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o
Bach: 6 Suites for Cello, BWV 1007-1012 豆瓣
9.4 (28 个评分) Anner Bylsm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5年6月19日 出版发行: Sony
J. S. 巴赫的独奏大提琴组曲,BWV1007—1012,大约作于1717年,克滕。巴赫的这一套组曲采取标准的古典组曲形式,即集数种古典舞曲组成。当时克滕宫廷中有两位古大提琴演奏家阿贝尔与李尼希克,巴赫以这两位演奏家作为对象作成这套组曲,这套组曲谱系巴赫的第二位妻子安娜·玛格达琳娜抄下来,原谱没有速度标记。现在这套组曲的速度标记有多种历代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所标标志,公认的版本是19世纪著名大提琴家H.贝尔卡所标,卡萨尔斯所标版本也极为重要。(林逸聪)
毕斯马(Anner Bylsma),出生于1934年的荷兰大提琴家,他对巴洛克音乐投注了相当多的心力,1976年他成为第一位灌录巴洛克大提琴的演奏家,而且曾经灌录过维瓦第全部的大提琴作品。他所演奏的巴赫无伴奏评价相当高,虽然名气不大但是却是一位「巷内人」都知道的实力派大师,他两次灌录巴哈无伴奏大提琴曲加上他在巴洛克音乐上的努力,让大家以为他只在巴洛克音乐上钻研,其实巴洛克只是他擅长的类型之一。出身自音乐世家的毕斯马父亲是位长号手、作曲家、指挥家,他们家族中没有人学习过大提琴,1934年出生的他起初师承Carel Van Leeuwen Boomkamp,在老师身上学到对古乐以及古代大提琴的很多知识,1962-68年间,他在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担任大提琴首席,六零年代早期他与莱昂哈特、布鲁根等古乐名家,一起的组成的Quado Amsterdam,尝试用当代乐器诠释巴赫那个时期作曲家的作品,但是一开始合作毕斯马就觉得事情不对劲,因为不管他怎样轻柔的演奏大提琴,总是会将布鲁根的直笛声「盖掉」,后来他们发现答案是大提琴必须用「肠弦」。毕斯马的琴声充满了人性,他不以速度、炫技、华丽为诉求,展现的是宁静、内敛、沉思的味道,加上其大师风范精彩可期。(转自Marcelproust相关介绍)
此版录于1992年,使用了名琴Servais。
卡萨尔斯: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 豆瓣
9.2 (12 个评分) Pablo Casals
发布日期 1998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Disc 1
01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 I. Prélude 2:38
02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 II. Allemande 5:20
03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 III. Courante 3:03
04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 IV. Sarabande 3:28
05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 V. Menuets I et II 3:39
06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 VI. Gigue 1:50
07 Suite No. 4 in E-Flat Major, BWV 1010: I. Prélude 4:14
08 Suite No. 4 in E-Flat Major, BWV 1010: II. Allemande 5:06
09 Suite No. 4 in E-Flat Major, BWV 1010: III. Courante 3:44
10 Suite No. 4 in E-Flat Major, BWV 1010: IV. Sarabande 5:02
11 Suite No. 4 in E-Flat Major, BWV 1010: V. Bourrées I et II 5:49
12 Suite No. 4 in E-Flat Major, BWV 1010: VI. Gigue 2:55
13 Suite No. 6 in D Major, BWV 1012: I. Prélude 5:03
14 Suite No. 6 in D Major, BWV 1012: II. Allemande 8:09
15 Suite No. 6 in D Major, BWV 1012: III. Courante 3:52
16 Suite No. 6 in D Major, BWV 1012: IV. Sarabande 5:47
17 Suite No. 6 in D Major, BWV 1012: V. Gavottes I et II 5:17
18 Suite No. 6 in D Major, BWV 1012: VI. Gigue 4:14

Disc 2
01 Suite No. 2 in D Minor, BWV 1008: I. Prélude 4:10
02 Suite No. 2 in D Minor, BWV 1008: II. Allemande 4:10
