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加拿大
最初的爱,最后的故事 豆瓣
Everything in Its Place: First Loves and Last Tales
7.8 (13 个评分) 作者: [英] 奥利弗·萨克斯 译者: 肖晓 / 周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7
【编辑推荐】
♣ 医学界的桂冠诗人,科普写作的莎士比亚,奥利弗·萨克斯医生最后的遗作与漫长的告别:
广袤浪漫如宇宙或大脑,美丽幽深如记忆与神经,一部写给“好奇症患者”的万物奇谈,致敬人类大脑与科学之美的最后情书;
数十家欧美一线媒体重磅推荐,著名导演韦拉斯哈古的挚爱之书 。
♣ 介于文学与科学之间的书写,浪漫而严谨,温柔且坚定,萨克斯医生展现出他身兼科学家、说书人与诗人的神奇魅力:
作为脑科学界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奥利弗·萨克斯的作品一直难以归类,本书则尤其丰富而复杂,闪耀着万花筒般的好奇之思。
它是萨克斯医生最后的声音,通过它,我们既可观望到他遥远的童年与原点,也可透过科学家的苍老之眼,凝视无限宇宙与有限肉身。
♣ 从乌贼到蕨类植物,从躁郁症到脑中之旅,从地外生命到神经学漫游,从“最初的爱”到“最后的故事”:
“最初的爱”是献给乌贼与其他头足纲动物的诗篇,饱含着少年趣味与科学浪漫,将读者带回“成为科学家”这一漫长旅程最初的起点;“最后的故事”则是对科学与人世的爱之告白,在饱含尊严的动人讲述中,向世界缓缓道别。
♣ 躁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图雷特综合征、库鲁病……千奇百怪又触动人心的真实病例,集结作者临床生涯的精彩故事:
在局部麻醉状态下接受开颅手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幻觉?我们的大脑原来是不会痛的?将一个人从僵死状态唤醒,竟会要了他的性命?车祸中的幸存者,为何反而深受自杀冲动的困扰?
每一个怪奇病例背后,都有着独特个体与艰难的灵魂。集诗人与医生于一身的萨克斯就如同《神曲》中的维吉尔,带领着读者在人类的认知与记忆,在大脑的沟回与起伏间浪漫游走。
♣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博士生导师 × 神经科学主治医生,两位优秀科学青年联袂翻译,精准把握从理论到临床的专业知识背景;单向文学节年度设计奖得主、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装帧设计:
120*200细长开本,优美便携,趣味盎然。
————————
【内容简介】
“科学远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冷淡和抽象,而是伴随着激情、渴望和浪漫。”
作为脑科学界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奥利弗·萨克斯一直以其极富人文色彩的医学故事写作而享誉全球,他记录下病态背后的一系列奇异大脑与独立个体,被誉为“医学界的一千零一夜”。
但不同于过往作品,本书是萨克斯在临终前回望人生,写给青春与记忆、身体与疾病、大脑与科学的最后一封情书。他写到了自己从小对博物馆、图书馆的喜爱,对乌贼、蕨类植物的痴迷;同时以一贯细腻、精确和极富人文关怀的笔触,讲述了阿尔茨海默病、图雷特综合征、躁郁症等疾病的动人病例;并在大限将至之际,对纸书阅读、电子产品迷恋症、摄影技术乃至外星生命都做了精彩的思考。
他在博物、艺术、脑科学、神经医学、生物与化学、心智与认知等众多议题之间自如游弋,如同一个孩童在溪水间轻盈跳跃,将我们带回萨克斯医生“最初的爱”,回到科学的童心与原点。同时,它也召唤出萨克斯医生最后的声音,通过科学家的苍老之眼,重新观看我们身边的世界、广袤的宇宙与生命的迷人之处。可以说,这本书就是萨克斯医生最后的生命附言。
————————
【媒体推荐】
♠对我来说,这本书与电影紧密相关。它写到了大脑、认知和记忆。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泰国著名导演)
♠生命从奥利弗·萨克斯的所有著作中喷涌而出。他曾经是、也将一直是一位杰出的奇人。在他的作品中,很难找到一个无聊的段落、一个沉闷的句子。
——《纽约时报书评》
