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朱镕基答记者问 豆瓣
8.6 (19 个评分) 作者: 《朱镕基答记者问》编辑组 编 人民出版社 2009 - 8
本书收入朱镕基同志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回答记者提问和在境外发表的部分演讲。
本书分为4个部分,每部分内容按时间顺序编排。
第一部分,朱镕基同志自1998年3月担任国务院总理后,先后在九届全国人大会议5次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当时,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新华网进行了现场直播,世界各大媒体也做了大量报道。
第二部分,朱镕基同志接受外国记者采访。采访内容境外媒体当时报道过,国内尚未公开发表。
第三部分,朱镕基同志在境外发表演讲并回答提问。国内外媒体对此曾做过综合报道。这次收入本书的是演讲和答问的全文。
第四部分,朱镕基同志在出访期间接受香港记者随行采访。当时海外媒体有过报道,这次选取的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2011年4月21日 已读
至于嘛…六四这天朱镕基这三个字就搜不出来…
中国 大学
蜘蛛女之吻 豆瓣
El beso de la mujer araña
9.1 (17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普伊格 译者: 屠孟超 译林出版社 2004 - 10
《蜘蛛女之吻》是普伊格的第四部小说,这无疑是他的小说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在1976年发表后,几次再版,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改编成电影。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监狱的一间牢房里关押着两个囚犯,一个是政治犯瓦伦丁,另一个是同性恋者莫利纳。小说以他们两个人的对话为主线索,逐步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拨动了埋藏在他们意识深处的心弦,从一个侧面剖露了阿根廷社会的现实。作者以主人公叙述电影故事的方法,一方面揭示了力图改变社会的革命者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又从社会、心理和生理诸方面多层次地剖析了同性恋这个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社会问题。

对于同性恋的产生与存在,作者以严肃的态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他采用新颖的表现手法,颇具匠心地将许多艺术技巧巧妙地糅合在一起,精心构筑了小说的结构,一部部异彩纷呈的电影故事,与小说正文相互呼应的理论柱石,穿插在对话当中的意识流,还有简洁明快的行书公文,让人读起来兴味盎然,余丝不断,真可谓集严肃文学与通俗小说于一身,既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又有对社会学和性心理学等问题的深刻探求,还有耐人琢磨的文学魅力。这种将文学性、趣味性、社会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的特点是这部小说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这部小说中运用得最为突出的手法就是在两个人的对话中叙述电影故事。深谙电影艺术的普伊格巧妙地将六部电影的情节贯穿于整部小说的始末。这些电影故事的构思巧妙,安排得当。每部电影虽然都独立成篇,却有着共同的深邃的内涵,即从不同的角度隐喻同性恋的不同的表现方式及其心理特征。作者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将电影与电影,电影与两个囚犯的现实生活剪切对比、明叙暗喻,像多棱镜一般折射出一幅幅既有情趣又耐人思索的画面。
玫瑰圣经 豆瓣
9.3 (9 个评分) 作者: [法]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 绘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3
本书以大师雷杜德的绝伦画笔,生动再现法国皇后约瑟芬的最爱之花。169枝品种齐全、构图优美的玫瑰,组成200年来传颂不衰的“玫瑰圣经”。加之编者精心加配的引言部分,清晰展现玫瑰分类及其历史文化象征。图谱中的每一种玫瑰,更配有科学详实的品种说明。本书不仅是玫瑰欣赏的最高标准,也可成为玫瑰鉴别的有益参考。
它所展现的每一朵玫瑰都具有生动的现实性和不可触摸的形而上特征,这既是玫瑰的最高精神,也是欧洲思想的灵魂,这些200年来盛开不衰的玫瑰,早巳成为西方近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举世惟一的法国式浪漫与优雅的经典象征。
引言/4
玫瑰之书/4
如何使用本书/7
玫瑰的亲属/8
玫瑰的特征/10
玫瑰分类/12
玫瑰的医药用途/18
玫瑰的香味/20
植物志中的玫瑰及玫瑰分类起源/21
艺术中的玫瑰与象征/24
169株玫瑰图谱/33
中西文对照索引/218
为了报仇看电影 豆瓣
7.4 (64 个评分) 作者: 韩松落 上海三联书店 2010 - 10
电影是真实的虚构
生活是虚构的真实
现实中无法兑现的诺言,无法实现的梦
让我们一起去电影里找寻结果
本书由韩松落的电影随笔结集而成。
所谓“电影随笔”,是介于影评和生活随笔及时评之间的边缘文体,以电影为素材和话题的因由,着重考察我们的生活在影像中的映射,以及影像对我们生活的渗透。
本书共分为四辑。《人生的质感》,借助电影观察人生;《熊不是泰迪熊》,借助电影窥探时事;《滋养灵魂的风景》,探查与电影直接有关的人与事;《私房话》,表达个人与电影的亲密接触。
我喜欢你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桑德尔·斯托达德·沃伯格 译者: 周晶 新經典文庫 2004 - 1
这本书仅仅是简单的图画与文字的组合,说的也是简洁的言语和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却能深刻地阐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深深地吸引我们去读它。
温暖的弦 豆瓣
6.0 (12 个评分) 作者: 安宁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8 - 4
温暖的弦,温暖与她的占南弦,在这融融日光里,悠悠琴音下,讲一个关于远去和天长地久的故事。
年少时稚嫩却深刻的爱情,没有因残忍的分手消亡,却让两个人在各自天涯的十年里,将那个禁忌的名字,养成了一道伤。即使身边已有另一个人的陪伴,仍无法平息内心深处的思念。谁比谁更熬不住相思?是终于归来的温暖,还是用了十年时间布阵设局,诱她归来的占南弦?男女之间的爱情,直似一场战争。不见硝烟弥漫,只需一记眼神、一抹微笑、一个亲吻、一句告白,便杀得她丢盔弃甲,举手投降。然而他却立刻宣布结婚,与别个女人。
这是爱吗?那个已然陌生的占南弦,让她一步步看清他掌控的局,却摆脱不了棋子的命运。是报复吧?
