者精读中西文献,细加论证,在诸如清初历狱、中西礼仪之争、雍正禁教等热点问题上均有原创性见解,并对流传已久的“闭关锁国”“朝贡体系”“文明冲突”等历史论调提出了质疑,是一本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具的佳作。
媒体评价:
孙立天撰写的本书,乃是讨论耶稣会会士与清代顺治、康熙、雍正及乾隆四朝皇室之间的互动。耶稣会会士自从明末进入中国,为天主教传教,却也同时将西方的思想与技术传入中国。这一段过程,乃是前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与思想交融的过程。对于中国终于从相对孤立的东亚大帝国,牵入了西方主导的现代世界,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许倬云 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
孙氏精读中西文献,分析入微,对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几个大问题都有原创性的见解,确是一本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
——夏伯嘉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
(本书)阐述的康熙帝以带有私性系统的内务府几次接待教皇使团、俄国使团,以及利用传教士与俄罗斯边界谈判等史事,对于理解清代皇帝皇权行使的某种特点、内廷与外朝行政之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新内容与思路。此外,书稿对史事叙述详实,分析细微深入,文字功夫较好,读来引人入胜。
——杜家骥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耶稣会士与康熙和雍正朝中国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中外关系史实例。自明代以后,西方传教士、特别是耶稣会士的进入,留下了很多的一手史料。孙立天在书中充分运用了这些史料,从而将这段中国历史置于一个广阔的相互关系情境中来予以理解和考察。本书很少有干瘪的历史说教,而是以史书中的事件,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形象来,康雍时代的精神正是借助于这样鲜活的叙事而得以体现。
——李雪涛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
这是一部分析出色、材料丰富的专著,书写引人入胜、清晰明了。(它)一方面对耶稣会传教士历史(中国部分)去除欧洲中心主义做出了本质上同时又是有针对性的贡献,另一方面又把这段历史从以前被过度赋予的宏大意义中解放了出来。
——Markus Friedrich德国汉堡大学教授
开启了天主教传华史的范式转移……论证回味无穷,孙立天的著作发人深省,研究和布局谋篇都充满智慧。该书推出及时,我建议所有研究清初历史和耶稣会传教史的学者都立即阅读。
——Lars PeterLaamann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高级讲师
通过把前现代文化冲突范式剥离出传统的中西二分法,同时置之于满族文化的背景中,作者为人们熟知的史学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Ashleigh Ikemoto乔治亚州立大学教授
2025年8月6日 已读
温哥华图书馆是不是有豆瓣深度用户哈哈。
隐隐地读出来作者有点迷康熙哇,笔下的这位皇帝简直了,文韬武略,恩威并施,还是个极厉害的谈判家,还护内。我一般对与一边倒(哪怕并不是特别明显)的评价多少要打个小问号的。小时候觉得臣子上书谏议,那是因为观念不合,或者要批判一些行为,但这里面读一读,感觉明明大家不过是更上位权力者角力的棋子罢了。
老实讲,结论中国清朝后面不咋重视与传教士交往&科技引进更多是因为皇帝的个人好恶,这个没有完全说服我哎。另外,书里提到清朝的皇帝普遍比明朝的皇帝权力大。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一个metric可以衡量呢,如果有的话,那今天的权力结构和比重呢,更接近清朝还是明朝呢?
VancouverLib 中国 历史 吃完杂粮 图书馆
壽司捏好了! 豆瓣
おすしのずかん
作者: 大森裕子 译者: Choyce 小魯文化 2023 - 4
水中游魚,透過職人之手,成為盤中美味……
讓您久等了,請慢用!
豐盛的壽司派對登場!鮭魚、鮪魚、紅甘、鯖魚、鰻魚、甜蝦、干貝、黃瓜細捲……壽司的種類怎麼這麼多種!每一種都好想吃,怎麼辦!本書畫風細膩精美,手繪風插圖讓你越看越餓!文字內容簡單,是一本不分年齡,所有人都適合閱讀的壽司介紹繪本。很有意思的是,作者大森裕子畫出了各種可以做成壽司的魚類,以及對照完成的壽司!一起來了解日本國民美食——壽司吧!
本書特色
1.認識美味壽司的入門繪本
不只介紹各式各樣壽司的種類,還畫出壽司的食材是由什麼魚製作而成,帶領讀者認識壽司。
2.精緻手繪插圖讓人看了就流口水
作者以手繪插圖風,非常細緻地描繪壽司,壽司的色香味彷彿都出現在讀者眼前,看了都覺得餓!
3.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
從連鎖迴轉壽司到深藏巷弄裡的口碑名店,壽司在臺灣相當受歡迎,透過這本繪本輕鬆認識日本國民美食!
