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擬仿物與擬像 豆瓣
作者: 尚.布希亞 (Jean Baudrillard) 译者: 洪凌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8 - 6
本書是當今後現代大師布希亞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認為,後現代的文化現象充滿了他所謂的「擬像活動」,現實界已然消失,擬像也非傳統模仿論所言對現實的擬仿,而是虛構物的再仿複製。所以,整個後現代的社會乃是一個超越現實的場域。作者對後現代的文化現象剖析入微,所提出的理論設構及術語在人文及社會學科內均已被廣泛引用。


目 錄

‧關於布希亞的它方與它者
‧擬仿物的形構進程
‧歷史:退卻的劇景
‧《末世災厄》
‧《中國症候》
‧《現代啟示錄》
‧波爾堡效應:內爆與倒退
‧超市場與超商品
‧意義在媒體中的內爆
‧全然的廣告,零度地基的廣告
‧複製體的故事
‧幻象投影機
‧《潰撞》
‧擬仿物與科幻小說
‧動物:地盤與變身
‧餘留物
‧迴轉不停的屍身
‧價值的最後探戈
‧說嘴虛無主義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豆瓣
8.8 (8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保罗·萨特 译者: 汤永宽 / 周煦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 4
2021年8月11日 已读
读的Mairet翻译的英文版。萨特的大概意思了解了,存在主义其实是一种积极的虚无主义。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那么并没有什么崇高的意义预先存在(虚无主义的体现),每个人并没有所谓的使命、命运在等着他去完成,他的人生是一个只有到死亡才算完成地作品,他可以自由地(但是in despair)去成为自己,追求自己的意义。没有人注定成为XX(可替换为coward/hero/loser),如果说他是一个XX,那是他每一刻的行为使他成为了XX,也就是萨特是相信free will的,也就是乐观的。
哲学 存在主义 萨特 西方哲学
科学哲学 豆瓣
Philosophy of Scienc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9.2 (27 个评分) 作者: 奥卡沙 译者: 韩广忠 译林出版社 2009 - 1
《科学哲学》为当代科学哲学中的主要问题提供了一幅清晰准确的鸟瞰图。何为科学?科学是否客观?科学能否解释一切?萨米尔·奥卡沙开篇扼要介绍科学发展的历程,继尔探讨科学推理的本质、科学领域的革命以及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等理论问题。作者还审视了专门科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科学和宗教之间的争端,以及科学作为双刃剑的利与弊。
我的世界观 豆瓣
作者: 爱因斯坦 译者: 张卜天 商务印书馆 2018 - 6
这本获爱因斯坦本人首肯的小书收录了他关于人生、科学、政治、宗教、教育、犹太人、经济、和平等问题的文章。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的人生态度、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类命运的深挚关切。
失控 豆瓣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谷歌图书
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
8.3 (10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凯文·凯利 译者: 东西文库 新星出版社 2010 - 12 其它标题: 失控
《失控》,全名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
2006年,《长尾》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在亚马逊网站上这样评价该书:
“这可能是90年代最重要的一本书”,并且是“少有的一年比一年卖得好的书”。“尽管书中的一些例子在十几年后可能有些过时,但(它们所表达的)信息却越来越成为真知灼见”。“在那时人们还无法想象博客和维基等大众智慧的突起,但凯利却分毫不差地预见到了。这可能是过去十年来最聪明的一本书。”
这是一部思考人类社会(或更一般意义上的复杂系统)进化的“大部头”著作,对于那些不惧于“头脑体操”的读者来说,必然会开卷有益。
《失控》成书于1994年,作者是《连线》杂志的创始主编凯文·凯利。这本书所记述的,是他对当时科技、社会和经济最前沿的一次漫游,以及借此所窥得的未来图景。
书中提到并且今天正在兴起或大热的概念包括: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等。说它是一本“预言式”的书并不为过。其中必定还隐藏着我们尚未印证或窥破的对未来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