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豆瓣
The Catcher in the Rye
8.1 (197 个评分) 作者: J·D·塞林格 译者: 施咸荣 译林出版社 1997 - 2
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霍尔顿几乎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他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要真正这样做,又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他这一辈子最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糊里糊涂地叫来了妓女;他讨厌虚荣庸俗的女友萨丽,却又迷恋她的美色,情不自禁地与她搂搂抱抱。
因此,他尽管看不惯世道,却只好苦闷、彷惶,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这可以说是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人物霍尔顿的悲剧所在。
如果·宅 豆瓣
8.5 (33 个评分) 作者: 有时右逝 / 丁长宏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 - 6
我们的青春就像一张点卡,虽然我们看不到它在远去,但是当我们被迫成熟时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已经走过了。
当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有网瘾。我们是80后,一个特殊的团体。我们用网络来安放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来满足我们彼此略显寂寞的心。
《如果,宅》,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整本书看似只是讲述了几个性格、背景完全不相同的网络宅男共同走过的一段岁月。
然而就是这一本讲述网络宅男普普通通的生活小说,在网络上出现至今——
无数人为它爆笑;
无数人为它感动;
无数人为它感慨;
无数人为它沉默。
因为它是真实的,它是阳光的,它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上世纪70年代我们把青春献给了高考,80年代我们把青春献给了诗歌,90年代我们把青春献给了电视,新世纪到来我们把青春献给网络。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属于四亿中国网民的网络青春。
破处之旅 (2008) 豆瓣
Sex Drive
6.9 (35 个评分) 导演: 西恩·安德斯 演员: 乔什·祖克曼 / 阿曼达·克鲁
其它标题: Sex Drive / 性爱之旅
十八岁的伊恩(乔什·朱克曼 Josh Zuckerman 饰)一直被好友奚落为“美国最后一个处男”,他一直被发好人卡,泡妞技术还不如14岁的弟弟。在网上认识一个叫“DANIELLE”的女孩后,似乎转机到来了,对方答应只要他前往诺克斯维尔市见他,就会和他发生关系。带着破处的愿望,伊恩与两个好友——万人迷兰斯(克拉克·杜克 Clark Duke 饰)和假小子费莉西亚(阿曼达·克鲁 Amanda Crew 饰)一起上路了。其实费莉西亚是伊恩一直很有好感的女孩,但是她似乎一直钟情兰斯,三个人同行一路,遇到各种爆笑奇事,也渐渐发现自己心底真正的情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