垃圾到哪裡去了? 豆瓣
あつめる!はこぶ!せいそうしゃ
作者: 片平直樹 / 岡本義朗 译者: 葉韋利 小天下 2024 - 9
每天的垃圾丟掉後,它會流浪到哪裡去呢?
中間發生了哪些神奇的過程呢?
不可不知的垃圾回收之旅,一起來了解!
垃圾要怎麼分類才正確呢?一輛垃圾車能夠收集多少垃圾?清垃圾有什麼訣竅?何時收垃圾最辛苦?
跟著垃圾車一起出發,追蹤垃圾到哪裡去了?垃圾車結束一天的工作前,有哪些事情一定要完成呢?你想知道的垃圾車的祕密大公開。
*百看不厭的垃圾車完全圖解:密封式壓縮垃圾車車內車外操作大公開。
*焚化廠也是發電廠:用四倍拉頁展開垃圾傾卸平臺以及把垃圾變成能源發電的祕密。
*垃圾車特別報導:一輛垃圾車可以裝幾袋垃圾?資源垃圾的分類和處理;清潔隊員的工作甘苦談。
垃圾車並不是你丟棄垃圾的終點,而是垃圾處理的起點。
所以做好資源回收,其實從每個人自己開始——
跟著清潔隊員和垃圾車一起出發,了解垃圾處理的起點和終點,
以及小朋友最好奇的垃圾車的操作和祕密。
閱讀重點:
*把垃圾瀝乾,可以提升清潔隊員工作的成就感。
*清潔隊員一天的工作為什麼從做體操開始。
*為什麼垃圾焚化廠也是發電廠?
*垃圾車結束一天的工作前,有哪些事一定要完成?
*清洗垃圾車有哪裡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清理垃圾其實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周而復始,不斷重來。因此做好資源回收、分類,第一步就從自己開始。
*有注音
2025年8月6日 已读
台湾居然有旋转餐厅建在垃圾焚烧塔上,则么酷!我也想去参观!科普了垃圾是怎么回收,燃烧,同时资源再利用的。
不过不要误解的是,里头大部分讲的应该是日本的情况,所以我看垃圾车司机坐在右边还很迷糊。也间接发现原来台湾近一百年来是更改过左舵还是右舵的,想象一下人们适应起来可真不容易啊。
VancouverLib 儿童 吃完杂粮 图书馆 垃圾
京都名建築裡吃午餐 豆瓣
作者: 甲斐實乃梨 译者: 賴惠鈴 晴好出版 2025 - 1
────✦ 大‧人‧感‧的‧漫‧步‧旅‧行‧提‧案 ✦────
把「名建築」與品嘗「美食」之間畫上等號
開始享受城市漫步及參觀名建築的樂趣
〈〈〈京都,再去幾次都可以〉〉〉
京都永遠有探索不完的驚喜,永遠有挖掘不完的美好。在名家建築裡享用老派的餐點,在餐點裡感受往昔時光,這些名建築經常伴隨著雋永的咖啡店餐廳,在老時光的洗禮之下,飽餐一頓舊昔的美味。
────✦國立京都國際會館✦────
◇設計者:大谷幸夫 ◇完工年:1966年
以自然的方式融入周圍比叡山與寶池等風光明媚的景色與古都京都的景觀中,由梯形與倒梯形組成的建築物構成,讓人聯想到合掌造型等日本傳統的建築風格或神社的正殿。
▌The Grill/傳統牛肉咖哩
咖哩是由炒成焦糖色的洋蔥與西式高湯細火慢燉地慢慢熟成,再以奶油調味。風味十分醇厚有層次。
────✦京都寶池皇家王子大飯店✦────
◇設計者:村野藤吾 ◇完工年:1986年
富麗堂皇的飯店與周圍的自然合而為一。村野藤吾在晚年參與的專案作品,勾勒出流麗的曲線,與周圍的自然融為一體的空間與京都的街道,別有一番風味,能讓人舒緩地放鬆身心,深受觀光客的喜愛。
▌茶寮/
日本庭園中的茶室建築。是京都唯一可以品嘗到以裏千家出入的店聞名的懷石料理餐廳「辻留」外賣的地方。
▌ITO-ZAKURA主餐廳/班尼迪克蛋、低溫油封鴨胸肉、高麗菜與蔬菜凍派
包廂保留原始的設計,可以更靠近地感覺窗外的中庭就在身旁。由具有蔬菜品嘗師執照的主廚研發的菜單,早餐「班尼迪克蛋」,午餐的前菜「低溫油封鴨胸肉」,春季「高麗菜與蔬菜凍派」。
▌休息室 MIZU-NO-NE/水音蛋糕捲
用白味噌、美山牛奶、宇治的放養雞蛋再加上蜂蜜一起烘烤的蛋糕體,將椰子風味的草莓醬和卡士達醬捲起來,做成「水音蛋糕捲」。
────✦FORTUNE GARDEN KYOTO✦────
(島津製作所河原町總公司舊址)
◇設計者:武田五一・荒川義夫 ◇完工年:1986年
