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加拿大
去他的父权制 豆瓣
RAGE AGAINST THE MACHISME
8.6 (16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蒂尔德·拉雷尔 译者: 何润哲 中信出版社 2023 - 5
★女性到底在争取什么? 犀利幽默、图文并茂,讲述从18世纪至今的“法国女性主义200多年”。
★原来这个问题早就有女性前辈讨论过了?!女性的权益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花费巨大代价争取而来。
★源源不断的脚步声仍在继续,这就是我们如今继续发声的理由。
——————————————
【内容简介】
女性到底在 争取什么?
通过法国女性 200 多年的平权运动之路历经的十几个关键节点,我们看到,女性踏过荆棘才走到今天。穿长裤、接受教育与参加考试、选择工作、获得财产保护、在银行开户、申请离婚、拥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接受无痛分娩等,都是女性在时代的激流中一次次与父权制博弈而获得的。一、历史学家玛蒂尔德·拉雷尔振聋发聩之作,犀利幽默、图文并茂讲述法国两个多世纪的女性主义之路。
——————————————
【编辑推荐】
一、本书是历史学家玛蒂尔德·拉雷尔的女性主义力作,回顾了法国历史上十几个女性主义发展的关键阶段,作者幽默犀利的语言、插画师趣味手绘漫画,整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法国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女性主义运动之路进行了回顾。
从争取普选权、公民平等权、接受教育的机会、管理自己身体的能力到反对暴力,这些在我们当今看来可能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都是无数普通女性一点点战斗而争得的!
二、纵然时代不同,女性面临的困境却总是相似的。面临成长、工作、婚姻与生育中的诸多问题,我们该如何以女性主义的思维进行思考。
“作为教师,她们都深刻地体会到男女两性在教育方面的不平等,也都意识到妇女的解放必须通过教育来完成——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女性的身体是健康的,而不是如传统医学设想的那样,体弱多病,天生有缺陷,甚至会造成危险。”“相比待在家里,独自面对贫困无法脱身,工作提供了通往经济独立的可能路径。……如果没有应得的工资,女性劳动者仍旧会受困于父权制的统治。”
三、一方面精心整理了自1791年至今,法国女性主义运动之路上的重大事件年表,这条路不仅是“她们”也是“我们”走过的路;另一方面整理了漫画所绘制的影响女性主义历史发展的代表性观点,在“她的声音”中听到“她的历史”。
女性主义的历程无法用“浪潮”来一笔带过,每一次微小的进度背后都是无数普通女性拼尽全力才换来的,而正是通过这个年表,我们得以看到女性主义前行之路上的每一个脚印。女性的表达、女性的观点、女性的历史,这些都值得被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有人负重前行,我们自当珍惜且继续与之并肩前行。
2023年9月30日 已读
梳理了过去两百年法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法国(以及其他国)男人的脸,被抽得,啪啪啪,啪啪啪。
身为女性,想想自己一路享受的平静生活,虽非大富大贵,但是可以不受干扰地和男性在一个pool里接受教育,找到工作,可以自由选择伴侣,决定是否生育……这些全是从前的女性流泪流血奋争来的。
Don’t take them for granted.
历史 女性 法国 漂在加拿大
怨氣撞鈴5·同路 豆瓣
7.0 (15 个评分) 作者: 尾鱼 聯合文學 2015 - 5
《怨氣撞鈴》峰迴路轉無限感動精彩最終章!
只要你在此心安處即為家。
一串只能被死人怨氣撞響的風鈴一段永遠看不到終點的漂泊旅程。
微笑,像是從來沒有受過傷,因為路的盡頭是你,所有傷害,終成溫柔慰藉。
以為岳峰慘遭不測的季棠棠,選擇了玉石俱焚的復仇絕路,岳峰悲痛欲絕,生死兩茫茫……
兩百多個日子,日日夜夜魂縈夢牽的岳峰,在電話那頭一句「岳峰?」的呼喚下,來到藏北,竟然找到以為今生今世無緣再見的人,但她卻徹底遺忘了他……
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阿里又被譽為屋脊的屋脊。這樣寂靜的夜裡,離天最近的地方,過往種種,恍惚隔世。
那些永遠倒在來路的人:盛澤惠,盛清屏,葉連成,雙姨,秦守成,秦守業,還有尤思,那麼長的糾葛,那麼深的怨恨,大幕拉下,風吹白骨,浪打黃沙。
從尕奈、雲南古城、敦煌魔鬼城到藏北,一路有你同行。
新篇〈蜂反〉
季棠棠與岳峰攜手化解的第一樁怨案。那丁零丁零撞響風鈴的是……?
還有,見婆婆這件事怎比化解怨氣還令人緊張啊?