03 Suite No. 2 in D Minor, BWV 1008: II. Courante 2:18
04 Suite No. 2 in D Minor, BWV 1008: IV. Sarabande 6:08
05 Suite No. 2 in D Minor, BWV 1008: V. Menuets I et II 3:27
06 Suite No. 2 in D Minor, BWV 1008: VI. Gigue 3:07
07 Suite No. 3 in C Major, BWV 1009: I. Prélude 4:15
08 Suite No. 3 in C Major, BWV 1009: II. Allemande 4:43
09 Suite No. 3 in C Major, BWV 1009: III. Courante 3:49
10 Suite No. 3 in C Major, BWV 1009: IV. Sarabande 5:00
11 Suite No. 3 in C Major, BWV 1009: V. Bourrées I et II 4:35
12 Suite No. 3 in C Major, BWV 1009: VI. Gigue 3:43
13 Suite No. 5 in C Minor, BWV 1011: I. Prélude 8:18
14 Suite No. 5 in C Minor, BWV 1011: II. Allemande 7:14
15 Suite No. 5 in C Minor, BWV 1011: III. Courante 2:54
16 Suite No. 5 in C Minor, BWV 1011: IV. Sarabande 3:37
17 Suite No. 5 in C Minor, BWV 1011: V. Gavottes I et II 5:33
18 Suite No. 5 in C Minor, BWV 1011: VI. Gigue 2:46
The sound of Pablo Casals 豆瓣
帕勃罗·卡萨尔斯 Pablo Casals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3年2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The greatest cellist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Pablo Casals is renowned for the inimitably beautiful timbre and expressive range of his playing. This extensive collection brings together his classic interpretations of the Elgar and Dvorák cello concertos, combined with a variety of suites, piano trios, national Catalonian dances and other showpieces.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豆瓣
9.6 (23 个评分) Janos Starker / Johann Sebastian Bach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1年11月8日 出版发行: Philips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编号BWV1007-1012,大约创作于1717—1723年巴赫时任科腾(Cothen)宫廷乐长期间。
这些组曲目前无法确定其具体的创作年代,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根据对组曲的各种因素和特点的分析,它们应该在于1720年(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手稿上的完成年份)之前完成。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作品完全不受重视。除了偶尔以练习曲(etude)的身份出现外,根本无缘在音乐厅里演奏。在十九世纪,甚至有很多著名作曲家尝试为它们加上钢琴伴奏。加泰羅尼亞大提琴家卡萨尔斯是历史上对于这些组曲的推广有着里程碑式的贡献和影响的人。他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录制的第一套全部组曲录音时到今日,仍旧被专业音乐家和业余爱好者奉为楷模。
不同于小提琴组曲和奏鸣曲,巴赫并没有留下他大提琴组曲的原始手稿。尽管目前有各种净版(urtext),但都是根据巴赫第二任妻子马格达连娜·巴赫和其他同时代人留下的抄写手稿为基础进行的审核与编订。
六组三十六首作品按照当时流行的法国风格组曲所组成。每首组曲在曲式上包含6个快慢不同的乐章。
不同于其他乐器的组曲和奏鸣曲,巴赫在这里构建了一种更加循序渐进和连贯统一的风格,每首组曲在结构上都按照严格的曲式谱成。而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乐章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是交响曲的先声。前奏曲、阿列曼德和库朗特往往构成一个不规则但内容统一和连贯的快—慢—快结构;其后是慢速的萨拉班德,该乐章的音乐性格和内容都在组曲中明显的与其他乐章不同,而这种特点更是未来交响乐或奏鸣曲柔版(Adagio)乐章的预示;其后的小步舞曲或其他三拍子快速舞曲在曲式和音乐情感的发展上连接了前面慢速乐章与终曲快速乐章吉格(Gigue)。