融入了西班牙及分離主義等近代西洋建築意趣的建築物由武田五一負責監修、荒川義夫負責設計。南側同樣由武田五一擔任意匠設計的京都市役所本廳舍也於同年落成。
▌FORTUNE GARDEN KYOTO/鬆餅
有名為「帶來幸運的庭園」,充滿京都風味的竹林中庭,以及餐廳、婚禮會場、宴會廳等空間。頂級的鬆餅是用鐵板和烤箱把加入蛋白霜的麵糊烤得鬆鬆軟軟,附上鮮奶油的「鬆餅」。再淋上楓糖漿與焦糖醬一起享用。
────✦ 長 樂 館 ✦────
◇設計者:James McDonald Gardiner ◇完工年:1909年
洛可可樣式的「迎賓之間」據說是日本現有規模最大的西洋館。外觀走文藝復興路線,內部依房間而異,融合了洛可可、新古典、新藝術樣式、中國及回教風格、書院造型等各式各樣的國家或時代的藝術表現。建築物本身就是一座深具美術風格的博物館。三樓的和室「御成之間」為書院造。隔壁房間是模仿表千家的「殘月亭」打造而成的茶室。
▌Dessert Cafe 長樂館/下午茶套餐
只開放下午茶使用在曾經是會客室的洛可可空間裡享受英式下午茶。英國式的三層下午茶、使用多種當季水果製成的甜點和自製的司康。
────✦東華菜館 本店✦────
◇設計者:William Merrell Vorie ◇完工年:1909年
保持昔日風情的建築物成為祇園四条的地標,深受當地人喜愛。有日本現有最古老的電梯。三樓的中式宴會廳,天花板及樑柱都施有回教風格的雕刻,洋溢著異國風情,二樓的包廂以彩繪玻璃為中心,再加上星形等幾何學圖案。
▌東華菜館 本店/煎餃、炸元宵、炸春捲
雖然不能只參觀建築物,但只要點單點菜色或套餐,就能以用餐為名,欣賞天花板、樑柱、腰板等將館內妝點得美輪美奐的精心設計。道地的北京菜清淡爽口但很有層次的「煎餃」,用蛋皮把豬肉和蔬菜包起來油炸的「炸春捲」,上頭撒了粉紅色砂糖的「炸元宵」。
────✦京都文化博物館 別館✦────
◇設計者:辰野金吾・長野宇平治◇完工年:1906年
日本近代建築之父辰野金吾與其徒弟,以文藝復興風格裡加入哥德樣式的先銳設計,為磚造的平房,為棧瓦葺的廡殿式屋頂建築物,風格十分沉穩厚重。
▌前田珈琲 文博店/伽羅、維也納咖啡
在曾經是金庫氣氛莊嚴的空間裡品嘗咖啡風味的甜點。「伽羅」咖啡是把前田珈琲的招牌,卡布奇諾霜淇淋與香草冰淇淋、咖啡凍、入口即化的餅乾「雪球」裝進同一個容器的迷你小聖代。不妨與香氣馥郁的手沖咖啡一起享用。在咖啡擠上一堆鮮奶油的「維也納咖啡」是文博店的熱賣商品。
────✦ 菊 水 餐 廳 ✦────
◇設計者:松村次郎(上田工務店) ◇完工年:1926年
大正時代京都新建築活動的代表作,獲指定為國家登錄有形文化財產,同時也是京都最早的西餐廳。拱狀的塔屋裡面是機械室,兼具曲線美與功能性,與祇園四条充滿情調的街道相映成趣。
▌菊水餐廳/皇家布丁、高級炙烤特餐
用鮮奶油妝點著布丁、冰淇淋、水果的「皇家布丁」和把炸蝦、可樂餅、烤雞、義大利麵裝成一盤的「高級炙烤特餐」等等︐都是很經典的菜色︒
────✦夢二咖啡館 五龍閣✦────
◇設計者:武田五一◇完工年:1914年
考慮到位於清水寺門前,分離主義風格的洋房有著設計成鴟尾模樣的瓦片屋頂,和有如天守閣般的望樓等融入了和風的設計。門窗及格子狀的天花板處處可見修補神社寺廟的匠人手藝。
▌清水順正OKABE 家/京都蔬菜義大利麵、湯豆腐
在彩繪玻璃的包圍下享用以精心製作的豆腐入菜的餐點。「京都蔬菜義大利麵」使用了黃豆香氣濃郁的豆漿製成的奶油醬與白味噌拌勻後,滿滿地淋在當季的京都蔬菜上。
▌夢二咖啡館 五龍閣/豆漿布丁聖代、黑蜜豆腐甜點
飯後再到「夢二咖啡館 五龍閣」喝茶、吃甜點。「豆漿布丁聖代」與「黑蜜豆腐甜點」等使用了本店引以為傲的豆腐做成的甜點,也是飯後的一大享受。
────✦茂庵(原為谷川茂次郎茶苑)✦────
◇設計者:谷川茂次郎◇完工年1912年
由愛好茶道之人所興建的「市中心山居」。用格子狀的玻璃窗把可以將京都市區盡收眼底的二樓圍起來,屋脊的兩端再放上鳥形的屋瓦等等,設計者的巧思隨處可見。
▌茂庵咖啡館─當季水果三明治、口袋餅三明治、佛卡夏熱壓三明治