怨氣撞鈴4·黑蝶 豆瓣
7.3 (18 个评分) 作者: 尾鱼 聯合文學 2015 - 4
狂亂的黑蝶,一個綿延百年之久的秘密,一個古老而永恆的咒怨
一開始就種下的錯誤,結局是毀滅或救贖?
《怨氣撞鈴》劇情進入最高潮催淚動容的悲傷絕戀
如果不曾有過極致的幸福,又何來刻骨的痛苦……
一串只能被死人怨氣撞響的風鈴一段永遠看不到終點的漂泊旅程
這最後一刻突如其來的寧靜,像是縱身躍入萬丈懸崖前,隨手拈過一朵帶香的花。
葉連成被冷酷分屍,尤思身上發生令人喪膽的異變,岳峰命懸一線……死去的亡魂,撩亂的怨氣,鈴聲一聲接一聲重擊著季棠棠。
秦家、盛家,內外交相逼,這一場曠日持久的局,至此,走到了微妙的平衡,各方都已經就位,下一步往哪個方向,但看她這根針往哪兒輕輕一撥,不能退也不能改,錯了就是錯了,走一步祭奠一步,每一步都是燒紙錢的味道。
現在,她只有兩種選擇。
死,或者活著。
怨氣撞鈴3·飛天 豆瓣
7.5 (18 个评分) 作者: 尾鱼 聯合文學 2015 - 3
一串只能被死人怨氣撞響的風鈴 一段永遠看不到終點的漂泊旅程
這條路,什麼時候是盡頭?如果永遠處在這樣的境地,活著和死了,又有什麼區別?
雅丹沙漠,魔鬼城。與世隔絕,荒寒而詭異。
離奇失蹤的女人尤思,鮮血再次牽動神祕盛家、守護者石家、鬼爪秦家,無法阻止的宿命遊戲!
完全封閉的沙漠地底殺戮墳場,隱匿的暗黑組織飛天大逃殺,
這次,詭異的鈴聲響起,徘徊人間的掌鈴者將帶你,前往地獄……
怨氣撞鈴2·根鬚 豆瓣
7.0 (20 个评分) 作者: 尾鱼 聯合文學 2015 - 2
鬼隱少女踏上超渡怨靈的征途
瑰詭的風鈴響起
撞擊人性最深的:瘋狂、罪惡、殘忍、絕望,以及——愛
一串只能被死人怨氣撞響的風鈴一段永遠看不到終點的漂泊旅程
季棠棠、岳峰、神棍,命運般的古城相逢
當晚,驚傳十三雁慘遭謀殺,兇手竟指向季棠棠……
上好的老坑玻璃種的古玉,緊追著的厲鬼,怨氣造就最駭人的殺戮
被懸吊在地下的女人、被謀殺的女人、
還有被過去埋葬的女人——盛家的女兒
怨氣撞鈴1·食骨 豆瓣
6.7 (24 个评分) 作者: 尾鱼 聯合文學 2015 - 2
一串只能被死人怨氣撞響的風鈴一段永遠看不到終點的漂泊旅程
失蹤的背包客、詭譎的尕薩摩傳說、神祕的天葬台
第一道撞響鬼鈴的怨氣,被藏在骨頭裡的祕密,究竟是……?
鬼隱少女踏上超渡怨靈的征途
瑰詭的風鈴響起
撞擊人性最深的:瘋狂、罪惡、殘忍、絕望,以及——愛
季棠棠與岳峰命中注定的邂逅
揭開環環相扣的案中案,謎中謎
牽掛出最催淚動人的死生愛情
2023年9月30日 已读
应该是早年间写的。用了网络语言多的问题在于,热门一过,对话立刻变得尴尬,而且几位主角有种qq空间的非主流感。
感情观吧,也挺非主流的。
中国 小说 悬疑 漂在加拿大 言情
心外纪事 (2021) 豆瓣
导演: 杨丽 演员: 凌云鹏
在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大学白衣天使守护基金的支持下,隆重推出北京大学首部观察型行医纪录片《心外纪事》。作为一部“高危病例治疗全纪录”的纪录长片,该片真实完整纪录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面对一例高危手术病例,医生群体如何从患者立场出发,充分讨论并勇于挑战高难度手术、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片中大量细节真实感人,温暖而开放的故事表达,富有深意且引人深思。
2023年9月28日 看过
从开头哭到结尾,看完之后去洗脸,整个脸哭得红彤彤的。还好不要见人哈哈。
医者仁心啊,要是有更多手术的细节介绍和科普就好了。手术前开会几个医生讨论很精彩,然后我流泪流的正欢看到老太太要上手术台觉得自己生死未卜,忧心孙女事业有成但是没个对象差点不合时宜地乐出来,中国的家长啊。
我最最最最喜欢的瞬间,是手术快要结束的时候基本上医生心里知道差不多成了,我透过他戴着的的白口罩,看出他微微笑了起来。
中国 医学 漂在加拿大 纪录片
他们在岛屿写作:姹紫嫣红开遍 (2015) 豆瓣 TMDB
他們在島嶼寫作:奼紫嫣紅開遍
9.1 (38 个评分) 导演: 邓勇星 演员: 白先勇
其它标题: 他們在島嶼寫作:奼紫嫣紅開遍 / Multiflorate Splendour
“在我们这个王国里,我们没有尊卑,没有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强弱。我们共同有的,是一具具论欲望焚练得痛不可当的躯体。一颗颗寂寞得发疯发狂的心。”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从22岁创办《现代文学》的青春朝气,到近年写作《父亲与民国》、《止痛疗伤》的人子赤诚,本片借用(游园惊梦)的意识流形式――圣塔芭芭拉29年教书的回望、相隔40多年桂林米粉的滋味、苏州园林的10年重游、舞台上的黑暗王国及一幕幕演讲及授课的旅程……,交替叙说白先勇的特殊际遇与文学历程,一人引领数代风潮,独一无二的强韧胆识、细腻深情,在片中回荡交响,引领观众逐渐碰触热得发烫的小说家胸怀。
2023年9月28日 看过