♠在这部此前从未出版过的动人文集中,已故神经学家、知名作家奥利弗·萨克斯就他的医学生涯、青春岁月、心理健康领域等话题进行了思考……在探索艰深的主题时,萨克斯温柔、沉思的口吻是一剂良药,但书里也有不少轻松的时刻……对“慢性好奇症患者”来说,阅读这本最后的集子是种莫大的享受。
——《出版人周刊》
♠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的这部遗作进一步巩固了他在科学作家圣殿中的地位……他灵动的文字如显微镜一般——放大的镜头下是他个人生命中的细微场景,镜头后退又能将生活与科学囊括为一体。
——《科学家》杂志
♠充满魔法……这本书展现了神经学家萨克斯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人物》杂志
♠极其感人——书中不乏萨克斯一贯的能量和好奇,但也有他脆弱、敏感的一面……如萨克斯所言,他曾是个“满怀真与美”的普通男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萨克斯仍是那个始终如一的男孩,以永无止境的惊奇和急切,不仅与科学,还与科学史、塑造科学史的先辈进行互动……
我们不禁感到,面对未来,我们最好的机遇,就是人群中还有其他如萨克斯这般出类拔萃、充满激情、思想开明之人。
——《纽约书评》
♠如果你还不熟悉奥利弗·萨克斯,阅读这本书就是与他结识的绝佳方式……他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作者,拥有让人肃然起敬的力量,也能让读者睁眼见证地球上最微小、最被人遗忘的生命之美。
最重要的是,他能以高超的写作技艺让非专业领域的读者潜入神经科学之中。他满怀永不停歇的质疑和困惑书写着人类复杂的存在现状。他的写作文辞优美,发人深省。
——《纽约图书杂志》
♠萨克斯以这部最后的集子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文字遗产……“科学写作的莎士比亚”这个称号也许名副其实,但萨克斯拒绝与过去时代或者当代的写作者相比较。值得读者欣慰的是,或许癌症能夺去他的肉身,他的声音将永远回响。“
——《科学家》杂志
2024年7月18日 已读
没想到老爷子已经去世快十年了。知道读的是遗作,总不免是带着伤感的。作者所有的观察,设想,思考……都会在这本书里画上句号。躁郁症的一篇读得我心有戚戚,“我们所处的正常状态是一个多么狭小的山脊,而躁狂和抑郁的深渊在两侧张着血盆大口等我们坠落。”
说句题外话,读这类书常常让我觉得人真的是个spectrum。有的人要靠吃药,治疗药物或是毒品,来找到“自我”,而另一边,有的人,觉得摄入咖啡或是酒精都是对自我的损害和扭曲。这个对于自我的认知差别,多有意思。
VancouverLib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神经科学 科普
和路邊的野鳥做朋友 豆瓣
トリノトリビア 鳥類学者がこっそり教える 野鳥のひみつ
9.0 (5 个评分) 作者: 川上和人 / 繪者: 松田佑香 译者: 陳幼雯 漫遊者文化 2020 - 10
野鳥,是距離我們最近的野生動物
但我們其實一點也不了解他們!
「啾啾啾!」「嘎嘎嘎!」
鳥兒們到底在講些什麼?
讀了這本書,
你就能聽懂牠們的語言,知道牠們在想什麼
與路上的麻雀鴿子烏鴉交朋友!
可愛到讓人愛不釋手的超萌四格漫畫
×
專家拆解野鳥祕密的知識短文
小巧可愛的麻雀或綠繡眼,常讓人不知該如何是好的烏鴉,
或是威風凜凜、令人生畏的老鷹,
在插畫家松田佑香的巧手畫筆一揮下,統統化身Q版超萌小傢伙!
◆鳥類專家+漫畫家聯合打造鳥類世界小劇場
麻雀、鴿子、燕子、烏鴉、綠繡眼等等,都是常被我們忽略的「背景」鳥類,但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只要願意停下來留心觀察,就會發現身邊的這些小生物不僅可愛又聰明,而且各個都很有戲、超有事啊。
本書由日本鳥類權威川上和人等人編寫,透過專家拆解生活裡各種常見鳥類的生態習性,分成生活習性、進食、愛情、哺育、身體構造等共83篇短文來介紹,再由知名漫畫家松田佑香為每篇短文繪製四格漫畫,用可愛明亮的筆觸為各個鳥兒鮮明的個性,呆萌天真,心機深沉,滑稽可愛……生動地表現了鳥類世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愛恨情仇,讓知識變得輕鬆又有趣。
◆你不知道的野鳥祕密