明明位於京都的市中心,卻充滿了綠意盎然的山中風情。只有週末才提供的「當季水果三明治」再搭配香草茶。平日的「口袋餅三明治」和「佛卡夏熱壓三明治」也很受歡迎。
────✦京都國立博物館✦────
◇設計者:片山東熊(明治古都館)、谷口吉生(平成知新館)
◇完工年:1895年、2013年
保護美術工藝品的文化財產,建築物本身也是重要文化財產融入了巴洛克風格的磚造「明治古都館」作為博物館本館的建築物,則是由宮內省內匠寮的技師片山東熊設計。
▌前田珈琲 京博店─自製拿坡里義大利麵、小虎琳抹茶卡布奇諾
欣賞著屬於重要文化財產的明治古都館或庭園小憩片刻。昭和41年創業的咖啡廳的「自製拿坡里義大利麵」使用比較粗的麵條,沾滿酸味及辣味融合得恰到好處的番茄醬,料多味美,還帶了一絲淡淡的奶油香味。飯後再來一杯京博店獨家販賣的「小虎琳抹茶卡布奇諾」。
✦✦✦藉著京都的建築美學,再次造訪百變風華的古都✦✦✦
敦煌石窟艺术简史 豆瓣
作者: 赵声良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 - 8
《敦煌石窟美术简史》一书,由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撰写。全书约15万余字,插图200余幅,共分六章,按照时代顺序介绍并论述了敦煌石窟美术发展的概况。
敦煌艺术享誉世界,敦煌学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而敦煌美术研究是敦煌学的重要分枝领域。本书对敦煌石窟美术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集合了最新的材料与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强调学术性的同时兼具可读性,精选了大量紧密配合各章节内容的插图,注重了图文互证,在语言和叙述方式上更偏重青年读者的阅读习惯。
2025年7月7日 已读
图书馆有借回来翻翻。
把壁画和山水画放在一起讲很有趣哎。
好多佛教故事读着读着只剩下两个字——报应。另外伪经的故事怎么读起来low low的。
还有就是国外的人盗就是盗,说到剥壁画毁坏壁画就张口不提张大千了,hmm。
RichmondLib 中国 历史 吃完杂粮 图书馆
宋宴 Eggplant.place 豆瓣
9.3 (16 个评分) 作者: 徐鲤 / 郑亚胜 新星出版社 2018 - 8
蒸羊煮鱼、素食仿菜、粥面汤羹、糕饼蜜饯,从宫廷飨宴、文人茶会,到平民餐饭
——七十佳肴,回味两宋风流。
春之清爽,夏之圆熟,秋之鲜香,冬之醇厚——四时为限,不时不食。
节庆时俗,风物掌故,诗词名画——信笔游宋,无知无味。
脱始于《山家清供》《中馈录》等宋元食谱,以今日食材,还原古法美味。
共赴一席宋人飨宴。
————————
或许你从未见过如此“丰盛”的一本书。
它是食谱,作者根据《山家清供》《中馈录》等宋元典籍文献记载还原了75道宋朝美食,按时令编排,囊括宫廷菜、文人菜与平民菜三级,涉及热荤、素菜、冷盘、羹汤、粥面、糕饼、饮料、果子八类,附有详细的食材配置与制法步骤图,上手容易。
它是随笔,跟着作者信步闲逛于宋朝的市井乡间:每道菜背后有什么名堂,菜市货摊新上了什么,寒食重九、春秋社日有哪些热闹,知名的文人雅士为“吃”留下了哪些佳话、笑话……历史风物皆有迹可循。
它也展现了宋人的美学,收录宋画、书法、唐宋器物图片还原其时情境,赏花、焚香、玩物……由“吃”延展开去,欣赏一个大雅与大俗兼备的迷人时代。
宋宴,是一场宋朝文化的盛宴,色香味俱全,带领你重寻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年7月7日 已读
现在网络上到处都在黑杭州是美食沙漠。可是读这一本书,完全打翻人的刻板印象哇。宋朝时候,杭州人吃得不要太好!要风雅有风雅,要美味有美味,要养生有养生,素食者也可以享受色香味俱全,要海鲜有海鲜,要应季食物有应季食物,看看一千年前的菜谱吧杭州的大厨们!