标题是非常妙的总结。白先勇先生的人生四处辗转啊,却始终带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美的深厚的爱。明明他讲话和和气气乐呵呵的,不过看纪录片的大半时候我都在哭。虽是纪录片非常真挚动人,说起来我读白先勇还是在中学时期,当时并不喜欢,觉得满是糜烂又伤感的气息。
传记 台湾 漂在加拿大 纪录片
龙骨焚箱 豆瓣
7.7 (7 个评分) 作者: 尾鱼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3 - 6
——铃音绝,七简灭,水鬼消,山鬼散。
这是我在你内心深处找到的东西 豆瓣
作者: [法] 简-大卫·纳索 译者: 汪颖婷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3 - 2
巴黎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凝练50年临床经验,成熟佳作!
荣格“无意识操纵着你的人生,你却称其为命运”。
无论你是正在陷入困境的人,还是心理咨询师,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启发。
◆ 内容简介 ◆
遇到问题、陷入痛苦,自己解决不了,不合适向朋友倾诉,也不确定心理咨询是否可以帮助自己,怎么办?不妨先看看这本书。
这本书里有很多人想要了解的问题:心理咨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咨询师有什么倾听与引导的技巧?咨询师与来访者看待问题的角度有何不同?咨询师如何发现我们自己意识不到的问题?又是如何用简单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供创造性的思路,让人豁然开朗、与自己和解?好起来的标准是什么,被治愈的感觉又是怎样的?如果我有一些心理困惑和问题,在没有心理咨询师陪伴的情况下,我该如何靠自己面对、思考和处理?
作者凝练超过五十年的临床经验,把心理咨询之所以发挥作用的精髓,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个过程就好像:咨询师潜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又重新浮出水面,告诉来访者他在水下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帮助来访者理解自己的底层逻辑,内隐的动机、愿望与创伤、恐惧,无意识的内心冲突等他意识不到的因素,以及,告诉来访者他该如何帮助自己。
这是一本精彩得有点过分的书。无论你是正在陷入困境的人,还是心理咨询师,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启发。
◆ 编辑推荐 ◆
真正的强大,是与内隐的创伤、恐惧、冲突与欲望和解。
这本书将向你们讲述一位精神分析师如何陪伴自己的来访者走向新生。
这种陪伴不是指牵着他的手,
而是与他的无意识紧密相连。
√无意识指向过去,是生命中一些关键性事件衔接而成的过去,它造就了今天的我们。
√无形而私人的无意识可以是一种工具:用来倾听来访者的声音,陪伴他们直到其痛苦得到减轻的工具。
√精神分析师在治愈他的来访者的过程中,不仅是彼此知晓什么、表达什么或做什么,还要感受在彼此的无意识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
√精神分析师倾听来访者的过程,是浸入其内心世界,再浮出来并与来访者沟通他感知到的一切的过程。
让无意识变成有意识的过程,
是看到无意识中压抑的创伤、情绪和欲望,
是回到创伤源头的过程,亦是走向新生的过程。
让自己的无意识浮出水面,
客观地看待让你耿耿于怀的心结,才有能力解开它。
◆ 作者简介 ◆
[法] 简-大卫·纳索
1942年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1969起与精神分析家拉康学习、共事以及共同发展精神分析事业达11年。因其在专业领域的突出建树,于1999年荣获“法国国家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同时身为拉丁美洲多所大学的“荣誉博士”,2016年成为墨西哥大学和美国南康涅狄格大学的“荣誉博士”,并担任巴黎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纳索博士是成人、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医生,精神分析家,作家。著有30余本著作,涉及科普、社会及专业学术各个领域。
2023年9月26日 已读
朋友的先生是精神科医师,听说曾在重型犯监狱做residency。我好奇他的工作,就翻开来这本书看看。看之前已然对书名产生疑问,如果我是一个洋葱,你剥啊剥啊把我剥没了也没发现什么怎么办!!!