[编辑] G大调第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 1007前奏曲 (Prelude)
阿列曼德(Allemande)
库朗特(Courante)
萨拉班德(Sarabande)
華麗曲(Galanteries):小步舞曲(Minuet)
吉格(Gigue)
[编辑] d小调第二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 1008前奏曲 (Prelude)
阿列曼德(Allemande)
库朗特(Courante)
萨拉班德(Sarabande)
華麗曲(Galanteries):小步舞曲(Minuet)
吉格(Gigue)
[编辑] C大调第三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 1009前奏曲 (Prelude)
阿列曼德(Allemande)
库朗特(Courante)
萨拉班德(Sarabande)
華麗曲(Galanteries):布列(Bouree)
吉格(Gigue)
[编辑] 降E大调第四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 1010前奏曲 (Prelude)
阿列曼德(Allemande)
库朗特(Courante)
萨拉班德(Sarabande)
華麗曲(Galanteries):布列(Bouree)
吉格(Gigue)
[编辑] C小调第五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 1011前奏曲 (Prelude)
阿列曼德(Allemande)
库朗特(Courante)
萨拉班德(Sarabande)
華麗曲(Galanteries):加沃特(Gavotte)
吉格(Gigue)
[编辑] d小调第六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 1012前奏曲 (Prelude)
阿列曼德(Allemande)
库朗特(Courante)
萨拉班德(Sarabande)
華麗曲(Galanteries):加沃特(Gavotte)
吉格(Gigue)
卡萨尔斯: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豆瓣
9.3 (41 个评分) Pablo Casals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7年9月16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演奏巴赫这六首无伴奏组曲,最富于启示性的也是最早的权威的版本,当然是卡萨尔斯3O年代后期的这个录音。这些组曲曾被相当多的音乐家演绎,卡萨尔斯的浑厚有力,富尼埃的舒展如歌,罗斯特罗波维奇轻盈而显得匆忙,初听上去简直就象不同的作品。卡萨尔斯的录于30年代(36年至39年)大师刚过了60岁之后。我一向怀疑四十年代和之前的所谓历史录音,认为无论上一代大师们的演奏如何精彩,但毕竟录音技术有限,很难保留真实的演奏的音响。如果把罗斯特罗波维奇的演奏看作一幅色彩斑谰的油画。卡萨尔斯就是早先古朴的铜版画,线条坚实挺劲,具有难以想象的力度,像是凸现于整个画面之上种线条一旦在你面前显出须眉皆动而欲飞舞之状时,真是要令人心魄俱与的。巴赫的精神,在这里始终是回荡在音乐的空间之中,而不是从中沁出来。
卡萨尔斯手指的力量惊人,不知是否得益于他边拉琴边抽雪茄的缘故,大提琴像是他的一件玩具。长期来,卡萨尔斯的这套录音已被公认为为这个作品的里程碑式的权威演绎。他的这一成就来自他对这部巴赫巨着的长达几十年的精心研读和作品精髓的发掘。据他自述,从13岁时他在一家旧书店发现这套作品的乐谱开始,他在这套作品上每天研读练功12年,到25岁才鼓起勇气第一次公开演奏其中的一部全曲。又过了35年,才在录音公司的长期不断催促之下答应录制这套作品,使我们今日能得以领略一代大师对这套作品的解读。
最好的时光系列之2-自由探戈 豆瓣
9.4 (10 个评分) 李哲艺
发布日期 200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风潮唱片
《自由探戈》是最具质感的原音重现,最有默契的三重奏组合,14首展现环宇万千风情、令流浪因子摇摆舞动的世界民谣。放心飛到地球的另一端,那儿有我梦想和记忆的足跡——当代最杰出三重奏组合竖琴李哲艺、小提琴林天吉、大提琴欧阳慧儒葛莱美奖录音大师Kavichandran Alexander精彩捕捉演奏生命力!发烧天书TAA杂志形容Kavi的作品:《是我们一致追求的极境!》
李哲艺简介
李哲艺,“美国国际爵士竖琴大赛”第一位亚洲获奖者,也是全方位作曲和编曲家,不只国内顶尖乐团如国家交响乐团、台北市立交响乐团、长荣交响乐团等持续邀约创作,世界一流乐团的音乐家如柏林爱乐、汉堡交响乐团等也相继演出其作品;此外,更多次与杨乃文、郭富城、陈奕迅、张震岳、蔡依林等流行乐界天王天后合作。他的作品特色在于能结合多种表演艺术形式,如《掌中随想曲》、《八方风云会中洲》、《庙埕》等管弦乐团作品,或大稻埕偶戏馆的《老鼠娶亲》和佛朗明哥舞剧《梦舞潘金莲》等剧场配乐都出自他手,创作及编曲数量高达上千首。
林天吉简介
目前担任宙斯爱乐管弦乐团小提琴首席、台北爱乐管弦乐团常任指挥的林天吉,是台湾年轻一辈最杰出的小提琴家与指挥家。他是台湾第一位单场演奏三种版本《卡门幻想曲》的小提琴家;其指挥师事大师亨利?梅哲,是台湾第一位未满三十岁就带领职业乐团到欧洲国际音乐节演出的指挥家。他亦致力于使古典音乐摆脱严肃印象,贴近普罗大众的生活、更具亲和魅力。