就拿麻雀來說吧,臉頰上的斑點可是大有玄機,斑點越大,代表越能吸收氧氣,身體也越健康,而且這樣的麻雀通常桃花也會越旺;麻雀會模仿其他鳥類進食的技巧,也會挑在昆蟲特別多的季節把孩子養得頭好壯壯;還有,牠們深諳「最危險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道理,膽子大地直接在天敵老鷹的巢穴裡養兒育女……。
我們都知道烏鴉是聰明的鳥類,但其實牠們不僅會用惡作劇趕走老鷹,甚至會偷人類的衣架來築巢,會利用螞蟻洗澡,但聰明歸聰明,牠們卻也是有前科的都市縱火犯……。
鴛鴦這種鳥兒的深情與專一,其實為期僅僅一年,過了繁殖期就各自紛飛,找新伴侶去了。「只羨鴛鴦不羨仙」,這句話我們其實都誤會了……。
日本長尾山雀閒閒沒事或找不到配偶時,會主動幫親戚養兒育女,保家護巢,而且牠們還有一項技能,蒐集其他鳥類羽毛,做出軟綿綿的鳥巢……。
綠簑鷺會把小蟲或羽毛丟到水面上,裝成誘餌誘騙小魚;把蛋產在其他鳥類巢裡並不是杜鵑獨有的習性,其實鴛鴦和灰椋鳥也有托卵行為,只是牠們把蛋下在同種鳥類的巢裡。
◆讓觀察帶來俯拾即是的樂趣
無論是在天上翱翔,那些我們叫不出名字的鳥類,或是身邊隨處可見的麻雀或鴿子,在科學家的眼中,確實都還充滿了未知的謎團,有待人類多多了解發掘。而這本書正是帶領你一起發揮想像力,練習觀察和思考的能力的好導遊,偶爾再為鳥兒配上不同的台詞與個性,更為本書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樂趣。說不定,讀完後你會發現自己又更了解牠們了一些。
【本書架構】
第一章 常見但又令人掛心的小傢伙
第二章 進食就是生存
第三章 鳥類的愛情世界
第四章 養育鳥寶寶
第五章 有趣又驚人的鳥類身體構造
第六章 鳥類的鳥知識
本書特色
★日本知名權威鳥類專家川上和人、三上可都良、川嶋隆義聯手
★知名插畫家松田佑香將鳥類化身超萌角色
★83篇「四格漫畫小劇場」+「科普短文」=有趣又淺顯易懂的鳥類知識讀物
名人推薦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理事長/方偉宏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插畫家/李政霖
作家/李偉文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大利
荒野基金會董事長、作家及生態攝影工作者/徐仁修
科普作家/張東君
──聯手推薦

前言
鳥類學家/川上和人
閱讀圖鑑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誤以為自己已經了解鳥類的一切了,但是這真的只是錯覺──一個編圖鑑的鳥類學者都這樣說了,包准不會有錯。鳥類在天空自由翱翔,我們不可能掌握牠們生活的全貌,即便是觸手可及的麻雀或燕子,至今依然充滿了謎團。
因此,認識鳥的方式除了「觀賞」、「飼養」之外,還有「思考」這一路,而研究就是「思考」的一種,透過假說、實驗、觀察去思考鳥類的「未解之謎」是充滿樂趣的。這本書有一半都是在介紹這樣的研究結果,剩下一半的內容中,松田佑香老師賦予不說人話的鳥類生動又鮮明的台詞,這也是「思考」的一種。
希望各位能和我們一起樂在這兩種「思考」的過程裡頭,相信這樣未來在遇到鳥類的時候,就能夠以不同於過往的觀點來看待牠們了,你可以想像牠們行為的動機,也可以為牠們配上台詞,但願本書能成為這樣的入門磚。
漫畫家/松田佑香
大家好,我姓松田,真的是萬萬沒想到能和川上和人老師成為共同作者!這次的邀約實在是無上的光榮,令我完全不勝負荷,在接到邀約後,我一直處於欣喜若狂、瞠目結舌、面無血色這種對心臟很不好的狀態,終於也走到了今天。
其實我本來就是因為拜讀了川上老師家戶喻曉的名著《鳥類学者 無謀にも恐竜を語る》(鳥類學者,有勇無謀地來談恐龍)受到極大的影響,才會寫出拙作《始祖鳥ちゃん》(始祖鳥),也就是說,我一直都是單方面受到老師的啟發,他對我來說實在很偉大。
諸位偉大的老師每一天都在進行鳥類的研究,每次看到他們那些令人動容的研究成果,我都會有一股神祕的衝動,覺得「我一定要把這麼有趣的『鳥事』推廣到全世界」,要是這種衝動最終為生物和各位讀者之間搭建起橋樑,那就是最令我喜悅的一件事了。
因此,我也希望本書能以淺顯易懂、又怪又有趣的方式,帶領世人進入不為人知的鳥世界,希望你們能輕輕鬆鬆看得開心。
2024年7月15日 已读
日本人真的好喜欢一切可爱的东西,还想着方儿把本来可爱的鸟呈现得更可爱。
这里面讲了好多小的知识,关于鸟类的生活习惯,有几个我也有观察到。如果是自己观察到的,再去查询,比直接从书上读到,能记住更久哎。其中有位作者有点儿眼熟,发现我去年也读过他的一本讲小鸟书!