提到了佛洛依德的解释我觉得也是够玄的,说咨询师“沉入自己的无意识,然后用自己的无意识捕获来访者的无意识”,那恐怖片灵感来了,医师发现捕获的,是自己意识怎么办🤪
另外我觉得要把所有来访者在幻象中推回到孩童时期,难道不会有创伤是在成年时候遭受到的吗?阴谋论的话,是不是如果一个人在治疗期间心理上暂时退回了孩童,可能是不是也更有利于医师进行干预施加影响呢?因为比起浑身竖着栅栏的成年人,(当然不是青春期的)小孩儿更容易听话不是么……
对治愈的解读我还是挺喜欢的。经历过痛苦,便不会完全被治愈,接受它是生命固有的一部分。医师的治疗能帮助有一些人更好地面对意料之外的事情,以及处理自己内心的冲突。
心理 法国 漂在加拿大 科普
吉米·科瑞根 豆瓣
JIMMY CORRIGAN: THE SMARTEST KID ON EARTH
8.9 (22 个评分) 作者: (美)克里斯•韦尔 译者: 陈鼐安 新星出版社 2015 - 11
“你看完这本书大致需要五小时,约莫等于我和我的父亲曾经相处时间的总和。”——克里斯·韦尔
这是一本经典的成人绘本,也可称为“图像小说”。英国《卫报》“第一本书奖”自设立起,该书是迄今唯一获奖的绘本作品。 女作家莎娣·史密斯在获奖结果公布前就认定《吉米·科瑞根》为其心目中的不二之选:“克里斯·韦尔应该马上当选——我根本不在乎名单上还有哪些人入围。
作者克里斯·韦尔的父亲在失踪三十年后,忽然以几通电话和一顿令人坐立 难安的晚餐出现在他面前。但当两人还没机会再见面之前,他父亲便死于心脏病发。这段充满失落寂寞、难堪痛苦,以及措手不及的经历,累积沉淀在克里斯·韦尔的心中,于是他以极端自制、干净且缜密的手法绘图,将小小的人物埋在小小的画格中。
《吉米·科瑞根》的故事分成两条主线,其一的主角是由单亲妈妈抚养长大的吉米·科瑞根,三十六岁,生活在1980年代,不擅交际、个性畏缩;某天他收到一封短信,寄件人自称是他未曾谋面的父亲,以一种故作轻松的语调邀他一起过感恩节假期,随信还附上一张机票——去,还是不去?吉米开始左思右想,还生出许多天马行空的幻象。另一条主线则发生在1890年代,当时吉米的祖父詹姆斯还是个九岁的孩子,住在正要举办世界博览会的芝加哥,母亲已经在生产的时候过世,而与父亲相依为命的生活,则似乎正要发生变化。
作者的巧妙构思和缜密绘图让你每次从头读起,仍能发现很多震撼人心的细节。从1993年开始,《吉米·科瑞根》在韦尔自创的美国地下漫画刊物The ACME Novelty Library上连载五年,2000年在美国出版后可谓佳评如潮,让各界人士眼睛一亮、赞不绝口。女作家莎娣·史密斯在获奖结果公布前就认定《吉米·科瑞根》为其心目中的不二之选:“克里斯·韦尔应该马上当选——我根本不在乎名单上还有哪些人入围。
2023年9月25日 已读
有的地方不太容易看懂,但是所有能看懂的地方都太窒息了。
有趣的是书里有几页似乎可以剪下来,做成小的建筑模型。
小说 漂在加拿大 绘本 美国
超异能族 (2023) 豆瓣 TMDB
무빙 Season 1 所属 : 超异能族
8.1 (245 个评分) 导演: 朴仁载 演员: 柳承龙 / 韩孝周
该剧改编自姜草的同名漫画,讲述隐藏超能力生活于现在的孩子们,与隐藏过去痛苦的秘密的父母们共同面对跨越世代的巨大危险的超能力动作英雄故事。
2023年9月25日 看过
赵寅成不会老的嘛,感觉我站在嗑cp的边缘了。青春年少偶像剧加上南北韩矛盾加上父母爱情加上超能英雄片,这一个大杂烩啊。
我拉着物理大哥一起看,然后拍着胸脯跟他说这是迪士尼的片子,不会有血的,肯定是超能力合家欢。
结果……
悬疑 漂在加拿大 电视剧 科幻 韩国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豆瓣
8.9 (72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杨武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是作者1930年出版的力作。小说叙述代表理性的禁欲主义与代表情人感官享乐主义的一对朋友的经历。