欧阳慧儒简介
欧阳慧儒,台湾各大乐团争相邀请的大提琴演奏家,演奏充满了爆发力与灵活性,各式各样的音乐在他的手中都游刃有余。参与过的乐团表演不计其数,曾担任台北世纪交响乐团、台北市立交响乐团、YMCA乐团、青年音乐家管弦乐团之大提琴手,目前为台北爱乐室内及管弦乐团、宙斯爱乐管弦乐团大提琴首席。其演奏亦出现在流行演唱会的舞台、广告配乐里,具有多元的演奏经验。
捕捉器乐演奏鲜活质感-录音大师Kavichandran Alexander
国际级的发烧录音大师Kavichandran Alexander曾与无数世界顶尖乐团乐手合作,包括著名的爵士乐团Weather Report、圣彼得堡学院交响管弦乐团(Saint Petersburg Academic Symphony Orchestra)、印度国宝级音乐家Ali Akbar Khan、滚石音乐杂志“史上百大吉他手”第八名也是电影《乐士浮生录Buena Vista Social Club》重要推手与原声带制作人Ry Cooder 等人。其中由Kavichandran Alexander(以下简称Kavi)自创厂牌Water Lily录制出版,Ry Cooder和印度音乐家Vishwa Mohan Bhatt合作演出的世界音乐专辑《A meeting by the River》更荣获第36届葛莱美奖的殊荣。
Kavi之所以享有盛名,在于他录音时能正确掌握住音乐的神髓,展示出乐器鲜活的质感和动态。Kavi擅长使用单点录音技术捕捉演奏空间的回声效果,并能藉由调整乐器的位置和麦克风的收音点,使乐器音符听来层次分明、饱满剔透。就连拥有丰富唱片录制经验的音乐家李哲艺,在听到Kavi此次录制的成品后都赞叹:“以单点录音技术来说,在台湾很少听见能将小提琴的高音录得那么漂亮!”
Kavi在音响录制水平及音乐格调上的高标准要求,使他在现今音响与录音界显得独一无二,并受到西方录音和音乐界一致赞扬!发烧天书TAS杂志曾经形容他的作品“是我们所一致追求的极境”。此次来台录音为了寻找最低杂音干扰、音场环绕效果最好的录音空间,Kavi和制作人吴金黛耗时多日,在克服种种环境问题后,终于在芦洲功学社演奏厅完成符合Kavi严苛标准的声响空间,堪称为大师顶级录音美学又一巅峰代表作!
01 深情相吻 Besame Mucho 2:52
美国十大流行歌曲榜首,披头四、多明哥、卡列拉斯等接连翻唱
02 遗忘 Oblivion 4:37
探戈大师皮耶左拉之作、王家卫电影《春光乍现》配乐
03 自由探戈 Libertango 2:31
和探戈划上等号的皮耶佐拉最经典代表作
04 明亮的窗户 Fenesta Che Lucive 3:47
“三大男高音”帕华洛帝、“声乐大王”卡罗素经典演唱曲
05 查尔达斯舞曲 Czardas 4:59
意大利作曲家吉普赛舞曲名作,日剧《交响情人梦》配乐
06 来自依帕内玛的女孩 The Girl From Ipanema 4:08
Bossa Nova百听不厌名曲,Billboard连续十二周排行榜前五名惊人纪录
07 假面游行 Tico Tico 2:44
掀起好莱坞森巴热潮的巴西名曲
08 我的太阳 O Sole Mio 4:00
世足赛三大男高音首度同台献唱,引爆乐迷收藏热潮名曲
09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Hungarian Dance No.5 2:37
卓别林电影《大独裁者》、知名韩剧《我的女孩》等配乐
10 归来吧苏兰多 Torna A Surriento 3:44
“世界三大男高音”帕华洛帝的绝响名曲之一
11 雀鸟 La Cumparsita 2:55
来自乌拉圭、风行全球的探戈界国歌
12 丹尼男孩 Danny Boy 3:52
与“夏日最后玫瑰”、“强尼从军去”并列爱尔兰最负盛名民谣
13 玉米穗 El Choclo 2:57
阿根廷探戈名曲,爵士巨匠路易,阿姆斯壮翻唱夺下排行榜冠军
14 绿袖子 Greensleeves 4:05
世界知名英格兰民谣
Yo-Yo Ma Plays Ennio Morricone 豆瓣
9.6 (72 个评分) Yo-Yo M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马友友的电影琴缘】专辑中,颜尼欧·莫利克奈重新为「海上钢琴师」、「新天堂乐园」、「教会」、「四海兄弟」、「真爱伴我行」、「黄昏三镖客」、「铁面无私」、「越战创伤」、「狂沙十万里」、[嘉莉珐夫人]、[摩西传]、[马可波罗]这些跨越半世纪的电影音乐创作重新编排全新的管弦乐编曲,莫利克奈保留了原乐章的结构,同时为马友友的大提琴编排乐章情绪的切入点,让马友友跟他的大提琴有最精彩的挥洒与表达的空间。而马友友在演绎过程中,一再地赞叹这些旋律带给他的震撼与内心的非凡感动,在这样的心情下,马友友捕捉莫利克奈旋律的情感,不但与旋律本身演出精采的对位,更释放出如慕如诉戏味十足的琴音,无论是「教会」里那种哀莫大于心死的慨叹,还是「黄昏三镖客」中紧绷的江湖霸气,我们彷佛又笼罩在莫利克奈那种揉合意大利豪迈情怀与前卫音乐的创作思维的空间,并再次体验到电影音乐捕捉影像灵魂的精髓。而大提琴音特有的音色,更为每首曲子增添了深入内心的浪漫伤怀。

这个前所未有的梦幻合作,由莫利克奈为马友友亲自指挥罗马交响乐团伴奏演出。莫利克奈盛赞,马友友为大提琴与管弦乐之间创造了一份情同手足的深刻情谊,而这些乐章在大提琴演奏下,更是依然保有每一部电影原来的情境气氛。在与颜尼欧莫利克奈合作过后,马友友以简单诚挚的话语赞美这位传奇的配乐大师--「对我来说,你就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千言万语 大提琴的爱恨情愁 精装) 豆瓣