日本 漂在加拿大 科普 绘本 鸟类
阿贤逛巴剎 (2018) 豆瓣
Jason's Market Trails Season 1
9.2 (10 个评分) 演员: Jason Yeoh
Astro AEC 2018年全新策划饮食节目阿贤逛巴刹,将纪录全马各地巴刹的老滋味,以感受劳动民众一天最早甦醒的好食光。老巴刹乃社区生活的心肺,总是集聚许多古早朴实的小吃,有者甚至没名没牌。光顾者多属巴刹的摊贩和社区熟客,生意一做便数十载。光是这样的岁月风华,就值得再三回味。跟随阿贤的脚步走逛巴刹,在老味道裡追寻日新又新的生命力。每日就近走一趟巴刹,不需远行他方,也能透过“轻旅行”而更新心情。
2024年7月15日 看过
最大的震撼是,没想到马来西亚有这么多华人移民。我想福建、两广还有海南的朋友看了,肯定会有某些时刻觉得非常亲切。
第一层面,是看到很多很多美味的食物。在气候适宜、物产丰富的海边,人们在食物的创意上千变万化。第二层面,是看这些下南洋的华人,如何克服艰难的外部环境,一点点靠勤劳的双手在异乡扎根。一系列采访给我的感觉是,食物是他们谋生的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们与家乡的精神联系。
主持人阿贤真的好厉害,普通话、粤语、客家话、英语无缝切换,看似毫不费力就拉近了和商贩的关系。他也不会刻意煽情,点到即止。虽然很多家的现状是无后人接手,老爷爷老奶奶哪日身体不行做不下去了,那么在当地居民记忆中一直熟悉的美食也将一一消失。资本主义无孔不入,人情味必然日渐式微,在当地能体验到的人,就抓住机会多体验一点吧。
历史 文化 漂在加拿大 生活 纪录片
欢迎光临,或闲人免入 (1964) 豆瓣 TMDB Eggplant.place
Добро пожаловать, или Посторонним вход воспрещен
8.5 (30 个评分) 导演: 依莱姆·克里莫夫 演员: 叶甫根尼·耶夫斯基格涅耶夫 / 阿日娜·阿列尼科娃
其它标题: Benvenuti ovvero vietato l'ingresso agli estranei / Добро пожаловать, или Посторонним вход воспрещен
夏令营的营地主任特别注重孩子们的人身安全,于是定下了严厉规矩,并且认为一旦违反规条,意外就会发生。其中一个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伊诺什金破坏了规矩,被该主任逐出了营地。但他害怕一起居住的奶奶知道了会伤心,没有回家,反而趁着夜色,翻墙回到营地并躲在广场中央的小屋里。第二天早上,朋友们发现了他,并悄悄地帮助他,跟成年人斗智,让他可以留下来。叶列姆·克利莫夫的处女作,在一个真的先锋营地现场拍摄,以轻松幽默的喜剧外衣,讨论关于儿童教育的深刻母题,充满童真与童趣的叙事视角,使得影片的主题表达更能引起观众的反思。
2024年7月15日 看过
少先队和夏令营,很久很久没听到这俩词了,很微妙的亲切感。 电影里面,儿童是完美无瑕的,成年人是可以在儿童的感染下被改变的,除非是手握权力的成年人。
转呼啦圈的小姑娘姿态特别优美。
儿童 喜剧 漂在加拿大 电影 苏联
彩色香港1940s-1960s 豆瓣
8.2 (5 个评分) 作者: 高添強 / 黎健強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3
一九四零至六零年代是香港歷史上一個高低跌宕的重要時期。日軍三年零八個月的蹂躪、大量難民的湧入、動亂的爆發;在此等百廢待興,物貨匱乏的情況下,莫不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縱然危機處處,但港人非但沒有退縮,反之在堅毅不屈、努力不懈的努力下,轉危為機,成就了一九七零年代以來香港經濟騰飛的奇蹟。
歷史上,一九四零至六零年代是艱苦的年代;但在攝影史上,卻是技術大躍進的年代。這期間的香港景物攝影圖像開始從黑白單色進入了直接彩色年代。書中精選的一百四十多幅彩色圖像,正是依據原本顏色來複製的直接彩色攝影科技而產生,是香港最早一批高度存真的圖像,極之難得。書中圖像分為彩色舊貌、城市新觀及生活點滴三部分,透過此等圖像,將這個重要而轉折的歷史時代的香港面貌呈現在讀者眼前。
2024年7月12日 已读
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喜欢在已有的某张老照片上,再往上叠加一层同一地点几十年后,基于我的十多年前记忆里的照片。想象两张照片之间经历的时间和变迁,想象旧楼推倒,新楼立起的画面。
不过,有一张照片几乎没变哦,哈哈。
历史 摄影 漂在加拿大 香港
卖身契 (1978) 豆瓣 TMDB
賣身契
7.3 (34 个评分) 导演: 许冠文 演员: 许冠文 / 许冠英
其它标题: 賣身契 / The Contract
志文(许冠文 饰)是电视台一名跑龙套,自认为很有才华,所以一直郁郁不得志。志文的弟弟志新(许冠英 饰)是一个天才发明家,最近他发明了一部笑弹机,能让人大笑不止。正当志文得过且过之时,另外一家电视台请他去客窜一回主持,志文信心十足、带着弟弟的新发明前往晚会现场,志文的卖力 表演和笑弹机的威力令在场的所有人都大笑不已,节目的效果超过了预期。于是,这家电视台许诺高薪想挖志文过来。志文也十分想走,无奈自己和原来的电视台签了8年的卖身契,如果违约将承担巨额赔款。一个晚上,兄弟俩一起潜入了电视台的保险库,想将卖身契偷回来……
2024年7月11日 看过
许冠文真的好有婶味,浑然天成!这里面有好多好听的歌。我觉得许冠文扮演的的喜剧中的小人物,比起周星驰来,更真实。另外好奇七十年代的香港电视台真的是这样的吗?