修道院年轻的纳尔齐斯才华过人,觉得院长达尼尔喜爱。新来的学生歌尔德蒙迷恋世俗生活,他们虽成了朋友,但歌无视纳的理性的说教,偷偷去村子里和姑娘幽会,接着又逃出修道院,到处流浪,历经欢乐与艰辛;漫游使他逐步成熟,可之后因爱上总督的情妇而被判死刑。做了修道院院长的纳尔齐斯把他从狱中救出,让他专事雕塑艺术。歌再次外出游行,途中染上重病,纳在他临终前表示对他的友爱,使他怀着幸福死去。
小说表现了两种不同人性的冲突,并在探索理想过程中获得和谐的统一;有评论家称它是“融合了知识和爱情的美丽的浮士德变奏曲”。
2023年9月23日 已读
纳尔齐斯在歌尔德蒙生命的最后,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说爱他,还是挺感人的。不就是歌里唱的,不再年轻也不美丽,got nothing but an aching soul嘛。
开头写了那么多管不住自己骚情的歌尔德蒙,我差点怀疑他是个性瘾患者,直到后来才解释道哦原来他是个艺术家🤪
我本来还暗搓搓嫌弃黑塞是不是偷懒/狡猾,因为我们从开头就看到纳尔齐斯一早就动心爱上,可是除此之外没几个字写他的情欲心理的,咋地他就是圣人嘛。然而后来其实在结尾两人的对话里面,纳尔齐斯说“自己的宁静是一种必须用不间断的斗争去争取到的宁静”,我突然意识到在这书没有写到的地方刻意落下了纳尔齐斯在上帝之爱和世俗烦恼之间挣扎的场景。
以前觉得宁静淡泊是修为,是厉害人才有的本事。但这里提醒也许更是一个人每日每时经过斗争才获得的。听上去好像离凡人的境界,又近了一些,真好。
宗教 小说 德国 漂在加拿大
亲爱的陌生人 豆瓣
Rosalie Blum
7.9 (7 个评分) 作者: [法] 卡米耶·茹尔迪 译者: 章含秋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7
一场跟踪与被跟踪的游戏,三个陌生人奇妙而温暖的相遇
逃出泥淖,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
三十岁的主人公樊尚过着微不足道、单调沉闷的生活,直到秋日的一天,他遇到了一个陌生女人,罗莎莉•布卢姆。他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一场跟踪游戏就此开始。就在樊尚越来越沉迷 于 跟踪罗莎莉的同时,另一个陌生人也展开了对樊尚的秘密跟踪……原来人生转折和幸福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刻悄然发生,三位亲爱的陌生人,能否走出困境,温暖相识?
·
·
【樊尚】30岁,理发师
“我的父亲坚持要我早早工作,却没有给我时间去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
【奥德】20岁,休学中
“我很想做点儿什么,但我希望她也能主动做些努力。她从来不会试着去理解别人。”
·
【罗莎莉】40岁,独居女人
“你知道吗,我已经有十年没看过大海了。”
·
·
※ 第37届安古兰漫画节“启示奖”
※ 法国RTL电台漫画大奖
※ 法国漫画精神书店金警徽奖
※ 附作者《创作记录》,收录线稿草图、人物设定、取景照等内容
·
·
媒体评论:
·
人物悲喜交织、不可思议,画风温情脉脉、致敬经典。总而言之,此为艺术。
—— Glamour 杂志
·
卡米耶•茹尔迪进一步完善了其风格。她擅长把幽默和忧郁的诗意加入到深沉敏锐的眼光中,可谓是一位对人类社会及其神经症洞察入微的分析者。
—— Livres Hebdo 周刊
·
卡米耶•茹尔迪拥有一项极为难得的才能,那就是谈论日常、描绘现实,而并不因此流于平庸。在她笔下,郊区的列车、周末的购物、运河岸边的闲逛、办公室的交谈,以及构成我们日常的种种琐碎絮叨,突然具有了出人意料的起伏。
—— Télérama 周刊
·
用波西•西蒙兹式的线条和水彩画般的柔和色彩,卡米耶•茹尔迪证明了其图像和叙事才华,从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挖掘出独特之处。