秦立巍 类型: 古典
出版发行: 九龙爱乐者唱片音乐工作室
Li-Wei Qin is a Chinese-Australian cellist. He was nominated for the 2010 ARIA award ARIA Award for Best Classical Album for the album Beethoven Cello Sonatas. The album was a duo with Filipino pianist Albert Tiu.
Haydn Cello Concerto No.1&No.2 豆瓣
9.4 (17 个评分) Mstislav Rostropovich / 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0年3月14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罗斯特罗波维奇无疑是如今最为出色的大提琴演奏家,在他专心沉醉于大提琴演奏的艺术生涯黄金时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唱片,录制了几乎所有著名作曲大师的大提琴独奏曲、奏鸣曲以及协奏曲。而这张于1976年录制的《海顿第一、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则是经典中的经典。2000年,EMI再次将它收录到“GREAT RECORDINGS OF THE CENTURY(世纪伟大录音)”系列当中,可见其受欢迎程度。海顿的这两首协奏曲无疑是古典主义时期最受欢迎的协奏曲之一,而罗斯特罗波维奇在这里的演奏则显得无懈可击,大提琴的音色刚强、温暖而富有力度,技巧是出类拔萃的,更可贵的是罗氏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也极其精准而贴切。担任协奏的圣马丁室内乐团更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作品的最佳演绎组合,乐团的音色柔美,很好地衬托起独奏大提琴的辉煌。唱片的录音十分优秀,大提琴的音色尤为厚重、空气感非常强,经过EMI独家的art技术处理后,音质更上一层楼。著名的企鹅评价也予以三颗星的高度评价。
富尼埃演奏德沃夏克、布鲁赫、布洛克作品 豆瓣
Alfred Wallenstein / George Szell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0年5月1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详细内容: 1. Concerto for Violoncello and Orchestra in B Minor, Op. 104: 1. Allegro2. Concerto for Violoncello and Orchestra in B Minor, Op. 104: 2. Adagio ma non troppo3. Concerto for Violoncello and Orchestra in B Minor, Op. 104: 3. Finale. Allegro moderato4. Hebraic Rhapsody For Violoncello And Orchestra: Schelomo - Pierre Fournier5. Kol Nidrei, Op. 47, Adagio On Hebrew Melodies For Violoncello And Orchestra: Adagio ma non troppo - Un poco piu animato - Bruch广告语: 德沃夏克、布鲁赫、布鲁克:大提琴协奏曲/大提琴演奏大师皮埃尔·富尼埃演奏,柏林爱乐乐团、巴黎拉莫鲁管弦乐团协奏
The Piano Guys: Hits Volume 1 豆瓣
9.2 (18 个评分) Jon Schmidt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2年1月30日 出版发行: The Piano Guys
For many years Jon Schmidt (pianist) and Steven Sharp Nelson (cellist) had their separate music careers – each with their own countless stage performances and multiple Billboard-charting album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it’s been difficult to find them apart, due the demand of audiences worldwide to see them together. Their musical chemistry, stage-spontaneity, and collaborative arrangements are incomparable.