喜剧 漂在加拿大 电影 香港
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 第2季 (2021) TMDB 豆瓣
我又在市場待了一整天 Season 2 所属 : 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
8.4 (12 个评分) 导演: 李明璁
我們真心相信,所有活絡的市場都不會老朽,總有一種與時並進的生機能量,日以繼夜的喧囂說著「現在進行式」的點滴故事。
2024年7月11日 看过
非常喜欢,文案更是加分。中学离家之前,我天天跟着妈妈去菜场,虽然不是沿海或是热带,没有那么多炫酷的鱼和香料,但从来都觉得市场是很亲切的地方。说来惭愧,本来只是带着“菜市场”的期待想去看新鲜的蔬菜瓜果鱼,没想到纪录片拍了台湾各地市场的方方面面,布店米店中药店小吃店修脚店甜品店磨刀店咖啡店……意外之喜,一口气看完,我真是大饱眼福!
而且这里面的从业者们有的热情真挚,有的开朗风趣,他们偶尔无意间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表达都很动人。我好像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很多共同点,接手生意往往是因为家里的长辈生病,问回报不丰厚还继续做吗,当然啦不然谁来去做呢,而被问到要做多久,都是希望做到不能再做的一天。
希望下次去台湾补上澎湖,基隆,和桃园,去逛那里的市场!
@亚露 你可能会喜欢这个!
台湾 漂在加拿大 生活 纪录片 美食
玛修的梦 豆瓣
Matthew's Dream
作者: (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译者: 阿甲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8
小老鼠玛修一家住在一个破破烂烂的阁楼里。爸爸妈妈很穷,并对独生子玛修抱着很高的期望。可玛修却不知道自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后来的一次美术馆之旅燃起了玛修当画家的梦想。于是,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数学的雨伞下 豆瓣
Le théorème du parapluie: ou L'art d'observer le monde dans le bon sens
8.2 (8 个评分) 作者: [法] 米卡埃尔·洛奈(Mickaël Launay) 译者: 欧瑜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3 - 6
法国数学学会“达朗贝尔奖”得主新作
数学,是理解世界本质与万物关联的工具
◎ 编辑推荐
生活的故事 / 思考的乐趣 / 奇妙的亮点
现实中的挑战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你不知所措吗?
数学如同一把神奇的雨伞,让我们鼓起勇气走向真相。
·学会“解决问题”,体会理解世界的乐趣
什么是数感?大小、多少、高矮,该如何正确度量?
我们眼中的世界是“乘法”的还是“加法”的?
如何合理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探索世界运转的齿轮
引力、维度、时空、黑洞,人类如何认知、探索这些基本而伟大的概念?
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本福特、闵可夫斯基……科学巨人们伟大在哪里?
◎ 书籍推荐
撑开数学之伞,享受思考之趣。
——汤涛院士
作者把数学比喻成一把理解世界的雨伞,实在是太贴切了。不敢探索世界的人,就没办法体会思考的乐趣;而不了解数学思考方法的人,就没办法看得更深远。
——范兴亚,北京四中数学社
幽默、严谨、想象、悬念,全都在这段从超市开始的快乐旅程中。这本书带我们走向无穷和更广阔的世界。易懂的例子、明确的解释、普遍的规律——我从来没有这么喜欢过数学!
——亚马逊读者
“惊讶”是哲学思考的起点,而“惊讶”总在观察世界之后。作者唤醒了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敬畏,让我们对那些“显而易见”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反思。更可贵的是,这本书能引发读者的求知欲:了解更多,培养自己。这本书尤其应该推荐给那些不服输、爱学习的青少年!
