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一
庄子三篇疏解 豆瓣
作者: 王厚琛 / 朱宝昌 1991
庄子三篇疏解
2018年11月27日 已读
“因彼我的对立,占主动地位的毕竟是我,我丧了,彼也就跟着丧了。”笑了三分钟hhhh……“一切是非之争都是以偏见纠正偏见”。以及,庄子倒和卡尔巴特有颇多互通之处。又以及,养生主的解释竟然让我想到降临里外星人的文字。
古代文学一 爱智
钟与鼓 豆瓣
The Bell and the Drum: Study of Shih 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作者: 王靖献 译者: 谢谦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
《鐘與鼓》在國外的《詩》學以及中國文學研究中是頗具代表性的:一是他的研究建立在中西比較文學的基礎上,再則是引入西方現代詩歌批評的新方法,同時也廣泛吸收了傳統研究——從漢代經學家到當代學者——的某些方法與成果。
本書作者王靖獻是將套語理論系統引入中國古典詩歌研究中的第一人。一方面,他根據中國語言和韻律的特點,對專為分析西方敘事史詩而發明的套語理論作了相應的修正與擴充,使之可應用於《詩經》這樣的東方抒情詩的研究之中,從而豐富了套語詩歌的理論。另一方面,他又運用這一批評方法,從《詩經》的形式入手,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創作方式及其美學意蘊進行了系統深入的分析,且創獲很多。比如,他認為,“興”即套與理論中的“主題”概念,是一種套語式的表現結構,也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創作方式。“興”句所詠景物並不一定是詩人眼前親歷的實景實事,而是平時貯存于詩人記憶之中的現成的套語結構,它們與詩歌所詠的內容有著內在的聯繫。
2018年4月24日 已读
“以形式作为理解功能的线索,以风格来确定思想特点。”以经解经,文法分析,可以,这literary analysis很硬核。
古代文学一 研究法 需重读 预言咏
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1卷) 豆瓣
作者: 袁行霈 主编 中华书局 2007 - 6
关于此书的体例等等,在卷首的凡例中已经有所说明,这裹就不重复了。作者只想对本书的定位再强调以下两点:一、这既是一部高校的教材,也是一部供社会上广大读者阅读的书籍,二者并重;二、作者们追求一定的学术性,以严肃的学术态度编纂本书,希望在选目、注释、评析等各方面都能体现作者们自己的研究心得,并就作者们学力所及尽可能吸取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注明出处,并不因为是一部作品选注而放松学术的要求。作者希望读者有此一书在手,便可对古代文学的精华大致上有所了解;倘能熟读这一千篇作品,便可在古代文学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各编的主编和担任注释工作的学者,都有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的丰富经验。本书凝聚了他们的教学心得和研究成果,这体现在资料的取舍与注释的详略之间,也体现在对一些疑点、难点的解释上,细心的读者不难窥其究竟。在编纂本书的过程中,参加工作的各位学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关系。
2013年1月15日 已读 壬辰年末先秦部分。这书的亮点全在后面的评注,但没有人带着看的话还真是没什么大用,但光是讲成高中文言文的范式也是无聊的,总之属于自学高级书,但也只是领进门而已
古代文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