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they have created a full-length, joint album—comprised of all their big hits on YouTube released in the first six months of joining “The Piano Guys.” Jon and Steve have created a new genre of music – piano and cello music, but like you’ve never heard them before—from the innovative classical/hip-hop Michael Meets Mozart to the beautifully-emotive Bring Him Home; cool covers that reinvent artists such as Adele and David Guetta; and fresh classical remakes that pay an edgy tribute to the greatest composers, such as Bach and Beethoven. Call it what you will, this music is most often described not by placing it in a “category” of music, but rather simply with one adjective. Inspiring. Gifted cellist Steven Sharp Nelson has thrilled audiences with his passionate playing and appeared on more than a dozen award winning cds. In his solo debut, Steven Sharp Nelson presents a powerful collection of memorable pieces tenderly arranged for cello. Also, featuring timeless performances with Jon Schmidt, Peter Breinholt, David Tolk, Marshall McDonald, and Paul Cardall. Songs include: 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Prelude,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All Creatures of Our God and King, and many others.
钢琴伙计 豆瓣
9.4 (25 个评分) The Piano Guys / Jon Schmidt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2年10月2日 出版发行: Sony Masterworks
The Piano Guys have become a YouTube sensation with their clever and inspiring takes on popular music and creative videos that accompany them. From Beethoven to Adele, their eclectic mix of classical, film score, rock, and pop favorites resonate with audiences across generations and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eir debut album on Sony Masterworks includes songs featured in their hit videos, including their latest viral smash, a distinctive take on One Direction's "What Makes You Beautiful."
探戈灵魂 豆瓣
9.5 (61 个评分) 马友友 类型: 拉丁
发布日期 1997年10月2日 出版发行: Sony
由马友友演奏的专辑《探戈灵魂》是由阿根廷著名作曲家阿斯托皮亚左拉(Astor Piazzolla 1921-1992)所作。专辑的制作人是阿根廷享誉盛名的奥斯卡卡斯特罗那维斯(Oscar Castro-Neves)。这张专辑共有十一个曲目,全为阿斯托皮亚左拉所创作。皮亚左拉这位在法国受到正规作曲法训练的阿根廷作曲家,最终选择了将探戈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和生命。是他赋予了探戈新的生命力。
虽然马友友录制了上百张CD, 这张专辑仍是他最喜爱的专辑之一。正如他所说:“皮亚左拉的探戈完全不同于你以往所听到的探戈。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见到皮亚左拉本人。” 在马友友录制这张唱片时,皮亚左拉已经离开人世。所幸的是马友友和皮亚左拉生前的好友及工作伙伴一起演奏并录制了这张唱片。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全六曲) 豆瓣 豆瓣
9.8 (71 个评分) 史塔克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9年10月15日 出版发行: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所有演奏版本中,最爱还是史塔克1992年在RCA的录音。”日本乐评家武田明伦如是推荐。在1999年的“名曲名盘300”中,此录音版本更名列第5,乐评界与古典发烧友一致高度评介!