RichmondLib 中国 吃完杂粮 图书馆 宋朝
孕育——镜头下的40周 豆瓣
作者: 伦纳特.尼尔森 / 琳达·弗塞尔 译者: 桂林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22 - 10
在母亲的身体内,奇迹发生了。卵子和精子相遇,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通过伦纳特·尼尔森的独特照片,我们看到了受精的迷人过程,看着一个胚胎从一个微小的细胞团发展成一个胎儿,一天一天地成长和成熟,直到与子宫外的世界相遇。这本书还从父母的角度描述了怀孕,涉及孕期保健、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分娩和分娩。 在这本书中,通过展示准父母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读者观摩了一次妊娠,也就是胚胎在子宫中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与此同时,他们还伴随准父母进入产房,一同迎接新生儿的诞生,观察那些新生命如何面对外部世界,开始新生活。
我看见的世界 豆瓣
The Worlds I See: Curiosity,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at the Dawn of AI
8.4 (20 个评分) 作者: [美] 李飞飞 译者: 赵灿 中信出版社 2024 - 2
《我看见的世界:李飞飞自传》既是李飞飞的个人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人工智能发展史。
在这本书里,李飞飞回忆了自己从底层移民成长到顶尖科学家的经历。她度过了困顿艰辛的青少年时代,但对科学的热爱不断激励着她持续追寻人生的“北极星”,并最终走进科学的殿堂。
当李飞飞和家人努力适应在美国的生活时,恰逢现代人工智能开始不断取得突破。她不断开启新的科学征程,并确立了自己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科学使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这本书里,她详细记录了这些重大时刻的关键细节。同时,李飞飞也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和警醒,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让人工智能真正推动人类的发展,而不是成为威胁。
这本书既是对重大科学突破幕后的精彩窥探,也是一位女性用好奇心和勇气突破人生困境的故事。它不仅证明了即使是最技术性的学术研究也需要激情,更加表明永不停歇的好奇心可以激发无尽的科技创新。
🌟编辑推荐:
*【世界人工智能领域顶级科学家李飞飞首部个人回忆录,女性科学家突破困局、追寻梦想的成长之作】
李飞飞是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医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研究20多年,还是现代人工智能的关键催化剂ImageNet的创建者,在该领域有着极为权威的地位。
李飞飞如何从生活困顿的普通移民到成长为世界顶级科学家,如何面对成长中的困难、挫折,如何选择自己的研究道路,如何以真正的科学精神投身研究,如何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将启发、引领、激励科学研究者和普通读者。
*【一部翔实的现代人工智能发展史】
李飞飞亲身经历了人工智能开始不断取得突破,并深刻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时刻,她在本书中详细记录了其中的关键细节。阅读本书,就是在阅读一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人工智能发展史。
*【《金融时报》2023年最佳图书,国内外学者、企业家、投资人一致推荐】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分子生物化学家珍妮弗·杜德纳
2018年图灵奖得主 杰弗里·辛顿
英伟达高级研究科学家 范麟熙
领英和Inflection.AI创始人,《联盟》作者 里德·霍夫曼
皮克斯的联合创始人 埃德·卡特穆尔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 张亚勤
创新工场董事长、零一万物CEO 李开复
智源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 黄铁军
华大集团CEO 尹烨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陆雄文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 符绩勋
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 傅盛
远望资本创始合伙人 程浩
资深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 杨澜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马兆远
得到联合创始人,得到AI学习圈产品主理人 快刀青衣
小红书CMO 之恒
中国社科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段伟文
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教授 杨庆峰
CSDN创始人&董事长,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副主席 蒋涛
极客邦科技创始人兼CEO 霍太稳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知名科普达人 李永乐
微反应科学研究院院长,司法心理专家,风险投资人 姜振宇
2025年6月17日 已读
我看豆瓣上好多人读书读到热泪盈眶这倒也不至于吧……本俗人看完之后只是挺想吃她说的四川腊肉。感觉作者自己感情方面的表达明明很克制啊。
在世俗成就上很多部分都被她举重若轻地一笔带过了。大学录取,一句话……热恋,一句话……怀孕生小孩,一句话……
不过我喜欢这个标题是真的,从她谈生物的进化,自己的实验,赌上的项目,所有的一切也是呼应这个“看见”的,很妙。
VancouverLib 吃完杂粮 图书馆 女性 科技
尾气 豆瓣
作者: 慢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5
编辑推荐:
▲豆瓣人气作家慢三最新长篇悬疑作品!