十年前她的不告而别,让他痛苦经年,所以他是要用她再度奉上的爱情,祭奠曾经坍塌的世界?所谓天长地久的爱情,也许真的敌不过时间培养出的恨意。而他与她之间,亦只剩了爱与恨的孰轻孰重,和落幕前的最后一次取舍。
查令十字街84号 豆瓣
84, Charing Cross Road
8.3 (232 个评分) 作者: [美] 海莲·汉芙 译者: 陈建铭 译林出版社 2005 - 5
这本被全球人深深钟爱的书,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情缘。双方二十年间始终未曾谋面,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无论是平淡生活中的讨书买书论书,还是书信中所蕴藏的难以言明的情感,都给人以强烈的温暖和信任。这本书既表现了海莲对书的激情之爱,也反映了她对弗兰克的精神之爱。海莲的执著、风趣、体贴、率真,跳跃于一封封书信的字里行间,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柔软的经历。来往的书信被海莲汇集成此书,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
译者陈建铭是台湾一位古旧书店的工作人员,他在未被出版方邀作译者之前,便凭着自己对《查令十字街84号》的热爱动手开始翻译其中的章节。
现在世间已无查令十字街84号的旧书店,但英国文学,古本图书,伦敦巷陌,书中的这些话题仍不断激起后来者的思念和共鸣。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于这本爱书人的掌上明珠,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书迷到伦敦查令十字街朝圣,渐渐地,《查令十字街84号》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
2011年4月18日 已读
没觉得那是爱情。在台南到台北的火车上读完这本书。之后,喜欢至极,但万分惶恐。
书信 大学 爱情 英国
我爱问连岳Ⅲ 豆瓣
7.4 (14 个评分) 作者: 连岳 作家出版社 2009 - 7
《我爱问连岳3》是连岳的情感问答专栏结集。其它有:《爱情金刚经》、《爱总是从羞愧开始的》、《逻辑自洽的男女关系》、《芥菜籽里的快乐秘密》、《等我,我老婆快死了》、《伦理道德的数学分割法》、《光阴的故事(一)》、《光阴的故事(二)》、《和衣而卧的性爱》、《光阴的故事(三)》、《我们为谁活着?》、《真美呀,时光暂停一下吧》、《爱情不是叫鸡》、《来上一节悲剧课》、《G点深深深几许?》、《我们的死亡教育》。
胭脂扣 豆瓣
7.6 (70 个评分) 作者: 李碧华 新世界出版社 2006 - 1
《胭脂扣》是李碧华的第一部小说。
某夜,一冷艳女子来报馆求登寻人广告,她原来是五十年前红透墉的名妓如花,当年拜倒裙下者不知多少,但如花钟情富豪子弟陈十二少。陈家是名门望族,不能接受一个妓女做媳妇,陈十二少因此和家庭决裂,被逐出家门,两人在贫穷中挣扎。如花与十二少约定阴间重见之约,再吞鸦片自杀……如化在阴间久候不见十二少,但是还有七天还魂期,所以来到了阳间寻觅……
翻译官 豆瓣
6.1 (31 个评分) 作者: 纪媛媛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10
小说描写了穷苦人家出生、漂亮、倔强、自强的外语学员学生乔菲,和外交部长的儿子程家阳间的爱情纠葛。
文章涉及了翻译官的职业描写,会让你在看后爱上这个貌似遥不可及的职业,也爱上浪漫的法语营造的氛围。
情人 豆瓣 Goodreads
L'Amant
8.0 (596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王道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7
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陈寅恪的最后20年 豆瓣
8.2 (28 个评分) 作者: 陆键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
本书根据大量档案文献和第一手的采访资料,详尽描绘了陈寅恪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坎坷经历,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本书为读者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从陈寅恪的生存状态和人际交往入手,探索了他的内心世界,并以此分析、诠释了陈寅恪晚年作品的内涵,提出了不少颇有说服力的见解。
爱的艺术 豆瓣
8.5 (24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艾·弗洛姆 译者: 李健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4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在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此版特别收录弗洛姆学术助手纪念文章《弗洛姆生命中的爱》。
爱你就像爱生命 豆瓣
8.9 (327 个评分) 作者: 李银河 / 王小波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08 - 5