—— ELLE 杂志
·
一本拥有柔和魅力和巧妙节奏的图像小说,其间以自然可人的画风和精心琢磨的对话构成的一幕幕生动小喜剧轮番上演,整页的水彩画充满诗意,引人久久凝视。
—— Madame Figaro 周刊
2023年9月23日 已读
我有时候想,巧合和命中注定,其实是不是就是一个意思。
喜欢画风,另外这个故事不知怎么让我想到阿莫多瓦的电影哎。里面大哥才三十岁,结果都喊他老男人,我看到一愣,我要是碰上个30岁的估计喊人家小朋友呢😅
额外一星给超级可爱但神经戏又多的男主妈妈哈哈,虽然足不出户,可家就是她巨大又热闹的舞台。
法国 漂在加拿大 绘本
赶时间的人 豆瓣
7.5 (20 个评分) 作者: 王计兵 台海出版社 2023 - 2
本书作者王计兵是一个外卖员,奔跑的行程累计15万公里,相当于沿着万里长城跑15个来回。在城市穿梭的日子里,他看到更多跟他一样为生存奔波的人,外卖员、农民工、保洁员、保姆。他们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地奔波,却跑丢了自己的身份:既不能在城市中找到一个落脚之地,故乡和父母又在不断远去。
如同一个来自底层中国的行吟诗人,王计兵记录下自己和他们的狼狈,以及作为劳动者的自尊。他写道:我也有自己独立的国度,我沸腾的血,就是我奔流不息的江河,我嶙峋的瘦骨,就是我耸立的山川。
这些在赶时间的间隙,写在烟盒上、废报纸上的诗句,是来自劳动现场的民歌,生机勃勃,粗粝尖锐。有些被偶然传到网上,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共鸣,单首诗歌阅读多达2000万人次。本书就是他诗歌的首次集结出版。
2023年9月23日 已读
是诗意的失意,也是失意的诗意。
这里的诗真挚动人,尤其是写父母的部分。看到一半流了很多泪糊了眼睛,只得走开一下子,再去给爸妈打个电话缓一缓,才能坐回书桌继续看。
大叔爱写诗,写出了诗,那他就是诗人啊。其实副标题没有必要提外卖员的,送外卖只是他谋生之道,况且这里面大部分诗也跟送外卖没有关系。
另外一点是,他深爱的父母和爱人也深爱他,但是都不能理解他。这就是人生这首诗的本意吗。
中国 漂在加拿大 生活 诗歌
铸剑 豆瓣
8.6 (50 个评分) 作者: 原著:鲁迅 / 编绘:昔酒 一頁folio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7
🗡【编辑推荐】
★冰冷的剑、落下的头,在猛火与滚水中,新的人性诞生了
——人要复仇,唯一的出路是向自身复仇。
“青春和热血浓缩为砍下的头颅,无比轻灵而又勇敢无畏,向那幽冥的深处前行了。”
★文学经典的视觉演绎, 诗与魔幻的纸上剧场,人性与艺术的反抗狂死曲
先锋绘本作家、 图画造梦师——昔酒打破文字与视觉的界限,重建全新绘本美学,以艳异笔触唤醒鲁迅故事的精魂:侠的悲歌,反抗的火焰,信念与复仇的二重奏。
★色彩与想象铸造的图像诗:比火焰炽热,比刀锋明亮,比爱与鲜血更浓郁艳丽
最失控、最浓墨重彩的“大片感图像诗”:分镜、转场、蒙太奇、马赛克……用诡奇绚丽的画面,将反抗之歌逼入纸中。从故事到人物,从场景到服饰,昔酒精妙呈现传统美学的异变,推入现代想象的高潮。
★鲁迅最具“鬼气”与现代性的Cult故事,一场弱者革命和幽灵的复仇
这场弱者革命中,爱与血腥不可分,阴郁、冷血的杀戮场面会透出爱的旋律。而古老的复仇提升为纯粹的艺术,《铸剑》赋予了复仇这一永恒主题新的意义,就是艺术与人性的境界。
★豪华爱藏版:单向文学节年度设计奖得主、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全本装帧设计,精细耕作每一帧画面、每一处细节
黑色锁线精装,全本采用特种纸;初回限定:赠送眉间尺大幅头颅海报
封面金属专银印刷、镭射火焰冲击视觉;全本插画与文字分别使用两种特种纸,颜色还原度高、手感细腻光洁;大开本210*260mm尺寸,可180°平摊 ,极致享受图像阅读。
🔥【内容简介】
“我已经改变了我的优柔的性情,要用这剑报仇去!”