▲北漂、爱情、生存、阴谋……生存的背后,是生命艰难的努力!
在这座大城市里,我们燃烧了自己,结果却变成了尾气,
被排出车外,没有任何价值。
——慢三
下班高峰,车流拥挤的高架桥上,
一个男子突然猝死在车内,
表面看起来是自杀无疑,但警察始终觉得事有蹊跷,
不懈的追查下,发现案件有着骇人听闻的背景。
生存的努力,往往比故事本身更让人动容!
2025年6月16日 已读
作为悬疑小说来说不算上乘,我觉得是因为前面摊子铺得太大。而且我也不太习惯男主对待工具人女同事的态度……怎么中国作家老喜欢写那种永远对初恋恋恋不忘的男主,这座山是过不去了还是怎么的。
但是里面写要在北京打拼留下来出人头地的生活让我读了心有戚戚。我想起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只不过这里收信的对象,是高高在上一样对你的存在无知无觉的北京。
RichmondLib withCYTang 中国 吃完杂粮 图书馆
Hand Drawn Vancouver 豆瓣
作者: Emma FitzGerald Appetite by Random House 2020 - 6
Visitors and locals alike will love this book of whimsical sketches of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accompanied by thoughtful observations and snippets of overheard conversations.
Take a tour of Vancouver's sights and sidewalks with Emma FitzGerald's hand-drawn impressions of her hometown, a city filled with stories--funny, surprising, and sometimes dark--amidst the cherry blossoms, beaches, and forests. Included are more than 100 sketches completed on location that, together, capture the essence of Vancouver. From Stanley Park's seawall to Kitsilano's salt-water swimming pool, and East Van's first craft brewery to the ferries in Horseshoe Bay, Hand Drawn Vancouver is a love letter to this beautiful and iconic city.
2025年6月16日 已读
画家笔下的温哥华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不过完全没画列治文哈哈。多亏去年夏天住在UBC和Kitsilano Beach附近,好多图都让我觉得熟悉。常住温哥华的人可以拿着一本,走走看看温哥华的角角落落。
RichmondLib 吃完杂粮 图书馆 城市 建筑
東京八平米 豆瓣
作者: 吉井忍 印刻 2024 - 10
這本書要獻給即將創建新生活的人,
你的「小」不成問題,因為外面的世界足夠大。
用「八平米的生活哲學」思索,探究城市與人的關係。
八平米(へいべい),不到三坪的居住空間,卻讓人擁有寬闊的東京視野。
租屋處位在交通便捷的東京市區,租金便宜,但房間裡沒有衛浴、洗衣機和冰箱,不過,省下來的費用卻可以提高娛樂支出,例如看無數場電影、展覽、音樂活動,聽起來是不是很吸引人?
由於明白自己對居住條件要求不高,作者選擇「蝸居」在八平米租屋處。為了解決生活不便而踏出房間,遇見勇敢爭取自由的洗衣店阿姨;到錢湯泡澡與人展開裸體交流,見識了江戶人「忍耐」的生活美學;意外發現早上八點便關門的喫茶店,老闆神秘作息背後竟有滿滿人情味;以及明明日子過得辛苦卻總是笑臉迎人、並且能適時地接住客人情緒的蕎麥麵店老闆娘……
在這個彷彿一鍵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世界,雖然少了溝通的麻煩,卻失去偶遇的樂趣。作者記下這些為她的東京小日子帶來美好與省思的相遇故事,哪怕只是微小的人際互動,都可以因時間累積而產生幸福感。
2025年6月12日 已读
也住过小而热闹的的地方,确实精神世界丰富,看展看电影逛二手书店是每周的基本活动,大多数步行或者便捷的公共交通可达。不过我的感想倒是希望再也不要住小房子了……施展不开,为了点空间要动一万个脑筋,拘束。不过生活的这两面——精彩和受限制,想来对于大部份人来说都是选了要一起选的。
读来还是有感伤的。看到说离婚, 我去搜了搜彼时老公的言论,也许当时报道出来是为了赞扬婚姻观的吧,可是说我不完美我承认,哪个王八蛋敢说我作为老婆“还可以”,我是断然不会继续跟他过的。增加我对豆瓣文艺男的刻板印象哈哈。
书里有一句我读了印象深刻。说是我们眼前的“平常”,是很脆弱的。这个感慨跟“当时只道是寻常”还不太一样,我年纪长一些,更明白当下无灾无难,能够真切又热情地体会此刻生活,有多么珍贵。
另外觉得有爱好真的是好啊,跟你秀恩爱说誓言的男人也许会离你而去,但是再忙的生活节奏,再是低谷的日子里,那些真真切切爱着的,操练着的兴趣,还是会永远在你身边,甚至成为你的本能。