巴赫的六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 1007-1012)是无伴奏乐曲中最早闻名于世的典范,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都举世无双,自1901年被卡萨尔斯“发现”并介绍给全世界的听众以来,它们便成了无限意义的延伸,更被誉为演奏家技巧与修养的试金石,史塔克、罗斯特罗波维奇、傅尼叶、马友友等无数大师都屡次争相诠释这一纪念碑式作品。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演奏家,史塔克已经先后五次灌录巴赫的这一惊世巨作,都获得了极好的评论,并为他带来了1998年度葛莱美“最佳器乐独奏奖”的荣耀。本专辑收录的是他在70岁高龄之际,于RCA灌录的第五次录音。史塔克认为对美的追求永无止境,他冀求每一次的演奏,都能更接近这套乐曲的真理。
对比以前的四次,此第五次演奏里,细节更多,表现也更精确,史塔克在展现着他的速度与演奏力度的同时,以其一贯充满活力的风格诠释着,琴声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情和坚毅。
Love Story meets Viva La Vida 豆瓣
9.3 (43 个评分) Jon Schmidt / Steven Sharp Nelson 类型: 轻音乐
发布日期 2009年6月1日 出版发行: Jon Schmidt&Steven Sharp Nelson
单曲名称:Love Story meets Viva La Vida
单曲创作:Jon Schmidt
单曲演奏:Jon Schmidt&Steven Sharp Nelson
发行时间:2009年06月
发行方式:数字发行
单曲类型:纯音乐单曲
所谓神曲 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 谁曾想过 两首大热的流行单曲 会被用这样的方式结和;Taylor Swift《Love Story》加上Coldplay《Viva La Vida》钢琴加上大提琴 就成了这首神曲;虽然这首歌才在Youtube上放出不到一个月 却已经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MV的视频到处流传;现如今 拼贴已不是时髦的事情 流行歌手的专辑里 把歌曲随便拼一拼就是一个Bonus;但当我们听到熟悉的旋律以这样的方式响起 还是不自觉的被他吸引。
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原来可以碰撞的如此完美 而这样一首曲子 仅仅是作曲家Jon Schmidt的一个游戏之作,她听到七岁的女儿在听这首《Love Story》灵感突发创作了这首曲子他找来Steven Sharp Nelson加了弦乐做了改编 再加上那个有点诙谐的MV 注定让这首曲子成为流行的经典
创作者自述:
独白大意:这段曲子是献给我女儿萨拉的,7岁的小可爱~她喜欢Taylor Swift这首歌,最喜欢其中那段调子改变的地方,好像男孩先很害怕未来的岳父不答应,后来他终于对女朋友高兴地说,我和你爸爸谈过了,然后向她求婚,一起选婚纱(好早熟的小姑娘)~我加长了这一部分~然后我觉得应该转到Coldplay的Viva La Vida上了,所以这就是Love Story遇见Viva La Vida
Okuribito / 入殓师 ost 豆瓣
9.2 (78 个评分) 久石让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08年9月16日 出版发行: UNIVERSAL SIGMA(P)(M)
由于乐队解散,大提琴手小林大悟(本木雅弘饰)就此失业。他和妻子美香(广末凉子饰)一起离开东京回到了老家山形县。然而即使在山形,没有实用一技之长的大悟还是很难找到工作。
“年龄不限,高薪保证,实际劳动时间极短。诚聘旅程助理。”一张条件惹眼的招聘广告吸引了大悟,不料当他拿着广告兴冲冲跑到NK事务所应征时却得知——“啊,那个是误导,我们要找人给去那个世界的人当助理。”事务所老板佐佐木(山崎努饰)向大悟说明了工作性质,所谓的“旅程助理”其实就是入殓师,负责将遗体放入棺木并为之化妆。
大悟踌躇良久,但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他含糊其辞地对美香说自己当的是婚葬仪式助理,让她误以为是婚礼助理。
人妖青年、舍下幼女去世的母亲、带着无数吻痕寿终正寝的老爷爷,在各式各样的死别中,大悟渐渐喜欢上了入殓师这份工作。然而美香知道真相后,和他吵了起来……
久石让为影片《入殓师》的配乐。VBR
听一遍感觉还不错,喜欢久石让的朋友一定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