《铸剑》是鲁迅历史小说的代表,根据干宝《搜神记》的《三王墓》改写,再现古代重然诺、轻生死的侠义精神。
先锋绘本作家昔酒为鲁迅这篇经典小说创作全新图像绘画,风格冷酷神秘,诠释荒诞叙述,平添奇异幻彩。
👻【名人推荐】
《铸剑》之妙,如青焰赤苗,绘画解构令人赞叹。最清冷的青、最朽媚的黄、最魍魉的黑……这些曾几何时想象中的色彩、构图如今被还原而出,令人心悸。
——著名海报设计师 黄海
一首荡气回肠的图像诗。历史和想象,在昔酒的画笔下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唤醒了故事中沉睡的意义。就《铸剑》而言:关于复仇,关于牺牲,关于千百年来笼罩不去的幽暗时代的吹息。
——书评人 牧羊的水鬼
“《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
——鲁迅给黎烈文的信
鲁迅用他那诡奇而绚丽的笔触,将复仇精神充分地诗化了。这把无情的复仇之剑,既是小说主人公“黑的人”宴之敖者的精神象征,又是鲁迅思想、人格、情感的化身。
——北京大学教授 钱理群
《铸剑》是一部精彩的四幕散文剧。
——李欧梵
2023年9月22日 已读
虽然觉得真是挺cult的,但是是鲁迅写的又觉得毫不意外。虽然我才学寡薄第一次读,这个故事写出来快有一百年了啊,文字的力量依旧强烈,跨越时空。看到火锅煮头我真是想,要是荆轲有这法术秦王还不是手到擒来!插画也好棒。
不过话说回来,小孩16年人生的存在就是为了父亲报仇啊,我脑子里浮现插画里母亲背对着门流下的泪,这是多么中国的一个故事啊。🤷
中国 小说 漂在加拿大 绘本
本来面目 (2018) 豆瓣 TMDB
本來面目
8.9 (10 个评分) 导演: 张钊维 演员: 圣严法师
其它标题: 本來面目 / 本來面目
  《本来面目》运用圣严法师的开示演说、日记病历、文献著作以及照片影片等,也邀请了法师的出家弟子们演出真人动画,再现法师的前半生,整体以平视、平实、平常心的角度来表达法师不平凡的生命历程。
2023年9月20日 看过
很动人。
那个大房间到小房间,到大房间,再到小房间的过程……我觉得像是法师一部分人生的注解。十八岁当兵,三十岁退伍出家,四十岁去日本读博士,五十岁去美国弘法……
以前有朋友去参加禅修,其实我并不太明白他们去修什么。
直到今天看到法师说,“我们大家在一起,做了整整七天的梦,这个梦今天做完了,我们在这个梦中啊,有进来的人,有出去的人,有的人哭,有的人笑,有眼泪,也有血液,有的人挨打,有的人挨骂,有时候悲伤,有时候喜欢”。
佛教 台湾 漂在加拿大 纪录片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 豆瓣
Little House in the Big Woods
9.2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劳拉·英格斯·怀德 著 / [日] 安野光雅 绘 译者: 马爱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6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故事森林推出的作品之一。
这是一部饶有生活情趣、充满暖暖爱意的儿童小说。由图画书作家、画家安野光雅精心绘制插画,“哈利·波特”译者、著名翻译家马爱农精心翻译,将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真实可感地呈现出来。小说描写了生活在大森林原木结构小木屋里的劳拉一家单纯、质朴、温馨的生活,通过平实的叙述歌颂了生活在大森林的人们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这部作品细节描写生动,感人至深,插画精美,译文准确、流畅,读完后,小读者会从中得到爱的滋润和面对未来的勇气,是小读者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指南针。
2023年9月19日 已读
无忧无虑。
开始看之前对本书全无了解,所以猜测年代变成了过程中有趣的事。他们用油灯,而且结束之前提到了南北战争。啊哈所以我们知道,跟现在的部分中国爸妈一样(嗯?),19世纪中后期美国人也是打小孩的,还是用皮带打哦🧐
另外搬到加拿大也有阵了,看书看得我想尝尝滚烫的枫糖浆浇到雪/刨冰上是什么味道!
漂在加拿大 童年 绘本 美国 自然
以利为利
作者: 秦晖 / 李昌平 博集新媒 2021 - 11
紧扣“两会”热点,透视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秦晖、陶然、张曙光、李昌平、陈昌华、刘煜辉、陆磊、胡祖六、盛洪……中国最具影响力智库年度建言书。反思中国模式,寻找改革途径;分析当前焦点问题,厘清社会和未来发展迷局!《以利为利:求索住房与土地财政之路》关注住房、土地、户籍改革等焦点、热点话题。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正在经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城市化过程。
2023年9月19日 已读
薄薄一本,这里面的文章至少都是十年以上了。讨论了户籍制度, 廉租房,土地流转……专业性不需要太强就能看懂。
难得在书里看到温和批评政府的言论,虽然每一篇读着读着好像都隐晦地说了差不多的意思:这法规那条例实践到最后都变成了地方政府侵犯农民利益的工具(当然也可能设计的初衷就是= =)
有点好奇十年过去了,里面的问题有改善一些吗?也不是反问,毕竟我过去十年并没有生活在中国,没有看过翔实的调查报告以及数据分析,仅仅靠对新闻的回忆可能也会带入偏见。
中国 农业 漂在加拿大 经济 评论集
東京製造 豆瓣
8.7 (9 个评分) 作者: 塚本由晴 / 黑田潤三 译者: 林建華 田園城市 2007 - 5
從東京開始的都市建築冒險
建築物上有電車或道路穿梭、高速公路蜿蜒地跨在河川上空、車子可以開上直達大樓六樓屋頂的斜坡、住宅區中的高爾夫球練習場看起來就像個大籠子一樣……這些寡廉鮮恥的用途組合及空間構成,憑藉現代建築技術而出現在都市裡。可容許這種狀態存在的東京,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城市?