VancouverLib 吃完杂粮 图书馆 日本 生活
生活的艺术家 豆瓣
Bruce Lee:Artist of Life
7.7 (10 个评分) 作者: 李小龙 / [美]约翰·里特(编辑整理) 译者: 刘军平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3 - 4
李小龙传世遗作震撼面世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诚意推荐
他是战无不胜的功夫之王,
却深谙玄妙的东方哲学,用无为的道家思想诠释功夫的真谛。
他是叱咤风云的好莱坞巨星,
却厌倦浮华喧嚣的名利场,在宁静的自我思省中探求人生的真理。
翻开本书,你会遇见一个不一样的李小龙。
一直以来,李小龙都以一个功夫高手的形象闻名于世。但本书却告诉读者,李小龙绝不仅仅是一介武夫,他还是出色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作家、诗人、艺术家、演员、社会学家和灵魂的探求者。他有着明确的人生追求——就是在生活的每个层面都力求完美,成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
在本书中,李小龙畅 谈了他对功夫的独到看法和对人生的精妙洞见。这些鲜活的文字透过时空,将一代功夫之王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再现于读者面前。翻开这本书,聆听李小龙生命的交响曲,揭秘他传奇人生的智慧源泉。
2025年6月3日 已读
很喜欢他的这一句,“人比流派重要”。
文集到后面有点儿散,但不晓得为什么,读到他笔下提到的“中国人”,尤其觉得掷地有声。
VancouverLib 中国 吃完杂粮 图书馆 散文
杀意的临界点 豆瓣
雷神
作者: [日] 道尾秀介 译者: 李晓光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3 - 11
瞬间涌起的杀意,瞬间让人生坠入地狱!
【内容简介】
“我知道你的秘密哦。”
为了保护女儿,藤原隐瞒了 15 年前妻子死亡的真相。如今,一通勒索电话却要彻底毁灭他们父女二人平静的生活。为了躲避勒索, 他带着女儿逃到阔别已久的故乡。
而藤原没有料到,在那里等待他的是 30 年前母亲遇害案的重重谜团:
诡异的祭祀习俗、离奇身亡的母亲、接连中毒的村民、悬梁自尽的神社管理人……三代人虚实交织的记忆,逐渐揭开杀意背后尘封的真相!
藤原惊讶地发现,30 年前涌动的杀意至今仍未散去……
【编辑推荐】
▷道尾秀介超强“伏线流”小说!章章有反转,节节有伏线!
▷古老村落 ◆ 诡异祭祀 ◆ 母亲遇害 ◆ 神秘毒杀
▷惨案距今已30年,涌动的杀意至今仍未停息!
▷本书入围“这本推理小说真厉害!”BEST10榜单!
▷伊坂幸太郎盛赞本书为道尾秀介“生涯至高杰作”!
▷这是我在过去绝对写不出来的一篇自信之作。——道尾秀介
▷翻开本书,体会杀意背后深入骨髓的爱与恨!
贝壳,如此舒适 豆瓣
A Shell Is Cozy
作者: [美] 黛安娜·赫茨·阿斯顿 著 / [美] 西尔维亚·朗 绘 译者: 贺苏晨 海豚出版社
《贝壳,如此舒适》是“美丽成长”科普绘本系列最新作品。奇光异彩,形态万千;温暖舒适,亦灵活矫健——两位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和精美细腻的水彩画带孩子走进华丽迷人的贝类王国。从圆顶陆地蜗牛到女王凤凰螺,从巨大的大砗磲到微小袖珍的侏儒蜗牛,了解贝壳不可思议的多样性,感知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认识贝类的形态构造、繁殖发育、种群分布;观察贝类奇特的摄食和运动方式,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探究贝壳在人类生产生活、艺术文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美丽成长”科普绘本系列在提供有趣知识的同时,用启发式的语言赞颂大自然造物的神奇,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生命之美、成长之美,认识物种的多样性,引导孩子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
2025年5月31日 已读
插画太漂亮了,赏心悦目。睡觉前翻来,看得我美滋滋的。
难以想象,能用巨砗磲蛤的壳当作浴缸的人,过的得是多穷奢极欲的生活呀!
RichmondLib 动物 吃完杂粮 图书馆 科普
Apple Crush 豆瓣
作者: Lucy Knisley Random House Graphic 2022 - 5
After finally adjusting to life on a family farm with two brand new step-sisters, a young girl faces an even bigger challenge - figuring out where she fits in at her first year in middle school. This middle grade graphic novel explores family, friendship, and change!
