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周易评注 豆瓣
作者: 唐明邦 主编 1995 - 8
《周易评注(修订本)》主要讲述了:《周易》注疏,数以千计,文字内容,鲜有确诂;文化价值,迄无定评。本不积细流无以致江海之旨,愿将此书公诸同好,期献千虑之一得。于《周易》体例之改变,作了大胆尝试。坚持经、传区分原则,将《彖》、《象》、《文言》独立,破千余年来经、传间杂陈例,俾于经、传文化内涵之剖析以提供方便。然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彖》与《小、象》同经文联系较紧,独立之后,仍殿经文,以便参照。
经、传内容之评注,既重义理剖判,亦重象数分析。克服“以象解经”的局限,力避牵附。欲视《周易》为最古百科知识小集,竭力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史学、宗教、民俗、科技诸方面,发掘其文化内涵;于其哲学思想闪光,尤加注意。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6-20 00:32:36
国学
左传战国策讲演录 豆瓣
作者: 郭丹 2008 - 11
《左传战国策讲演录》是郭丹教授从文学角度来研究《左传》和《战国策》两部先秦典籍的讲堂实录,共分十讲,约30万字。对于《左传》一书,作者主要分析了它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分析了书中的人物形象,总结《左传》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特征;同时,作者还对全书中的战争进行了细致的统计,论析了《左传》的战争思想。对于《战国策》一书,作者主要分析了《战国策》的思想特征,考察了《战国策》史料的真伪,列举历代学者对《战国策》的评价;分析了《战国策》的人物形象,还对战国策士的智慧与谋略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对《战国策》的文学成就进行了总结。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5-17 09:23:31
国学
论语新注新译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杨逢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3
本書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 運用現代語言學方法考釋先秦漢語疑難詞句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之階段性成果。
先秦古籍中 存在許多古今聚訟紛紜見仁見智 的疑難詞句,«論語»在這一點上尤其突出。 由 於該書自 古以來至高無上的地位, 宋代以來更居於«四書»之首,可謂注者蜂起,注本盈篋,僅程樹德«論語集釋» 所引書目 即達六百八十種。許多詞句,有著多種解讀, 仁智互見, 聚訟紛紜, 讀者病之。因此,寫作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對«論語»中古今見仁見智的疑難詞句作出 正確的解讀, 以期給廣大讀者提供一個在注釋方面較以往各注本更爲準確的譯注本。 如何能作出較爲正確的解讀? 君不見,各注家不都説自己注得最好麼? 爲解決這一困惑,我們採取也許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辦法, 即,用清代高郵王氏父子釋讀古書疑難詞句的方法( 大致相當於楊樹達先生之“ 審句例” 、王力先生所説要注重語言的社會性的方法) 來解決«論語»中的這類問題。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3-17 22:28:02
国学
孙子兵法 豆瓣 Goodreads
9.3 (6 个评分) 作者: 孙武 译者: 陈曦 译注 中华书局 2011 - 9
《孙子兵法》十三篇涉及军事理论、实践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既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杨炳安先生的《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为底本,吸取古今整理、注释、校勘的优秀成果,对《孙子兵法》全文进行注译,每篇逐一题解,资料丰富,解说详尽,尤其是将孙子思想放在先秦诸子、先秦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阐发,颇多新论。这是一部学习、研读《孙子兵法》的优秀读本。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2-07 23:51:09
国学
孙子兵法 豆瓣
9.2 (40 个评分) 作者: 孙武 译者: 郭化若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 7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不穷。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为《孙子兵法》作注的乃一代枭雄曹操,字里行间不乏曹操的真知灼见。当代著名军事家郭化若更是长期研究《孙子兵法》,不但为全文作了校勘、注释、今译,还撰有题解及考订、评论文字,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浅显易懂。本书在郭化若注评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曹操的注,将孙武、曹操、郭化若的军事思想融为一书,以裨读者把握我国两千年来军事思想演化的脉络。同时为方便阅读,在开本、版式、装帧等方面亦作了精心的设计。堪称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2-07 23:50:19
国学
孙膑兵法校理 豆瓣
作者: 孙膑 撰;张震泽 校注 1984 - 1
《孙膑兵法校理》讲述了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中,还有不少的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2-05 10:43:34
国学
春秋繁露义证 豆瓣
作者: 苏舆 译者: 锺哲 点校 中华书局 1992
春秋繁露是西汉董仲舒的主要著作,一般认为系后人辑录成帙。至有清一代,才出现两个较完善的校注读本。宣统年间,湖南平江苏舆,字厚菴,兼取廬校凌注,广采前人研究成果,[随时答录],成《春秋繁露义证》,是目前为止校订春秋繁露较完善的本子。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1-04 12:48:31
国学
孔学古微 豆瓣
作者: 徐梵澄 译者: 李文彬 / 孙波 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8
徐梵澄英语著作首次翻译成汉语。
20世纪60年代,侨居南印度琫地舍里的徐梵澄先生,开始向印度乃至西方全面介绍中国文化传统之菁华,第一本英文著作便是《孔学古微》。
书中,徐梵澄先生旨在向外国学者全面介绍孔子,包括生平、著作,教导以及思想。在徐先生看来,这是一本讲述君子品格的书。
徐梵澄先生认为,我们个人在自己的记忆中可能会忘掉许多东西,但一个民族却不能,它不能忘记自己的传统,不仅不能忘记,而且还要在传统中获得新的知识,并且用现代眼光重新理解它和评估它,这正是学者的工作。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1-01 03:02:13
国学
论语本解 豆瓣
作者: 孙钦善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4
《论语本解》包含对《论语》的注释、今译和附沦。注释和今译是作者在《论语注译》(1990年)的基础上增订完善而成的。不同于目前通行的各种《论语》注译本,本书的注释更加精当,尤其十分注意运用《论语》自身的语词互解互证,这对于理解《论语》本意非常必要,而且更有举一反三的好处。加上简洁的译文和通过附论对孔子及《论语》的全面解说,凡是希望了解《论语》的人,这是一本合适的入门书;对于《论语》研究者,本书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30 15:24:39
国学
论语集释(全四册) 豆瓣
作者: 程树德 中华书局 1990 - 8
新编诸子集成收入先秦到唐五代子书,着重选收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的。个别不属于子部的书如班固的白虎通义,因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拟选入。
全书分两辑,第一辑所收子书与旧本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经常要阅读或查考的书。每一种都选择到目前为止较好的注释本。极少数尚无注释本的,另行注释。有的书兼收数种各具优长的注本。为保持体例基本一致,除个别书外,一般只收用文言或浅近文言撰写的注本。各书正文、注文一律加以新式标点,校正版刻或排印错误。
第二辑,收集第一辑这外的其它子书。其中大部分没有现本,凡有必要进行注释的,应加注释,其余的选择较好的版本进行点校。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30 15:24:01
国学
論語譯註 豆瓣
9.4 (17 个评分) 译者: 楊伯峻 譯註 中华书局 1980
在中華名族歷史文化的長卷上,記錄著一位元飲譽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禪大師贊為“至聖無域澤天下,盛德有範垂人間”的先哲——孔子。
《論語譯注》彙編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獻《論語》二十篇,並作了較為具體的分析和解注。透過文字,我們仿佛和智者正面晤對,聆聽他“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思想、“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任人唯賢”的人才觀念、“各因其才”、“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教學方法……而在我腦海中最難以忘卻的是他“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時時想徹的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國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這一教育思想的經典論述。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30 15:23:13
国学