若以從事建築設計的價值觀為準,這個都市在人們眼前的映象只是充斥著該被唾棄的毫無價值的建築物。如果身邊淨是慘不忍睹的都市風景,那奉建築名作為圭臬只不過變成展示自己的興趣品味、擴張對漂亮照片的無謂憧憬而已。這樣下去連建築設計也立刻成為索然無味的無聊玩意兒罷了,讓人不禁悲觀地對未來失去信心。
但東京已經完全被上述所謂無價值的建築物所佔據了,也許我們不該逃避現實,而是思考如何將它們變成優點才對。若不能將己身周遭化為豐富的資源,就失去特地留在東京的意義了。作者意識到這種想法,開始思考如何化前述的不協調感為可用。若整理前述寡廉鮮恥的建築物,將常被形容為渾沌、混亂的都市現狀以報導形式來嘗試認同它們不也很好嗎?
東京都市這些並非建築上的構成美學或形式,而是以憨直地對應周遭環境與內容為優先目標的建物,作者以夾雜愛與輕蔑的感情稱它們為「濫建築」。而從透過建物的形式來觀察東京的現實這點來說,濫建築或許比任何建築家的作品都好。不論那個都市都會有獨特建築物反映出它們所選擇的都市狀況或價值觀,與其說這類建物是被東京說明,還不如說藉由這些濫建築說明了東京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故若不集合這類建物並將之連結在一起的話,將無法浮現出東京都市空間的特質,並找出身處之地究竟蘊含著怎麼樣的潛力。
東京製造的、被稱作「濫建築」的建物,全是因為當下有必要,於是盡可能地利用基地的所有要素,即時組裝建造出來的。涵構或歷史性無法得出文化面的解答,只有經濟效率高的解答才是最佳捷徑,也許東京並不要求直接答案之外的東西。這不是受文化薰陶的「建築」,而是被當成事物的「建物」。問題已不在調整比例等細節上。只有機能、或是無他人意志干涉的欲求。沒有角色,才能形成慾望的零度,甚至可說它們是常識之外的建物。不過東京就是這樣違反常理的地方,這些「建物」毋寧反映出東京的都市空間。用故事訴說歷史或訴諸文化的美化手法,反而顯得虛偽不實,這就是東京。
本書便是此一研究主題下的結晶成果。本書採用導覽形式,無軸線、都市界線曖昧的東京,是沒被導航系統組織過的巨大迷宮。有各種主題的導覽被製作出來,依使用者的目的重新編輯那個都市。就算是後來製作出的軟體,在組織都市使用方式的意義上,導覽就成為第二次都市計畫或系統化的工具。而導覽不需要結論,既沒有明確的開始、也沒有終點。這種形式最適合經常重複建設與破壞的東京。
這本導覽並非網羅東京全部,要把東京這個巨大的都市全體都當作觀察對象是辦不到的。但就算是如此龐大的都市,至少可以建物為中心,掌握一個被「整合」後的環境。作者以在都市內部以建物為始,觀察所有者與使用者,還有生活於其中的人們。這裡的觀察反映觀察者身體、心理上對當下東京的真實感受,可以為這城市的個別使用者或設計者需要系統化的時候提供幫助。只有從這裡出發才能開始真正的建築冒險。
2023年9月18日 已读
第一次听说滥建筑(da-me architecture)这个概念哎。里面的手绘图很有帮助,不知为何照片总看得我晃眼,可能真的是太小的地方塞了太多的东西吧。除了感慨大家发挥聪明才智利用空间之外,不得不感慨有些居民也真的是厉害的,头顶汽车轰隆隆过,出门就是墓地,墓地边上还有菜地……如此生活的境界啊。另外说东京urban code房子和房子之间至少留500mm,我还真伸出手来比划了一下哈哈。
这次无意间发现老爸的日语很好,忽然动了心想占他的光一起去日本旅游一趟。
建筑 摄影 日本 漂在加拿大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