Jen is just getting used to her life on Peapod Farm with her new stepsisters, Andy and Reese. But when the school year starts, there are even more changes in store for her. Jen has to navigate new friends and new challenges--but at least she'll have Andy with her, right? As she starts the sixth grade, she finds that her stepsister seems way more interested in crushes and boys than hanging out with her, while Jen wants to know when the world decided boys and girls couldn't be "just friends" anymore.
Jen's story continues in the standout sequel to Stepping Stones that captures everything awesome (and scary) about growing up.
2025年5月28日 已读
我确实也不太喜欢阴阳怪气起哄的女同学。原来不分中美还是城市乡下,这在哪儿都是一样。故事很细腻真实啊,尤其是亲密的朋友谈恋爱之后的微妙心情。
RichmondLib 吃完杂粮 图书馆 绘本 美国
遥远的地球之歌 豆瓣 Goodreads
The Songs of Distant Earth
8.8 (27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瑟·克拉克 译者: 高天羽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8
百万光年的航道上,地球的末裔谱写着新生的赞歌。
--------------------------------
公元3620年,地球迎来了末日,但人类仍未灭绝。
人类通过两种太空移民方式,使种族得以延续:
一种是用播种船将基因运送到外星,再在外星直接培养出本土人类。 这种移民的历史短暂,却渐渐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体系。
而另一种,则是将最后一代地球人人体冷冻,用飞船送往外星。这种移民亲眼目睹了地球的毁灭,充满了沉重的使命感。
这一天,在遥远的萨拉萨星,截然不同却又无比相似的他们终于相遇了……
--------------------------------
◆《遥远的地球之歌》作者阿瑟•克拉克是“20世纪科幻三巨头”,和阿西莫夫、海因莱因齐名。
◆阿瑟•克拉克是美国科学与幻想作家协会“大师奖”终身成就奖得主。
◆克拉克被誉为“太空预言家”,成功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人类登月、地球通信卫星……
◆克拉克预言的太阳帆、太空电梯、人体冷冻、大脑记忆备份等科技正在变为现实。
◆克拉克书迷无数,从刘慈欣、特德•姜等科幻大师,到NASA宇航员、工程师等科技精英都是他的崇拜者。
◆克拉克本人曾说过,《遥远的地球之歌》是他尤为喜欢的作品。
◆在《遥远的地球之歌》中,克拉克精准预言了星际移民与星际航行的一切细节。
◆百万光年的航道上,地球的末裔谱写着新生的赞歌。
--------------------------------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让我走上了成为科幻作家的道路。
——雨果奖、星云奖得主,特德•姜
◆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拙劣的模仿。
——《三体》作者,刘慈欣
◆克拉克不仅受到科幻爱好者的敬重,同样也受到科学家们的爱戴,他几乎包揽了如今每一项适合他的奖项。
——科幻巨匠,艾萨克•阿西莫夫
◆克拉克用他简洁、动人的一贯风格,描摹了人类对外星的渴望,令人警醒却并不绝望。高度推荐。
——《图书馆杂志》
◆阿瑟•克拉克创造了他自己庞大而充满未来主义的宇宙。
——《星期天泰晤士报》
◆阿瑟•克拉克是太空时代的预言家。
——《泰晤士报》
◆在阿瑟•克拉克诞辰100周年的今天,他仍然是毋庸置疑的科幻小说帝王。克拉克是一位能够提升你想象力的作家。
——《卫报》
2025年5月26日 已读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读小说是读情节,是读人物。后来觉得读小说是胸中与小说碰撞产生的感受,被大脑抓住。很久不读科幻小说,上次读克拉克更是久远的回忆。
读开头,忍不住感慨这科幻小说家啊,哪怕是大师,写男女感情怎么还是如此的蹩脚哈哈。再多读了一点,又问自己,如果我是麦哲伦号的船员,比起接下来几百年的旅行只看得见未知和荒凉,我怕是要选择留在这萨拉萨星的温柔乡的。到后来,又多了一点理解,有人爱远方与探索,有人想珍惜眼前的一刻,人就是不一样的,使命不见得能凌驾于爱之上,反之亦然。这时惊觉我读小说,更多的是在读我自己啊:那些我没考虑过的假设性问题,一闪而过的困惑,或是好恶爱恨,在读不同故事的时候也在一点点呈现出来。
“诚然,每一次爱,都是在往时间和命运这对强盗手中交付一个人质,可是谁又会因此放弃爱呢?”读着开始流眼泪,想起看到人们分享与人和小动物交往付出的爱与获得的乐趣,可同样的,也看到爱的流逝和失去所带来的巨大悲伤。我其实总有一点困惑,一点害怕,虽然更多的是一点敬佩。我想从注定要失去这个角度看,爱不是冒险啊,更像是需要人抉择的难题。
另外,给大家推荐这位译者高天羽。翻译的每本我都觉得很流畅自然。
VancouverLib withCYTang 吃完杂粮 图书馆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