——保罗•勒利弗埃尔,CultureTop书评人
◎ 内容简介
在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现实经常会挑战我们的感官和直觉,让我们震惊不已。这时, 数学就像一把雨伞,当撑开这把雨伞时,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奇特的世界,有了迈向真相、 行走在谜团中的勇气;当收起这把雨伞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认知已大不一样,所谓的“理 所应当”和“显而易见”将被摒弃,现实背后隐藏的真相将带来巨大的启发。这就是数学的 力量。 从代数、几何到相对论,从温度计到黑洞,作者用简洁而生动的笔触阐释了如何更好地 思索、观察与理解世界。让我们带上好奇心,撑开数学这把大伞,在宇宙的奥秘中漫步,体 会解开疑惑后,如雨过天晴般的愉悦。
本书适合对数学、物理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2024年7月10日 已读
我好反感评论这类书的时候说文科生理科生啊,什么毛病。读书的时候尽力去想象书中的analogy,让自己的思维停留多一点在作者循序渐进阐述的一个个道理上,(哪怕仅仅是自己觉得)想通一点是一点嘛。不过到后面咋全在讲物理了,这数学的雨伞打起来,走过的是物理世界的大雨嘛哈哈。
我觉得数学是一扇又一扇的门,若能打开不同的门,我们便会窥见不一样的世界。作者有一句无关数学的评论我觉得很有趣,“这种绝对的、没有任何希望的主观性不仅限于颜色。或许味道、声音和气味也是如此。你尝到的咸味可能是别人尝到的甜味,你听到的低沉声音可能是别人耳中的尖利之声,你闻到的玫瑰香气可能是别人鼻中的丁香芬芳。生活也许只是一群各自谈论不同事物的人之间的一种巨大误解。”
VancouverLib 图书馆 数学 法国 漂在加拿大
扇贝的眼睛在哪里 豆瓣 Goodreads
Eye To Eye: How Animals See The World
作者: [美] 史蒂夫·詹金斯 译者: 邓逗逗 新星出版社 2018 - 7
超过三十亿年的时间里,一切生命体都没有眼睛,直到现代水母和海绵的祖先通过进化,成为了“能看见”的动物。数百万年过去,越来越多的动物进化出与众不同的眼睛和独有特色的“看”法:成年后,比目鱼的眼睛会移到脸的同一边;河马的眼睛自带护目镜,在水下也可以拥有清晰的视野;牛蛙的眼睛可以帮它吞咽猎物……动物们利用视觉交流、觅食、躲避追捕、寻找伴侣,眼睛是连接它们与世界的重要的纽带。
让我们一同踏上惊奇之旅,走进动物们奇妙的“眼”世界。
2024年7月9日 已读
很美呀,还好是画出来的,给大家留了点想象的空间,同时我感觉有的动物也不那么恐怖了(不然光一个眼球照片😨)。
眼睛,真的是演化过程中非常卓越的一环啊! 不过我吃了那么多年扇贝,很惭愧,从来没有留意过它们的眼睛!下次有机会要认真找找看!
动物 漂在加拿大 科普 绘本 美国
诞生了!孑孓 豆瓣
作者: 中濑润 译者: 彭懿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7 - 3
大家都很讨厌蚊子,它们不停地“嗡嗡嗡”,还喜欢咬人。可是,你真的很了解蚊子吗?
蚊子为什么会吸血?是不是所有的蚊子都吸血?你知道答案吗?
你知道吗?相比其他昆虫,蚊子的成长速度真的十分惊人,只用11天,幼虫就会成长为成虫蚊子。在变成成虫之前,不管是卵,还是孑孓,或者是鬼孑孓(蛹),都在积水里生活,水是蚊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可是,幼虫并不能在水里呼吸,那它们到底是如何活下来的呢?你想知道答案吗?一起来看看吧!
乌鸦面包店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日)加古里子 文/图 译者: 猿渡静子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4
在泉水森林的乌鸦小镇里,有一家“乌鸦面包店”。店主乌鸦夫妇有四个颜色各异、与众不同的孩子:小巧克力、小柠檬、小苹果和小年糕。他们细心地养育着小乌鸦们,但面包店里的活却常常顾不过来,生意渐渐变差了。正当乌鸦夫妇十分着急的时候,烤焦了但香喷喷的面包被当成了小乌鸦的点心,无意中却吸引了一大批乌鸦小朋友……
2024年7月8日 已读
指望这本书培养家里三五岁小孩“财商”的早点出门左转吧。这功利性能不能再强一点?
明明是关于亲情以及各式可爱面包的绘本。作者的评论也是希望大家关注乌鸦们的表情以及团结一致的心,还什么教育小孩财商致富,真让我想要呕吐。
儿童 动物 日本 漂在加拿大 绘本
三个胖人 豆瓣
Три толстяка
作者: [俄] 尤·奥列沙 译者: 王冬竹 2000 - 6
2024年7月8日 已读
我有点意外这本书会被那么多人夸。
读完只觉得童心和奇思妙想都为了打倒敌人和革命斗争服务,不愧是苏联童话。红色版绿野仙踪,教小孩儿分清什么是和人民在一边什么是人民的对立面,读来还是有些不适的。不过也可能我已经被资产阶级腐化了😅
儿童 漂在加拿大 童话 苏联
小恩的秘密花园 豆瓣
The Gardener
作者: 文:[美]萨拉·斯图尔特 / 图:[美]戴维·斯莫尔 译者: 郭恩慧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8 - 10
《启发精选国际大师名作绘本:小恩的秘密花园》除了以一封封信件来体现故事的独特结构之外,不可不谈到的是让我们沉浸其中、回味无尽的美丽图画!如同书名,在《启发精选国际大师名作绘本:小恩的秘密花园》中似乎还隐藏着另一个秘密,那就是:本书的画面为何这样自然,如风吹过,时而清冽、时而温暖、时而柔弱,却无一不在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眼睛,直至心灵?也让我们从头到尾地在视觉的舒缓美妙中感受着希望和生命的力量!