王小波书信均选自朝华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爱你就像爱生命》,此书系王小波生前从未发表过的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也是迄今他们夫妇最完整和独立的一本书信集。
倾城之恋 豆瓣
8.5 (288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花城出版社 1997 - 3
一对现实庸俗的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于“一刹那”体会到了“一对平凡的夫妻”之间的“一点真心”⋯⋯张爱玲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而不是作为一个怪人、异人而存在的。也许她将不仅仅属于现代文学史。遥想几十年、几百年后,她会像她欣赏的李清照一样,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个稳定的位置也说不定,而我们知道,那时候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许多现代作家肯定都将被忽略不计了。
霍乱时期的爱情 豆瓣
8.5 (28 个评分) 作者: [哥]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纪明荟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0
《霍乱时期的爱情》摈弃了《百年孤独》时期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在这部小说里,“一切都是严肃的,有分寸”。

小说写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爱的故事。他们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轻了;经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到了八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中,马尔克斯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的爱情方式:幸福的爱情,贫穷的爱情,高尚的爱情,庸俗的爱情,粗暴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放荡的爱情,羞怯的爱情……甚至,“连霍乱本身也是一种爱情病”。而透过这些爱情,小说表现的是哥伦比亚的历史,是哥伦比亚人自己破坏哥伦比亚的历史。
下一站,说爱你 (2009) 豆瓣 TMDB
รถไฟฟ้า…มาหานะเธอ
7.6 (69 个评分) 导演: 埃迪森·特斯利卡森 演员: 提拉德·翁坡帕 / 安苏玛琳·瑟拉帕萨默莎
其它标题: รถไฟฟ้า…มาหานะเธอ / 曼谷轻轨恋曲
梅丽(Cris Horwang 饰)年逾30,至今未婚。眼瞅着身边的朋友出双入对,自己却始终孤身一人,难免悲从中来。情人节参加完最后一个单身朋友的结婚派对,喝得醉熏熏的梅丽在车祸后意外遇到在轻轨公司上班的大伯(Theeradej Wongpuapan 饰),大伯的热心和帅气令梅丽一见倾心。为了结束自己长达三十年的单身生涯,梅丽决定把握机会,主动出击。终于鼓起勇气走到大伯面前,可是却频发状况,还被邻居的花心小妹妹阿宝抢占先机。好不容易找到一点恋爱的感觉时,梅丽却意外在大伯扔掉的背里发现一些东西。追求爱情的路上布满荆棘,梅丽最终能否赢得属于自己的爱情?
本片取得了2009年泰国电影票房冠军,并荣获泰国媒体选择大奖最佳电影大奖,两位主演凭借此片获得包括泰国媒体选择最佳男女主角在内的多项大奖。
亲爱的伽利略 (2009) 豆瓣 TMDB
หนีตามกาลิเลโอ
7.5 (97 个评分) 导演: 尼提瓦·塔拉吞 演员: 楚缇玛·提潘娜特 / 札玲朋·尊克迪
其它标题: หนีตามกาลิเลโอ / 与伽利略一起逃亡
泰国女孩小樱(楚缇玛•提潘娜特Chutima Teepanart 饰)和小棉(贾琳珀恩•朱凯特Jarinporn Jookiat 饰)是一对好友,出于不同的目的,两人决定结伴到欧洲修学旅行。身处他乡,两个女孩享受着异国的美好与新奇,并结交了形形色色的朋友,同时也经历着生存与奋斗的种种艰辛,忍受着孤独与思念家人的煎熬。在彼此的互相扶持下,小樱和小棉一路走过了伦敦、巴黎和威尼斯。在旅行中,单纯柔弱的小棉逐渐坚强,并从失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个性强烈的小樱逐渐学会理解并包容他人,而她所拥有设计才华也逐渐被挖掘出来。
原本看似不会结束的旅行,却因为一场意外戛然而止,受牵连的小棉被遣送回国,小樱自责不已,担心小棉不肯原谅自己。最终,当小樱回到家乡,机场迎接她回国的亲友之间,会不会出现小棉的身影呢?
阿狸·梦之城堡 豆瓣
8.6 (98 个评分) 作者: Hans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09 - 1
阿狸童话绘本为纯手绘创作,画风成熟稳定,颜色精美靓丽。阿狸绘本的文字脚本立足于挖掘人们内心深处的柔软与坚强,围绕亲情、爱情、友情主题,风格温暖,有发人深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