随风去野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白关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2021 - 6
🍃 编辑推荐
🚴当我们骑上车,开始一段旅程,起点和目的地都不重要,只有风中的旅程才是全部。
🚴 不要去找寻意义,去主动与世界相逢。
🚴 说走就走的骑行,一辆自行车,三年半时间游历中国,七本日记,四万多张照片,遇到野孩子乐队,遇到人生伴侣,看过ZUI美的日出和所有好天气,当你决心去做一件事,全世界的好运气都会落到你身上。
🚴 通过一个漫画人物狼苍苍,呈现了骑行云南、西藏、青海、四川、重庆、贵州六个地方遇到的人和事,画风写实自然,不夸大生活的苦楚,不鼓吹旅行改变生活,展现了许多平凡人之间的温柔和善意,治愈人心。
🚴 追随着风的旅程,像奇遇人生,陪伴我们找到生活里一切快乐和不快乐的答案。
🍃 内容简介
2010年,白关辞掉了原画师的工作,决定骑行全国,为什么呢?因为他在每天重复的工作和生活中找不到意义了。然后他花了三年半时间,骑行全国30个省份,画和写下了7本日记、拍下四万多张照片,从2014年至今,都在创作骑行绘本。
本书是他历经云南、西藏、青海、四川、重庆、贵州六地的骑行手册,通过一个漫画人物狼苍苍,记录了这一路旅途所见的人和事,像狼苍苍一样勇敢而浪漫、独自上路的路,生活里好似只有爱与自由的野孩子乐队,想成为海鸥、始终活在路上的老谢,野蛮生长、独行五年的大侠老王……一个个人,一段段故事,狼苍苍作为这些故事的见证者和旁观者,展现了种种不同于城市生活的孤勇而果敢的生活方式,展现了很多温柔的瞬间,世界的善意。
你如果问,那他找到生活的意义了吗?或许这已经无关紧要,找寻意义或许最没有意义,重要的是,主动与世界相逢的心。
2024年7月7日 已读
温哥华图书馆选书的水准还是蛮高的哈哈,这趟遇上很多很棒的书。
作者很幽默的呀,画画里抓住了关于大自然和人的无数生动细节。从骑行者的眼睛映衬出来的大好河山,谁读了不心动想要去走一遭。
看着里面描绘的骑行和住青旅的经历,我想起来爱参加火人节的朋友给我描述的情景,虽然发生的事大相径庭,也不乏有骗子行为,可此间陌生人彼此之间激励与共享的精神,诚恳找寻自我的旅程,莫名让我觉得相似,以及感动。
另外书里的一个小观察。咋有人可以每天日子过得好好的,突然,有个问题想不明白,许是关于人生,许是关于世界,然后突然决定抛妻弃子,离家出游找寻答案,还能被人敬佩并且奉为“大侠”。看到这里我笑了,你换个女的这么做试试看?
VancouverLib 中国 图书馆 旅行 漂在加拿大
澡堂里的仙女 豆瓣
7.8 (13 个评分) 作者: (韩)白希那 译者: 明书 2016 - 7
《云朵面包》之后,白希那突破之作
*本荣获韩国出版*奖“韩国出版文化奖”的图画书
韩国文化教育部门推荐“优良教养童书”
传统泥塑与现代摄影的结合,带领孩子自由穿梭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
在澡堂里遇见想象世界的游乐场,让孩子学会自控,同时获得勇气、自信和安慰
很老很老的澡堂里,住着一位仙女奶奶。她喜欢讲故事,特别会玩游戏,可是她从来没有喝过小酸奶……
这一天,仙女奶奶遇见了独自在水池里玩的孩子小志……
韩国著名图画书作家白希那将传统泥塑和现代摄影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赋予日常生活“神奇魔法”。从一个超越时空,超越年龄,超越世俗的角度,带领孩子自由穿梭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夸张的造型、鲜活的神情,同时大胆挑战现代消费社会对身材的偏见,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会欣赏生活,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作者希望通过这个发生在传统澡堂里的故事,唤醒蕴藏在每个人心底的文化记忆。
2024年7月7日 已读
为什么叫人家丑萌……年纪大的长辈,或者是长相普通的人,不就是这样的吗。写实的泥塑,但是不是“丑”。
我挺喜欢的。
儿童 泥塑 漂在加拿大 绘本 韩国
河川 豆瓣
KAWA(The River)
作者: (日)加古里子 译者: 季颖 新星出版社 2013 - 3
这是一本奇妙的书。
它是一趟奇妙的纸上旅行!文字平易、语言简单,在安宁平和的气氛下引领你来探访河的源流……这条河,从高山顶上一点一滴的雪水和雨水汇聚开始,接着许多或粗或细的水流陆续加入,它越变越大,一路奔涌——遇到水库、发电站,流进山谷、平地,经过田野、村庄,再到小城镇、大城市,最后终于流进广阔无垠的大海。
它也一张奇妙的人文地图!书的每一页是连贯的,整本书可以连接起来的,就像清明上河图一样。封面和封底是一张地图的模样,这张地图上也有一条河——这条河竟然和书中的景物一一对应,完全符合,只不过它把所有景物用图示符号简化了。
这接连不断的惊奇,让人不由得心生赞叹和欣喜;那河水不畏险阻、奋勇奔流的一幅幅画面,在脑海中久久萦绕,激荡着人心去体会——大自然那恢宏壮阔、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2024年7月7日 已读
好多细节。虽然画的是日本,但是却让我重温了从BC的水电站一路开车,经过狭窄的山路,来到开阔的河谷,最后到弗雷泽河的入海口看到的景象。
日本 漂在加拿大 绘本 自然
如花在野 豆瓣
8.5 (6 个评分) 作者: [日] 田中昭光 译者: 张南揽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7 - 6
奈良古美术店主田中昭光(号“无法庵”)采撷原野之花,搭配古董或旧藏花器,集结成《如花在野》四季插花图鉴。七十七岁的田中昭光历时一年,探访花叶逾百种,以“如花在野”为训,琢磨花与器的平衡,呈现花的自然之姿,营造“如同在野外绽放”般的插花效果。寒红梅、辛夷、菖蒲、 随意草、 昼颜 、半夏生、木槿、桔梗、芙蓉、秋牡丹、芒草、侘助山茶、寒樱、笔柿……搭配高足杯、德利酒壶、备前花器、信乐烧、弥生土器、油壶、竹篓、香炉……总有一些花对一个器皿是恰到好处,毫无造作。书中穿插“无法庵往昔物语”,回顾与家人、文人、茶友、刀剑客、僧人等旧友的往来交集,忆旧时插花、品茶、赏春、观月、题词之乐。呈现古稀花道家的人生花趣、茶趣、书趣和禅趣。
2024年7月6日 已读
读的时候一直在感慨日本人对雅的追求到了极致啊。比起插花,我觉得更稀罕的明明是花器啊,越是古朴的器具真的越能衬出花的美……
虽然我看作者时常强调自然之美,随性和偶然什么的。但是也不能细想,因为其实这么多花,器具的积累,挑选和搭配,哪个不是靠无数“刻意”才能造就的嘛😅
摄影 日本 漂在加拿大 自然 随笔
勇气 豆瓣
Courage
9.3 (7 个评分) 作者: (美)伯纳德·韦伯 著 / (美)伯纳德·韦伯 图 译者: 阿甲 南海出版公司 2007 - 3
全书就像一首散文诗,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画面鲜活、风趣幽默,非常适合大声朗读和课堂讲述,作者采撷生活中小小的片断,用优美的语言和活泼的画面,教孩子用源源勇气面对未知的下一刻:勇气是骑自行车不装辅助轮,是留下一根棒棒糖明天享用,是向陌生人问好,是勇尝不喜欢的蔬菜……
“这是一本辛辣又有趣的小册子,作者韦伯实在称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观察生活中的许多细节,指点我们——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或者仅仅是一只小狗——该如何克服困难,表现勇气。” ——美国《出版人周刊》
Brave New Words 豆瓣
作者: Salman Khan Viking 2024 - 5
“A timely masterclass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the future of learning in the AI era.”
—Bill Gates
“This book is required reading for everyone who cares about education.”
—Adam Grant, #1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of Hidden Potential and Think Again, and host of the podcast Re:Thinking
“Read this book. It’s the most fascinating and important account of how AI will transform the way we learn.”
—Walter Isaacson, #1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From the founder of Khan Academy, the first book on the AI revolution in education, its implications for parenting, and how we can best harness its power for good.
Whether we like it or not, the AI revolution is coming to education. In Brave New Words, Salman Khan, the visionary behind Khan Academy, explores ho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GPT technology will transform learning, and offers a road map for teachers, parents, and students to navigate this exciting (and sometimes intimidating) new world.
A pioneer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Khan examines the ins and outs of these cutting-edge tools and how they will revolutionize the way we learn and teach. For parents concerned about their children’s success, Khan illustrates how AI can personalize learning by adapting to each student’s individual pace and style, identifying strengths and areas for improvement, and offering tailored support and feedback to complement traditional classroom instruction. Khan emphasizes that embracing AI in education is not about replacing human interaction but enhancing it with customized and accessible learning tools that encourage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prepare students for an increasingly digital world.
But Brave New Words is not just about technology—it’s about what this technology means for our society, and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administrators, guidance counselors, and hiring managers who can harness the power of AI in education and the workplace. Khan also delves into the ethic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AI and GPT, offering thoughtful insights into how we can use these tools to build a more accessible education system for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2024年7月6日 已读
还行,我还以为最后他会跳出来说,没想到吧嘿嘿嘿这本书一半是ChatGPT 写的。
难得听这么新的书,怎么说呢,就是会觉得前方和AI并行的路,又光明动人,又惊险万分。
Libby 图书馆 教育 漂在加拿大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